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掘尾龙传说与孝道伦理和移民情结

2016-12-19蒋明智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游子移民

摘要:“掘尾龙拜山”的雏型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至清代已广为流传于两广地区,而后由南向北在全国传播。该传说张扬的是传统的儒家孝道伦理,由于它与清明节和游子祭亲联系在一起,不仅维系着生者和逝者之间的永恒情感联系,而且能突破时空局限,成为亲情、乡情和民族情的连接纽带。这对于客居异国他乡的游子,有着特别的意义。

关键词:掘尾龙传说;拜山;清明节;移民;游子

一、一个巨大的故事圈

在岭南,广为流传一个“掘尾龙拜山”的传说故事。其雏形可追溯到南朝刘宋年间(420-479 年)沈怀远《南越志》中的《端溪龙母》:

昔有温氏媪者,端溪人也。常居涧中,捕鱼以资日给。忽于水侧遇一卵,大如斗。乃将归置器中。经十日许,有一物如守宫,长尺馀,穿卵而出,因任其去留。稍长二尺,便能入水捕鱼,日得十馀头。稍长五尺许,得鱼渐多。尝游波水,萦回媪侧。媪后治鱼误断其尾,遂逡巡而去,数年乃还。媪见其辉色炳耀,谓日:“龙子今复来也。”因盘旋游戏,亲驯如初。秦始皇闻之,日:“此龙子也,联德之所致。”乃使以玄硅之礼聘媪,媪恋土不以为乐。至始安江,去端溪千馀里,龙辄引船还。不逾夕,至本所。如此数四,使者惧而卒止,不能召媪。媪陨瘗于江阴,龙子常为大波,至墓侧萦浪转沙以成坟,人谓之掘尾龙。今人谓船为龙掘尾,即此也。

此后唐代的《岭表录巽》,宋代的《太平广记》,明代的《洪武诏书》、清代“钦定”的《渊鉴类涵》等都有文字著录。这一传说讲述的主旨是掘尾龙(“掘”为粤语,即“断”的意思)湧沙移墓葬母,并解释一种叫“龙掘尾”船的由来。

再上溯至晋代顾微的《广州记》,则记载了掘尾龙的另一个版本的传说:“程溪浦口有蒲母养龙,列(应为“裂”——笔者注)断其尾,因呼掘龙,时人见之,则土境大丰而利涉之。”这一传说和前 面的故事讲的都是今广东德庆县悦城镇著名的龙母传说。不同的是,本传说是解释“龙掘见,境大丰”的气候现象。这两个传说虽然没有直接出现“龙拜山”的情节,但后世“掘尾龙拜山”传说的主要内容已隐含其中。

至清代,“掘尾龙拜山”型传说已广为流传。较早记载的有广东佛山人吴研人在《札记小说》中的《广东秃尾龙》:

粤中有秃尾龙之说,相传某童子,豢一小蛇,蛇渐长,至室不能容,乃纵之溪涧中,而断其尾日:“将以为识验也。”既而蛇成龙,以秃尾故,不能升天,每飞腾至半空中即复下。其飞腾一次,必大风雨为灾。光绪初(在丙子、丁丑之间,时余尚稚,不及忆其真矣),三月初九日之灾为最巨,覆舟以百计,死伤人畜以千计,广州慧具,为市一空,至有以缸瓮殓者,诚奇灾也。当难发时,余方随族老扫墓花县,舟次赤泥(地名),舟子忽惊告秃尾龙起,急维舟大树下,人则避至岸上。舟人遥指日:“是秃尾龙也。”望之,第见天际黯云一段而已。俄而风雨大作,雷电挟冰雹至,一时顷即止,花县幸不成灾。

该传说点明了掘尾龙出现的时间在清明扫墓之时,暗示掘尾龙拜山扫墓,路过之处,带来风雨冰雹的自然灾害。这一解释和晋代顾微所录迥然而异,可能是因时代变迁、气候变化而造成的天气差异所致。但掘尾龙为亲人拜山扫墓的情节已经出现。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东学人对口头流传的“掘尾龙拜山”传说多有搜集,如余兢的《掘尾龙——台山的传说》、陈文治的《掘尾龙出状元》、温仇史的《掘尾龙拜山》等,这些传说异文多流传于珠江三角洲粤语地区。在广州市,该故事还被演绎成歇后语“掘尾龙——搞风搞雨”。在新会市又衍变成《掘尾龙出巢》。

近年来,这一类传说在广西亦有所搜集。如比较有代表性的《娅仆与特掘》、《龙母传说》《特掘扫墓记》《秃尾龙的故事》《秃尾龙》和《特掘的故事》。它们构成了“掘尾龙拜山”类型传说的粤语方言传承圈,也是该类传说的核心圈。而后,该传说由珠江流域向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东三省传播,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故事圈。

二、“掘尾龙拜山”与孝道伦理

“掘尾龙拜山”的传说之所以广为流传,动人心弦,就在于它触动了中国传统文化最敏感的神经——孝道伦理。孝的原初意义是尊祖敬宗,其施孝的主要方法就是祭祀。《礼记·祭统》说:“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礼记·中庸》也说:“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敬其所敬,爱其所爱,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这种孝是通过祭祀祖先而使后人常存追念先人之思。在后人看来,先人并没有走远,他们只不过是去了另一个地方,在冥冥之中还与后人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祭祀来实现的。

“拜山”粤语是扫墓、上坟的意思。清人方浚颐的《清明诗》写道:“又过清明节,君归为拜山。不知宦游者,何时故乡还?”他在作注时说:“粤人呼墓祭日拜山。”

查阅地方志资料,最早在道光十年(1830年)已有记载:“‘清明日,插柳于门。或戴于鬟髻。一月中,或谓墓门开。扫墓郊行,谓之‘踏青,又日‘拜清,日‘拜山。”

以后的地方志时有记载。如《增城县志》记:“‘清明日,插柳于门。始前五日竟一月,多于此时墓祭,日‘铲地,日‘拜山,或日‘挂纸。”

《四会县志》载:“始前五日竟一月,多于此时墓祭,日‘铲地,日‘拜山,或日‘挂纸。”

“掘尾龙拜山”传说着力传达的便是这种尊祖敬宗的孝行。在传说中,当龙子远离家门,龙母便陷入孤苦无依的境地。龙母老死家中,而龙子却身在家外,这在传统中国人看来,是大逆不道的。所以,龙子要赶回家奔丧,他一路上哭哭啼啼,带来狂风暴雨,正是失去亲人时而自己欲不在亲人身边的痛苦心情的表现。俗语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传统中国人最引以为悲痛的所在。对那些漂泊在外,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游子,其悲痛之情更无法言说。用以弥补的最好方法,就是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所以龙子萦浪转沙以移墓,每当清明时节便来给亲人扫墓。寄托了对故去的亲人慎终追远的哀思,也是符合传统礼制的孝道行为。龙母传说的最感人之处,就在这里。

这种孝道行为构成了中国思想在价值判断上的一个来源。对祖先的“事死如事生”,从而将祖先、自己和自己子孙的血脉连接起来,个体生命便获得了生生不息之感,于是生命在扩展,生命的意义也在扩展。而“墓葬、宗庙、祠堂、祭祀,就是肯定并强化这种生命意义的庄严场合”,并通过它“来实现亲族联络、血缘凝聚与文化认同”。这使得中国人把生物复制式的延续和文化延续合而为一。

胡适先生曾说:“外国人说我们中国没有宗教,我们中国是有宗教的,我们的宗教,就是儒教,儒教的宗教信仰,便是一孝字。”

在传统中国,“孝”是一种最重要的善行。《论语·学而第一》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如果一个人不能对父母尽孝,也就不能对国家尽忠。所以孝无论是对个人的行为,对他人的态度,还是对国家的心意,对世界的秩序,甚或对万物的爱心,它所产生的效力是十分深远的。后人对掘尾龙的孝行,有诗赞道:

四渎尊南海,经隋面貌新。

岂知秦祀者,早有粤生神。

葬母龙能孝,训龙母亦仁。

煌煌斯志在,灵跡灿星陈。

在“掘尾龙拜山”传说中体现出来的孝道观念,与中华民族对孝的儒教般的情怀,可谓一脉相承。传说一旦与人们的心理定势和期待相契合,它的播及四方的魅力将是无法阻挡的。

三、“掘尾龙拜山”与“移民”情结

著名故事学家刘守华先生对于“掘尾龙拜山”传说在山东的新发展,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总之,断尾孽龙形象的创造,是龙母故事引人注目的新发展。它虽具有上述多重内涵,然而联系明清以来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来看,这个为家庭、社会所不容而不得不以暴烈手段闯荡江湖求生得生存的孽龙形象,我以为把它的内核作为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时所出现的社会叛逆者的象征,似乎更为合理。许多卷入农民战争的草莽英雄,就是这样的现实原型。他们掀起的暴风骤雨使人震骇,他们被迫逃亡、眷恋故土、时刻不忘生母养育之恩的境遇和品性又令人亲近同情。孽龙成为中国民间叙事文学中一个既古老怪异而又极具现实性与人情味的独特艺术形象。

刘先生站在时代的高度,联系传说发展的社会背景,把晚清出现的断尾孽龙形象,理解为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时的社会叛逆者和卷入农民战争中的草莽英雄的象征,他们被迫逃亡外地,却又眷恋故土、时刻不忘生母养育之恩的境遇和品性,令人感到既亲切,又同情。这个见解是独到而又深刻的。

但是,就该传说的原生地——岭南而言,把传说的主人公理解为被迫背井离乡、闯荡天涯、尤其是海外的草根“移民”更切合实际。

我们注意到,在“掘尾龙拜山”传说中,掘尾龙被断尾之后,便负痛离家,远走他乡。多年以后,再次回来时,他已变成龙子。如《端溪温媪》说:“温媪治鱼,误断其尾,遂逡巡而去。数年乃还,媪见其辉色炳耀,日:‘龙子复来也?因盘旋游戏,亲驯如初。”

另据“掘尾龙拜山”传说异文《龙母传奇》讲,掘尾龙小时候不是上天,便是下海,搅得西江水沸腾不已,致使渔民不能打鱼,牛羊喝不上清水,病的病,死的死,许多田地也丢荒了。掘尾龙成了这 一带的祸患。于是龙母拿着剪刀对掘尾龙说:“男儿志在四方。你长大了,要出大海,上长空,我赞成。但有一句话要记住:无论家居或外出,都不能只顾自己快乐,而要多为众人幸福着想啊!这次教训,你好生记取,给你留一个记号吧!”说完,就把掘尾龙的尾巴剪了一截,掘尾龙痛得大叫一声,腾空而起,飞出去了。多年以后西江一带受旱,田地龟裂,禾苗枯萎,人们焦急万分。掘尾龙得知后,腾云驾雾从南海之滨飞回西江,兴云布雨,救活了禾苗。

从这些传说可知,掘尾龙是以西江和南海之滨为活动范围,这与粤人的出海谋生途径暗合。

据研究,宋元之交是见诸史籍的粤人第二次大规模的海外移民时期,“宋亡崖山破后,诸逃亡者大率皆走交趾、占城、真腊等处。诸逃亡者心理,以此诸国,密迩中国,养晦待时,招纳亡命,相时而动,终有亡胡之日。当时共守崖山尚有战舰千艘。败亡之馀,能继维出大洋去者,谅在百艘十艘之间,夺命南奔,近者至交趾、占城,远者至真腊,其尤其远者则绕过真腊,逾暹罗海湾至南暹罗之宋卡(Singola)。宋卡其时或尚未属暹罗,然宋卡有我中国之遗迹,则甚久也。或逃亡至宋卡后,逾陆至西岸,乘舟至苏门答腊,或乘舟至现今之麻六甲,均未可知,而于事实上均有可能性者”。

无论是逃亡海外,还是出洋经商,粤人早期移民海外起初并非永久定居,一去不回,而是由于各种不可预测的因素,如风汛不济、身体染恙、生意亏损等,才暂留海外。他们“叶落归根”的意识是不可动摇的。及至到头来老死或病丧海外,并非他们的初衷。即便过去了几代,一旦有时机,总想回归祖国的怀抱。其中的清明节,便是一年中回归的最佳节日。海外粤人称“祖国”叫“唐山”,把“回国”说成“返唐山”。其原因,我以为,一是自宋元以来,南洋一带海外诸国称中国人为“唐人”;二是粤语的“山”有“坟”的意思。“坟地”广州话说“山坟”或“坟山”;看坟地风水,叫“睇山”;旧时普通人家出殡,叫“出山”;新坟叫“新山”;修坟叫“修山”;“铲山草”就是代人修坟的意思;旧时称介绍买卖坟穴的仲介人作“山中”;而“山狗”指看坟人。“山”之所以有“坟”的意思,大概是因为坟不管小得像个土堆,还是大得像金字塔,都使人想起山的象征意义。每个坟墓是圣山的小复制品,是生命库。它通过转化,肯定了生命的永恒性。因此,“返唐山”就是回到祖国,回到赋予生命以永恒性的地方去,为故去的亲人扫墓,也与活着的亲人团圆,具有终极性的意义关怀。可见,清明回家乡扫墓对于海外侨胞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据中新社报道,2013年清明节前后,江门市回乡祭祖的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超过20万人,较去年增加约1倍。加拿大华侨黄虾特意选在清明前夕回国。他表示,虽然自己身在异国,但每年清明都会回乡祭祖,祭祖让在海外的华侨感觉和家乡很近,无论走多远,“根”还在故乡。这一现象在广东省的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中较有普遍性。

这些游子清明回乡扫墓和掘尾龙拜山传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表达的既是对亲人慎终追远的缅怀和感恩之情,也是家乡的依恋和热爱之心。游子不管是在何种情况下远离了亲人和故土,毕竟血终究浓于水,千山万水阻隔不了亲情和乡情。从这个意义上说,清明不仅维系着生者和逝者之间的永恒情感联系,而且能突破时空局限,把亲情、乡情和民族情联结在一起。这对于客居异国他乡的游子,有着特别的意义。

最后,我想引用于右任先生的《望大陆》一诗作结: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参考文献:

[1]卢叔度.我佛山人短篇小说集[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287.

[2]范秀娟.珠江流域龙母传说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8:56-65.

[3]蒋明智.悦城龙母文化探秘[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

[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4.

[5]严协和.孝经白话注释[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5.

[6]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170.

[7]温雄飞.南洋华侨通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9:43.

[8]伟浓等.粤籍华侨华人与粤地对外关系史[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9.

[9]《世界文化象征辞典》编写组.世界文化象征辞典[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219.

猜你喜欢

游子移民
清明雨
游子归乡
潮细胞
团圆
一支游子心弦上的小夜曲
游子的行囊
法七成二代移民不娶移民
Stay in Spain BY James Wilkin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