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盐水冲管对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影响

2016-12-19李冬梅樊小鹏蔡学健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20期
关键词:冲管甘露醇静脉炎

任 青 李冬梅 樊小鹏 季 舒 蔡学健



温盐水冲管对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影响

任 青 李冬梅 樊小鹏 季 舒 蔡学健

目的:探讨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前后采用加温生理盐水冲管对患者静脉炎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加温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对照组采用常温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和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试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注甘露醇前后采用加温的生理盐水进行前导后冲,可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

温盐水;20%甘露醇;静脉炎;静脉留置针

20%甘露醇注射液作为一种高渗性脱水利尿剂,在临床上已普遍应用于神经内外科,是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主要药物[1]。使用时强调快速滴注,250 ml的甘露醇需在20~30 min内输注完毕,且常需每日多次输注。为保证药物治疗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临床常采用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其具有安全、方便、留置时间长等优点,可避免患者重复穿刺的痛苦。但是,甘露醇的高渗透压及需快速输注的特点,如经同一静脉反复输注,易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热痛等静脉炎症状[2]。有研究表明,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2 d内静脉炎发生率为45.69%,2 d后静脉炎发生率高达100%[3],而医院内静脉炎发生率应控制在5%以内[4]。我院在静脉滴注甘露醇时,通过加温液体输注、生理盐水前导后冲等措施后,发现静脉炎仍时有发生,既增加了患者痛苦,延长了住院时间,加大了医疗开支,又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为降低甘露醇所致静脉炎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我科采用加温至30~35 ℃的温盐生理水代替常温下的生理盐水对留置针输注甘露醇者行前导后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5~12月入住我院神经外科采用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治疗的患者100例。纳入标准:(1)年龄18~70岁。(2)采用22 G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静脉治疗者。(3)甘露醇连续使用>4 d者。(4)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意识障碍者。(2)留置针留置失败更换穿刺部位者。(3)输注其他高渗性或pH值过高或过低的致炎药物及刺激性药物者。(4)有严重血管疾患、糖尿病、上肢水肿或穿刺部位感染的患者。(5)输注甘露醇时自行采用预防或治疗静脉炎的药物或措施者。脱落标准:(1)留置针滴注不畅或外渗者。(2)自动退出研究的患者。(3)放弃治疗的患者。将10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构成、甘露醇使用量及频率、血管条件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由留置针穿刺技术精湛的护士行留置针穿刺,统一使用22 G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均为健侧上肢前臂粗直且弹性好的大血管。两组治疗方案相同: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 ml,频率为每8 h1输1次,滴注时间不超过30 min。

1.2.1 试验组 利用甘露醇加温柜加温生理盐水至35 ℃,使用前无菌注射器抽取,现取现用。先用30~35 ℃生理盐水5 ml接头皮针连接肝素帽对留置针进行冲管,确定留置针的通畅性,然后输注20%加温甘露醇,输注完毕,再用加温的生理盐水20 ml对留置针进行脉冲式冲管。

1.2.2 对照组 先用常温生理盐水5 ml接头皮针连接肝素帽对留置针进行冲管,确定留置针的通畅性,然后输注20%加温甘露醇,输注完毕,再用常温生理盐水20 ml对留置针进行脉冲式冲管。

1.3 观察指标 依据美国静脉输液协会所规定的静脉炎分级标准:0级:没有症状;1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静脉。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静脉,长度大于2.5 cm,有脓液流出。观察方法:建立输液卡,更换补液、巡视病房及交接班时进行观察,发现静脉炎时,由两名护士共同确认,及时准确记录在输液卡上,并记录留置针拔除时间,登记时需注明静脉炎分级。比较两组患者各级静脉炎发生率和留置针留置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

3 讨 论

20%甘露醇为神经外科常用药物,其渗透压为1098 mOsm/L[5],当该药物进入血管后,高渗透压易致局部血管壁脱水及变性,局部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前列腺素酶,引起血栓形成,白细胞浸润产生炎性介质,同时释放组胺,导致血管收缩变硬,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热痛等静脉炎症状[2]。另外,输液微粒也是造成静脉炎发生的重要因素,它可引起局部血管栓塞,造成局部血供不足,从而组织缺氧而产生静脉炎[6]。有研究表明,35 ℃时甘露醇微粒处于最低水平,对血管壁的刺激最小[7]。近年来,精密输液器的使用有效的降低了药物中的微粒,亦减轻了静脉炎的发生[8-9]。血浆渗透压的增高是导致静脉炎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缩短药物在血管局部的停留时间亦是降低静脉炎的有效途径[9]。甘露醇输注后,林华瑶等[10]利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及刘建平等[11]通过生理盐水20 ml滴注的方式均缩短了药物在局部的停留时间,有效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然而,常温下的液体温度为22~24 ℃[12],冬季时温度更低,仅为4 ℃[13]。低温液体输入血管后,可刺激血管,使血管收缩、痉挛[14]。当加温的甘露醇输注完毕后,用常温的生理盐水冲管后再输注常温下的液体,易致留置针局部甘露醇的微粒析出,加重静脉血管的损伤。

本研究中,与常温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相比,采用加温的生理盐水进行前导后冲,降低了静脉炎发生率,延长了留置针留置时间。加温的生理盐水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如术中补液、局部冲洗等,具有安全可靠性。有研究表明[15],调节生理盐水温度与人体温度接近时,可减轻生理盐水对局部血管的刺激和损伤。同时加温生理盐水有减少甘露醇结晶析出的可能性,从而达到有效减轻甘露醇所致的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1] 张林涛.不同剂量甘露醇对脑出血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22):51-52.

[2] 蒋 峰,梁小琴,金 爽.不同方法静脉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发生率的比较[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8):2287-2288.

[3] 全梓林,刘玉雪,付惠勤,等.甘露醇所致家兔静脉炎应用植物护理配方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4):12-15.

[4] Infusion Nurses Society.Infusion nursing standards of practice[J].J Infus Nurs,2006,29(1):192.

[5] 陈佳瑶,周守静,王新华.等渗透剂量20%甘露醇与3%高渗盐水对大脑半球胶质瘤切除术患者血浆渗透浓度和电解质影响的比较[J].国际麻醉复苏杂志,2010,,3(4):294-297.

[6] 杨 慧,吴元荣.精细过滤输液器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2014(7):133-134.

[7] 陶如华,关 畅,沈传业.加温甘露醇注射液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8):1149-1150.

[8] 杨 慧,吴元荣.精细过滤输液器对预防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4(7):133-134.

[9] Chee S,Tan W.Reducing infusion phlebitis in Singapore hospitals using extended life end-line filters[J].J Intraven Nurs,2013,36(2):904-952.

[10]林华瑶,王惠莹,王秋杏,等.脉冲式冲管预防甘露醇输注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0,17(3):67-68.

[11]刘建平,田 源.静脉留置针封管方式对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4,19(15):32-33.

[12]顾 蕾.股骨头置换术中温热液体补液对寒战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2(11):136.

[13]郝廷静.加温后的生理盐水结膜囊冲洗液的临床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4,23(1):89-90.

[14]寇红艳,官 计,魏寿江,等.经外周静脉温热输注氯化钾的效果观察[J].四川医学,2009,30(3):443-444.

[15]程红霞,付 艳,董纪华.加温生理盐水洗胃在胃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1):89-90.

(本文编辑 崔兰英)

215300 昆山市 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任青:女,本科,主管护师

2016-07-13)

10.3969/j.issn.1672-9676.2016.20.061

猜你喜欢

冲管甘露醇静脉炎
持续空气阻隔法所需输液冲管液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高渗性药物导致静脉炎的研究现状
静脉输液冲管液量与时间对冲管效果的影响
两种护理干预对盐酸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甘露醇对低温下草菇菌丝的保护效应研究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