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混同现象及其厘清
——以结构主义为视角

2016-12-19杨小芳

江西社会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德育政治

■杨小芳 朱 程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混同现象及其厘清
——以结构主义为视角

■杨小芳 朱 程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不同的学科范畴,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常常将两者等同并混合使用。从结构主义的视角分析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混淆现象,可以挖掘其深层原因,并较为清晰地界定这两门学科的内容,明确它们之间的异同和关系,进而指出各自关注的重心,促进两门学科的共同发展,增强教育的实效。

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分析

杨小芳,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江苏南京 210098)

朱 程,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浙江杭州 310018)

根据我国现行学科分类标准,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隶属不同的学科门类,有自身的学科体系和范式。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常将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概念混谈混用,甚至在同一篇文章中还会随意将两者交互使用。尽管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类同性且多有交叉,但不作区分的“混搭”现象模糊了两种教育的内涵和特点,进而削弱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不利于二者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面对目前出现的术语使用上的混乱和不规范现象,在肯定二者的联系与契合的同时,明确各自内容及其主要任务仍尤为有必要。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对概念的厘清是理论研究最基础性的工作,也是学术创新的起点。从运用于语言、文化分析为主的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看,意义是透过要素的相互关系(也即深层结构)表达出来的,本文探讨的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混淆不清的问题,就是试图通过结构主义的关于系统内要素关系的整体性和共时性研究方法,界定这两门学科的不同内涵,进而指出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

一、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边界模糊的缘由

(一)历史文化传统因素中的等同

伦理道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政治往往与道德如影随形,形成政治道德一体化的思维惯性,并以此树立社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体现经世致用的教育倾向。两千多年来,儒家传统文化形成了以人伦关系为出发点、以“仁爱”思想为核心、以“四维”(礼义廉耻)“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孝悌忠信仁爱和平)为基本道德规范和精神标识。自古以“趋善求治”为特征的伦理政治型文化,强调以“惩恶扬善”、“政教结合”为教化的工具,从道德推及政治,甚至把道德作为治国的重要手段。而对个体则强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显然提高道德修养也是为能更好地从事政治活动打下基础。

所以,从历史上看,传统德育本身就蕴含着强烈的政治目的性和指向性,道德教育从文化骨子里浸染的“政治”基因,使现实中的“政”与“教”始终维持着足够的张力。在极“左”的特殊时期(如“文化大革命”),道德教育还会被政治教育所吞噬、替代,政治成了一切活动的生命线。历史的惯性导致现今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的边界模糊,这是不可忽视的文化传统基因。

(二)相关政策制度使用中的趋同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颁发了一系列改革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的文件。其中,中共中央下发的文件一般冠以“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如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文件中多次提到“思想政治教育”。而教育部下发的文件又通常采用“德育”的概念,如2005年,教育部出台《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就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精神。前后政策文本紧密关联,使用的概念称呼却不一样。再如,《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等教育部文件,也以“德育”冠名。

这样,在教育行政部门贯彻中共中央文件精神的过程中,德育的外延在不断发生变化,越来越趋近于思想政治教育。1988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在中小学教育中,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1995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规定:“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再如,1995年的《中学德育大纲》和1998年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都有“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的表述。此外,2004年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对德育的内容增加了“法律教育”的规定。德育在历次的文件中经历了“德育即政治教育”“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的过程。[1]德育不断“扩容”,越来越往更为宽泛的思想政治教育靠拢、看齐。

(三)学术研究表述中的混同

由于人的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政治观之间,本来就存在密切的内在关联,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也很难明确分清界限,所以在对什么是德育、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看法上,也就难免会出现交叉重合的情况。

首先是有关德育的定义出现了不同理解,试举两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是:“德育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2](P97)而国内德育研究权威专家鲁洁的界定则是:“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个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3](P129)我们不妨再来看看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代表性定义,张耀灿等的理解是:“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4](P50)陈秉公的概念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重点和核心,思想教育为主干,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为重要内容的综合教育实践。”[5](P3)

以上援引的相关代表性定义表明,尚且不论概念界定是否科学,是否符合逻辑学对概念界定的标准,无论是“德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都视 “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为各自的一个组成部分,两者呈现相互交叉重叠之势,主要目的都是将一定社会或阶级观念转化或内化为个人观念,以培养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需要的合格人才,就是体现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此,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混用现象便有了理论依据,现实的模棱两可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倘若给“德育”、“思想政治教育”这些概念出个填空题或判断题的考题,要能分清楚还真不太容易。

二、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主义分析

如前所述,由于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外延上的部分重合,两个概念的区分度自然就变得越来越小,进而造成相互混用的局面。然则,两者到底有何差异?有一种观点认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德育”,并试图廓清彼此之间的关系,然而,果真如此吗?若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德育,那学校之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又是什么呢?可见,单从“范围”、“外延”的角度来考察它们的差异,这是难有说服力的,我们还需寻求更为深刻的内在逻辑和分析维度。

(一)结构主义分析视角的适切性

结构主义理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复杂的统一整体,整体较之于部分具有逻辑上的优先性,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均处于整体的关系网络之中,其性质不可能孤立地被理解,因而注重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而体现的整体效果。系统科学把“结构”定义为系统中各组成要素或成分之间在时间或空间方面的有机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或构成方式。[6]结构揭示了事物的质并非各要素简单相加,其整体性的“新质”的出现,有赖于事物诸要素相互作用和空间位置的不同。例如,同样是碳、氢、氧、氮等几种元素,不同的排列组合,产生的质与量的关系也不同,形成的有机化合物更是成百上千种。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强调,针对复杂的现象,要通过寻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与秩序来理解结构,从整体上认识事物。

借助结构主义来分析,上文剖析的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 “交织混淆”问题就能迎刃而解。简而言之,我们不能简单地看这两个概念各自的内容包含哪些要素、两者在什么地方有共性或差异等等,而是应该看它们内涵中的内在逻辑与时序。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但这几个要素在各自系统内的秩序和所处位置不同,结构与性质也有差异,功能自然就会不一样。故此,导入结构主义分析视角,能有助于从内涵与机理上理解二者的关系与区别。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分析

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个“自系统”内,各要素具有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总体上构成系统内部诸成分间的一个相互作用的序列。在其核心要素的相互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既包括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又体现为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是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二合一的社会实践活动。

然而,在这个系统内,政治教育是核心,是为政治服务的意识形态教育,其他要素围绕政治教育这一核心来展开和运转,简言之,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突出政治性和阶级性的地位(见图1)。当然,也有学者进一步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中这些要素间的关系。如,张耀灿等认为:“思想教育是先导,政治教育是核心,道德教育是重点,心理教育是基础。”[4](P263-263)周湘莲认为:“政治教育是导向性内容,思想教育是根本性内容,道德教育是基础性内容,法纪教育是保障性内容,心理教育是前提性内容,五者之间相互联系。”[7]上述学者均试图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解为一个清晰、稳定而合理的结构,确立其独立性和完整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功效。

图1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关系

尽管不同学者的表述会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但总体上万变不离其宗。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其内容要围绕政治性,并随时政情势的变化而变化。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政治经济任务和形势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工作重心发生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就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补充。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会随党和国家相关重大会议的召开、重要法规的制定以及重大事件的发生而有所拓展、有所侧重。譬如,从2007年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全国中小学校、高校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就始终处在党和国家的感召之下,从“四个层次”的要求到党的十八大报告的“24字”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三)德育内容结构分析

德育概念本身源自西方,从源头上说,仅指“道德教育”,王国维、蔡元培等人在论及德育时也指道德教育。但随着我国教育实践的发展,德育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变化,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内容。在德育的“自系统”内,四要素的位置明显不同,它是以道德教育为核心,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为基础,在这个系统内,重点探究的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等道德教育的各个方面,其他要素都要从方法上、思想上服务道德教育。具体来说,四者在德育内容结构中的地位是:“道德教育是基础,法纪教育是保障,政治教育是方向,思想教育是先导。”[8]这一观点,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校大一新生必修课的内容体系就可窥其初衷。思想道德教育是课程的重心,是给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

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德育工作呈现往大德育体系格局转变之势,强调全员参与、全方位实施、全过程育人以及全内容打通的大德育机制。由此,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中有一个众所皆知的“守一而望多”的原则(如图2所示)。“守一”的“一”是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作为德育的基本内核,强调学校德育应从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培养做起,它是缘起点。“望多”是指德育还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情感法制教育等其他基本的价值教育;但这些教育不能偏离道德教育这一根本。可见,“守一望多”实则体现中心和外围的关系。

图2 德育内容的结构关系

譬如说,法制教育可从属于广义的政治教育,因为它部分涉及价值、品质等内容;同样,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性教育等中涉及价值的部分可以归属德育 (涉及纯知识部分则不属德育范畴)。这里,政治教育不是重点,更不是核心内容,而是为道德教育把握方向、提供指导,保证道德教育不偏离方向,为道德教育服务。同样,道德教育也离不开思想教育,一个思想不好的人,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出了问题,要让其道德高尚起来,还得从解决思想认识开始。所以,道德教育不仅要有政治教育为其把握方向,也需要有思想教育起先导引领作用。

三、区分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从结构主义方法对概念的理解,不难看出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有深层次的原因。学理研究要力图刻画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及其内部联结和结合诸要素的关系的复杂网络,而不是简单理解各自所包含的内容,甚至诸要素的外部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进一步窥探将二者区分后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明确各自内容重心,摆脱不必要的语义纷争

“德育非政治化”,强调德育就是道德教育,这是一种比较能够获得认同的观点。把德育理解为道德教育,从字面上看不失为一种合理的解读。但“德育”的含义,有着深刻的基础,仅通过文字表层意思是难以清晰界定的。道德具有阶级性,在进行道德教育时,选取什么内容、对谁而教、为谁而教等问题,都会有一定的阶级倾向性。阶级性本身蕴涵了政治性,道德教育也必定蕴含政治教育的属性和功能。正如马克思所言:“我们断定,一切已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9](P134)可见,要纯粹地将德育脱离与政治教育,这既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现实。所以,那种打着“与国际接轨”的旗号淡化甚至排斥“德育”中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内容,试图脱离社会意识形态,宣扬所谓的“普世价值”观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防止以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的极端取向。相对其他教育,德育虽然重视知识性内容的传输,但更重视品德的涵养践行。然而,现实中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内容多于道德、知识性的内容重于行为培养,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诸如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甚至在中小学阶段,会用政治觉悟、理论知识、政治思想素质等来替代德育,这就抹杀了道德教育的具体指向性和相对独立性。应该说,个体的心智发育、品德养成、理论素养与政治素质的获得与提高进而“三观”的确立等,存在过程机理上的差异与时序上的不同步,因此,我们教育的内容选择与安排以及方式、手段、途径等,就应体现差异性,有针对性地施以不同的教育,否则就会直接影响到教育的实效。譬如,对小学生过于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教”与学生的“考”的做法,就不妥;再如,现今大学生要加强“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要随手关水龙头”等文明习惯教育,反过来也说明了基础教育阶段德育的不足。

(二)有利于明确各自研究对象,推进学科与学术发展

目前出现的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成熟度不高”、“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研究生论文选题五花八门”等现象,与没有明确自身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不无关系。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的模糊甚至混乱,给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繁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从学科归属来看,德育属于教育学学科门类,是在教育学原理二级学科之下。德育研究的对象是学校道德教育现象及其规律,其具体内容可围绕三个问题的回答来理解:一是德育是什么的问题,就是对一些“元”问题如德育的本质、内涵、内容、目标任务等研究;二是德育为什么的问题,就是对德育的功能、价值、地位、作用等的研究;三是怎样实施德育的问题,即德育应遵循的规律、通过的途径、采取的方式方法等。这三个问题,无疑是属于“原理性”的教育问题。而且,对这三个问题的追问与回答是永无止境的,因为教育的对象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发展之中,教育的追求是永恒的,故德育原理的探讨自然也要与时俱进。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二级学科,与其他五个二级学科同属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一级学科,研究对象是现实社会中的思想教育现象及其运行规律,它的内涵和外延相对要宽泛。从研究对象来看,可通过以下三个问题来展开:“一是何谓思想政治教育,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本质概念、内部结构关系以及具体的定义、目标、内容、任务等基本含义。二是为何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关系、价值研究以及具体的意义、地位和作用等。三是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基础规律、原则方法、理论武器、组织管理、过程规律等。”[10]当然,从现实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又是一门有着鲜明中国特色,与党和国家的重视、诉求与指向高度一致的学科。自1984年至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经历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共三个阶段,与其他诸多学科相比,不可否认,它的人为性较强。

(三)有利于区分各自主要任务,采取适切教育方法

目前出现的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现象,也与对它们的泛泛而谈不无关系。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各自的内容体系、重点任务、方法等还有待进一步厘清。每一个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家庭观、事业观、爱情观、学习观、发展观等的形成以及个人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法制意识、政治觉悟等的提高,各属不同领域与层面,其过程与机制亦各不相同。

具体来看,德育主要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德育的过程一般来说就是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从方法上讲,一般要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注重教育过程的主体体验和形象生动的正能量激励和感染;通过对社会现象及道德问题的主动探索思考、深切反省体悟以及批判建构来达到教育目的。可见,德育的内容、方法等自古就有之。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正确的政治立场、理想和信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还与无产阶级革命、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工作及社会主义事业尤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深刻的政治理论观点和体系以及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不会在人们头脑中自动生成,一方面须强调由外到内的灌输,另一方面需要个体的理性深思与内化。思想政治教育要强调启发唤醒,注重兴趣和体验,但宣传、疏导、灌输仍是必不可少的方式。

[1]胡斌武,陈晓丽.“大德育”视界中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的比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1).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3]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4]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6](美)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方法导论[J].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1979,(2).

[7]周湘莲.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相互关系[J].社会主义研究,2004,(2).

[8]冯文全.多学科视角下对德育本质的反思[J].教育研究,2005,(10).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0]刘新庚,文银花.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界定的理论思考[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责任编辑:赵 伟】

G410

A

1004-518X(2016)05-0038-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两个认同’的现状、关系与提升研究”(14YJC880098)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德育政治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政治攀附”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