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风雨百年——季羡林自传》出版的意义与价值
2016-12-17杨圆
【摘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风雨百年——季羡林自传》由季羡林先生亲自编订,记录了季先生从贫寒学子到学术泰斗,从海归到牛棚,从看门老头到北大副校长的人生经历。该书既是季羡林先生的百年人生记录,也是一部全面了解其生活与思想的文学传记。对于大师的文学作品,我们一向怀着敬畏的心态进行阅读,笔者姑且只对出版作品的一些意义与价值做简单述评,并不能全部领略其内涵与价值。
【关键词】季羡林;出版;学术
【作者单位】杨圆,北华大学外语学院。
倘若世界史是一部由人类创造文字到演绎文明的发展史,那么,许多的大师与名家就是传承历史的灵魂人物。他们或以深邃的思想推动世界进步,或以政治才能影响世界格局,或以才学出众促进时代进步。正是这些杰出人物创造了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鸿篇巨作。20世纪90年代,名人传记和隐私类书籍开始畅销,从《刘晓庆——我的自白录》发端,赵忠祥的《岁月随想》、倪萍的《日子》、姜昆的《笑面人生》等随后相继出版。传记实录类图书的出版满足了大众娱乐和阅读需要[1]。只要以虔诚的心态去慢读细琢名人传记,了解他们的思想、智慧、情操、经历,就会对个人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季羡林先生被许多人尊重,并被一些人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温家宝曾五次看望季羡林,他称:“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贺剑城称,季先生一生研究学问十分刻苦。提及季先生在德国同时学三门语言时,他更是笑称季先生“简直是自我折磨”[2]。可见季先生认真严谨的学术研究态度非同一般。
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风雨百年——季羡林自传》一书(原名《风风雨雨一百年》)由季羡林先生亲自编订,记录了季先生从贫寒学子到学术泰斗,从海归到牛棚,从看门老头到北大副校长的人生经历。该书既是季羡林先生的百年人生记录,也是一部全面了解其生活与思想的文学传记。该书内容包括季先生的童年读书生活、早期的教书生涯、留学德国的十年、牛棚的经历、在北大的教育及其学术总结、人生感悟、同病魔做斗争等。纵览全书,该书以季先生的经历与感悟为主旨,述评其人生的跌宕起伏、情感的喜怒哀乐、名利的是非取舍,朴实的文字流露季先生渊博的知识与豁达的心胸。该书最为可贵之处是季先生对待人生的态度——“那种极其困难的环境中,人生乐趣仍然是有的。在任何情况下,人生也绝不会只有痛苦。这就是我悟出的禅机。”
一
关于人生,季先生在病中的“三进宫”与书中的人生感悟,皆表现了他乐观与豁达的心态。陶渊明的四句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既是季先生的座右铭,也反映了季先生处事泰然、随遇而安的精神哲学。
对于季先生,我们除了尊敬与崇拜其极高的品格情操与学术造诣,更欣赏他淡然与乐观的生活态度。在经历与病魔斗争的“三进宫”后,季先生仍称自己会“笑着走”。较为有趣的是,季先生对“笑着走”进行的逻辑分析与思想感情分析,也是该书写作的一大特点。该书没有过多倾注华丽俊美的辞藻修饰,但处处洋溢着诙谐与轻松逗趣之意,不是文句不严肃庄重,而是更加贴近真实的生活。“既然自古皆有死,何必饮恨而吞声”,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季先生对待生老病死的态度。“我虽然已经95岁,但自觉现在讨论走的问题,为时尚早。再过十年,庶几近之。”季先生的这份心态着实难得,虽然季先生现已离我们而去,但是他这份豁达与乐观的生活态度值得我们学习。现代人生活在巨大的经济与生活压力之下,缺少的便是这种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真应摒弃那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消极心态。乐观与豁达地面对人生的“好”与“坏”,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
二
在《风雨百年——季羡林自传》一书中,以时间与地点为坐标,概述其一生的经历以及人生感悟,通过细致入微地描述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表达其行为处事的观点与见解,令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1.子女教育的法与度
季先生的童年与当下孩子的生活截然不同,“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是季先生对童年的记忆缩影。季先生的童年处于清代结束后的新旧交替时刻,特殊的时代背景及艰苦的家庭环境,奠定季先生独特的坚持不懈与吃苦耐劳品质。同时,也恰恰是这样一个艰苦而平淡的生活背景,铸就其今后人生道路上无畏的品格与勇气。这在其上学、工作、病中、老年时期皆有体现——学生时期的“勤”与“苦”,工作阶段的孜孜不倦,留学十年的苦中求学,卧于病榻的淡然开朗,年届耄耋的通透豁达。季先生对父母溺爱子女的行为不予赞同,认为“爱护要得法,否则无疑是坑害子女”。这也给为人父母的人们敲响了警钟。
2.亲人间的敬与爱
季先生在望九之年,回忆已经先去的亲属——大奶奶、母亲、婶母和妻子,其朴实无华的语句透露质朴、真诚与对亲人的深深眷念。家对于每个人而言,是温馨的港湾与心灵休憩的驿站,家人在一起的平凡小事,体现了互敬互爱的传统美德。
3.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以待
季先生在文中多处提到自己的人际关系,包括与师长、学生、同事、朋友、留学期间的房东等结下了深厚情谊。尤其是对师长,季先生一直秉承尊敬且诚挚的态度,一方面他感谢恩师谆谆教导与严格要求,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恩师的深切怀念。季先生语,感恩是做人的根本准则之一。至垂暮之年忆恩师,不禁掷笔畅谈,老泪纵横矣。缅怀恩师之幽情令吾辈动容,乃今日吾辈学习之典范。
此外,季先生在《风雨百年——季羡林自传》一书中,重点阐述其对母校、恩师的种种感怀,对待历史的态度以及爱国情操。中国的知识分子有着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每一粒灰也是爱国的”,表达了季先生对祖国的赤子忠心。现代的年轻人多接触西方媒体传播思潮,主张个性与自我,强调个人信仰与理念的表达,但爱国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格与素质,如季先生一样视国家神圣如同自己生命一般,那样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指日可待。
三
“我和书”与“我的学术总结”两章,讲的是季先生以一个知识分子的立场表明其对书籍的痴迷与热爱,对古今中外书籍作用与价值的肯定,以及对治学态度与学术方法的总结与评价。知识分子的身份与做学问的工作使季先生与书之情愫可非一般常人所能悟及。爱书如命之人一切皆与书紧密联系在一起。书给季先生带来的有祸也有福,祸者因所藏之书背负欲加之罪而受批斗,福者兀坐于书屋之中而怡然自得。季先生学术上的诸多造诣皆因书而获得,学术研究特点谓“杂”——杂中有重点,注重重点课题研究。季先生提到做学术的具体研究方法以及他做学问的态度,很值得年轻人去深入学习与用心深思。
季羡林的学术研究领域涉及梵学、佛学、吐火罗文、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等,可谓一生都在做学术研究工作。季先生谈到做研究学问的境界,认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至关重要。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要有坚韧不拔、百折不回的毅力。谈及当今,季先生说,“社会进步了,学习条件大大的改善了,我们的学习动力也完全不一样了,我们都应该立下雄心大志,一定要艰苦奋斗,攀登科学的高峰”。以此鼓励更多的人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四
季先生说,“我这一本书都是在谈历史”。该书是季先生近百年的人生经历,是清代结束到当今的一个时代缩影。从童年时期新旧交替的一片混乱到现代社会的文明昌盛,作者通过点滴琐事的描述将这段历史呈现给大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环境,给各个时期的人物与事件标上独特的烙印,最终体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桩桩有趣而值得深思的事件,一段段难以忘怀的故事。季先生将自己的生命分成九个阶段:故乡时期、在济南上中学时期、清华大学、中学教员时期、留德十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五六十年代、牛棚杂忆、1978年以后。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放战争等战争与事件,给季先生和当时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带来了重大影响,季先生的经历是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生活的缩影。
季先生对语言学的贡献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早年留学国外的经历,使其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在《风雨百年——季羡林自传》中,季先生谈及学习外国语言的六十多年,深有感触,“学什么东西都要勤学苦练。这个真理平凡到同说每个人只要活着就必须吃饭一样”。“我们祖国今天的建设事业需要尽量多的外语人才,而且要求水平尽量高的。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努力,达到这个神圣的目的”,这充分表明了季先生对后辈的殷切希望。
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大家对这样一位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的整体研究情况并不理想。笔者查找了以CNKI为来源期刊数据库,关于季羡林先生的文献共计1233篇,其中大多数都是关于其学术思想研究的,仅有2篇是关于其自传研究的,缺少一部对季先生人生整体描述的文献作品。《风雨百年——季羡林自传》的出版,有利于公众全方位了解季先生的生平履历,能从中窥探这样一位文学巨匠的学术生涯,鞭策与教育未来一代人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五
《风雨百年——季羡林自传》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该书运用写实手法进行人物与事件描述,展现了季先生平凡而又传奇的人生。自传类作品的写作突出纪实风格,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不能拘泥于枯燥的叙事,而季先生的作品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使人读过之后仍觉回味无穷,细品之下仍有精益理法。除了纪实,季先生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真诚富有感情。
自传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写作,不能添加过多的虚构、想象和加工,但也不能过于呆板,要恰如其分地描述真实的情感变化,塑造人物形象与展示生活轨迹。季先生之前创作的文学作品很少描写其生平事迹,多是关注其学术研究。如学术著作《〈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翻译作品《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优哩婆湿》,散文随笔《清塘荷韵》《赋得永久的悔》等。作为一本以自传的方式撰写并亲自编订的著作,《风雨百年——季羡林自传》不仅从文学的角度上创作,而且具有独特性。作品中穿插了大量的叙事性和描述性的内容,大到社会变迁,小到细微琐事,内容丰富而不显冗赘。
传记分为自传和他传,自传是自述生平事迹的实录,其基本特征是真实性与文学性、哲理性与形象性、思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风雨百年——季羡林自传》除符合上述特征外,还具备不少亮点和精彩之处,让人阅读之后不觉乏味,细品之下又值深思。
《风雨百年——季羡林自传》的出版具有深刻的意义与价值。从思想态度角度出发,阅读该书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人际关系角度出发,该书为相处之道的典型教材;从学术角度出发,该书的创作力达学术研究的三个境界;从历史发展角度出发,该书是季先生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谈及个人的学术史、工作史、生活史,以及学术发展的重要贡献;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出发,该书的创作手法写实却又透露真实情感,在其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具有独特性、丰富性和寓意性的特点。读一部文学作品与读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是有严格区别的,季先生的这部作品是好中之精品,值得一读与品味。
参考文献
[1]张文红. 蓦然回首 书事流金——近30年中国大陆畅销书出版与阅读分析[J]. 出版广角,2008(10):11-17.
[2] 百度百科.季羡林[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B6mQ3l0ulj6hrI7YqAOQqE9LmIG7rhu4wsX054OsgIvMTomuadIvtAUn7Q-ukWOX6f8Vr_TG8AkHaNCwJdtGhd4D_4zZgVginKF2wgclFs_SwRB4nTTAHX1GtCjlJOp-,2016-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