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官员私访怎能“习惯性”被误读

2016-12-19马进彪发自北京石景山区

清风 2016年12期
关键词:刘奇江西省委石景山区

文__马进彪(发自北京石景山区)

官员私访怎能“习惯性”被误读

文__马进彪(发自北京石景山区)

江西代省长刘奇

日前,江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刘奇未打招呼轻车简从,冒雨“私访”进贤县白圩九龙湾公园、文港特色小镇和青岚湖森林公园,走街巷,看实况,详察环境整治和保护情况。中饭时,刘奇一行自己掏钱随机找了一家小饭店,简单吃过中饭后就折返回南昌,结束了马不停蹄的半天“私访”。

代省长不打招呼,轻车简从“私访”县城,这条新闻一出,便引起了网上强烈的回应,其中拍板砖的确实不少。然而,明明是一条充满正能量的新闻,为何会引来这么多板砖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那是因为刘奇这样不打招呼的“私访”,在现实工作中实在太少了,以至于网民难以相信这种新闻的真实性,而脑子里总会有着某种“作秀”的影子。其实,网民产生这样的质疑,并不为过,因为不少地方官员出行都是随从人员浩浩荡荡,属地下级列队恭候,那兴师动众的阵势,百姓见得太多了。

而有些官员级别并不高,但闹出的动静和摆出的仪式,却大得惊人,仅当地警力就难以记数,再加上属地密密麻麻的下级官员,和扛着长枪短炮随行的各路记者,其场面基本上就是一个隆重的打猎开幕式。可想而知,这样的仪式感,已经在百姓心目中成了一种难以化解的固定形式。往往是从官员到场的前一天开始,百姓们就已在相关部门的催动下行动起来,所到之处,头上彩旗飘动,脚下净水泼街,墙上条幅横贴,树上彩带垂挂,这基本上就是一些官员出场的标配仪式,而这也正是百姓对官员出场的标配记忆。

客观地说,官员出行也可以事先通知属地做些必要的提前安排与布置,但这要看出行目的何在。如果有外宾前来观摩,那么做些适当的仪式也是应该的,因为那体现的是一种对客人的尊重。而如果出行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工作,那么任何仪式都是一种多余,因为官员并不是百姓的客人,而是百姓中的一员,当然更是百姓的服务者。而上级官员前来检查下属的工作情况,本是分内之事,但一些官员在某程度上却将自己当成了百姓的“外宾”,在百姓面前处处要体现出某种尊贵,岂不知在体现这种“尊贵”的同时,也使官员在百姓心目中失去了尊重,官民关系随之逐渐疏远。

相比而言,江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刘奇,不打招呼轻车简从“私访”县城,大家对于这样的举动,本应当大力点赞,然而,却引来了网上不少板砖,这看似奇怪的现象,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在百姓的心里,已经形成了那种仪式感的潜意识,使他们认为不少官员的到来,不是为了摆谱来的,就是为了作秀来的,附带着做点事,反正没人相信那是真正的微服私访。

因而可以说,江西代省长刘奇不打招呼的“私访”,尽管是真实的经得住检验的私访,但一时半会儿仍然还是打不开百姓心中形成已久的结——尽管这对代省长刘奇来说有些“委屈”。我们为这位省长的行为点赞的同时,也应当允许网民拍板砖,毕竟对于百姓来说,官员微服私访确实需要一个再认识的质变过程,我们呼唤像刘奇这样不打招呼的“私访”官员再多一些,也呼唤官员“私访”成为了地方官员调查研究的常态,只有一切习以为常,那么省长私访也就不再稀奇,如此百姓的心结自然也会释然。

猜你喜欢

刘奇江西省委石景山区
石景山区总工会组织召开劳模事迹宣讲活动
来自姥姥的爱
江西万年青水泥公司3 名员工荣获“江西省劳动模范”称号
谢德强任江西高速集团总经理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江西集中示范活动启动
The differences of the regulations of equity—based crowdfunding in China and USA
转场
Underestimation of Oceanic Warm Cloud Occurrences by the Cloud Profiling Radar Aboard CloudSat
科学小卫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