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写“新传”
2016-12-19杨柯
文/杨柯
“老兵”写“新传”
文/杨柯
参加2016年的“两会”报道,就像在写一部“老兵新传”。从业十多年,但报道“两会”的次数并不多,从浙江省的视角和层面报道全国“两会”,这也是未尝有过的职业经历。
怎么报道?怎么和新的团队配合好?怎么能最好地领会中央精神?怎么传达好浙江省领导的执政理念?怎么将集团领导、频道领导的“两会”策划和指示落实到一个又一个具体的报道工作中去?这是一个问题。
另一个问题是:作为刚刚来“报道”两天的一个新员工,对浙江省的基本情况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政治上的不熟悉,地理上的不熟悉,社会问题上的不熟悉,这些都是去北京时候面临的短板。我担心这会极大地影响报道工作。因此在去北京之前,利用每天下班后的时间整理一份270多页的文字材料,用笨办法把代表委员的个人履历通通打印了出来,匆匆看了几遍,但是心里还是没有什么底:毕竟临时抱佛脚能管多大用,还是很不好说。
但是临去北京,心反而安定了下来,这真的得感谢领导,把我安置在了一个年轻的小组中参与报道。小组成员有林轩、巫小丽和金亮。这个小组的成员既有能量又有想法。报道功力怎么样暂且不说,但对待报道的态度从不“等、靠、要”,而是积极地想办法。
在去北京之前,为了拿出初步的报道方案,我们在办公室里一直商量到半夜;为了吃透浙江省经济会议内容和政府工作报告,反复沟通了几个晚上。虽然最后的实际报道方案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样的讨论和学习确实为快速了解接下来的工作,开拓思路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既要写出中央精神,又要结合浙江实际,发出浙江声音。看似简单的“二传手”却并非一日之功。与他们毫无保留地分享思路,既是对新岗位工作内容的熟悉,也是和新同事合作关系的熟悉。
在北京期间的工作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很多报道内容的交叉重叠,我们自己小组的报道内容是“开局之年再出发”、“四问供给侧”两项,这是经济报道也是成就报道。和“两会”议程本身既有一定的贴近,又有一定的区别。和别的报道组难免在报道思路、采访对象、素材选取和案例选择上有所重叠。这个时候就能看出不同记者的思路和工作方法。这对了解整个频道的报道思路,形成自己的、高效的工作方法很有帮助。至少在稿件的写作方式上,能够尽快形成浙江新闻联播的语体语态。
最后很想吐槽一下:北京“两会”报道团的后勤工作做得太好了,餐餐不用担心,休息充分保障,除报道工作外完全不用烦恼杂事,结果悲剧地胖了——这估计就是我在“两会”报道中最大的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