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培训体会

2016-12-18张璟璠刘俊芬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年8期

张璟璠, 刘俊芬

(内蒙古北方医院,内蒙古包头 014030)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培训体会

张璟璠, 刘俊芬

(内蒙古北方医院,内蒙古包头 014030)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自2010年起至今已举办了6届,宗旨是培养医学生临床专业技能操作的规范性及运用能力,倡导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及创新意识,提升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人文素养,推动临床实践教学改革。2014年和2015年包头医学院两次参加竞赛,取得了华北赛区一等奖和全国总决赛三等奖的好成绩。我院是包头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负责参赛学生的培训工作,对培训过程和参赛情况总结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报告如下。

1 培训阶段

1.1 明确竞赛范围 培训前要明确竞赛范围,抓住考点,有效地开展培训。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儿科学竞赛范围涵盖了14个考点,涉及新生儿、儿科急救、四大穿刺、体格生长发育指标测量、婴儿喂养、儿科护理6个方面,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儿科学和新生儿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临床实践能力。

1.2 规范技能操作标准 按照竞赛范围参考用书,培训时选择了《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教育部临床能力认证系列丛书—中国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儿科实习医师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作为教材,体现了临床技能操作的专业化和标准化,是适用于临床实践教学的指导性教材。2014年在华北分区赛培训阶段,因《中国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指南》第2版尚未出版,只能用第1版教材培训。对“婴儿喂养及相关知识”就没有抓住培训的重点,更无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可言。当时只培训了婴儿喂养中的能量计算,忽视了人工喂养配奶的操作训练,所以学生没有掌握配奶的具体操作标准,使他们在华北分区赛中失分。

1.3 合理安排培训顺序 儿科是成人内科的缩影,但又不完全相同。因培训时间有限且涉及考点广,所以在培训顺序上采取先培训内科的骨穿、胸穿、腰穿、腹穿和心肺复苏术,再培训儿科的相关内容,学生通过掌握儿科的特点和与内科的不同点,学起来省时、省力。例如腰穿时进针深度不同(成人进针深度约为4~6 cm,儿童为2~4 cm);儿童心肺复苏时按压的部位和深度与成人不同;骨髓穿刺术还要求掌握小儿胫骨穿刺术。培训时通过指导教师的指点,学生掌握这些异同点就可多留时间反复操作,更好地提高熟练程度。培训中还安排了先学习外科无菌术及相关知识,学生在其它科目技能操作时就有了无菌观念,事半功倍。

1.4 规范化、标准化培训 培训中对于每一个操作项目都要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先由指导教师分段演示操作,边操作、边讲解,包括操作目的、患者情况评估、用物准备、操作步骤以及操作注意事项;指导学生记清操作流程,掌握基本要领;然后教师再次严格按标准完整演示操作[1];最后指导每位学生反复训练,点评和纠正错误,力求做到操作标准和规范、步骤流畅、严格无菌操作。培训中还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学习,包括医用模拟人和设备、教学课件、教学视频、自制简易设备等。例如在新生儿窒息抢救中胎粪吸引管的使用,就是利用观看教学视频进行学习。

1.5 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锻炼赛场应变能力 指导教师在对竞赛范围和考点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分析每个内容考查的重点和目的,按照比赛要求出模拟题,制定评分标准、答案、操作时间,在题目上设置一些“陷阱”,模拟竞赛时设置一些“障碍”。整个培训过程中进行到一定阶段就模拟竞赛,从临床技能的掌握程度、临床实践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筛选最优秀的学生,锻炼学生赛场应变能力和对时间的掌控。最终选定的参赛学生在华北分区赛和全国总决赛中都表现得自信、沉着、冷静,在激烈的角逐中发挥正常。

2 分区赛后的反思

华北分区赛比赛归来,医学院召开了由医学院和医院领导、医教科科长、各科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参加的总结会,研讨了参加华北分区赛及全国总决赛的优势与不足,剖析了参赛学生与进入国赛的其他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生,尤其是长学制院校学生的差距,拟定了对策,对今后的培训提出了意见。参赛学生技能操作虽能过关,但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不扎实、临床实践能力弱,临床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医学生对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应是熟练掌握且能灵活应用到临床实践的有意义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而非只记忆却无法应用的机械式学习(rote learning)。指导教师在第二轮培训和模拟竞赛时,应通过模拟临床情景,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相能力的训练,注重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更加重视理论积淀,提高外语水平、操作速度,严密审题及排除陷阱等。为方便学生学习,指导教师整理了所有与竞赛内容有关的英语词汇。

3 培训和参赛体会

3.1 将规范化培训、模拟竞赛、总结贯穿始终 培训时指导教师对每一项内容都做到讲解和演示规范化、标准化,注重细节,对重点步骤反复讲解以便学生完全掌握。参赛前按照分区赛和总决赛要求的赛程、赛制模拟竞赛,不仅考查学生知识、能力和技能相结合的临床思维,也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临场发挥能力。每次模拟赛后,医教科都组织指导教师点评和讨论,总结经验,细致地制定下一步培训的方向和目标。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始终坚持规范化培训、模拟竞赛和不断总结,这也是包头医学院师生首次参赛就取得好成绩的决定因素。

3.2 强化学生的人文关怀、爱伤意识 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维持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在培训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人文关怀、爱伤意识,强调医患沟通和告知义务的重要性。虽然是在模拟人上训练,但要有沟通和交流,操作过程中应随时询问和观察患者的反应,动作应轻柔。如果只是简单地完成某项操作任务,不与患者交流,也不关心患者的反应,或者与患者沟通时只是机械地背台词,没有灵活、自然的表达[2],就违背了大赛的宗旨。

3.3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临床技能竞赛的题目已经从初期单纯的技能考核转向了以基本技能为根本,贯穿临床思维、团队合作、沟通能力、人文关怀、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评定。比赛设置的每个站点都要求团队一起完成,首先3名选手共同解读题目,然后按照题目要求分工,配合完成每个操作项目,配合的默契程度是影响比赛成绩的主要因素。在临床技能竞赛时,学生的精神风貌、着装、行为礼仪、用物准备、操作后用物的处理、操作时同学间的配合等方面,都能体现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综合素质。通过培训和参加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提升综合素质,也可为学生以后进入临床工作打好基础。

3.4 大赛体现了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在过去的医学教育模式下,医学生培养因过多依靠讲课、观摩,无法真正获得与临床各项操作有关的技能,使得临床实践呈弱化和下降趋势[2]。这样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在毕业早期无法独立胜任临床工作,医疗质量也难以保证。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医学生不可能在患儿身上进行技能训练。临床技能竞赛成为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为医学生构建了实践创新的平台。通过竞赛重新强调了基本技能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方式可以培养和提升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医学生的临床专业水平。

3.5 大赛推动了临床实践教学改革 参与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院校由第1届的19所扩大到第6届的六大赛区、144所,可见参赛院校对临床技能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参赛发现了目前医学生培养存在的问题,自觉推动临床实践教学改革。通过竞赛引导教学改革,医学院和附属教学医院如何在临床教学和实习阶段合理安排临床技能培训,如何建立科学的临床技能训练体系,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所有学生都达到参赛学生的水平和能力任重而道远。

在今后的临床教学中要通过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临床技能培训,把临床思维培养和临床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并贴近实际,努力探索儿科学、新生儿科学的临床实践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基础扎实、临床技能过硬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实现临床医学教育质量的持续发展。

[1] 成娟,钟静霞.全国医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培训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9):24-25.

[3] 曾静.以临床技能大赛为契机提高眼科临床教学质量[J].医学信息学,2014,27(4):6.

2016-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