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
2016-12-19
家庭生活
孩子不是“包治百病”的灵药
61岁的张女士在浙大妇院诞下了一个男婴,成为国内最高龄的产妇。
这背后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唯一的女儿30岁时因病猝死,老来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他们选择填补这份绝望的方式,是不顾重重反对,冒着生命危险再生一个,把一份艰难的母爱强加给这个对未来还一无所知的孩子。
这个孩子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生命的延续,香火的传递和新的希望。可是他们对于这个新生的、懵懂的孩子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老迈的父母,错位的亲情和对死亡的恐慌。
最夸张的是,张女士生完孩子的第二天,医院就被成群有着相同诉求的大妈们包围了,最大的那个已经63岁。其中一个说,女儿上大学了,自己在家闲着没事做。
明明跳广场舞就能解决的事情,却要用一个生命不确定的未来承载。一意孤行的背后,已不再是孤独那么简单,而是对老年生活的压抑与失望,需要借助一个新的生命来释放,对抗日渐衰老的身与心。
国人惯于将母爱与伟大挂上等号,然而伟大的表现是无私,而无私的根源在于无所求,不是把孩子当做一剂“包治百病”的灵药。
孩子寄寓着一份希望,越是对生活失望的人,越想要孩子,以为有了孩子,明天就会好起来。有人想用孩子拴住一段可有可无的感情,有人想让孩子实现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还有人想用孩子改善贫困的生活状况。
愚公移山时说,我搬不动了,我儿子继续搬,儿子搬不动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可是生了孩子,这座山就会真的搬走吗?
绝不。
我的读者是一个大学生,她说自打生下来,就一天也没有快乐过,因为曾经高考落榜的母亲把全部的希望全都倾注在了自己身上。“从小到大我听到的永远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我考试名次若是比之前跌了两名,等待的就是一顿棍棒。好几次我都想自杀,觉得自己不配活在这个世界。”
直到现在,母女之间除了学业似乎无话可说,四目相对时,空气总是冷得可怕。
对于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人来说,生孩子的意义就等于对上天说:再给我一次重来人生的机会,我有了经验和教训,一定会比现在过得更好。
可是正如那些我们从未做好准备的考试,再来几次结果都是一样。
自己的理想,始终要靠自己完成,孩子有他的人生。不负责满足你的任何期待。
(东方网)
婚姻也是一种职业
很多人都知道:家不是争辩到底谁对谁错的一个地方,可现实是,很多情侣/夫妻发生矛盾和冲突就是在争论对和错,认为自己是对的,伴侣是错的,要求伴侣听自己的,结果两个人互不相让,于是爆发了严重的冲突。
我认识一对夫妻,大森和小倩,他们刚搬到新买的精装修房子里,房子里有一个阳台,两个人为如何使用阳台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妻子想在阳台种上花花草草,然后摆上座椅,喝茶赏花。丈夫想在阳台放上跑步机、健身自行车,每天和妻子一起早起锻炼身体。两个人都认为自己的主意是最好最正确的,对方应该听自己的,都不肯作出妥协和退让,两人各执一词,吵个你死我活,都没有解决问题。其实他们都是对的,只是彼此需求不同。看到这一点,对于解决冲突是很重要的。亲密关系中,差异并不可怕,差异导致的冲突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两个人无法尊重彼此的差异,还想要改变对方,也无法做到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合力一起解决问题,以达到双赢的局面。
已有实证研究表明,80% -90%的夫妻想要努力改变对方,从衣着相貌到性格人品,他们都想要改变对方,比如希望对方打扮得更好看,变得更温柔体贴,或者工作更努力、勤奋,赚更多钱……但是结果是,你越努力去改变对方,对方越不符合你的期待,甚至两个人的关系因为这个“努力改变”而渐行渐远。
亲密关系中的选择题不是争论谁对谁错,而是你是对的,我也是对的,只是我们是不同的。经营亲密关系是学习彼此妥协以达到双赢的生活艺术。我们需要做的是增加自己内在的包容度,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智慧,学会在彼此差异的基础上去创造共同的和谐幸福的生活。
(《视野》)
闲来无事,别和自己过不去
一天早晨,我在菜店看见一位年约70岁的老太太买香蕉。店员指着货架上大堆香蕉,请她自行挑选。她说:“都不喜欢,太小了。”店员说,全熟的、半熟的、生的都在这里了。老太太说:“我每天的早餐,必须是两根大的。如果太小,两根不够,三根又太多。”店员耸了耸肩膀,不再搭腔,也许暗笑她小题大做。
一个早上,单是香蕉,她费了多少工夫?回到家中,她会不会给香蕉称重?定量由谁决定?医生,书籍,什么“功”的大师还是她自己?依据又是什么?闲来无事,只和自己过不去。
20年前,一位年近八旬的忘年交,每次邀我上茶楼,都要这般开头:“哎,不得了!昨天晚上,我几乎昏倒在地……”我当然着急,问是什么病,后来怎么样。经历数次后,才晓得他这般咋咋呼呼,是出于无聊。
原来,生病被他视为难能可贵的事情,务必公诸天下。为小毛病反应过度本来无伤大雅,问题只在,这样做并不能治病,反而增加自己和亲人的精神压力。
老人都年轻过,其中不少人梦想过,气吞山河过。如今四肢僵硬,走路缓慢,视力听力衰退,活动范围大为减少,如果精神空间也与这一自然规律同步,可是莫大的悲哀。回忆、历练、经验的累积,是老人自然而成的优势,晚年要将之提炼、纯化、升华;而不是反过来,愈老气量愈小,眼界愈窄。
(《中老年时报》)
沉迷于反复唠叨是种病
刘大妈来自安徽农村,养了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3个孩子大学毕业后都在城市成家立业。后来,刘大妈的老伴病逝了。孤身一人的刘大妈进了城,住进了大儿子家里,替儿子照顾4岁的孙子。一晃8年过去了,刘大妈每天忙着做家务,照顾一家人的吃饭,接送小孙子上下学。
刘大妈没有退休工资,她的收入来自于3个孩子每月给她的零花钱,一共600元。“说实话,媳妇对我不错,从来没有说过我一句重话。”刘大妈的老年生活,她自己还是很满意的。
可刘大妈有个毛病:特别喜欢讲话,逮谁跟谁说。比如外孙子乐乐打电话过来,一拿起话筒:姥姥啊。刘大妈立刻开始滔滔不绝:乐乐啊,你要好好学习,不要惹爸爸妈妈生气每天要把饭吃饱了,不能挨饿放学回来就写作业,不要天天拖到老晚。乐乐一句也插不上嘴,只有嗯嗯的份儿。
家长里短说多了,难免出错,一下得罪了亲家,一下又惹恼了亲戚。连小女儿都说:我工作很忙,有时候打电话过去,本来是想问问她的身体,可她一来又给我扯以前这个人是怎么对她的,她又是怎么对那个人的,我不想听,唉,听着都烦!
每次儿子一知道她又说闲话惹了事,就冲她吼,有时还拍桌子:你一天到晚只知道添乱,还有其他事吗?说的最重的话,是喊刘大妈滚蛋。儿子的这些话,在66岁的刘大妈听起来,特别刺耳和难受。可这张嘴,该怎么管?不说话记不住啊!
心理专家表示,人上了岁数之后,因为寂寞和孤单,需要和人倾诉、聊天来排解。老人上了年纪,俗称老小老小,所以也会出现如小气、计较等性格特征。
人老了,生理上会有明显的退化,很多老年人出现了脑萎缩,必然会带来脑功能的退化,常常是前面说完后面就忘记了,什么时候想起来便又会再说一遍,因此有些唠叨。但老年人唠叨,也是养生的一个手段,可以帮助释放心理压力。
可凡事都应有度,过度唠叨难免带来一些负面效果,对于这种情况,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呢?
不想再做唠叨的老人,请记住以下几点:凡事尽量只说一遍;只说重要的事,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可以不管;就事论事,别翻旧账。要培养些兴趣爱好来转移不良心绪,例如学画画、练书法;或是找些事干,在精力、体力许可的范围内发挥一些余热,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或是走出家门,饱览大自然的风光总有新鲜事可做,就不会沉迷在反复唠叨中了。(《恋爱婚姻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