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造假背后藏了太多功利心
2016-12-19
数据造假背后藏了太多功利心
就业率造假、考核统计“注水”、票房虚高……拨开不断曝光的数据造假乱象表面,真正的问题是这些数据被人为地与太多经济利益绑在了一起,数字浮动背后隐藏了太多的功利心。
浮在数据上的各种假象
近年来,随着媒体的广泛报道,一些数据造假现象也随之浮出水面,而这些假数据可以用荒唐、猖狂来形容。
高校就业率“注水”成公开的“秘密”据一些负责就业工作的高校老师及学生反映,当前一些高校存在将就业与毕业证、报到证硬性挂钩的现象,存在签假协议、盖假章等就业率“注水”问题。“有的学校为了提升就业率引导没就业的学生赶快签,学生为了完成任务拿到毕业证随便找个单位写个函。”甘肃一位不愿具名的高校就业指导老师透露,有一些高校将就业实习也算成就业,只要学生能“找个地方盖个章”就视为就业。
“在一些高校,就业率造假是公开的秘密,公开场合大家都不提,但学生和高校都清楚这里面有问题。”黑龙江某高校招生与就业工作处负责人表示,有时签订三方协议,学校或家长帮忙联系企业,直接跟对方说帮着签几十个人,学生的户口和人事档案都不用过去,均由学校代签,学生也不用去企业工作。“甚至有的高校自己填灵活就业表,为应付主管部门检查,填的核实电话也是学校老师自己的电话。”
层层考核统计“注水”推高城镇化率不少地区在推进户籍改革过程中,同步开展撤县设区,撤乡镇设街道。借助统计口径改变,大量农民都“被城镇化”。即便其他城镇化工作都不开展,也能使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升。
早在2004年,深圳市就曾对宝安、龙岗两区撤销所有镇建制,所有村民转为城市居民,成为全国首个没有农村、没有农民的城市。当时的“一夜城镇化”在业内也引发诸多争议。
而在安徽,通过调整统计口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从2014年的22.7%,到2015年提高到27.6%;彼时,长春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也一下增加3个百分点。
一些地区新型城镇化职能部门负责人表示,通过撤县设区,郊区大量农村人口全部统计为城镇户籍人口,如此就能保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指标如期完成。
电影票房数据造假现“幽灵场”在电影市场票房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买票房”却变得相当普遍,相应的造假手法也不断翻新。今年3月4日,《叶问3》上映,在获得观众好评的同时,其票房也不断创出佳绩。但紧接着,大量网友和媒体开始质疑《叶问3》票房造假。
根据大量观众举报,《叶问3》上映后售票状态出现了异常:平日最不受观众待见的场次、位置,反倒成了拥抢的热点。在北京一些影院,出现了《叶问3》早场和午夜场爆满的情况,还有的影院出现午夜后每10分钟排映一场“幽灵场”,甚至还有前三排座位一抢而空,最佳的中间座位却空空荡荡的情况。同样的情况,在全国多地的影院密集上演。
然而,官方调查的结果是,该片存在非正常时间虚假排场的现象。查实的场次有7600余场,涉及票房3200万元。事实上,《叶问3》并不是票房造假的始作俑者。伴随国内电影市场的高速发展,票房造假问题一直层出不穷。
新药试验数据造假骇人听闻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官网数据,截至今年1月21日,因临床试验数据不真实、不完整等问题,国家食药监总局不予批准的、药企自查申请撤回的药品注册申请高达1184个,占要求自查核查总数的73%。若扣除165个免临床,这个占比达到81%。
8成新药临床数据造假,用骇人听闻来形容,可能一点也不为过。如果这些新药都“顺利”上市,将给广大居民身体健康带来多大的影响,产生多么严重的后果。药品不同于一般商品,有时候直接决定人的命运。可是在我国,竟然有8成新药的临床数据存在造假现象。如此规模的数据造假,意味着从企业到中介再到医院,已出现了职业道德的塌陷,形成了全链条的职业操守断裂。
互联网滋养多领域数据造假最近两年,随着互联网行业竞争的加剧与互联网创业热潮涌起,宣传过猛与包装过度的行业数据时不时曝出,而基于某一产品领域的一哥之争也让数据乱象时而浮现。
直播平台数据造假。去年9月份,国内某电子竞技战队的队员,在一家直播平台直播的时候,其显示的房间观看人数,竟然超过了13亿人。可中国网民一共才7.1亿,直播参与人数的数据造假实在离谱。
电商销量刷单造假。被称为“淘宝好评师”的兼职就是利用虚假交易好评的手段“刷单”,帮助商家提高信誉度,赚取佣金。不少大学生想要利用暑假兼职在淘宝上刷单不料却落入陷阱,被骗了数千元。
公众号/微博粉丝数据造假。在微博中常有散播谣的博主,他们粉丝数级转发量均众多,因此得到网友盲目传谣。但在这些高粉丝数的博主谣言背后,一般都能发现以公关营销和商业盈利的幕后推手。
假数据背后是体量巨大的经济游戏
为何要造假?自然是出于利益的驱使。数字变动的背后,无不是体量巨大的经济游戏。
高校之所以千方百计追求高就业率,主要是因为就业率是招生计划调整和办学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学生报考都很看重就业率指标。就业率对高校招生计划指标有直接影响,若调减招生计划对于一些高校来说压力很大。而一些地方层层分解、相互攀比、调整口径,通过统计数据造假就是要人为推高城镇化率,来提高政绩,稳固权力和地位。至于票房,更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叶问3》的造假逻辑就是借着票房的外壳来玩资本游戏,打了一手好算盘。关于新药临床数据造假,则是无非是要提高药品的知名度和可靠性,带来更丰厚的经济收益。还有网络上的各种点击率,一旦做得高了,则可以争取到更多的资源,比如资本市场的认可、广告主的青睐、受众的关注等。
既然数据造假已逐渐成为公开的秘密,为何各种数据依旧是业内最主要的评判标准呢?
这其中着实有科学的道理。且问,打倒了就业率、票房、点击率等,就能找到更客观、更科学、更不会被污染的评价体系来替代吗?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像就业率、票房、点击率等标准,已是经国内外多年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衡量手段,有些甚至是全世界通行的标准体系,一旦全盘否决,局面难免变得混乱不堪。
其实,拨开乱象表面,真正的问题是这些数据被人为地与太多经济利益绑在了一起,数字浮动背后隐藏了太多的功利心。比如有人就曾指出,电视收视率造假在业内虽已是公开的“潜规则”,但却极少有相关机构或电视台站出来说破天机,原因就在于收视率造假的利益链上绑定了太多的受益者。同样,票房、点击率等造假都有太多乐见其成的“志同道合”者存在。当造假者们发现,只要能够“各显神通”篡改掉一两个数字,就能换取到巨大的经济利益,敢于铤而走险的人又怎会在少数?
数据的好坏全看使用者自身
这是一个时代的焦虑。当经济的车轮飞速向前时,其他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即成现实。于是,我们总忍不住拿发展经济的成功逻辑套用到这些领域的发展上来,似乎这些领域就像是一项经济领域的投资,可以计算出投入产出比,今天有耕耘明天就能收获。沿用这一逻辑,我们自然而然地将这些领域产品的好坏简单地量化成了数据:就业率、城镇化率、票房、临床数据、网络点击率……这些数据,又被粗暴解读成评判一切的标准。
说到底,数据本身是客观无罪的,因此,绝不能简单地把板子打在数据身上。数据只是工具,它的好坏,全看使用者自身。今天我们抨击造假的数据,也不要忘了,罪恶的源泉不是这些数字,而是假汝之名来欺骗、偷盗、捏造的造假者们,和驱使其花式造假的功利之心。
要想从根子上解决数据造假,就必须理性看待这些数字杠杆。一方面,要杜绝唯就业率、唯票房、唯点击率等;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走入高就业率、高票房、高点击率等就是低俗,低就业率、低票房、低点击率等就是失败的误区。理性看待,理性把握,才能推动各领域产品评判系统的健康发展。
另外,要杜绝数字造假问题,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强化责任,也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还可以寻求新的考核评价方式,不要“唯数字论”。
(《东方早报》2016.9.21、《中国经济导报》2016.7.2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