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
2016-12-19陈文华陈莉莉
□陈文华 陈莉莉
(1.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2.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22)
构建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
□陈文华1陈莉莉2
(1.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2.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22)
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指标体系,测度原中央苏区的开放水平,分析其开放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资源禀赋、人力资本、经济成长性及市场增长潜力以及制度与文化环境等视角,研究原中央苏区开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发展方略:以“升级版”的政府服务助推后发优势的转化;规划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培育城市集群,优化经济开放空间布局;培育“隐形冠军”和产业集群;建构与区域高校互动的多层次人力资源体系;推进整体融入沿海开放发达地区;强化共生发展,示范生态文明。
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开放型经济体系;共生发展
一、引言
原中央苏区地跨赣闽粤,既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最大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人民共和国的摇篮和苏区精神的主要发源地,也是当今具有地理位置缺乏优势、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经济结构落后、居民收入水平低下等特征的“问题区域”。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批准实施《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标志着原中央苏区这一“问题区域”的“区域问题”,纳入国家层面的区域政策管理,对于长期致力于脱贫致富、科学发展的原中央苏区,是重大发展机遇。
原中央苏区作为赣闽粤边区,向来远离江西、福建、广东三省政治与经济中心,是三省政治的边缘化地区和社会经济的贫困地区,是典型的内陆欠发达区域。从经济理论和国内外同类“问题区域”的发展实践看,开放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制度前提,也是区域发展的重大驱动力量。按照《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要求:应“建立完善区域内和区域间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探索区域联动发展新模式,打造高水平开放合作平台,建立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内陆开放型经济,是具有内陆地区发展特点的开放型经济,是在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地方从“孤岛求生”进入“合纵连横”发展升级阶段,应大力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的开放模式创新。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内陆开放水平如何,哪些主要因素影响赣闽粤内陆地区发展,如何创新赣闽粤内陆区域开放合作模式,如何重构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内陆开放体系,本文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围绕这些问题开展研究,提出对策。
二、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内陆开放型经济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一)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开放程度总体较低
1.原中央苏区成为赣闽粤的“问题区域”
图1 赣闽粤原中央苏区经济开放度与赣闽粤各省对比情况
从图1可以看出,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已成为赣闽粤三省开放型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区域”。2012年江西省全省经济开放度综合指数是3.67(46.6分),福建省经济开放度综合指数是3.17(56.6分),广东省经济开放度综合指数是2.33(73.4分),而赣闽粤原中央苏区经济开放度综合指数只有3.75(45分)。可见,赣闽粤原中央苏区经济开放度低于赣、闽、粤各省的整体水平,拉低了赣闽粤整体开放水平。
2.赣闽粤苏区与东西部省份的横向比较。与东西部省份进行横向对比,东部浙江省经济开放度综合指数是2.42(71.8分),西部四川省经济开放度综合指数是3.75(45分),赣闽粤原中央苏区的经济开放度综合指标是3.75(45分)(图2)。可见,以浙江省为代表的东部省份由于优越的区位优势和相对完善的市场环境,其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相反,交通闭塞、经济基础薄弱的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开放进程比较缓慢,开放程度与东部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
图2 赣闽粤苏区经济开放度与东西部省份的横向比较
(二)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开放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政府横向协调机制缺乏创新,不能适应国家规划要求。原中央苏区作为一个“问题区域”纳入国家战略后,在国家层面,建立了发改委和中组部牵头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地区司承担了相应的管理协调职能。江西省成立了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苏区振兴领导小组,省、市、县发改委成立了苏区办,承担规划、管理、协调职责,构成了一个坚强有力的纵向管理机构。但赣、闽、粤三省以及边界各苏区市、县,至今未建立适应苏区振兴的国家规划的有效横向沟通协调机制,导致边区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合作上的“最后1公里”经常难以打通。苏区间,协作联动集中表现为一般性的政府和产业学习考察、争取共同项目和完成某项任务的政府间合作、企业和高校的技术服务合作、政府和发达地区的商会、行业协会的招商合作等,临时性协作多,随机性较强,缺乏长效机制。
2.产业基础薄弱,产业同质化严重,产业集群培育艰难。原中央苏区产业布局呈现两大特征:基于自身资源禀赋的产业布局,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的产业布局以及二者有机结合。由于资源禀赋相近,产业选择集中在矿产、农产品及食品加工、电子产品加工等,导致产业结构同质化现象严重,造成招商优惠恶性竞争,有限资源配置效率偏低,不利于企业集群成长。苏区县的特色资源虽有优势,但产业发展才刚刚起步,各产业吸引的关联企业数量不多,产业链条没有得到有效延伸,产业集群的水平低,培育的难度大,需要市场驱动、各级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有效协调。
3.产业转型升级面临资源、环境和企业家能力的制约。用地指标、重要水源保护、矿产资源日渐减少、稀缺资源产出效率低下等对苏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突出,粗放的经营理念和高能耗的生产方式必须转型、淘汰,产业升级势在必行。产业升级的主体是企业,对企业家群体是一个二次创业的过程。调查发现,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具有优势的资源产业,所有者很多靠“政策红利”和市场机遇暴发,有的不具有将资源产业化的能力,有的小富即安,不愿冒技术创新的投资和市场风险。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占有资源者的观念、素质成为苏区县主导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4.生产性服务水平不高,软环境有待优化。硬件上,各县的基础设施大框架已经建立,但是产业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一些县还存在着用电、用水保障能力差,交通设施不够完善的问题。软环境上,各县服务客商的意识有所提升,但一些具体问题的落实上还有不足,服务不够细致。物流、金融、人才、研发等高级要素保障能力也不强,影响了一些客商投资的信心。一些县还存在着对大企业招商能做到一站式贴心服务,但吸引中小企业安家落户的机制没有保障,服务不周到,存在招商承诺不能兑现、“关门打狗”等政府信任问题。此外,不少苏区县的特色产业是依托本地资源和能人发展起来的,存在着对外来企业不能一视同仁的非市场现象。这种包容性不强的地方文化,阻碍了产业在合作中升级发展。
5.产业发展人才瓶颈突出,科技支撑乏力。赣州市是赣闽粤原中央苏区的中心城市,高校数量在整个苏区最多。从对原赣南等中央苏区的调研看,人才问题是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升级发展的瓶颈。首先,人才密度较小。苏区人才密度为7.32%,低于全国8.75%的人才平均密度,与全省10.11%的人才平均密度相比,也低了2.79个百分点。其次,人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赣州在文教、卫生等非生产性领域的人才占92%,经济领域专业技术人才仅占4.2%,与产业特别是稀土及钨等稀有金属、脐橙和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的优秀企业家、技术研发人才及技术工人、金融资本、城市规划、现代物流等专业人才更加稀缺。[1]再次,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人才奇缺。建设赣州中心金融商务区所急需的电子商务、投融资、信息化技术等现代服务业人才严重不足。
三、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内陆开放型经济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一)内陆开放型经济开放度影响因素的确定
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必会受到特定因素的影响。国内学者的开放型经济水平影响因素研究,涉及自然资源、历史原因、交通基础设施、市场经济秩序规范程度等(李羽中,1998;黄繁华,2001;肖俊夫、林勇,2009;林祥、韩靓,2011;何悦,2013)。[2]本文以前人相关研究理论为基础,提出资源禀赋、人力资本、经济成长性及市场增长潜力以及制度与文化环境等为区域经济开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构建了赣闽粤原中央苏区经济开放度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架构见图3。
图3 赣闽粤原中央苏区经济开放度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指标的权重及量值的确定
1.指标体系的层次排序。如图3所示,将原中央苏区经济开放度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有4个指标,分别记为A1、A2、A3、A4:第一层指标又分别下设若干个第二层次指标,共有15个指标,分别记为B1、B2、B3、…B15。
2.各层次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专家问卷调查法。课题组抽取20位产业经济学等专家,结合苏区实际情况,对赣闽粤原中央苏区经济开放度的影响因素进行问卷式的综合评分。由专家对各层指标对上一级指标的重要性评分,权重取值范围从0(表示不重要)到1(表示很重要),并使同属一个上层因素的同层因素权重值之和为1。
3.第二层各个指标的量值确定。由于第二层指标中大部分难以精确描述,所以,本文采用了等级评分的方法进行评价,具体评分标准见表1。
表1 第二层指标评分标准
(三)赣闽粤原中央苏区经济开放度影响因素综合评价测算
采取分级简单算术平均计算,遵循“二级指标-级指标-经济总体”的测算过程。通过整理20份专家问卷相关数据,测算出原中央苏区经济开放度综合评分均值为55.65。其中,平均权重值和评分如表2。
根据美国传统基金会的评价标准,经济开放度影响因素综合评价值处于0到100之间,分值越高表示该地区经济越开放。如果经济开放度得分在60分左右,表明该地区的开放度水平为中等。因此,从赣闽粤原中央苏区经济开放度的测算结果可以看出,其开放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表2 赣闽粤原中央苏区经济开放度影响因素综合评分表
(四)赣闽粤原中央苏区经济开放度影响因素分析
1.资源禀赋。资源禀赋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对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资源较为丰富的内陆地区,其发展开放型经济必须优化资源配置,合理、科学、高效地利用所占有的丰富资源和区位优势。
从表2可以看出,资源禀赋在苏区经济开放过程中权重值达到了0.3,但苏区资源禀赋条件总体得分只有65分(自然资源80分)。可见,在开放过程中出,苏区的资源禀赋条件未能发挥其最优化作用,是苏区整体开放度不高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深究其因,主要体现在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所导致的区位劣势以及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近年来,向莆铁路,赣韶铁路、赣龙铁路等交通大动脉虽已逐步打通,但要与东部地区实现同水平化开放,苏区的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加大投资建设。调查发现,原苏区用地指标、重要水源保护、矿产资源日渐减少、稀缺资源产出效率低下等对苏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突出。
2.人力资本。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资源,开放型经济的竞争也可以说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本的积累能够促进区域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而区域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能够促进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提高。
就苏区而言,人力资本总体权重0.15,得分48分。人才结构合理程度和科研水平的“双低”现象是制约苏区经济发展特别是开放型经济发展关键的因素。尽管苏区人才结构合理程度和科研水平都处于40分低等水平,但由于苏区人口基数比较大,因此人力资本绝对量上还是比较丰富,为赣闽粤苏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了的良好人力资本基础条件。
3.经济成长性和市场潜力。经济成长性和市场潜力是经济增长速度和空间的函数,区域经济的高成长性对于开放型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经济的成长性越高,市场潜力越大,区域内部对各种投入要素的扩展性需求越强烈,越有利于区域外生产要素的移入。苏区区域经济成长性和市场潜力总体偏低,得分45分。
4.制度文化环境。制度法律环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导向的作用,良好的制度法律环境是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原中央苏区具有“小富即安”等浓厚的思想文化意识和“等、靠、要”等计划经济色彩,对该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原中央苏区总体制度文化环境平均权重是0.28,评分是56。制度环境、价值观念、社会资本、政府信任等“无形基础设施”仍植根在原苏区的文化习俗中。
四、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发展对策
从国家区域战略的发展演变看,改变苏区落后面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规划国家战略的着力点。国家战略规划的定位和政策重点表明,新的区域合作机制的构建,是这一跨省际苏区振兴规划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是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的核心。
(一)以“升级版”的政府服务促进苏区振兴
林毅夫在《新结构经济学》中指出,一个坚定、可信赖、有能力和具有因势利导作用的政府,是一个国家或区域遵循比较优势实现发展战略的必要条件。他继斯密的守夜型政府、凯恩斯的干预型政府后提出3.0版的“因势利导型”政府,即政府在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的同时,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扶持产业升级和实现经济多样化方面起积极的因势利导的作用。[3]P1-38
1.及时制定和优化区域规划,把握区域发展机会。苏区振兴规划如何与国家“十三五”规划衔接,如何嵌入“一路一带”的国家海外发展战略,这些战略机会,需要地方政府横向沟通、纵向协调、高位对接。
2.完善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新的国家规划下,高强度的交通、信息、水利和能源等基础设施投入,将构建赣闽粤边区各市县互联互通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提升水、电等基础能源保障能力,较快改善原苏区有形的设施。但基础设施的无形部分,包括制度环境、价值观念、社会资本、政府信任等,植根在原苏区的文化习俗中,那些与市场体系不相容的东西,需要政府主导花更大的力气和更长的时间来改变。
3.协调跨区合作,促进区域联动。借鉴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建立赣闽粤省际协调会议、日常工作办公室和部门衔接等制度,推动赣闽粤边区打开“山门”,扩大开放,消除行政壁垒,统一市场准则,加强各方在市场监管、产业合作、商标保护、质量检验、物价管理以及行政执法和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密切合作,促进区域内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推动赣闽粤边区经济的联动发展。
(二)规划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培育城市集群,优化经济开放空间布局
从地理区位看,赣闽粤原中央苏区位于珠三角与长三角的夹角地带,且与厦漳泉城市群、海峡西岸经济区以及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毗连,具有极其优越的区域联动环境。为了实现《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提出的“双核六组团”空间布局战略目标,原中央苏区亟需加快高速通道建设,增强中心城市辐射能力,以点带面,集群发展。
1.重点建设赣州、龙岩、梅州等区域中心城市,构建“赣龙梅”边区经济圈。赣州、龙岩、梅州是赣闽粤边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在历史上就具有紧密的社会经济联系。原中央苏区实行振兴发展以来,这三座城市对接珠三角、海西经济区以及辐射周边县域的能力都有所加强,今后应继续以它们作为龙头,打造三大城市群,并以此为核心,积极探索边区经济圈的内部联动模式。
2.加快以龙岩、漳州为中心的闽西北组团、粤东北组团城市群的发展、闽南组团的发展。通过利用福建、广东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和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和地区优势,加强区内和跨区合作,通过中心城市和产业园区的带动,实现闽粤苏区的振兴。
(3)加快建设赣州、吉安、南城、瑞金等中心城市,促进江西苏区城市群的崛起。赣南原中央苏区的城市人口规模正处于加速扩张阶段,城市规模空间结构呈现显著的核心―边缘特征,以赣州、吉安、瑞金、南城为中心的城市人口集聚核心区已经显现。根据研究结果,可确定赣州作为苏区的主中心城市,吉安、瑞金、南城作为次中心城市,形成“1+3”主、次中心城市群。[4]
(三)培育“隐形冠军”和“产业集群”
1.培育“隐形冠军”和“产业集群”,构建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美国哈佛大学的波特教授认为,产业集群是区域竞争力的源泉。[5]P127-137在波特教授将国家或区域竞争力分解为分布在不同地方的一个个产业集群的时候,德国管理学大师赫尔曼·西蒙研究发现:在德国和一些国家,占出口主导地位的不是西门子等大企业,而是许多知名度不高、但在本行业处于垄断地位的中小企业,这些“隐形冠军”才是德国竞争力的源泉。我们认为,“产业集群”和“隐形冠军”侧重点不同,前者强调企业种群的共生成长,后者突出单个企业的科技创新和行业影响力,是“面”和“点”的关系,只是这个支撑点是强势的中小企业,不是大企业。两者可互相依存,共同促进。“隐形冠军”的发现培育和助推产业集群健康成长是苏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内生性动力。
2.按产业发展规律培育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为平台,整合资源,集聚能量,壮大苏区产业竞争力。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是破除县域经济发展瓶颈的根本途径,是提升县域经济总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有效举措。以江西为例。江西省已经确定了60个重点产业集群,在54个苏区县有23个,其中赣州6个,吉安7个,抚州、新余、萍乡、上饶共10个。在招商引资和产业对接的过程中,通过政府与市场的“牵手”,以产业集群为载体,适当调整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产业分工,引导跨县域的项目、要素流动和集聚,做强重点产业集群。
3.发现和培育“隐形冠军”,引导企业“小题大做”,在产业细分中“精耕细作”,做精做强,助力地方产业集群。日本树研工业株式会社是日本的明星企业和“隐形冠军”,这家在“价格、规模、品种”上不占优势的中小企业,专注超小齿轮市场,开发的粉末齿轮占全球超小齿轮市场70%的市场份额。中国的“小器之王”梁伯强,专心经营“指甲钳”,成为全球行业领军者。调查发现,赣闽粤原中央苏区一些企业也具有“隐形冠军”的特征,如永丰的江西广源化工。政府通过行业调查,易于识别潜在“隐形冠军”,通过合理的制度激励,重点培育一定数量的“隐形冠军”,对于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塑造和区域竞争优势的提升,可能是有较高效率的一个新“抓手”。
(四)强化共生发展,示范生态文明
1.构建共生产业园区,实现产业集聚。一是对现有的工业园区尽快实现转型升级,在转型升级中实现产业集聚;二是对生态产业聚集区进行信息化整合,并形成新的共生产业园区。赣州市的钨矿、稀土和吉安市的触控产业要构建大型集团,并以此为骨干企业形成共生产业园;龙岩在发展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应当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发挥各地优势,加强分工合作,以产业关联链条为纽带,加快重点产业园区、工业集聚地和特色县级产业群体的发展。处理好市级产业经济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构建各区域之间产业优势互补、资源合理配置、布局结构优化的产业区域结构格局。加强企业间的分工配套,避免各工业园区出现“大而全”、“小而全”的情形,调整、优化工业空间布局。
2.深化区际共生融合,实现产业联动。一是要构建政府联动机制,经常沟通区域产业联动问题,赣南要加大与周边区域的交流,寻找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联动机遇;二是要加大区域交通建设,增加区域间的高速公路里程、高铁里程,布局更多的物流机场和水运码头;三是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扩大公共网络覆盖率,建设普惠互联网,提升区际网络效率。龙岩市要做好各方联动。加强政策与市场主体的联动。把国家的产业方向、产业政策,把中央支持海西、支持原中央苏区的政策等信息,及时传导给市场主体,充分调动各类企业的积极性,让企业主动策划项目、生成项目。加强与外部的联动。主动对接央企,争取更多大型、特大型项目落地龙岩市;主动对接跨国公司,合作开发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主动对接沿海,引进一批有实力的业主。加强各级各部门的联动。各县(市、区)在一些重大产业项目上,要联手策划,联手争取,联手推进,形成各方面聚合力量、聚焦项目、聚智发展的良好态势。
3.坚持生态共生包容,实现产业融合。坚持生态与经济的融合共生,需要使现有产业都能够按照生态要求来进行生产方式、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的再造,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达到产业生态化的要求。生态产业和产业生态化不是产业发展自组织过程,而是需要政府站在生态持续角度,培育和发展生态产业,而且引导产业向生态转型。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途径和迫切任务。为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产业龙岩”和“生态龙岩”建设,在可持续发展产业集聚区建设上实现新跨越,龙岩市把产业结构调整列为“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升级,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效益,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提高全市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4.合理布局共生产业,实现产业互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要实现合理布局共生产业,一是合理布局工业体系,实现产业互补。要发展特色“板块经济”,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二是合理布局现代农业产业,实现错位发展。三是合理布局现代服务业,实现产业合作。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服务业发达的县域为工业发达的县域提供生产性服务。龙岩市要从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充分利用龙岩市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经济基础、区位优势和风景旅游优势,克服厦泉漳大城市对周边城市的“极化效应”的“抑制性覆盖”,科学部署未来龙岩市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和战略定位,合理构建城市空间布局,精选融入厦泉漳大都市经济圈同城化发展实现路径,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西部中心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红色、客家文化生态城市。
(五)建构与区域高校互动的多层次人力资源体系
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分布着数量不多的高等院校,如福建龙岩学院、广东嘉应学院、江西赣南师院等。从对江西苏区的高校的调研数据看,位于赣州、吉安、抚州、上饶、新余、宜春、萍乡的普通高校共有20所,其中本科院校13所,有1.5万名左右的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讲师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校学生超过20万。学科与专业包括理学、工学、医学、法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门类。苏区各高校相对富集的人力资本可以弥补原中央苏区建设发展中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缺欠,而中央苏区振兴对人才的需求,可以为高校教师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对接产业、服务社会,为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就业提供出路。问题的关键在深化高校改革、建立良性的互动机制。
1.根据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优势,引导区域各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根据《意见》和《规划》,苏区的振兴与发展将涉及到民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生态环境、社会公共服务等不同领域。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业如能建立联动机制,围绕7个区域中心城市、23个工业产业集群和32个农业示范区建立相应的协同创新中心、产学研合作基地、实习基地,则可以让高校的人力资本在苏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找到对接的平台,并适销对路的为苏区振兴输送大量的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等专门人才。
2.政府、高校和产业合作建立应用性研发平台,引进和集聚稀缺人才。鉴于原中央苏区的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直接引进稀缺的高级专门技术和管理人才难度大,而高校有聚集各类稀缺人才的优势,所以政府可以联合高校和产业部门,立足优势产业集群,建立应用型技术创新或管理服务平台,让紧缺人才人在高校但可服务产业、面向市场、为我所用。同时建立开放平台、鼓励人才在高校和产业间合理流动,在创业和就业间转化。
(六)整体融入沿海开放发达地区
1.发挥客家文化优势,融入开放经济体。赣闽粤原中央苏区的赣南、龙岩和梅州是著名的客家祖地,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其与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客家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民俗相同、人脉相通、宗亲同源,具有对赣澳台交往得天独厚的独特优势和发展潜力。充分发挥赣南、龙岩、梅州客家祖地优势,有利于提高港澳台同胞对祖国的向心力和认同感,对于全面开创对港澳台、特别是对台工作新局面、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更加主动融入海西经济区和珠江三角洲,通过赣、闽、台、粤、港澳合作联动,促进赣闽粤原中央苏区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国务院在《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将江西与福建毗邻的上饶、鹰潭、抚州、赣州纳入海西经济区。江西省委省政府重视与海西经济区观念、体制、产业对接。赣、闽、台三地经济互补性强。江西土地、矿产等资源相对丰富,劳动力成本有优势;福建对外开放时间早,水平高,民间创业氛围浓,民间资本实力雄厚;台湾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方面均有优势,有很多敢于创新的企业家。
粤闽经济合作区,是在广东潮州市饶平县和福建漳州诏安县的交界地带,参照粤桂合作的经验,建立合作产业园区。闽粤经济合作区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支点、东部沿海地区省际合作产业区、闽粤台产业深度融合示范区、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合作示范区和区域生态宜居文明共建区。粤闽经济合作区的建设,有利于两地中央苏区县融入开放前沿,在合作中共生发展。
3.合作开发赣闽粤原中央苏区边区特色旅游资源,为正在实施的“旅游强省”战略提供新的“支撑点”,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百姓脱贫致富。赣闽粤原中央苏区的边区,指赣南赣州、闽西龙岩、粤北梅州三市组成的大三角地区。该区山水相连,客家民俗风情浓郁,是旅游资源富集、特色鲜明、发展潜力巨大的旅游产业密集带。由于地处边缘、交通不便、经济落后,闽粤赣边界地区长期以来没有条件快速发展旅游经济,导致了江西旅游“东北部热、中南部冷”的不均衡态势。随着原中央苏区基础设施的改善,苏区边区特色旅游资源面临价值实现的良机。
2012年国务院在《意见》中明确指出“深化赣南与井冈山、闽西、粤东北的旅游合作,推动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因此闽粤赣边界地区的三市要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性作用,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以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为重点,以交通线路为连接通道,建设闽粤赣边旅游产业协作区;赣州则应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使之成为“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品牌的“中南部支撑点”。
[1]李晓园.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人才队伍现状与建设对策研究[J].江两师大学报(哲学社科版),2012(10).
[2]肖俊夫,林勇.内陆开放型经济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J].决策与参考,2008,38(9).
[3]林毅夫.新结构主义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文玉钊,钟业喜等.赣南原中央苏区中心城市的选择与培育[J].热带地理,2014(7).
[5]〔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廖才茂)
Building up the Inland Open Economic System of the Jiangxi-Fujian-Guangdong Former Central Soviet Area
CHEN Wen-hua1,CHEN Li-li2
(1.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Shenzhen,Guangdong 518172;2.JiangxiNormalUniversity,Nanchang,Jiangxi330022,China)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n index system for inland open economic system,measures the level of openness of the former Central Soviet Area,analyzes the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in the open development of the area,researches the main influential factors on the openness of the area from perspectives such as resource endowment,human capital,economic growth,market growth potential as well as institution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s,and bring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development strategy:boost the transformation of late development advantage by government service of “updated version”;plan and build regional center cities and city groups,and optimize the spatial layout of economic openness;cultivate “invisible champions” and industrial clusters;build up the multi-level human resource system based on interaction with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area with the coastal open developed area;and strengthen symbiotic development and set example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Jiangxi-Fujian-Guangdong Former Central Soviet Area;open economic system;symbiotic development
2016-10-12
陈文华(1967—),男,江西萍乡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创新创业管理;陈莉莉(1992—),女,安徽宣城人,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管理。
本文是江西省重大社科招标课题“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4ZD02)的阶段性成果。
F127
A
1674-0599(2016)06-01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