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宜夏布发展史及其制作工艺

2016-12-18陈国强

纺织科技进展 2016年7期
关键词:夏布苎麻经线

陈国强

(江西服装学院 江西省现代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201)

分宜夏布发展史及其制作工艺

陈国强

(江西服装学院 江西省现代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201)

苎麻夏布是我国一项重要的传统工艺产品,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历史价值,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一。介绍了分宜夏布的发展史,详述了其传统制作工艺,展现了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分宜夏布;传统工艺;发展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的苎麻夏布始于唐末鼎盛于清乾隆年间,以其“轻如蝉翼、薄如宣纸、软如罗娟、平如水镜”而著称。唐宋时期夏布作为中国古代服饰的上乘面料,被列为贡品。至今中国历史博物馆还保藏着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从分宜县双林镇带走的一匹夏布。分宜县拥有种植苎麻和生产夏布上千年的悠久历史,也是江西省重要产麻县之一,在1997年被农业部授予“中国夏布之乡”的美誉。现如今,夏布产业已成为分宜县的一种产业标志。

1 分宜夏布发展史

分宜县位于江西省西中部,袁河中下游,地貌可以概括为“六分半山二分田,半分水,一分道路和庄园”。分宜古为吴、楚之地,后属袁州府宜春县,县志载有“分得宜春地”,故称“分宜”[1]。分宜夏布生产可以追溯到东晋后期,距今已有1 600多年的历史。关于分宜夏布,《搜神记》中记载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毛衣女下凡豫章新喻”,说牛郎与织女在新余市仙女湖相会后,来到了分宜县定居生活;织女不仅传授当地的村姑利用苎麻进行织造传统夏布的技艺,而且为了更好满足传统夏布生产条件,还选择在溶洞内进行夏布织造生产。直到现在,分宜地区当地的村民房前屋后还有专门为织造夏布而制造的洞穴,仍然继续保持着在洞内织布的传统习俗,亦成为当地独特的人文奇观。

资料记载1979-1980年间,在龙虎山崖墓的挖掘过程中,大量的苎麻印花布被出土,后经中国纺织科学院的专家测定,年代属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之间,是我国出土文物中迄今为止最早的苎麻印花布。此外,从崖墓中还出土了一批纺织机件和相关工具,应属于早期织机的主要构件。龙虎山崖墓中的发现,充分有力地说明了江西省先民在2 6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从事苎麻的耕作生产,并且开始手工织造成印花夏布,因此夏布工艺也被誉为“纺织品活化石”。

从唐朝开始,分宜夏布便成为皇室及达官贵族们比较喜好的珍品,宜春县志中记载“唐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宜春郡岁贡白苎布十匹。”宋雍熙元年,分宜建县之后,时任知府刘克庄经常选用分宜夏布作为贡品“恭维皇帝陛下”。《江西通志》中,在他的《贡布表》下记载:“袁郡之邑,向进苎布,今俱归分宜督办[1]。”充分说明了当时分宜夏布的优良品质、声誉之广。崇祯年间,明代科学家宋应星任分宜教谕时,对分宜及其他地区的种麻织布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研究。并且在他的《天工开物》中,有“腰机”和“夏服”两个章节,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专们谈论种麻及织布的发展情况[2]。乾隆年间,分宜夏布产业取得较快的发展,分宜县志载:“邑北山地、多种苎麻、其产甚广,每年三收。五月后,苎商云集各墟市,双林二墟尤盛。妇女多亦绩苎为布、曰苎布。”[3]。民国时期,夏布生产由兴办工厂取代个体手工业;但是由于战乱及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影响,导致夏布生产企业逐渐走向衰弱[4]。直到建国后,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分宜夏布生产才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在1954年生产夏布9.15万匹,接近历史最高年产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给夏布生产带来了生机和希望。随着工厂推行职工承包经营责任制和生产责任制,工人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更是如虎添翼,从而有了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从事种麻织布[5]。

分宜夏布的现代快速发展要从1997年开始。为了继承和发扬苎麻传统手工艺,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在分宜县麻纺公司任副总经理的邱新海毅然辞职下海,在家乡创建了全国首家集苎麻种植、绩纱、织布、漂染、成衣、床上用品、手工麻艺于一体的专门从事夏布生产和精深加工的江西恩达家纺有限公司。并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与外商合作,通过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开发新产品,促进了夏布的精深加工,提高了产品档次,延伸了产业链。公司生产的染色夏布品种繁多,不断出口到韩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销售收入超亿元;公司连续3年获夏布产品出口全国第一名,被农业部授予“中国夏布之乡”的荣誉称号。

2 分宜夏布的传统制作工艺

夏布的主要原料来源于苎麻,由于苎麻纤维中有沟状空腔、管壁多孔隙,且坚韧细长、质地轻,同时苎麻纤维中含有叮咛、嘧啶、嘌呤等元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6]。

分宜夏布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有着独特的品质,其纱质细腻、不易折皱变形、易洗涤,抑菌凉爽,是一种纯手工的环保产品。夏布广泛用于床上用品、墙布、褥垫、工艺品、工业用布等[7]。夏布编织制作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打麻、挽麻团、挽麻芋子、牵线(经纱整经)、穿筘、上浆、编织、漂洗整形及印染等工序。

2.1 打麻及漂白

打麻是夏布加工工艺的第一道工序,夏布用的原料苎麻是麻皮和麻秆之间的一层薄薄的纤维。分宜本地苎麻一年中分春、夏、秋打三次,打麻有五道工序分别为打、剥、洗、熏、刮(割)。传统的漂白方法主要有清水漂白法、日光漂洗法、露漂法、石灰水漂法、炭熏法、牛粪浸渍法。现代的漂白方法有强氯精漂白法,次氯酸漂白法。漂白后洗去黏液,然后清除纤维上的麻骨、麻壳和杂质,使其保持柔软、整齐。经过以上方法漂洗后形成一条条浅绿色的苎麻,晶莹剔透。然后按其质量及长度进行分类打捆,有标庄、头庄(用于细布织造)、二庄、三庄(用于一般布料织造)、白索、晒青(用于工业用布织造)等级别。

2.2 绩纱挽麻团及麻芋子

绩纱分为原麻漂白、撕片、卷缕、捻纱、绕纱五道工序进行。晒干的苎麻散发着新鲜植物汁液的天然气味,先将这些新鲜的捆麻浸泡在水中,绩纱时将其撕开成片,卷成一缕缕放入清水盆中。然后用手指梳成一根根苎麻细丝,放在腿上用手捻接成细小麻纱线放入麻篮,接着晾晒。手工的纱线很细,细到几如蚕丝,光泽感强。根据需要用一个长约两寸,内径约一寸的圆筒挽成麻团,做经线用。芋线是制布的纬线,用一根三寸长的高粱杆或竹枝挽成两头大中间小的芋儿,做纬线用。球状纱锭作为经线的麻团,茧状纱锭就是作为纬线的麻芋子。为了节省时间麻芋子也可用麻团来挽成。绩纱工序费工费时,需要耐心和巧手,一天最多也只能做出一两左右。

2.3 牵线

牵线是织布的经线,要求牵线质量要好。在牵线时把选好的麻团放在地上,从每个麻团中把麻线从固定好的牵竿中牵出来捡筘。牵线时要注意检查每根线松紧,强力大小,麻线粗细要一致。

2.4 穿筘

筘是夏布制作中的分线器,由密密麻麻的竹签组成,是织机上把纬线推向织口的机件;同时用来确定经纱的密度,保持经纱的位置,并把纬线打紧。穿筘起到梳理的作用,为上机织布做准备。从线团中心将交叉线头掏出,用两根交棍穿过交叉头,再将两边用绳子连接固定牢,让线始终保持交叉的状态。接着需要把两根交棍与支架系紧,将经线搭在支架上,去掉绑着的绳子,把线抖平、铺平并开始穿筘。筘的中间有均匀的缝隙,经线可以从中穿过。由于一般的筘板都比较密,为了方便穿线借助有角勾的棱棒,非常仔细地将每一根经线穿过筘板。

2.5 上浆

因为苎麻线是植物纤维毛头多,容易断,所以需要上一层米浆来让毛头和麻线黏在一起,使其挺直顺滑,便于织造。首先准备好上浆所需的米浆水,用大米和植物油等做原料,磨成粉熬成浆。浆糊要新鲜、浓度适中,每匹夏布大约使用大米1 kg,需要熬制30 min左右。上浆前将一定数量的麻团整齐地排在阴凉处,把米浆倒入长竹筒,通过牵引逐根麻线成排地通过竹筒使其上浆。也可以用浆纱刷蘸米浆均匀地来回刷,刷浆时下手要平稳,纱线要刷匀,不能松裂。温和的风及阳光是上浆的必备条件之一,上过浆的麻线、坚韧顺滑、色泽清透。

2.6 编织

编织是经纬线交织的过程。把缠绕着经线的“羊角”放上织机,大多夏布织机为“天平腰机”,经织机各部件的协助使经线绷直竖直面向织布人。上机完成后拿出放置纬线的梭子,将纬线穿入两边的梭眼固定好梭芯。通过左右手丢接梭子,并配合脚的不停踩动使织布机综片上下运动,左右交合,从而将纬线织入经线,依靠身体将经纱拉紧使其平整。要求丢梭推筘的力量均匀,线断接头不现痕迹,纵线疏密匀和。夏布织作的环境一般以潮湿为宜,否则纱线容易断裂;所以一般麻芋子塞进梭子前必须浸湿,经线也需要用水打湿方可织布。织出的夏布精细与否,全靠织布人的手艺;推杼穿梭、双手有序、或上或下、时左时右,每一块布都是织布人的一次创作,绝非简单的重复。

2.7 漂洗整形和印染

传统漂洗工艺是将织布放在河水中进行漂洗,以流动循环水漂洗为佳。漂洗完成后将织布用木棒串套放在竹架上拉伸拉直,并进行晾晒。晒干后进行整形处理,整形可以选用石碾进行碾压,将织布放在木凳上用木锤整形,使其保持平整。

将整形后的夏布根据不同品质和用途,印染成不同的色彩和图案。其主要的工艺流程包括刻花板,印花,染色,晾晒等。

(1)刻花板 花板由牛皮纸粘合而成,用桐油涂抹后手工雕刻成不同题材的图案,如孔雀、喜鹊、花草树木等。

(2)印花 先把织布平整的铺在木板上,然后将印花板放置于织布之上,用刮刀将染料通过印花板中的花纹空隙均匀地粘在夏布上,并放置到阴凉处备用。

(3)染色 将染料等倒入盛满开水的大炉缸内并搅拌均匀,加入适量冷水,再将印花后的夏布全部浸入炉缸染料中进行染色,反复操作多次,最后将染色后的夏布定型晾干,即为夏布产品[8]。

夏布传统制作工艺由于其纱线的特殊性,使得传统织造工艺基本被完整传承下来。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夏布的工艺流程在坯布后整理工艺环节有所进步,包括烘干定型、成品(质检)及包装环节,提高了夏布产品的附加值[9]。

3 结语

传统手工苎麻夏布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一种古老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分宜夏布的崛起,首先得益于产品的深度开发,关键是经营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技术的推动。分宜夏布企业多次出访韩国考察,根据国内外夏布使用途径和出口要求,将夏布再进行漂白与染色或整形;并由手工作坊发展为引进韩国现代纺织技术进行机械化生产,集漂白、烘干、整形于一体。可印染成多种颜色夏布,做成各种魅力多姿女套裙等服装,以及抽纱做成飞机、游艇、小车上各种精美垫子布和窗帘、茶具、沙发的装饰布,十分畅销,成为国内唯一夏布漂印生产线,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1] 《宜春》编辑部.宜春古今谈[M].宜春:《宜春》编辑部出版社,1984.171.

[2] (明)宋应星撰,邹其昌整理.天工开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6,87-88.

[3] (同治)李寅清,夏琮鼎.分宜县志[M].江西:同治十年刻本,1871.1.

[4] 许怀林.江西史稿[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3.

[5] 江苏省图书馆地方文献编辑组.江西近现代地方文献资料汇编(第五册)[M].1984.185-196.

[6] 袁榜先.江西省各县重要物产调查[M].江西省银行研究室编印,民国38年.

[7] 张耐根,黄金荣,黄由生.分宜县苎麻夏布产业化形成及其发展[J].江西农业经济,1998,(6):33-34.

[8] 于红梅.传统夏布及现代制作工艺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4.

[9] 马 芹,刘学锋.苎麻纺织加工技术的发展[J].中国麻业,2005,(4):209-212.

History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Process of Fenyi Grass Cloth

CHEN Guo-qiang

(Jiangxi center for Modern Appare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Jiangxi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Nanchang 330201, China)

Ramie grass cloth was an important traditional crafts in China and was listed as one of Chin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list, had a unique charm and historical value. The phylogeny of Fenyi grass cloth was introduced. The traditional production process of grass cloth was detailed. It showed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Fenyi grass cloth; traditional process; development

2016-04-21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C1520);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JJ151224)

陈国强(1985-),男,山东潍坊人,讲师,工艺美术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服装设计与工程,E-mail:ch-guoqiang@163.com。

TS126

A

1673-0356(2016)07-0010-03

猜你喜欢

夏布苎麻经线
苎麻面料服饰创新发展研究
达州市改制成功6BM280G型移动式苎麻剥麻机
苎麻剥麻机应用调查与建议
夏布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小红 守护和传承
高考地理中关于日期比例问题计算的探讨
夏布遇上扎染
苎麻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可是发展契机?
浅谈浏阳夏布文化传承的困境以及解决途径
夏布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谈“日期图”的判读分析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