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太粗心纠正有妙法

2016-12-19刘泉民

家长 2016年10期
关键词:错别字作业本责任心

□刘泉民

孩子太粗心纠正有妙法

□刘泉民

在家教咨询中心,很多家长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孩子粗心怎么办”。翻开孩子的作业本或者试卷,看看出错的地方很少是难以攻克的拦路虎,都是一些很简单很基本的题目。于是做父母的或大发雷霆或苦口婆心,而孩子却是我行我素,屡教不改。这令家长们大伤脑筋。以下两个案例很能说明问题。

案例一:王先生的儿子七岁了,王先生介绍说,我的孩子做作业速度蛮快,但经常做错,作业本上每页都有“×”,问问孩子错的这些题实际上他都会。有些时候他做题时,你检查出他的错题只要一提醒,他就会“啊呀”一声顿时觉悟。但粗心毕竟使不该错的作业都错了,遇到测验考试,成绩也大打折扣。每一次考试,他都很有信心,说没有什么不会的。可卷子一发下来,错误多着呢!不是漏了一个数儿,就是多写了一个数。你马上再考他,他还是会。这粗心的毛病怎么才能改掉呢?

案例二:李先生的儿子东东粗心的缺点怎么也改不了,从上小学开始,妈妈就跟在孩子后面叮嘱要细心、细心、再细心,可孩子粗心的毛病却越来越厉害了。无论是平时做作业还是大考、小考,孩子的作业及卷面正确率总是不高,不是少写个小数点、就是多写个零,不是看错了题、就是抄错了已知数。考试时,各门功课都会因粗心而失分,所以尽管孩子反应快、脑子灵活、接受能力强,可成绩总是不理想。而生活中的东东,做事马虎,经常丢三拉四,时常忘记带笔记本或作业,妈妈说孩子的房间、书桌凌乱不堪,还不许妈妈收拾,常常为找东西而把房间翻得一片狼藉。

现实生活中粗心的孩子是很多的,这两个孩子的表现很能说明问题。孩子粗心成了让家长们着急的“老大难”。面对孩子的粗心,有的家长埋怨、批评,甚至责打孩子,这样的方法有效吗无数事情证明,效果甚微。日常生活中,能够完全做到不粗心的人是不存在的。成人还有丢三落四的时候,孩子马虎一点,并不值得大惊小怪。面对孩子看错题目、落掉小数点等问题,家长们没有必要把问题看得那么严重。

儿童心理研究专家表明,孩子粗心,在大多数情况下,靠“提高觉悟”“增强警惕性”往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如果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很少有孩子所有的功课都粗心。他们很可能会把语文中的形近字看错,但他们却能把英文的字母表倒背如流;他们可能会把数学题中的文字题算错,但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却解答得特别详细。其实,孩子的粗心常常是有规律的,他们甚至有自己的“粗心点”。因此,他们要么语文经常出错、要么数学成绩很差、要么英语总是在80分左右徘徊。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事情发生呢?

其实,人的情绪、兴趣、自制力等都直接影响感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孩子如果对某门功课缺少兴趣,学习情绪不高,就很容易粗心;而有些孩子容易兴奋,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往往被学习以外的事情吸引,这时候更是粗心“出没”的高发期。所以,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方法改正孩子粗心的坏毛病。

因此,对于孩子的粗心,我们做家长的要拿出更多的耐心和宽容,慢慢想办法,千万不要瞎指挥、乱批评,更不要期望一蹴而就。孩子细心的好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养成的。作为家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这样引导孩子:

一是仔细帮助孩子找出“粗心点”。我的同事,也是一位10岁孩子的母亲,她在解决孩子的粗心问题方面很有心得:我家孩子数学成绩不好,经过我和孩子仔细分析他每次做错题的原因,我们得出一致的结论,不是题不会做,而是每次都会把题目看错。由此,我得知,容易看错题目就是孩子的“粗心点”。于是,我便告诉孩子:“你粗心的原因是每到审题时,你的思维就滑过去了。怎么办?以后你每次再做这样的题时,先停一下,闭上眼睛数三个数,然后再睁开眼睛往下写,这样就不容易错了。因为你没让思维滑过去,而是有意识地给它设了一个障碍。这就像警察叔叔在交通事故多发地段设置提示牌一样。”孩子用我教他的方法去做,效果果真很明显,每次做作业时,因为粗心出现的错误少多了。看,面对孩子的粗心,妈妈与其批评孩子、给孩子上“政治课”,不如具体地帮助孩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采用正确的方法帮助他解决问题。

二是家长要重视对孩子做事条理性的培养。现在社会中,家长往往重视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而忽略了让孩子养成做事的条理性。下面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看看你的孩子或者在家庭生活当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孩子在每天做作业的时候,把语、数、外等凡是要写的作业一起都拿出来,然后呢,语文作业写了一半就停下来写数学,数学才把口算写完,遇到应用题卡壳,又撇下数学去做英语,结果是,一个小时过去了,三门作业一门都没做完,而桌子上堆满了作业本、课本、文具等。其实,学习上细心的习惯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与生活习惯密不可分,做事丢三落四、缺乏条理、不能坚持到底的孩子,往往在学习上容易出现粗心的问题。孩子一天天在长大,家长们也想让孩子作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可是呢,本来想让孩子洗碗,可吃完饭后还没等孩子动手,妈妈抢着把碗洗好了;晚上睡觉前,还没等孩子开口,爷爷就把洗脚水打好了;早上起床,奶奶会帮他穿好衣服、整理好书包送他上学。结果,小学毕业了,孩子什么都不会做,家长们安慰自己说:他还小,大一点就好了。孩子在做事的过程当中,会学会自主,学会次序的安排,把握节奏,变得有条理,更重要的是有了心理体验,这样的心理体验多了,自然形成了一种习惯,而良好的生活习惯自然会迁移到学习当中,因此,家长千万别剥夺了孩子做事的权利和机会,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往往会使学习事半功倍。

三是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孩子养成集中精力做事的好习惯。责任心是任何人要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可以说如果没有责任心,对什么事情都敷衍了事,草草出兵,草草收兵,必然做不好。有了责任心以后,才会谨慎从事,细致认真,不敢有半点儿马虎。要培养儿童的责任心,光靠说教不行,要靠平日里的习惯培养。比如,在家里父母可以给孩子派一样劳动,让他负责扫地或洗碗,这就是他的责任,干好了要给以鼓励或奖励,干不好家长不能客气,应要求他重来一遍,直至干好为止。总之,就是让他对自己的一摊子事儿负起责任来。这样,就会逐渐地培养起儿童的责任心,在遇事时不致于敷衍了事。有的家长,不管孩子是不是正在学习,都把电视机开着,或者自己打牌搓麻将,这些做法都会造成对儿童的干扰,使他不能集中精力去学习,久而久之,儿童便养成了一心二用的坏习惯,有的儿童放学回家以后,总是先打开电视,然后边看边写作业,或者耳朵上戴着耳机,一边摇头晃脑地唱着歌儿,一边做作业。试想,这样怎么能聚精会神呢?不马虎才怪。

四是给孩子准备一个错题本。我儿子的一个同学,这孩子的作业本、作文本里到处都有错别字,孩子因此很自卑,他的妈妈对此也很无奈。于是,孩子的妈妈便去请教儿童教育专家,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妈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她和孩子一起统计和整理他作业本里的错别字,整理完之后,她和孩子都惊奇地发现:原来,总是写错的字就是那么几个。最后,她让孩子准备了一个小本,把整理出来的错别字写在这个本子里,并且和孩子一起分析这些字写错的原因,把这些也写进本子里。在妈妈耐心的指导和孩子的认真坚持下,一周以后,这个孩子作业本里的错别字已经明显地减少了。如果你的孩子有粗心的毛病,你不妨也让他准备一个错题本。其实,只要对“粗心”问题进行详细的整理,这些问题就可以在思想上、意识上得到纠正。孩子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大脑就会自动提出预警和反应,这样,“粗心”的现象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得到控制。这就如人在冰上走路,因为冰很滑,所以要小心翼翼地走,因为小心翼翼,所以犯错误的可能自然会少了很多。

(责编李君)

猜你喜欢

错别字作业本责任心
诗嘲错别字
作业本
错别字的自述
作业本里的故事
换作业本
搞笑作业本
3-5岁幼儿责任心发展的实验研究
What Statistics Show about Study Abroad Students
伴侣责任心强,工作更出色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