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艺之墙《艺术:北纬30 度》之摩洛哥分集
2016-12-19分集导演宫浩
分集导演/宫浩
记艺之墙《艺术:北纬30 度》之摩洛哥分集
分集导演/宫浩
摩洛哥,扎根在北纬三十度线上的北非花园,呼吸着西欧的空气,沐浴着阿拉伯的阳光。浩瀚的大西洋,广袤的撒哈拉,艺术家在摩洛哥的“水”“火”之中,将文明的力量凝结成艺术的瞬间,寻找生命与灵魂的归宿。
波涛汹涌的大西洋,巍峨苍茫的阿特拉斯山脉,湛蓝碧波的地中海,金黄深邃的撒哈拉,这里是世界最西端的阿拉伯文明,也是距离欧洲最近的非洲国家。
历史悠久的古城遗迹,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不仅造就出一个神秘多姿的摩洛哥,也赋予摩洛哥人取之不尽的艺术灵感。
当艺术成为精神的载体,当劳作变为情感的表达,摩洛哥人承载着自然赋予它的生命力,日复一日,生生不息。
艺术家跟随北纬30度的脚步,将自然与生活凝结成瞬间的感悟与启迪,为人们带来独具匠心的艺术馈赠。
采访: 施慧 中国美院教授
这次在摩洛哥看到了它的一种城市的建构,它的这样一种奔放的文化,和它民族的一种性格,会对我有某种启示。艺术这个东西是这样的,它在某一天,在你不知不觉当中,可能就是长久以来的积累,在某一天的时候它会显现出来。那么我觉得这个摩洛哥之行也是这样的,它会在某一天,在我做哪件作品的时候,突然它的这种体验就会呈现出来。
字幕 艺术就是从心到指尖的自然流露——施慧
菲斯,北非史上第一座伊斯兰城市,摩洛哥国家的起源之地。
菲斯,北非史上第一座伊斯兰城市,摩洛哥国家的起源之地。对于今天的伊朗人来说,代表着一种文化的不朽。
十七公里的中世纪城墙守护着历史沧桑的麦地那古城,安详地镶嵌在一条狭长的山谷之中。迷宫般古老悠长的街道,毛驴蹄叩击石板路面的声响,与工匠铺响起的一阵阵铿锵有力的敲击声,合奏着千年不变的乐章。
采访:侯赛因·姆斯巴黑 手工艺人
我这份工作是我父亲生前所从事的,父亲继承了爷爷的手艺之后,就一直从事这份工作,他有很多的作品,比如托盘和皇宫大门。
我小的时候经常坐在他的旁边看他工作,后来我也开始敲敲打打,慢慢地继承了这门手艺,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匠师。
我现在也有了孩子,希望这门手艺能一直流传下去。
古城始建于公元九世纪,在国王的征召下,一批批能工巧匠纷至沓来,并在此落地生根。
岁月变迁,他们把技艺世代相传,始终保持着独特神秘的创造性,也成为传承至今的最大原由。1981年,菲斯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独一无二的皮革大染缸至关重要。
古老的建筑簇拥着一块低地,镶嵌着大约三百多个五颜六色的大染缸,如同一块巨大的调色板。这片形成于十八世纪,屋顶上的“五彩世界”,是菲斯乃至北非最独特的皮革大染坊。
千年未变的格局决定着传统的鞣制方式。
工匠先将皮子置于白色石灰池中浸泡,古人将白鸽屎、鱼油、牛屎、动物油脂等搅合在一起,在高温下蒸晒,产生原始的化学反应,软化除毛。接着,转入调好色彩的大池子中,反复浸染上色。原始的染料是天然的,如红色用罂粟花、番红花,黄色用芥末,咖啡色用散沫花。最后,刮除皮革上的杂质,在阳光的烘烤之下,晾晒成型。由于全程采用植物颜料,色彩纯正。一年四季,每天都有各地的商人赶来这里进口皮料,从未间断。
数百年来,阳光眷恋着秉持传统的摩洛哥人,他们全神贯注于每一件作品,追寻着先祖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今天。
伴随着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传统手工业也开始寻求突破。这所由国王基金会出资建立的大学,将现代化的教学体系与传统手工业有效结合,推动传统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学校打破固有的家族式传承,鼓励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择专业。
这片形成于十八世纪,
屋顶上的“五彩世界”,
是菲斯乃至北非最独特的皮革大染坊。
传统与现代在这里碰撞出的火花,熔炼着菲斯手工业继续繁荣的希望,延续着摩洛哥恒久不变的手工艺传奇。
采访:施慧
摩洛哥保留了他们的手工业生产和经营方式,这种延承也保留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在生活中需要这样的一些器具,更逐渐转化为他们的一种眼光,而深藏在这种眼光背后的是他们的文化和历史。
我在艺术创作当中,我特别感动于这种手与心应的体验,这种体验带给你一种真实和一种劳作的愉悦。它使你内心踏实和充满创造力。
传统与现代在这里碰撞出的火花,熔炼着菲斯手工业继续繁荣的希望,延续着摩洛哥恒久不变的手工艺传奇。
马拉喀什,通往撒哈拉沙漠的第一站,阿特拉斯山间取之不尽的红土,赋予它火红的色彩。
威严耸立的库图比亚清真寺和高达77米的宣礼塔,指引着古老的马拉喀什前行的方向,表达着人们对太阳的崇拜。
这里一年四季,花草繁茂,淡淡的清香将城市包裹其中。据说,建造宣礼塔时,在黏合石块的泥浆中曾拌入了近万袋的名贵香料,这使得清真寺散发出一种浓郁的芳香。
相比宁静的库图比亚清真寺,素有马拉喀什心脏之称的德迦玛·艾尔法纳广场却热闹非凡。
粼粼而来的车马,川流不息的人群,绵延千年而不绝的繁华从未间断。
入夜,鳞次栉比的街头排档,将点点亮光汇集成一片灯海。光芒中升腾而起的热浪,招呼着忙碌一天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入这里。
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仅让这里的人们吃得“好”,更要吃得“艺术”。
黄灿灿的塔津热气蒸腾,文火慢炖的牛羊肉香滑入味,鲜嫩多汁的卤煮蜗牛更是别具风味。摩洛哥人以他们与生俱来的热情好客与烹饪技术,款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
这里有一个古老传说,中世纪时,由于马拉喀什地处干旱地段,经常灾荒不断。某一年,当人们由于缺水而奄奄一息时,一位肩背羊皮囊的红衣老人从天而降,不断倾倒出甘甜的清泉水,救活了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人们。
大灾过后,人们在广场上举行盛大的宴会,以庆祝红衣老人赐予的劫后新生,表达对生命不息的渴望。时至今日,穿梭于城市之间的红衣卖水人,已是传承几个世纪的精神符号,时不时提醒着人们关于摩洛哥的古老传奇。
如今摩洛哥的主要人口是阿拉伯人,但远在公元650年以前,这里的原住民多为柏柏尔人,他们崇尚自然、喜欢自由,尤以骑术闻名世界。
三毛对柏柏尔人有着这样的描述:“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我的解释里,就是精神的文明。”击鼓而歌、拉弦即舞的柏柏尔人,千百年来,依靠骆驼商队穿梭于撒哈拉沙漠之中,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中,孕育出独有的音乐舞蹈艺术——格纳瓦音乐。就是精神的文明』。
三毛对柏柏尔人的有着这样的描述:『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我的解释里,
格纳瓦音乐本是古老祭祀仪式的组成部分,目的是以音乐和舞蹈为媒介,给予生理与精神上的治疗,因此常被称为玄幻音乐。
独有的音色源自神秘的乐器,长方形的鲁特类弹拨乐器,类似非洲的原始鲁特琴,能单独提供持续低音贝斯旋律。
呈哑铃片状的双头铙片,在演奏中提供明快清亮的律动。由骆驼皮与木头制成的鼓,则通过长棒的敲击,或者手部的直接拍打,输出稳定的节奏。
当太阳跃出地平线,一扫清晨的寒冷,这些与世无争的白衣乐者,释放着心中奔放悠扬的旋律,歌颂着先祖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
撒哈拉如同一片被风点燃的金色火海,在阳光的塑造下,伸展开一种直白的美,骆驼似乎就是为沙漠而来到这个世界的生命体,它们和柏柏尔伙伴一起无数次穿梭于这片不毛之地,留下一串串历史的印记,将大漠和地中海沿岸各城市连接起来。
目的是以音乐和舞蹈为媒介,给予生理与精神上的治疗,因此常被称为玄幻音乐。
在广阔无垠沙海之上,与它生死相依的柏柏尔人,用最质朴的旋律吟唱着这万千神奇融成的大漠之歌。
丹吉尔,汹涌的大西洋与温润的地中海在此交汇,海岬上的白色灯塔隔着直布罗陀海峡,凝视着依稀可见的西班牙山麓和城市,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摩洛哥与世界之间交流的起点。
公元1325年,旅行家伊本·白图泰辞别父母,踏上了寻梦之路。其后的29年间,足迹遍及亚非欧约44个国家。
1378年,74岁的白图泰,最后落叶归根,安葬于丹吉尔古城之中。然而摩洛哥与世界融合的序幕才刚刚开启。
1911年,摩洛哥成为法国保护国,欧非文明开始相互渗透,兴建于此时期的马诺尔花园,成为法国时尚艺术大师——伊夫·圣·罗兰先生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
没有张扬与喧哗,甚至没有色彩,而它却从此与卡萨布兰卡一起闻名于世。
整座花园都浸透在一片蓝色中,从器皿、植物到喷泉、别墅,饱满纯粹的色彩,宁静而神秘。
采访:皮埃尔·贝杰 伊夫·圣罗兰挚友
当我们有一年从马拉喀什回来,伊夫设计了一个系列,非常大胆地宣称高级定制服装已死。
采访: 伊夫·圣罗兰 YSL创始人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美学的幽灵。我追逐它们、寻找它们,锲而不舍。但它让我在艺术创作的天国里崛起。我在改变我所处的时代上已经发挥过作用,我对自己说,我已创造了一个现代女性的衣橱。时尚的角色,不是简单地把女性打扮得更靓,而是给予她们以信心,让她们感到自信,允许她们自我肯定。
采访:皮埃尔·贝杰
这是我最后一次和你说话,伊夫。
很快,你的骨灰将跋涉万里去你最终的安息场所,马拉喀什的马诺尔花园。
1941年,正值二次世界大战白热化阶段。要从欧洲逃往美国,必须绕道摩洛哥北部城市卡萨布兰卡,使得这座城市开始成为世界关注和争夺的焦点。1942年,一部以美国人所开的“里克咖啡”为故事原点的电影《北非谍影》,没有张扬与喧哗,甚至没有色彩,而它却从此与卡萨布兰卡一起闻名于世。
采访:凯西克·雷格 里克咖啡馆创始人
我花了四年时间想,为什么没有人在卡萨布兰卡开一家里克咖啡馆?朋友说服我在卡萨布兰卡的麦地那找一所老房子将它还原成电影里的样子。我们决定做得比电影里更好,可以让每个人相信摩洛哥是个特别的地方。
你可以看到餐厅里的很多台灯和电影里惊人地一致,令人吃惊的是大部分的这些台灯都是我在卡萨布兰卡找到的。当我们拥有这些台灯以后,就有了现在的卡萨布兰卡。
1943年的1月12日,罗斯福总统离开华盛顿秘密来到卡萨布兰卡,目的是和温斯顿·丘吉尔以及戴高乐进行会晤。这次会晤的目的是探讨关于诺曼底登陆计划的可能性。德国纳粹得知1943年1月关于卡萨布兰卡会议的莫尔斯密码,但是当他们听到卡萨布兰卡“White House”白宫,他们以为这说明会议的所在点 是在华盛顿的白宫。卡萨布兰卡法语译为白色的房子,他们永远想不到是在这儿。
夜幕下,哈桑二世清真寺,灯火璀璨。
日月交替,它是摩洛哥信仰与传承的象征。
日月交替,它是摩洛哥信仰与传承的象征。
在这有着千年历史的城市之中,哈桑二世清真寺傲然挺立于大西洋之上。
法国建筑设计师米歇尔·潘索,将这座伊斯兰特色的宗教建筑与先进的欧美现代科技完美地融合。大殿的天顶实际是一个可开合的巨大移动天窗。
当天窗开启,阳光从天而降,现代科技让传统的宗教建筑发挥出不可想象的神奇力量。
在菲斯,每到古尔邦节的清晨,人们纷纷聚集到山间的露天会堂参加聚礼,听伊麻木宣讲“瓦尔兹”。这回荡在城市上空,虔诚悠扬的诵经声,将太阳缓缓唤醒,也提醒着人们一年一度的欢庆时刻,古尔邦节再次到来。
古尔邦节的宰牲,源于《古兰经》启示中记载的一个故事——伊斯兰古代先知易卜拉欣为表示对真主的忠诚,谨遵真主之命以其子伊斯玛仪献祭。
虽然恶魔再三挑唆,但易卜拉欣坚守初衷,表达对信仰的忠诚。当其子俯首从命时,安拉派天使以羊代之。从此,为纪念圣人易卜拉欣,宰牲的习俗便沿袭下来。
聚礼之后,下山的人们第一件事,就是将早已购置的牛羊牵回家中。
城墙边,小巷内,手拉,肩扛,车运,节日的气氛感染着每一个摩洛哥人。
傍晚,人们汇聚在巴巴布杰洛德城门前,开始这一天中最盛大的狂欢。
采访:施慧
摩洛哥的老墙书写着它的城市历史和文明,是守护着摩洛哥的信仰和传承的象征。我在艺术创作当中,特别感动于这种日复一日、生生不息的力量。这种力量正是我们要从大自然中汲取的造化之力。我的老墙,则是中国江南微雨蒙蒙中温润的墙体。它守候的是我们那渐渐失去的生活形态,以及对往日的追思与诗意。两者都抒发着一种对精神家园的寄思,也是大自然赋予我们艺术创作的精神所在。
字幕 艺术就是从心到指尖的自然流露——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