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光环下的保护与传承

2016-12-19肖芒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化

肖芒

摘要:中医针灸2010年入选世界非遗“名录”,意味着一直处于边缘文化的中医学正式走上世界舞台,向中心文化圈挺进,可遗憾的是“非遗”属于文化范畴,也就是说,联合国承认了针灸的文化性,但并非认可了针灸的医学科学性。已有5000多年历史的针灸疗法,长期以来传承高手都在民间,他们默默恪守着自己的医德,为民除疾苦,而以保护文化遗产作为国家意志体现的今天,针灸的保护和传承在很多场所成了形象工程,针灸医生也成了表演者。近来了,中国传统医学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被文化绑架,被国家权力所掌控,被外行媒体所抄作,作为中国文化一份子的中国医药文化,包括针灸文化被揠苗助长,加入了过多的配料,开始变味了。如何让中医针灸在纯粹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健康生存,让其科学性在纯正的文化氛围中得以最佳的体现和发展,不仅是中医界,也是社会科学界必须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针灸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国际化

针灸是华夏先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形成的传统医疗技艺,针灸的起源早于中药,从最早的砭石为针到银针、梅花针、电针、红外针、激光针等,针灸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针灸疗法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针灸这门古老的疗法,使其发扬光大,金针拔障、金针治聋哑曾使许多患者重见光明、开口说话。20世纪70年代初有一首风靡全国的西洋唱法的歌曲《千年的铁树开了花》就是讴歌针灸医生和针灸疗效的,可那是在政治文化大背景下的一种医学时尚,是一阵风的热潮。

针灸具有文化与科学二重性,是一种独特的医学文化体系,“针”和“灸”两种医疗手法,是朴素的天人合一文化生态观在实践中形成的传统医术。针灸学汲取了中国儒释道及佛教文化,融入了冶炼、金属工艺、制药、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其理论的形成是无以计数的针灸师的临床经验结晶。具有强大的文化多元性和包容性,针灸师和患者的关系即人类学研究对象中的“我者”和“他者”。古代的针灸师在施针之前,往往会在自己(我者)身上做试验后才在患者(身上)身上应用,可见,源远流长针灸,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医疗文化和德性文化,一种在原生态文化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德技结合的智性文化。

然而,针灸与艺术、文学等其他直观的文化形态不同,它代代相传的基础,并非文化本身,而在于治病救人,其文化特征只是附着在治疗效果上的一个“副产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歌舞离不开舞台,针灸也离不开临床实践和疗效。被入选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医针灸”与其他濒危文化的“非遗”也不同,它是为了让生命更有意义,让身体更健康,让人们生活质量更高而存在的,不是为“保护”和“被传承”存在的,故“申遗”后的针灸将被文化取代的论断仅是杞人忧天罢了。

针灸不仅是中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母体在医学领域的重要历史成果,它有物质文化的一面,也有精神文化的一面。针灸“申遗”说明了它是被世界认可的、有厚重文化内涵的代表成果,“申遗”成功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张显了针灸个性文化。而“申遗”过程本身就是不同文化生态类型在全球化和现代化冲击的背景下文明对话和文化认证的过程,是保护和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举措。

针灸“申遗”是我国传统医药自我保护和可持续传承发展的需要,也是医学生态文化的传播和外延性渗透。针灸入选“世遗”能增加保护的力度,得到官方及文化权威的充分关注和保护,使其文化功能充分展现,让更多人对针灸保护产生文化自觉,主动参与到保护的行业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变,传统医药受到来自现代科技和西方文化的冲击,那些缺乏文献记载、仅靠口传心授的少数民族医药已面临着文化生存危机,许多传统疗法已消亡或正在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医药文物、文献古籍由于重视、管理和维护不善,遭到毁弃或流失,甚至被走私到境外。与此同时,对中医药传统知识和地方性知识的随意滥用、过度开发、违法占有的现象也正在发生,且日益严重。用“非遗”的《公约》和法律制度来加以保护,防止对中医药的不当商业开发和利用,对促进中医药学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针灸则是中医药体系中最顽强坚守着传统医学前沿阵地的一面文化旗帜。

针灸文化体系对人体生命的认识和探索,对疾病预防和治疗,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同时又受到各发展时间自然观、世界观、生命观的影响和丰富,成为传统文化和哲学实践的一种延伸。

一、中医针灸的历史与现状

(一)针灸历史上的文化积淀

针灸疗法大约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但史书上没有确切记载,最早记录针灸的书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书中有关于“火针”“大针”“燔针”的描述,书中将“火针”疗法称为“粹刺”法,主要治疗痹症、筋骨痛、骨关节痛。战国中期的《孟子》和先秦时期的《山海经》中也有针灸的记录。西晋时的医生皇甫谧撰写的《帝王世纪》里写道:太嗥伏羲氏“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他还在史上第一部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序》说:“黄帝咨访歧伯、伯高,少俞之徒……而针道生焉。”《针灸甲乙经》全面论述脏腑经络学说,发展并确定了349个穴位。南宋时期的名医罗泌在《路史》也有太嗥伏羲氏“尝草治砭,以制民疾”的记载。隋唐时的著名道士、医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序》中说:“黄帝受命,创制九针”,此时间针灸发展较快,许多医学书籍上都有关于针灸的记载。北宋年间针灸非常盛行,当时著名针灸医师、尚药御王惟一在阅读针灸古籍时发现“错讹甚多”,如用于指导临床,将出现不应有的差错事故。为此,王惟一等人产生了统一针灸经络学的设想,并多次上书皇帝,请求编绘规范的针灸图谱、铸造标有十二经循行路线和穴位的针灸铜人,以统一针灸诸家之说。皇帝授旨后,王惟一主持编著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图经中腧穴共354个,较《针灸甲乙经》增补5个,他还亲自设计铜人,从塑胚、制模以至铸造,他都和工匠们生活、工作在一起,终于在公元1027年铸成了2座针灸铜人,使中国针灸向正规化、统一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元代,著名医师滑伯仁在前人论著的基础上撰写了《十四经发挥》,首次将十二经脉和任、督两脉合称为十四经脉。明代,针灸鼎盛,针灸专著如百花争艳,徐凤著的《针灸大全》、高武著的《针灸聚英》、窦桂芳著的《针灸四书》《针经指南》等成为了针灸学习者的重要参考书,特别是杨继洲著的《针灸大成》被后人称为针灸学的百科全书。清代吴谦主编的《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系清代针灸学的代表作。乾隆皇帝用针灸铜人奖励了《医宗金鉴》的编委们。李学川《针灸逢源》是清代又一部内容广泛、体大思深的综合性针灸名著。该书探讨了针灸的医学源流及理论基础,总结了清代中期以前针灸学理论精华与实践成就。清政府在太医院中设有针灸科,纳入官方教育,后受西学影响,公元1822年清政府下令废止了太医院针灸科,针灸教育从此流入民间,靠师代徒传承医技。尽管如此,此时期全国的针灸师人数未减少,约达80万之多。从民国至1949年,针灸师锐减30万,仅剩50万,今天的针灸师仅27万人。其数字以各时代对中医师的认证为据。

针灸史就是一部文化史,历朝历代针灸实践者,通过自己的医术和经验,总结了大量针灸学的专著,记载了针灸对人类的贡献和发展,也记录了针灸在文化生态环境中的创新与变革,许多针灸古籍已成了重要的文化遗产,古代的针灸铜人是世界文物商窥视的顶级文物珍宝,北宋王唯一率团制做的针灸铜人至今还迷团重重。从唐朝开始,很多传教士就对中医针灸产生浓厚的兴趣,用不同语言翻译了上百本针灸古文献。

(二)国内外针灸文化的发展及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中医药事业高度重视,建立了多所中医学院和中医院针灸科,并在医疗界倡导全民学习针灸,高等和中等医学专业院校全部开设针灸课,1958年上海的医师试验成功针刺麻醉手术,不用麻醉药,只靠银针止痛,成功摘出13例扁桃体。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央同意随行的黑格将军参观了一例针剌麻醉下的肺部手续,整个手续过程中病人是清醒的,可以与人交谈,美国人惊叹“不可思议”。因针刺麻醉须高超的针刺技术,且没有西医药麻醉快捷方便,现在已很少使用了。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全国掀起学习针灸的热潮,乡村医生(赤脚医生)几乎人人都有针灸盒,人人可以扎银针,当时两部带有政治文化宣传的电影《春苗》《红雨》,都有针灸超极功效的情节,当时的针灸成了一种流行文化。

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和中医院校的针灸专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医国际交流的增加,中医师开始走出国门,国外对针灸的认知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患者从被动到主动的接受了针灸治疗,喜欢上针灸文化,呈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势头。目前,已有160多个国家开展针灸和中医药服务项目,8个国家将针灸纳入健康服务体系,有20万通过认证的针灸师。1990年美国纽约州还通过法案,确立针灸合法地位,有资格认证的针灸医生达1.5万人,英国伦敦20%以上的人接受针灸辅助治疗,针灸从业人数仅次于正骨西医,此外,有50多个国家将针灸视为“补充医学”“替代医学”,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推荐43种疾病用针灸治疗,针灸服务年产值100亿美元以上,针灸外交成为我国与世界连接的一座金桥,针灸之花在世界各地相继绽放。

针灸创新和学术交流赋予中医针灸新内容,电针、激光针、红外灯等应运而生,但受针灸传统文化观的影响,针灸的临床运用与研究成果的结合不尽人意。经络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只有在有生命的机体中才存在,用现代解剖学是找不到经络的,为了探索经络的奥妙,我们国家和世界各国的科学家进行了多次专门的研究,但只能通过一些现象说明人体经络确实存在。1973年以来,我国经络生物专家祝总骧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进行了长达20余年艰苦攻关,发表论文110篇。写成了专著《针灸经络生物物理学——中国第一大发明的科学验证》。他们运用电子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声学和形态及动植物等多种学科检测和独特的实验法,准确地揭示人体经络线的分布位置,证实了古典经络图谱的高度科学性和客观存在。以后又提出”经络是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立体结构的调控系统”的理论。这一研究成果运用于临床之中,取得神奇效果,获得国家科委首届“星火杯”创造发明特等奖。被作为魔幻的经络,在现代科学的探索中得到了认证,为针灸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和发展增添了说服力。

二、人类学视野下的针灸文化

中医以整体的文化观来通过理法方药治疗,才有阴平阳秘,精神乃至,阴阳离绝,精神乃绝,头痛医脚,脚病医头,痛则不通,通则不通等生态文化观和朴素的辩证法与人类学用文化的整体观来研究各种事物的静态、动态及功能异曲同工,视觉相似。现在,中国针灸文化已成为世界的,但在传承、传播和发展之路上还有许多误区和羁绊,我们必须从深层次上认识清楚针灸文化和科学治疗之间的关系,找到突围的钥匙,针灸的传承才会在自然生态文化中永续,“申遗”便是一条金光大道。

(一)针灸“申 遗”之争及文化提炼

1.世遗——文化争论中的突破

10年前,当媒体上披露中医药要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时,很多人倍感困惑。中医药界内部、中医界与文化界的专家为此争论不休,许多中医名家不同意“申遗”,认为中医是医学,针灸在中医之例,当然也是医学,而“申遗”就变味了,把医学变成了文化,中医活的好好的,“申遗”的感觉是濒临消亡,而社科文化类的专家,却认为“申遗”是为了更好是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医,与濒危无关。从口水仗到文字仗,从个人探讨到集体对恃,2008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开幕式上,把这一争议推向了学术前沿。

中医药到底能不能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录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上出现了正反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支持者认为,中医药今不如昔,如今的中医高等教育培养不出真正的中医师,需要“非遗”来保;反对者则表示,中医正处在迅猛发展时期,现代中医基本上保留了传统中医的精髓和治疗理念,不需要“非遗”这一文化桂冠来贴金,而且中医也正在推广应用着的新的医疗技术,正在不断发展阶段。

中医是否真的会消亡?专家们在论坛上纷纷举证,支撑自己的观点。养生保健类的小文章在社交媒体上的高频转发、保健品市场的人气和高回报,“大长今药膳”的风行、“初伏日”广州3万多人排队争贴背的火爆、杭州胡庆余堂膏方排除抢购、销售一空等现状,便是对“中医药消亡论”的回答,至于说中医是否有必要“申遗”,主要是学者们在思维角度、认识空间的问题,是对文化定位和文化认同视角差异的问题。申遗派强调,有了世界非遗的标签,可以让中医药发展如虎添翼,中医药可以举着文化的大旗名正言顺走向世界。中医药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的顾虑和文化态度与其说是对现状的担忧,倒不如说是对未来态度的差异。申遗是好事,支持者多于反对者,国家层面也站在申遗一方,至于如何申遗,怎么申报,又成了大问题,中医药浩瀚如星空,从何入手?文化之深,如何切入?反倒让专家组为难了。重新认识非遗,认真读懂《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才能找到突破口,专家组终于统一了认识,通过寻找中医药中最古老、最典型的文化素材,向“非遗”这一世界文化顶端迈进,当然非针灸莫属。

2.针灸文化的内涵与提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遗”的定义包括了三个方面:(1)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极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2)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3)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针灸应该归属于以上定义的哪一方面?只能归入第三条“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申遗的代表作还需要符合5个标准,备齐5类要件。其中,遗产名称和200个字的文化定义是申遗材料中最重要的一项。“传统针灸”“中医针灸”“中国针灸”3个名称哪一个最有代表意义,最能体现针灸的文化实质。“传统针灸”和“中国针灸”外延太大,都不容易提炼出准确的文化定义。经过中医针灸专家、社会文化人类学和非遗专家委员会反复讨论和修改,最终确定为“中医针灸”,定义为:“中医针灸是中国人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为基础,以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具和艾叶等主要工具和材料,通过刺入或熏灼身体特定部位,以调节人体平衡状态而达到保健和治疗的传统知识与实践。作为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独特文化表现形式,中医针灸稳定的实践频率以及历史延续的完整知识体系,为保障相关群体的生命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其持有人文化认同的重要符号。”整个定义仅2个完整的句子,第一句是医学技术的内容,第二句是文化描述。如果说医学意义上的针灸是针灸之鹰的一翼,文化意义上的针灸则为中医针灸增添了另一翼。认识和分析到位,针灸申遗一举成功,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又多了中医针灸这一灿烂的中国文化。

(二)针灸文化的认识及应用中的文化摩擦

1.针灸的文化核心及传承中的文化交融

中医针灸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这是毫无质疑的,且针灸在中华民族中有着深深的根基,有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和珍贵的文化资源。针灸文化的核心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天地人合)、思维方式(整体文化观)、想象力(信仰)和文化意识(为民),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民族的文化密码,是维护中国传统医学文化身份和文化话语权的基本依据。

针灸入选“世遗”后,其文化性不需要学者再来确认,而它的科学性确又被西医的电传导研究、物理学研究及建立于神经节段论的各种理论所质疑,这些实验者认为,针灸缺乏科学性。质疑肯定有质疑的理由,我们不能只是不停地辩解、不断地用经验知识来佐证和反驳,我们应该站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来但客观分析,针灸的确也有自己的弱势,如经验知识与理论总结的脱节,针灸“处百病”的传统观,被一些科学研究者理误认为针灸是“包治百病“又无法根治疾病的“万精油”,成了止痛、骨伤、康复的辅助。现实中,在中国的医院里,针灸科的边缘地位足以说明中国医疗管理者意识中对针灸认识的偏见。传统针灸学理论本身在应用上也有问题,传统针灸文化的“针药并治”在长期的中医临床实践中变成了“重药轻针”。一段时期以来,国家对针灸的“重视”和“普及”,特别是那种缺乏理论和实践的“针灸速成”教育,将针灸文化和操作技术隔离,针灸丢失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中医文化内涵,现代针灸教学和师承教育也将现代针术与古典针道脱离,包括选穴文化与治病脱离,经脉经筋病候与用针脱离等,造成了针灸自身文化的弱化。

当然,针灸文化也不应该排斥针灸的科学性和相对传统的固守,不能反对针灸保持纯洁的个性,科学的针灸不能闭关自守,要有走向世界和科学大同的博大胸怀。

2.中医针灸管理认识上的文化冲突

针灸的发展到底是由谁来主导,由谁来传播和继承,谁来发扬光大?这本是不言而喻的事,针灸医师便是承载针灸文化传承的主人,但由于管理体制问题,中医针灸的管理和许多行业一样,出现了过度行政化的倾向,管理者不懂针灸,却掌握着针灸发展的命脉。有的领导拍拍脑袋就出想法,张张嘴就出政策,使中医针灸的发展长期缓慢,针灸医师们只能尽力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因为在医院各诊室中,针灸科没有动刀、吃药、打针的科室获利高,一般情况下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管理者与实践中之间出现了文化对抗和冲突。

中医药管理局作为一个行政部门,过去的主要功能就是出好政策,用好政策。落实政策,至于如何从文化的角度创新、借助文化魅力发展中医针灸,认识得远远不够。直到近10年来才加大了力度,开始与文化部、科技部等部门进行合作。但管理权威者并非专业权威人士,政策出了不少,可行的内容却不多,甚至有文化权威性来控制着文化传承人。如高校针灸专业的学生招收了不少,但学生就业仍然问题多多。有话语权的管理部门,他们的权威性在于“管”,许多做法与针灸本来的内在文化体系相悖。譬如,针灸师的考核和针灸的传承人,是否一定要学习外语,要考过外语,针灸医生的职称评定,是否一定要发表若干论文,而不是治愈若干人,治好疑难杂症。

影响针灸信誉度和健康发展的还有对哪些不规范的店铺里的无证、无良赚钱者的管理问题。众所周知,下针容易,治病难,中医针灸学的学习不仅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和理法方药,还需要有大量实践。不仅要背熟穴位,更重要是知道对病配穴,知道得气的手感,个中有许多属于经验积累的东西必须长时间的实习、实践方能上任。但现在的针灸行业,一方面是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针灸资源匮乏。另外,针灸被普及到泛滥,许多没有进行正规学习的人,包括一些无证盲人按摩师,在没有学过针灸的情况下也公然敢用针灸进行治疗,甚至洗脚城、美容院也用上银针和艾灸,针灸减肥更是长期盈利的项目。这些店铺中因扎针瘫痪,艾灸烧伤的情况屡见不鲜。

今天,针灸成功进入“世遗”已5年多,这几年,文化部门,特别是“非遗”办的人士欢呼雀跃,而卫生医疗部门却冷眼观望,似乎成了“你玩你的文化,我立我的规矩”。针灸专业长期以来在高校被视为“底人一等”的专科,虽有艰难地升入本科,也是步履维艰。国内三甲医院针灸科多数是诊室小,医生少,病人多,这些科室与“遗产”这个概念无关,仍按惯性运转。

与之相反,针灸在美国和欧州等发达国家,国家越来越重视,接受针灸治疗的人越来越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到中国学习中医针灸。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经过听证认为针灸的不良反应在所有医疗手段中是最低的,是当今世界上最安全和治疗效果也比较好的一种疗法,这一认证让许多原来惧怕针灸的欧美人重新面对针灸,成了针灸的追随者和受益者。

三、针灸文化传承中的文化差异

(一)针灸技术的“嫡传”与派别之争的文化保守性

自古以来针灸界就有着众多的学说与流派,每年有各种类型的针灸研究学术会,会上常有一些学派的代表人物不是交流医疗技术,而是对其他学派进行攻击。这种派别之争已成为世界性的中医针灸发展的阻力。

门派本不是故作神秘或党同伐异的工具,而是保存有价值的治疗经验使之传之有人,不绝如缕,学术争鸣,百花齐放的好事,但一些针灸学派的掌门人和领袖却思想保守,恪守着唯我独守的教条传统文化,不愿意将自己的学术精华与同仁们交流,共同推进中医针灸之大业,即使是传承也只是传给自己的亲属或心腹弟子,缺乏医天下人,治众生命的博大胸怀,主要的针灸理论、技艺和验方只在嫡传中传授,这种狭隘而保守的文化私有观长期下去不是保护而是断了发展的后路。有了“非遗”这一强大的文化武器来进行保护针灸文化和它的多样性,就是为了防止这种悲剧发的生,为了推动不同传承人的文化交流和共同发展。

(二)中医针灸出现了反文化冲突的趋势

针灸在国外呈现的是“过中国化”的趋势,而国内却出现“过西化”的反向文化冲突。西方人学习和解读中国文化,喜爱纯正的中式,希望得到真正的“他者文化”和“原装文化”的真传。在西方后现代化的社会环境中,有大批年轻人对中国充满神秘和渴望,非常热衷于对中医针灸中原生态和传统的理论、技法的学习与探索,到中国学习中医的留学生同样希望学到中医的传统理论,而中国有些针灸教育者却“崇洋”之风盛行,在许多针灸著作,甚至教材中拼命寻找各种相关性的现代科学和西学理论,加入高科技和实验室证据,让针灸理论出现了文化异化现象。部分中青年老师喜欢在讲课过程中,还喜欢在中医教育中用西方理论和观点误导学生。政府和媒体一直担心的传统文化淡化问题在走向世界和西传中过程中几乎不是问题,反而在针灸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上问题突显。中医针灸之所谓在国外快速发展,是因为传播时以原汁原味的生态传播为主,所以在国外很少出现水土不服,如果淡化传统,刻意西化,东施效颦,反而会不受欢迎。

(三)中医生态文化圈失衡致人才外流

由于管理体制的问题,国内许多地区中医针灸专家和针灸师的工作环境较差、发展空间受限、个人能力发挥受阻碍,有的医院针灸科医生收入不及其他科室的一半,而随着全球电脑和手机的普及,肩颈腰腿病人增加,对针灸推拿师的需求也在剧增。美国、加拿大一些大公司,把acupuncture、tuina、massage作为职工的一种福利进入医保,有闯劲的中国的针灸推拿专业人才看准趋势到国外捞金和发展。笔者是中医本科学生,曾为同宿舍的6个同学,有3人分别在日本、瑞士、美国从医,邻宿舍有2人在加拿大,2人在英国行医。为了深入了解国外中医师的状况,2015年9月至10月,笔者到美国、澳洲和加拿大亲自探访中医和针灸推拿情况。多数中医诊室店面不大,但效益较好。如纽约华人街附近的中医诊所,针灸收费以针数计费,推拿收费按分钟收费,熟练的针灸推拿医师的年收入可达20万以上美金,多的达五六十万美金。在旧金山,一位学妹开了5家连锁针灸按摩诊所,年收入百万美元以上。如果国内不凭借着“世遗”的大好文化背景,改变针灸的管理制度,对针灸师的劳动和付出不给予应有的重视,针灸文化圈还会出现进一步的生态失调,会再一次失去针灸发展的良机。

针灸发展的制度缺失与传承两难,国家已关注多年,但瓶颈至今仍未突破。目前,在学术界不仅尚未形成对针灸“非遗”文化价值的转换应用,连传统针灸的法律保护也未健全,这不再是中医学术界关起门讨论的问题,还需要法学界的参与。针灸要弘扬,不是某所大学、某家医院和某个学派特立独行可以做到的,必须靠法律和制度来实现,必须站在国家的角度,构建一个适合中医学发展的医学管理模式及法律制度,“申遗”是一个角度、一种身份、一面旗帜、一种机遇、一个保护方式、一个对历史文化的总的态度,但“申遗”后的发展才是重中之重的利国利医利民大计。

申遗后中医针灸虽名扬四海,但针灸的科研依然不甚理想,针灸医生申报研究项目很难,他们称“比彩票中奖”难,临床应用萎缩,学者分析的原因有:称职的专业针灸医生不足;医院趋利严重,人力操作的针灸被挤到边缘,不纳入医保,社会上滥竿充数的江湖医较多,管理欠规范;理论深奥晦涩,古文基础差者学不通;社会大环境影响了中医的声誉,伪保健,假养生,假中药等;疗效相对缓慢等,无论有多少种理由,最大的问题还是制度问题。

四、针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针灸文化将成为国际交流的金名片

随着针灸申遗成功,再度提高了国际社会对中华针灸文化的关注,彰显了国家医疗软实力。国家层面对中医药的保护和发展越来越重视,为中医药的文明对话、文化交流搭建了越来越大的舞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这一宏大蓝图涉及到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乃至中东欧的65个国家约44亿民众,又是中医药国际化的一次大好机会,为中医针灸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中医针灸虽然“申遗”成功,但要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对接,中国医学与世界医学对接,还需要加强交流和沟通。一种文化的传播需要一个合适的载体,中医针灸作为文化载体,代表了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靓丽的名片,但是,披上了文化金妆的针灸如何把这张名片做出特色,是中医针灸行业的一个再挖掘和创新过程。

(二)针灸文化将成为绿色治病的品牌和生态养生的利器

针灸之所以受世界各国的认同,不仅效果显著,“价廉物美”。最主要是其不必用药物、针剂那样的“外援”来治疗疾病,也不像有些新科技成果治病那样副作用较大。针灸是借助经络、气血协调进行人体各器官和功能的自我调节,以朴素的阴阳平衡观来改善体质,既没有药物带入体内的未知后果,也没有毒副作用,这种以“调和”身体机能为主的绿色医疗文化,在世界大健康背景下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将成为生态预防、养生利器和绿色治病的一大品牌,也是世界民众希望得到的一种最佳保健形式和治疗方法。

(三)针灸文化需要理论回归与创新并重

2006年中共中央提出“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把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予以相提并举。传统医药传承人绝大部分已纳入现代教育体制享受较好的培养条件。这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的传承人相比有很大区别。只有一部分原来无文字、无文献的民族医学其传承者尚无正规的教育培养条件。作为“非遗”的针灸,和其他“非遗”在保护和传承上有许多共性,如被媒体总结的“六重”:重在传播、重在传承、重在挖掘、重在创新、重在融合、重在超越。针灸的传承者不但能够继承老中医思想,成为继承者,还要创立新学说,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才能成为新的一代宗师。只有在针灸传承中充分体现文化的多元性和创新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才能将中医针灸从人类文化共享走向人类医疗共享。

中医针灸流派传承有五大关键词——医源、医理、医术、医德和医脉。这五大关键词便是中医针灸的求真文化、伦理文化、务实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的回归。医源是学术渊源、流派的根;医理是传承的基点,是在跟师学习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中医针灸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总结归纳、领会感悟针灸名医的学术思想,并将其用于指导实践的可持续发展;学术思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一病一证、一法一方的个人诊疗观点、看法、想法、经验、体会、心得等等,而是贯穿于理论——实践——又理论——再实践的“理法方药(穴术)”系统性的内在联系,并被大家公认的结论,才能够称得上是学术思想。医术是诊治经验、特色技法。传承医术是指继承老中医行之有效的临床疾病诊治经验、用药特色,不同流派的医疗经验及特色手法等。中医针灸作为实用医疗技术,如针灸的特殊针刺手法、特定穴位认知,以及特殊针灸器具使用等,这些在书本上很难学到,只能由掌握者口传心授,手把手地去教,才能科学地传承并不断创新。

中医针灸文化强调医德为先“以德载术,以术弘德”。这一普世文化价值观,是针灸传承和传播的基石,在此基础上针灸文化再进一步推进以材料原生态、方式原生态,治疗原生态,治疗中有文化,文化中有技术,技术中有智慧的疗法。

(四)针灸临床要回归中华文化

针灸大师陈汉平教授在《以先进文化引领中医针灸学术发展》一文中强调针灸要姓“中”:“中医针灸学是生命科学的一部分,技术技巧含量高,与哲理、中华文化的联系千丝万缕,故锤炼一个‘像的中医,决非易事。”只姓“中”而不“像”。往往丧失了针灸文化的精髓,也离“道”远矣。

目前临床界针灸有3种情况:一是不姓“中”,以神经刺激点取穴等;二是姓“中”不像“中”,取穴按中医处方,但不分补泻和阴阳,不分时辰和寒热;三是姓“中”又像“中”,用中医传统思维和文化指导临床,深读经典,但第三种萎缩严重。临床回归传统针灸的本源,是中医针灸文化之根。

(五)用“多元文化观”构建针灸管理新模式

1.“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文化人类学的多元文化观,用来构建针灸管理新模式,是针灸文化跳出自我封闭怪圈的捷径,针灸师们对于西方和现代科学对针灸的研究。要有包容的态度去看待,对他们的研究结果可参考,但不必花时间和精力去抵触和抗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玩吧”。针灸学中至今仍有许多无法用现代科学解释的东西,如“气”“任督脉”,有人用现代科学的神经生理研究,我们希望他们有结果,为我们所用,没必要阻挡。

2.重读精典,加强传统文化修养。无论是学院派还是从师派,针灸的学习应该从源头学起,多学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可以促进对针灸理论的理解,正如“凡刺之道,气调而止”“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虽仅16字,却蕴含了深刻的传统文化和国学理念。

3.还中医针灸一块文化生态净土。许多鱼目混珠的人利用打着针灸推拿的幌着,做着毁坏针灸文化名誉的劣迹,发廊、无证按摩店、美容店、无证游医用针灸推拿来赚钱,让无数人在他们手下从“治病”变成“致病”。各管理机构加强联手管理,才能让这些不法份子无空可钻,让针灸百花园回归洁净。

(六)针灸文化传承的方式和路径

1.传承的方式

针灸大师贺普仁教授总结的“三正”,是针灸文化传承方式的精髓。“三正”是针灸传承之本,沿这“三正”之路,针灸这种自然的、绿色的、健康的、非药物疗法的、原生态的治疗法则的发展前景一定会大为可观。

(1)正承。“大医正流,针灸正”。从本源上学习和继承针灸医学。中国传统文化是针灸诞生和成长的土壤,中华传统文化和东方哲学的精髓是中华针灸医学的本和源。金、元以来,一些中医针灸师“玄其术而夸其能,针法愈变愈繁,学者不得其妙”进行传承误区。要全面系统整理和学习理论,在临床加以验证。

(2)正用。中医针灸在临床应用中学习是针灸传承的根本,脱离临床的短训和考证,只会让针灸误传或失传。学针灸要治百病,要治疑难杂症才是生命力之所在。

(3)正传。古人说:“针法难传”。针灸是实践性极强的技术,选穴和手法要求较高。除掌握“形”“关”等表层知识外,重要的是练习针法基本功,要深入理论和学习中华针灸文化。

2.传承的路径

(1)高校针灸教育需要进行改革性回归,注重传统理论和中国文化的学习,将系统教育与跟师传承相结合,扩大实验实习平台,夯实理论基础。

(2)传承人的遴选和评审既要公开、公平、公正,又要细化、个性化;要发挥传承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中国针灸特色制定评审条款;

(3)传承人的权利和义务,环境及条件要尽快改善,用法律、条例、制度来进行规范管理;

(4)加强学派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行政管理部门为他们提供学术互动的平台和机会;

(5)遴选有专业知识的领导,让内行领导内行,少走弯路;

(6)完善针灸临床经验的记录、保存和总结研究制度,让更多针灸医生的临床经验得到同行的共享;

(7)分级建立专业针灸医院或扩大针灸科。建立针灸研究院和传承博物馆,让针灸“活化石”真正活起来;

(8)加强针灸全民教育和科普宣传,借助媒体和网络平台,建立最权威的针灸网站,正本清源,对误用针灸、以讹传讹的言论进行清理,让针灸文化得以正传。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又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人类历史过程中其生活方式、智慧与情感的载体,是认定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保持民族特性的至关重要的宝贵财富,它蕴藏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已入“世遗”的针灸文化以其神秘的治疗效果和绿色的治疗理念,靠自身经络调节达到身体康复的功能。符合当今人类“崇尚自然”和对“生态有机”文化的追求。文化是维系物质世界的纽带,社会存续的血脉,民族精神的灵魂,中医针灸是国粹、国宝,它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会受到文化视角的关照和保护,在外交活动中成为了桥梁和纽带,但其传承之根还在于其疗效,故针灸技术是针灸文化发展的根和持续发展的源。随着针灸的回归与创新发展,针灸文化的广泛传播,中医针灸的传承将上升为多元文化的交融。此时,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针灸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特殊医疗文化,活态保护的过程也会受到政治文化的影响,会被制度文化所左右。但只要我们同心协力,认准目标,完全有理由相信针灸文化的发展是在时代潮流中得到永续和弘扬,无论什么样的文化筛选和竞争,针灸文化这一有生命力的文化体系终将克服功利化和拟戏化,沿着自己本色的生态文化之路前行,为世界人民的健康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姚振江,王智琴,等.从针灸“申遗”成功看针灸的发展[J].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4).

[2]张永贤.历史的偶然——针灸的世界性普及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团在北京参观针麻手术[J].亚太传统医学,2008(11).

[3]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基础文件汇编[D].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4.

[4]朱兵,黄龙祥,等.“中医针灸”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文本解析[J].中国针灸,2011(3).

[5]贺霆.文化遗产辨:西传的针灸及其人类学意义[J].文化遗产研究(第三辑),2013.

[6]杨金生.针灸流派传承的五个关键[N].中国医药报,2015-02-27.

[7]肖达,陈跃来,等.针灸之道——简述陈汉平教授学术思想[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

[8]贺普仁.针灸“入遗”后,路当怎么办[N].人民日报,2011-05-25.

[9]杨金生,王莹莹.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项目传承人才培养的思考[N].中国中医药报,2009-11-19.

[10]邹启山.保护民族的根基——回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代表作”的申报[J].中外文化交流,2006(6).

猜你喜欢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化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