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三以”理念讲好中国故事
2016-12-19安徽省叶集中学陈永睿
安徽省叶集中学 陈永睿
树立“三以”理念讲好中国故事
安徽省叶集中学 陈永睿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做宣传工作如此,写作文也是如此。
为什么有些同学的作文貌似“高大上”,实则老生常谈?这是因为他们常通过拾人牙慧来“讲道理”。实际上,“讲故事”比“讲道理”更能打动人心。真正的好文章,往往从故事开始,或者用故事说话。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塔·米勒的获奖感言就是从一块手绢开始的,那块手绢印刻着她对生活、对童年最深刻的记忆;莫言之所以能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因为他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可见,要想让文章动人心魄,我们必须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讲好中国故事。
一、以独特的视角吸引人,讲好自己的故事——山登绝顶我为峰
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讲好自己的故事。
我们总是习惯于讲别人的故事,岂不知,读者大多是知道别人的故事的,所以我们的讲述就像祥林嫂讲 “阿毛的故事”一样,重复多遍之后就遭人唾弃了。因此,我们讲述中国的故事,首先要讲好自己的故事,理由有三:第一,“我”是中国人,“我”的故事就是中国人的故事;第二,讲述“我的故事”或“与我相关的故事”,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第三,根据蝴蝶效应原理,很多看起来毫无联系的事物,都或多或少地与“我”相关,可见,我们写作文就是记录自己观察事物、表达自己认知的流程,要努力让“我”走进作文角色中去。
讲好自己的故事,要处理好“视角”的问题。视角有两种:一种是全知视角,即叙述者凌驾于整个故事之上,洞悉一切,随时对人物的思想及行为做出解释和评价。这是传统的视角,多用第三人称,如《三国演义》。另一种是有限视角,即叙述者是当事人,参与故事的发展,我们通过他的眼睛看世界,在他的引领下进入故事。这是创新的视角,多用第一人称,如《祝福》。一般地说,运用有限视角能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莫言就善于让“我”出场,讲“我”的故事,使读者饶有兴趣地读下去,如《红高粱》就是讲述“我奶奶”的故事。
讲好自己的故事,还要处理好角色转换的问题。传统相声《扒马褂》中描写了一种奇特的现象:一人说大话,另一人就百般圆话,说大话的那人总是说“我看见……”。其实,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在聊天时,也常以 “那天我看到”作为开头,以吸引听众,满足听众的好奇心,使听众觉得自己说的是真事。写作文也是如此,我们要运用多种方法将“我”置身其中,灵动地讲述故事,这样才能吸引读者。即使“我”并没有到过现场,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客观转述,灵动表达,让“我”成为文中某人某事的见证者,引领读者进入文中,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
莫言《讲故事的人》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这样的故事,是“我”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所以才显得本真,才能震撼人心。
二、以灵动的手法感染人,讲好他人的故事——天机云锦用在我
讲好中国故事,要讲好其他中国人的故事。
由于“我”只是社会中的一员,视野有限,所以还要讲好其他中国人的故事。通过“我”绘声绘色地讲述,让那些隐身在博物馆里的古人、耕耘在广阔大地上的农夫、埋头于古籍里的历史学家们,来到读者面前,述说他们的故事,表演他们的文化,展示他们的宝贝。
讲好他人的故事,要处理好“选点”的问题。要善于捕捉动情点,准确表现动情点。所谓“动情点”,简单地说,就是在某一时刻,打动我们内心的人、事、物。“动情点”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根白发,一句话语,还可以是一件小事,一个细节,一个镜头……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细心观察生活,及时捕捉动情点,更要用心思考生活的真谛,用笔表现生活的内涵,运用多种手法“吾手写吾心”,将那些深藏于内心的 “真情故事”倾注笔端,感动自己,也感染他人。
讲好他人的故事,还要灵活地运用讲述方法。既要注意“讲什么”,还要注意“怎么讲”。我们所讲的故事,不能是别人熟悉的陈谷子烂芝麻,看了上文,便知下文。“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我们要在文章立意、形式、语言等方面进行创新。此外,还要注重展示细节,“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所谓“自己的方式”,即自己最拿手的构思方式,或巧设悬念,使故事跌宕起伏,曲直交错;或构成对比,使故事反差强烈,主题突出;或精心布局,使故事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这样,我们所讲述的故事定能别具一格。
某学生在 《比学习更重要的……》中写道:
那是我八岁那年盛夏的一天,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落在屋顶上、地面上,溅起朵朵水花。爸爸搂着我,望着窗外,给我讲起了动人的故事:“很多年前,也是一个下雨天,街头人烟稀少,一位盲人赶着回家,忽然被一个倾斜的下水道井盖绊了一下,险些摔倒。当时,他没有马上离开,而是放下拐杖,慢慢蹲下去,一边用粗糙的手不停地摸索下水道的位置,一边托起井盖艰难地将它移回原位。弄好之后,站起来,缓缓地继续向前走去……”
故事虽然简单,但很感人,原因是细节让作文充满了正能量。相较于枯燥乏味的空泛说理,细节描写更能引发读者的情怀,让读者过目不忘。
三、以鲜活的意象启迪人,讲好 “我与自然”的故事——心有灵犀一点通
讲好中国故事,还要讲好“我与自然”的故事。
我们生活在自然之中,自然界发生的一切都与我们相关。通过讲“我与自然”的故事来表达中国的故事,更形象,更耐人寻味。
讲好 “我与自然”的故事,首先要创设意象,通过与这个意象相关的故事,传达某一思想、理念。屈原就善于用自然界中的香花美草 (辛夷、薜荔、杜衡、石兰、秋菊等)来表现自己高洁的情操。我们在写作中,也要善于“捕象炼意”,与自然对象“心有灵犀一点通”,用我们的审美体验、思想情感去点染客观对象,使它们融入我们,成为我们的“形象代言人”。我们不仅要积累大量的传统意象,如景观、植物、动物等,还要凭借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推陈出新,使那些看似平常的意象变得不寻常(如用“十字路口”这个意象表现选择的彷徨)。这样写出的故事,就能将主观思想感情移入客观物象之中,神与物游,形成“物我一体”的情感流动美。
讲好 “我与自然”的故事,还要表达“我”对自然的思考。培根说过:“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一个基本的信念。它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和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在写作中,我们不能单单停留在赞美自然、崇拜自然乃至战胜自然的层面上,也不能仅仅落笔在环境保护之类的常见主题上,而应认识到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生存空间,更是我们心灵的栖息地,进而理性分析自然与心灵之间的关系。或从宏观着眼,层层剥笋,发现自然与心灵的规律;或从微观入手,探幽析微,概括自然与心灵的本质;或通过比较,分析异同,找出自然与心灵的联系。这样写出的故事,才有深度、广度和厚度。
且看莫言的 《马语》片断:
几十年前,我的确是一匹军马,我屁股上的烙印就是证明。用烧红的烙铁打印记时的痛苦至今还记忆犹新。我的主人是一个英武的军官。他不仅相貌出众,而且还满腹韬略。我对他一往情深,如同恋人。有一天,他竟然让一个散发着刺鼻脂粉气息的女人骑在我的背上。我心中恼怒,精力分散,穿越树林时,撞在了树上,把那个女人折了下来。军官用皮鞭抽打着我,骂我“你这匹瞎马”!从此,我决定再也不睁开我的眼睛……
马说自己眼“瞎”,实则是指自己错投主人。怀才不遇是个常见的主题,莫言标新立异,以“马”为叙述者,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讴歌了世间宝贵的品质——凛然的傲骨以及相知相敬的情义!这样的故事,何等动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