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持人语

2016-12-19杨庭硕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主粮生计种养

杨庭硕

地球生态系统所拥有的动植物物种极其丰富,而人类规模性种养的生物物种却极为有限。人类社会的这一存在与延续方式,往往是引发生态变迁,酿成生态灾变的直接动因。为此,推动当代的生态建设,并不完全取决于投资的追加和管理的有效,而推动人类可以规模性利用的动植物多样化种养,恰好是最省力、最有效的生态建设手段。

我国农业部正在推行“马铃薯主粮化”行动,就这一意义上说,堪称是一项难得的创举。但展拓的空间依然极其广阔,就中国大地而言,仅是中国各民族在历史上曾经规模种养过的物种,本身就无比丰富,以这样的优秀传统作参考,实现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生态灾变的防治,不失为生态建设的有效手段。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期推出的3篇文章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目的是为当代的生态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苗人“无盖藏”,出自清人严如煜对湘西民族传统生计的概括,而这一概括所隐含的文化生态内涵极为丰富,以葛为主粮种植物种的苗族生计可以做到在无意识中提高了物种多样化水平,确保农林牧三大产业在苗族生计中复合兼容,从而收到了提高生物物种多样化水平生态维护的功效。而朝廷施政的整体性要求,却致力于实现主粮作物的趋同,并在无意识中将苗族的“无盖藏”生计边缘化,并由此而引发了诸多的生态隐患。可是当世者却很少注意到以葛为主粮种植还不是苗族的专利。在历史上,不仅中国南方的各少数民族,就连内地的汉族也是将葛作为主粮种植和利用过。其原因全在于,葛的食用部分可以长期保鲜储存于地下,而葛的生长又不会与禾本科粮食作物争地,还能够与林业、畜牧业相兼容。这些生态优势与“马铃薯主粮化”作粮食安全的国家决策恰好合拍,与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的“藏粮于地”更称得上是一种典范,而且葛与马铃薯也不会构成争地矛盾。

以此观之,皇甫睿的论文《生态文明视角下苗族无盖藏文化的生态价值》可以称得上是立足于民族历史和文化生态,针对当代生态建设的紧迫需要,提出了一个有益的参考与借鉴。但愿我们的读者在关注苗族“无盖藏”文化生态价值的同时,推而广之。以同样的视角和眼光,更广泛的去审视和发掘创新我国各民族具有同样价值的生计方式。

明清两代的贵州,植葛产业具有广泛的基础,涉及到众多的少数民族,在我国传统的多民族治国理念的指导下,明清两代的朝廷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能够容忍这一产业的延续与发展。但却难以处理好长期生态利益和短期的政治军事需要之间的矛盾,因而在清“改土归流”后,随着大量汉族居民的涌入,植葛产业开始由盛转衰。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3个方面,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对长远生态利益认识不足,对民族文化与生态的关联性认识不足,以至于往往在照顾到短期需要的支配下,无意中引发了植葛产业的衰败,并埋下了众多生态隐患。马国君的《论贵州植葛产业兴衰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一文正是立足于这三大历史教训,从传统文化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联性入手,回顾了植葛产业的兴衰,总结了其间的经验与教训,相信这样的经验与教训可以为当代的生态建设提供有益的启迪和借鉴。

贵州的麻山地区是典型的峰丛洼地地带,生态结构的复杂性和空间分布的交错性导致当地的苗族文化和传统生计也集中表现为生计方式的多元并存。在与内地发生经济联系时,不可避免的表现出明显地弱点,并集中表现为清廷的“地丁银”税收方式难以征收。清廷出于推动经济发展,密切加强苗族与内地的联系,确保税收稳定的三重考虑,在这一地区大规模推广原麻的种植,并在当地形成了一种新兴的产业,在历史上,备受推崇。但始料不及之处恰好在于,麻山地区适合于种麻的生态背景极其狭窄,规模种麻后会引发始料不及的生态隐患,当然也会影响民族文化的再适应,其间的复杂关系超过了此前的估计。翟慧敏的《从“改土归流”以来麻山苗族地区植麻业的兴起看文化适应的复杂性》一文,则是就这一历史过程全面揭示了文化适应的极端复杂性,文化不仅要适应所处的生态系统,还得适应于所处的社会背景,而且这两个方向的适应往往很难有效兼容。这样的立论足以帮助今天的读者全面系统地认识生态建设和生态恢复的艰巨性,特别是如何防范政策执行过程中所派生的生态问题。正因为这样的认识,当代还没有引起足够的警觉,因而该文的推出,肯定有助于提高生态建设的认识水平,有助于防范政策执行过程中始料不及的生态灾变的发生。

[责任编辑:罗康智]

猜你喜欢

主粮生计种养
月赚万元的茶叶包装骗局
安徽 大力实施种渔综合种养百千万工程
三主粮高质量发展科技研究之路知识产权获得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稻虾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袁善楚
冰天雪地的生计与浪漫
从玉米到蔬菜:一个山镇生计变迁的文化生态解读
马铃薯主粮化
马铃薯将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