APP下载

传承,情怀,感怀“沿着红军足迹 穿越多彩贵州”
——纪念长征胜利80 周年大型骑行活动圆满收官

2016-12-20

中国自行车 2016年11期
关键词:渡赤水遵义会议足迹

传承,情怀,感怀“沿着红军足迹 穿越多彩贵州”
——纪念长征胜利80 周年大型骑行活动圆满收官

The 80th Anniversary of the Victory of Long March Riding Activity Successfully Held

来自全国的30名骑行者,相聚仁怀,历经11天,一起重温长征足迹,感怀长征精神,在彼此的心中留下了宝贵的记忆。

9月28日,“沿着红军足迹,穿越多彩贵州”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骑行活动在贵州仁怀圆满收官。车友们齐聚仁怀市茅台镇1915广场,举行了隆重的收官仪式。两位黔籍明星龚琳娜、尤雁子倾情献唱并与骑行者们互动,共庆贵州之旅的圆满落幕。

在这11天里,骑行队友沿着红军的足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期在贵州时的主要地区,从黎平县出发,经过镇远

本文由燃情单车网特约供稿

80县、瓮安县、红花岗区、赤水市、习水县、播州区,最后到达仁怀市。

活动圆满结束车友们大合影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一首清唱《将进酒》,一身旗袍,龚琳娜将中国第一酒镇的酒,演绎得淋漓尽致。

龚琳娜

贵山贵水,留天下贵客,玉露琼浆,请记得我的欢颜……”

一首《山水贵客》,贵州侗族旅美歌唱家尤雁子唱出多彩贵州的好山好水,人文风情。

尤雁子

骑行者领队来自上海的黄俊

骑行者章俏丽车友

骑行者谢晚生车友

这11天带给队友们的感受,如同骑行者领队——来自上海的黄俊所说的:作为一个年轻人,红军长征似乎已经离我们有些遥远,但通过这次对红色文化的深度体验,这种精神和信仰将会在我人生的旅程上更加清晰。当我们每每站在烈士碑前,瞻仰烈士陵园,走进红军纪念馆的时候,心总会被一股力量撞击,在听讲解员讲解的时候,我看到了很多骑友们已经泪流满面。

来自浙江宁波的章俏丽车友说到:“短短11天,没有人怀疑过‘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险境;短短的11天,让我难忘骑行途中的人文山水,更加难忘革命先辈留下的动人故事。让我懂得,浮云总难遮望眼,没有浮尘的一时骚扰,怎能衬托出那墙壁的历久弥坚。。”

骑友中来自江西井冈山的谢晚生是一位语文老师,他深有感触的说:“赣中晚生,蒙恩于深圳蓝琪儿,始得与天下骑行达人齐聚黔地。仲秋金风,鼓荡心旌,蹈昔日红军长征之足迹,窥今时黔中多元之文化,翻一页厚重历史,独自沉思;掬一捧纯净山泉,纵享甘甜。骑行加游览,方式相得益彰;瞻仰与欣赏,内容亦庄亦谐。同行旬日,友谊弥坚,他年偶忆,醉美心田。同道中人、骑行、美景、美食皆备,此生夫复何求!”

第 1站黎平站-骑行侗都山水中,心悟“三敢”红军魂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黎平是一片光荣的土地,留下了一代伟人和众多开国将军的深深足迹。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骑行活动,‘沿着红军足迹,穿越多彩贵州’ 启动仪式在黎平县举行。

肇兴侗寨以鼓楼群最为著名,被誉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其鼓楼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寨中五团,共建有鼓楼5座,花桥5座、戏台5座。5座鼓楼的外观、高低、大小、风格各异,蔚为大观。

骑完了1天的行程,车友们吃着长桌宴,学着侗族人的敬酒歌,品尝着美味的侗族美食。革命古迹今犹在,红军精神代代传。红军长征进入黎平的光辉岁月和留下的足迹故事,成为黎平人缅怀先烈、奋发向上的精神源动力。黎平会议精神就是“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它启发我们要艰苦奋斗,敢闯新路,借势攀高,后发赶超。

骑行者方阵,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地100余名骑行运动员将在黎平重走长征足迹

活动开始,来自浙江宁波的女车友一马当前

车友们登上南泉山缅怀革命烈士

第 2站镇远-处滇楚锁钥,走红色足迹

夜幕降临,彩灯亮起,宁静的镇远摇身一变,流光溢彩,华美无比。少有市井喧嚣,更多的是桨声灯影下月色朦胧,身心彻底放松。

镇远是入黔第一门户,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它不但是军事重镇,而且还是富甲一方的水陆大都市,是中国近代重工业的发祥地,是近代传统工业古驿道,也是现代工业——黔东经济开发区的所在地。勤劳勇敢的20万包括汉、苗、侗、土家和其他各族人民在内的镇远儿女,齐心协力、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促进了镇远经济的腾飞,让“美丽镇远”蜚声海内外。

据了解,在镇远的历史里,祝圣桥有这样的记载:“红七团在祝圣桥头与吴奇伟部又进行了一场激烈的阻击战,面对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为了阻击敌军的追击,给主力红军多争取一点时间北进乌江,红七团烧毁了祝圣桥上巍峨的魁星阁,木质结构的3层阁楼燃起熊熊烈火,将国民党中央军阻挡在舞阳河南岸。红七团撤出镇远城后,红八团据守文德关接应红七团。红七团前进至镇雄关布防,至此,攻克镇远后的镇远阻击战历时4昼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为掩护党中央和红军主力北进乌江进军黔北作出了战略性的重大贡献。”

大队伍经过稻子田,一眼望去成熟了的稻子像铺了一地金子。

第 3站瓮安-走进千年古邑,伟大转折的前夜

浩浩荡荡的大队伍,每个车友都跟上了大队骑行,队形整齐

车友们观看猴场会议视频,馆内栩栩如生的雕像,记载着当年民众与革命英雄们的故事 ,浮雕,记录着英雄们英勇杀敌的事迹。

瓮安,是千年古邑,革命老区。从明万历29年即公元1601年,由瓮水长官司、草塘安抚司合置建县瓮安,一直沿用至今。瓮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经有1 600多年。水东土司夫人刘淑珍与水西土司夫人奢香,曾在这里书写了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历史传奇。

1934年10月至1936年1月,红军长征曾4过瓮安,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很多红色遗迹:中央政治局在猴场召开了彪炳史册的“猴场会议”。这里是孕育英雄的摇篮,有投身辛亥革命的任承纪先生;有红色特工冷少农、黔中雄杰舒葆初、抗日将领熊正诗等。

车友们到达猴场会议会址,参观猴场会议纪念馆。1934年12月31日下午至1935年1月1日凌晨,中共中央在猴场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史称“猴场会议”)。会议做出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基本结束了“左”倾领导者的军事指挥权,确定了红军的战略方向,转变了红军的作战方针,恢复了红军的3大优良传统。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在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作了充分准备,被周恩来誉为“伟大转折的前夜”。

第 4站红花岗-闪闪红星,红色遵义

第4站来到了红色圣地,遵义红花岗。遵义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成为党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被称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车友们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骑行路线从遵义会议会址-红军街-红军山(红军烈士陵园),到达在红军烈士陵园进行献花活动。

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涉农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着改变,这就要求企业能够适时调整并优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在加强党的领导下提高涉农企业公司治理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治理效率,从而实现涉农企业稳定发展,助推我国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繁荣和农民增产增收。

馆内运用三维等身成像,邀请特型演员参加演出的幻影成像遵义会议,还原了遵义会议召开时的场景。 车友们如临其境,感觉自己身于19世纪30年代,历史的一幕幕清晰地在眼前中放映。

遵义会议纪念馆,藏有丰富的史料,再加上声、色、光多媒体等展示,使人如临其境!让人震撼!深受革命传统教育!

车友们到达红军烈士陵园进行献花

车友们认真着听解说员讲解一幅幅当年的会议历史

车友们第4站大合影

第 5站赤水-四渡奇兵,赤水丹霞

第5站到达经典战役——四渡赤水的发生地赤水。赤水市地处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大斜坡带,谷深坡陡,沟渠纵横;北接川南,东邻重庆,是黔北通往巴蜀的重要门户。赤水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以行政区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誉为“丹霞之冠”、“千瀑之市”,又因美丽而神秘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更因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而名扬中外。

经过桥上,虽然些细雨,但丝毫不影响车友们状态的发挥

车友们走进风光秀美的赤水河畔,少数民族聚居地大同镇民族村福日小学校献爱心活动

全体车友们在四渡赤水红军烈士陵园碑记前,向英雄们鞠躬,以示对烈士最崇高的敬意。并围绕烈士陵园环绕一圈,听取解说员学习四渡赤水红军的英勇故事。

1935年1月25日,红一军团奉命攻打赤水县城,为中央红军准备从泸州与宜宾之间北渡长江同四方面军汇合打开通道,军团长林彪率部攻下丙安后,将军团指挥部和红二师师部设于丙安古镇,指挥开展了著名的丙安、复兴场,黄陂洞之战。28日奉命回师土城打援,保证红军顺利一渡赤水。从此揭开了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战役序幕。

第 6站习水-血染的风采,女红军传奇,革命精神感动落泪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是一幢清末民初的西式建筑,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土城,占地面积210 km2。分别展出的是红一方面军30位女红军,红二方面军(红二、红六军团)5位女红军,红四方面军8位女红军,红二十五军2位女红军的长征事迹。习水县建立的中国女红军纪念馆是中国唯一一座以女红军为题材的纪念馆。

路线从小镇开始,骑向青杠坡战斗遗址,路上经一段爬坡上青杠坡战斗遗址。

轻抚着纪念碑上的战斗记录文字,听着解说员讲述青杠坡战斗的激烈画面,我们的骑行车友感动落泪。无名英雄们的事迹和血染的风采,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那是怎样惨烈的战斗啊。”,这些女红军绝大多数是第一次参加长途跋涉行军的,她们有的不会骑马,有的不会使枪,但都有一个坚定的革命信念,那就是为了人民翻身做主人而革命。行军途中,身体健壮的女红军一人护理3、4个担架病人,同时还要帮革命战友背行李、干粮和药箱,从江西于都一路走来,和红军指战员一起,过草地,飞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坚强地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一个女红军就是一个传唱历史的故事!他们在长征中的艰苦卓绝、坚韧毅力超越了须眉男子,有的在雪山草地上艰苦走过,后来病染沉疴,有的在枪林弹雨中穿越,后来绝经绝育……

第 7站播州-红色圣地、乡愁之旅

活动第7站,来到了播州。行走播州,处处是乡愁,苟坝会议在遵义会议的系列会议中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今天的骑行将经过苟坝会议会址和苟坝会议陈列馆,让我们以独特的方式,沿着红军足迹重走长征路,重温红色文化,感受骑行在苟坝乡村路上的点点乡愁。

苟坝会议是红军长征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继遵义会议之后举行的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续篇,是四渡赤水的关键点,会议成立了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中央新三人团 (亦称“三人军事小组”),代表中央政治局全权指挥、军事,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苟坝核心景区主要有苟坝会议会址 (新房子)、苟坝会议陈列馆、毛泽东住居、长五间 (周恩来、朱德住居)、红军医院 (黑神庙)、中情二局、抗捐委员会等遗迹。

解说员正向车友们讲述着苟坝会议的过程

第 8站收官-仁怀,情怀,感怀

车友们来到了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献花革命英雄,参与的还有黔籍明星,尤雁子。

纪念长征80周年骑行大型骑行活动来到了收官站,贵州仁怀。中国酒都仁怀,是驰名中外的“国酒茅台”产地,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转战之地,也是全国百强县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中国酱香白酒知名品牌示范区。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1935年,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会后,中央红军进行了闻名中外的四渡赤水战役,1935年3月16-18日,红军在茅台第3次渡过赤水河,使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由被动转为主动。自此,红军南渡乌江,威逼贵阳,进军云南,巧渡入川,胜利到达了陕北。

在献花的时候,车友们再次向革命英雄纪念碑鞠躬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矗立在贵州省仁怀市赤水河西岸茅台渡口朱砂堡顶。茅台渡口位于国酒之乡茅台镇,这里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三渡赤水河的主要渡口。红军四渡赤水之战,极其生动地体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我军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是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

随后,车友们从四渡赤水纪念碑骑向茅台镇1915广场,举行纪念长征80周年骑行大型骑行活动的收官仪式。

“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我要人们都看到我,却不知我是谁...”一首由本次活动的骑行者王建琦、棋子演唱的 《假行僧》,将本次8个站、一起骑过的路程演绎得生动形象,在场相处了11天的车友们也情不自禁跟着唱了起来。

追风勇士栉风沐雨,不畏艰辛,以实际行动宣传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宣传丰富厚重的红色情怀,将拼搏进取的精神播撒在多彩的贵州。

猜你喜欢

渡赤水遵义会议足迹
朱德在遵义会议前后
成长足迹
红色足迹
足迹
遵义会议前后的周恩来
张闻天功著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战役中的通信保障
对四渡赤水前后红军军事转折问题的再研究
夺取长征战略主动权的得意之笔——谈四渡赤水的指挥艺术
军事指挥上的一个杰作——四渡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