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黄圃飘色的美学价值
2016-12-19卢伟华
卢伟华
刍议黄圃飘色的美学价值
卢伟华
(黄圃镇宣传文体服务中心 广东 中山 528429)
[摘 要]黄圃飘色具有很强的力学与美学欣赏价值,在我国飘色艺术中具有典型性。它诞生于明代广东省中山市黄圃镇的一个大型民间巡游活动,原为农历三月三“北帝诞”祈福祭祀巡游习俗,后逐渐演变成大型的岭南岁时民间巡游习俗。黄圃飘色艺术色梗融雕塑、绘画、音乐、锻造、文学等多种艺术于一身,是我国飘色艺术中极为罕见的种类,在令观者惊讶之余,不由得想探一究竟,故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黄圃飘色 艺术造型 美学价值
一、黄圃飘色历史渊源
黄圃飘色始于明代,盛于清代和民国期间。据清同治七年(1868年)《香山县志》记载,“遇神诞日,张灯歌唱,曰打醮;盛饰仪从,舁神过市,曰出游;为鱼龙狮象鸣钲叠鼓,盛饰童男女为故事,曰:出会景。”
据黄圃何氏族谱记载,明朝洪武年间,安徽人何腾伟被派调到广东驻守,后到福建沿海剿匪。于1378年举家定居广东中山黄圃三社坊、灵会坊、鼓楼坊三坊交界处的井头等地后引进福建木偶表演作闲时玩乐。因为民间信仰北帝神,明末清初,地处大海边的黄圃百姓在农历三月三北帝诞兴起庙会而扛神像巡游,祈求北帝保佑风调雨顺,安康太平。其间,何氏后人与外界交往,得知飘色比木偶更适合庙会巡游,就把木偶逐步改为飘色,以细小钢塑人像支撑顶上一小童,由大人扛抬上街游行。后来逐渐以坊间庙社为集聚点,形成三社、灵会、鼓楼之“三坊飘色”。
据现所保存的《严氏族谱》中,就有“村民正月出色”的文字记载。黄圃飘色盛行于清光绪年间,其时,北方战乱,商家文人多移居聚拢南方,黄圃是中山历史上的三大古镇之一,商贾云集。地主豪绅各踞一方,经常以各种诞期庙社之名出钱请飘色为之助庆,促使三坊艺人各出奇招进行飘色出巡。清末民初,黄圃逐步形成了“陆上睇飘色,水上扒龙船,山边执花炮,庙前唱大戏”的民间喜庆特色。
清末民初,黄圃民间涌现了一批热衷于飘色艺术的艺人,为保护和传承飘色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文革期间,黄圃三坊飘色被视为“四旧”而中断,但村民将“色梗”和“色柜”收藏于生产队隐蔽处,让飘色艺术得以保留下来。改革开放之后,黄圃民间艺人自发组成“黄圃飘色筹委会”,将飘色道具重新整理,重新排练,并筹集资金建起了一座300多平方米的飘色馆,使黄圃飘色得以传承。鉴于飘色的复办超出了三坊范围,故把“三坊飘色”扩展命名为“黄圃飘色”。1997年,黄圃成立民间飘色艺术协会,并分为道具木工组、艺术造型组、诗画组、铁匠组、八音锣鼓组、后勤组等组别,正式会员有1000多人。每逢本地喜庆,黄圃飘色都出巡参加庆贺。
20世纪90年代期间,黄圃镇举办过两次大规模的飘色活动,2005年,黄圃镇举行了广东省首届飘色艺术表演大赛,吸引了数十万人观看。
二、黄圃飘色艺术造型特色
传统的黄圃飘色,由色芯、色梗、色脚、色柜等部分组成:
1.色芯。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北帝诞前一两个月,三社坊、灵会坊、鼓楼坊就在各自的坊中挑选色芯,色芯只能是在2、3岁,身高80厘米、体重只有10公斤左右的小女孩中产生。色芯挑选好后,要经过两个月时间的训练她们不畏高、不惊怕的胆量,让她们慢慢适应出色时的需求。到了出色那一天,扮演色芯的女孩,集中到祠堂庙宇中祈求平平安安,然后进行化妆,每个坊都有专业的化妆师根据每版飘色的故事情节而为色芯进行化妆。
2.色梗。色梗是黄圃飘色的精髓所在。选择长65厘米左右、直径1.2—1.4厘米、含碳度适中的特殊钢条,按特定形态、力学要求锻打成型,飘色艺人在此基础上塑以人物鸟兽立体遮蔽钢条,同时通过人物手足、鸟兽头尾细小处露“锋”显巧。艺人在塑造艺术色梗时,先用纱纸包着钢条,再按每版飘色故事的人物或鸟兽的要求用竹篾、纸皮扎制和粘成形,再用纱纸包裹后按人物鸟兽神态用颜料着色,如果表面的是盔甲、武士服等,则用固体软性颜料直接涂于人物服饰上而显出栩栩如生的立体效果。现在黄圃飘色馆里还保留有由飘色传承人胡柏泉在民国时期制作的一些很有艺术价值的色梗。比如《王彦章撑渡》这条色梗,取材于唐朝“安史之乱”的历史故事:唐朝大将王彦章在没成名之前,只是黄河渡口的一名撑渡夫,力大无穷的李全孝对盛气凌人的王彦章看不过眼,就将王彦章那支碗口大的竹篙拗弯了,吓得王彦章不敢再放肆。一条只有60厘米长的色梗上,将李全孝的正气凛然和王彦章的畏缩神态,以及湍急的河流、弯曲的竹篙等形象地表达出来,惟妙惟肖。
因为色梗要支撑色芯作巡游,因此,整条色梗做好后,通常要以三倍的压力进行测试,以保证安全。
3.色脚。挑选8、9岁的孩子,根据每版飘色的故事情节所需进行扮相。“色脚”一般都是男孩子,与扮演“色芯”的女孩子相对应,以求“童男玉女”之意。但是,有些故事情节一定要女孩子的,也有由女孩子来扮演,比如《吕布窥妆》,作为色脚的貂婵扮演者,就一定要女孩子了。
4.色柜。用以承载色芯、色梗、色脚,因为出色时需要由4个人杠抬,一般用比较轻质的杉木制作,柜高60厘米、长1.8米、宽65厘米,加上色硬、色脚、色芯等,全版飘色共重约140公斤。
黄圃飘色主要有柜式和袖式两种:
(1)柜式:固定在色柜底下的钢条,通过色枱伸出,以色脚的衣袖作为遮掩,再辅以色梗,以支撑色芯。
(2)袖式:作为支撑的钢条固定在色梗的底部。通过色脚的裤脚和衣袖伸出连接色梗,再支撑色芯。
另外,还有一种是“平柜”,即没有色芯,只有小孩扮演的色脚妆扮成各种传统古装人物,坐在色柜里被大人用色杠抬着巡游,作为是飘色的一种补充,以增加飘色队伍的绚丽多彩。
黄圃飘色在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举行,当天中午,所有飘色队伍都集中到三社坊的北帝庙前,队伍在下午一时左右出发,沿着三社坊、灵会坊和鼓楼坊的石板路进行巡游,有时,飘色队伍还会来到墟市一带商铺林立的街道进行巡游。
飘色出巡,最先是两只醒狮,还有黄圃横档村的两只麒麟;接着是两支绣有北斗七星的旗;接着是1.2米宽、高2米的大头牌,绣有“三坊飘色“字样;跟着宽2.3米、高度60厘米的横幅,上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跟着是宽70厘米、高1.2米的色标,绣着该版飘色是哪个坊及飘色的名字;跟着就是飘色队伍一版接一版地巡游,一版飘色就是一个传统民间故事,故事内容一般有《三英战吕布》、《吕布戏貂蝉》、《韩文公遇雪》、《梁红玉退金兵》等,每版飘色从地面到“色芯”有3米左右高。
在飘色出巡时,每隔3、4版飘色就有一个锣鼓柜,锣鼓柜有1人掌板,1人打钹,1人打锣,2—3人吹锁呐,2个人抬锣鼓柜,整个锣鼓柜共有7—8个人,场景十分热闹。
黄圃飘色队伍出巡的另一大特色,就是飘色队伍后面还跟有上百人的腰鼓队、数十人的秧歌队、数十人的高跷队等民间艺术队伍。
每当黄圃飘色出巡,就成为当地及周边地区最热闹的民间喜庆活动,不但本地百姓万人空巷地前来观看,就连周边的顺德、佛山、番禺等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旅居港澳和海外的乡亲都会回来黄圃观看飘色,场面蔚为壮观,飘色所到之处一片欢腾。当日,当地还会举行水上赛龙舟,请戏班唱大戏等多种文化活动,逐步形成了“陆上睇飘色,水上扒龙船,山边执花炮,庙前唱大戏”的民间喜庆习俗。
(三) 黄圃飘色美学研究价值
1.黄圃飘色具有鲜明的岭南民俗文化特色。黄圃飘色是地处珠江出海口的百姓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而创造的一种祈求风调雨顺的民间习俗,自明代诞生以来,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祭祀仪式后盛大出巡,成为当地一个大型的民间艺术巡游活动,具有鲜明的岭南民俗研究价值。
2.黄圃飘色的色梗独树一帜,在我国飘色艺术中具有典型性。黄圃飘色的色梗融雕塑、绘画、音乐、锻造、文学等多种艺术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力学与美学欣赏价值,在我国飘色艺术中极为罕见。
3.黄圃飘色具有“小巧、玲珑、飘逸”之特点。扮演“色芯”的小女孩被放精心锻造的色梗上,从而体现整版飘色的“小巧”特色; “色芯”胆大好动,活泼可爱,加上色梗的内容具有绘画雕塑等艺术手法衬托,具有“玲珑”的特点;“色芯”装在色柜上由4人扛抬,整版飘色呈起伏飘扬之状态,具有飘逸之特点。
4.飘色内容丰富,巡游场面壮观。传统的黄圃飘色在巡游时,还配有锣鼓柜,载着管弦鼓钹之类的乐器助兴。每次出色,都要辅以腰鼓队、秧歌队、武术队、醒狮队、舞龙队,参与演出人员上千人,场面壮观。
5.从明代至今一直坚持“出色”,具有活态传承的可持续发展价值。黄圃飘色自明末清初诞生以来,在黄圃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每年都有盛大的出巡活动,飘色技术也得到热心的民间艺人的积极传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6.具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实用价值。黄圃飘色是一个当地百姓全民参与的大型民间艺术活动,其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和文化内涵,对丰富当地百姓的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7.对凝聚海内外乡亲爱国爱乡的热情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每当黄圃飘色出巡,不仅本地观众万人空巷,旅居海外的和港澳地区的黄圃乡亲也赶回家乡观看和参与出巡活动。
(四)黄圃飘色美工人才面临的问题
黄圃飘色有着悠久的历史,自诞生以来,深受百姓的欢迎。民间艺人热心传承飘色艺术,特别是清朝末期的刘元正、李接、刘铨恩、刘九、刘绍昌、高大森、胡洁洪等民间艺人对黄圃飘色艺术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已故的胡柏泉继承父亲胡洁洪擅长于飘色色梗制作技艺,在色梗制作和造型设计均有较高水平,他制作的艺术色梗遗作,现保存在黄圃飘色馆内,但其精细的制作工艺现已失传。现在热心黄圃飘色造型艺术的都是一群年近古稀的老人,精于艺术色梗塑造的艺人、具有精湛技术的铁匠、木匠等都面临后继乏人的境地。
(五)黄圃飘色需要采取的保护措施
1.对黄圃飘色艺术进行全面普查、收集前一辈留下的有关飘色活动所需用的色柜、色梗、服装、头饰等道具、物品,设立专门存放的仓库和管理人员。
2.成立飘色艺术协会,收集、拍摄、整理飘色有关资料,对黄圃飘色的色梗、色柜制作技术,对色芯的妆扮技巧以及飘色出巡传统仪式进行真实、系统的记录,并以文字、图片、录像等手段,对黄圃飘色艺术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存档;为飘色老艺人登记造册,建立飘色艺术档案,对仍然健在的黄圃飘色传承人加以保护,确保传承人有开展传承的活动空间,进一步加强飘色的传承活动。
3.立项建设一座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的飘色馆,收藏黄圃飘色的有关实物和展示黄圃飘色文化的场景,全面展示黄圃飘色艺术的美学价值。
4.加强原黄圃“三坊飘色”发源地的传承人和原留存下来的飘色物品的保护工作,以老带新,不断促进黄圃飘色艺术世代相传。
5.政府不定期拨出资金用于黄圃飘色的小型出游,增加飘色活动的次数,感染力和吸引年轻人参与飘色艺术活动的兴趣,培养飘色各项技术工艺的制作人
结语
黄圃飘色艺术历史悠久,自诞生以来,深受百姓的欢迎,而热心黄圃飘色造型艺术的都是一群年近古稀的老人,他们精于艺术色梗塑造、精湛的铸铁技术和木制品造型技艺,但随着他们的老去,面临后继乏人的境地,急需引起重视以让此民俗能够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李铭霞.黄圃历史文化.珠海出版社,2010(1):P133-142;
〔2〕吴竞龙.黄圃飘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1):P1-140。
作者简介:卢伟华(1972--),男,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参加市级文化活动比赛,共获得市级奖项5项;参加“开心广场 百姓舞台”首届广东省粵曲私伙局大赛中山市选拔赛获金奖;第五届社区文化节排舞队获银奖、合唱团获银奖;中山市首届音乐舞蹈花会获优秀组织奖,中山市青少年民歌民谣创作比赛获优秀组织奖。现任黄圃镇宣传文体服务中心群文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