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喻文化”视阈下影视作品分析的实践性教学研析
2016-12-17杨学明
【摘要】文章以影视作品分析实践性教学为例,探索“后喻文化”大背景下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深化影视作品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创作理论与创作分析相结合、创作技能与创作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强化实践性操作,为创作和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后喻文化”;影视作品分析;实践性教学
【作者单位】杨学明,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
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将时代划分为“前喻文化时代、并喻文化时代和后喻文化时代”。所谓“后喻文化”,指的是年轻人因为对新观念、新科技具有良好的接受能力而在许多方面都要胜过他们的前辈,年长者反而要向他们学习。以互联网为核心代表的高科技的发展,使人类文化的传递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玛格丽特·米德所界定的“前喻文化”和“并喻文化”特征不断淡化,“后喻文化”特征愈发明显突出,越来越多的父母从孩子那里学会了如何通过微信交流、如何利用网络购物、如何使用滴滴出行,越来越多的老师从学生那里了解了“墙”外面的世界,听说了比广播电视直播更快的“头条”……特别是对于新闻传播、影视编导这些与新媒体联系最多、关系最紧密的专业,一个必须正视的事实是,对新媒体技术和新媒体的应用,学生与老师相比,接受的速度更快,熟悉的程度更强,应用的范围更广,掌握的技巧更多……这个时候,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势在必行。
从2010年为09级编导专业学生开设影视作品分析课程开始,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就明确了一个新的教学研究思路:顺应“后喻文化”时代的潮流,利用“后喻文化”时代的优势,组建教学团队,从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两个层面入手,以学生实践为主,教师引导为辅,通过类型观摩、经典讲评、创作实践、作品上线等方式,挖掘学生学习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对学生实践过程的全程参与和研讨互动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在学生的人格养成和能力培养上探索一条“多媒体”路径。
一、组建教学团队,重置教学单元
“后喻文化”时代,尽管学生可能会比老师更快、更多、更好地掌握运用新媒体的技术,但是影视作品的多重属性决定了影视编导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水平,还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还是需要老师的传承,只是需要改进传承的方式方法。针对影视作品分析课面对的大多是追求自我、注重个性、追求差异的艺术类学生这一现实,我们从组建教学团队和重置教学单元入手尝试进行教改。
众所周知,无论哪一个学术领域或知识体系,作为个体的老师无论多么专业和权威,都有自己特别擅长的板块和比较薄弱的环节,影视学也不例外。特别是“后喻文化”时代,很多学生在他们特别感兴趣的知识领域所探及的深度、广度、难度不仅不亚于老师,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为此,在影视作品分析课程实践教学中,我们将课程的讲授者由过去的一个老师变为现在的一个教学团队,根据教师不同的教学特点和擅长领域,针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实践需求,分工负责,协调联动。
教学团队中,有的老师对老电影比较了解,有的对新时期电影比较熟稔,有的对港台电影颇有研究,有的对欧美电影超感兴趣,还有的一直坚持关注东南亚电影。此外,有的老师具有多年影视从业经历,有的老师长于影视的编辑制作……教学团队中的各位老师授课既各具特色又相互融合,新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能互相取长补短,任何一个专题学生都可以找到深入对话的老师,这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并增强了教学效果。
在内容设置上,我们改变了常见的按照时间线或者地域线划分教学单元的套路,重置教学模块。一是分段,即按照影视作品的生产流程,分为剧本脚本、导演制片、拍摄剪辑、宣传放映等不同的板块;二是分类,即根据影视作品的主题内容,分为爱情片、喜剧片、西部片、警匪片、科幻片等不同的单元,从横向和纵向两种不同的角度寻找规律,使得教学实践活动更具针对性和专业性,同时坚持撰写教学情况调查分析,以期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二、整合课程资源,拓展实践渠道
在传统的影视作品分析教学中,大部分时间是用来讲授视听语言基本规律和常识的。为了避免课程的交叉重复,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将视听语言、影视文学写作等课程横向结合,无论是对教学重点难点的解读,还是教学实践的训练,都兼顾相关学科的特点和进度,有详有略、有轻有重、有取有舍,让学生能更好地触类旁通、融会贯通。
根据影视作品分析实践性教学的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的力度。考虑到影视艺术的团队性,必须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所以教学中,首先是划分教学小组,实行组别化训练考核的方式,课上组织小组讨论,课下实行小组作业,最后以小组作品得分和个人平时得分各占一定比例的方式进行考核,以此树立学生的团队意识,调动小组的整体力量,为学生适应社会打好基础。
影视作品分析课程归根结底还是一种实践活动,如何让学生在精品赏析的过程中提升影视创作的实践能力,是课程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到媒体进行实地考察,请专业人士到课堂与大家互动,鼓励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带领学生参加不同级别的比赛竞技。在实践小组的组建中,我们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实行高年级带低年级、专业基础好的学生带专业薄弱的学生、擅长摄影摄像的学生联合擅长编辑制作的学生等方式,互通有无,让每个实践小组都力量均衡地开展课内外实践。
三、创新教学理念,总结实践经验
相对于传统意义上老师的讲授和传播,大学生的学习更需要教师的引导、指导、辅导和督导,为此,我们在课程中尝试运用变“教”为“导”的“导学式”教学方法,通过课程导学、网络导学和实践导学几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学习的引导、知识的辅导、方法的指导和实践的督导。在不断的摸索尝试中,教学团队成员之间逐步形成统一的思想,总结出几条创新教学理念。
1.比较的视野——电影作品分析不能只讲电影,一定要把电影放在更大的背景中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对比分析。
2.文化的纬度——影像分析和制作不仅是一门技术,还是一种文化,要站在文化的纬度上思考影像并完成对影像的解读。
3.视觉的思维——传统的影视作品分析大多是根据影像撰写文字,因此不可避免会用文字思维判断影像。影视作品作为视听文化的结晶,主要体现在视觉思维的特性上,因此,一定要引导学生以视觉思维的方式思考影像、解读影像。
4.经典的解读——尽量让学生树立拉片的意识,养成拉片的习惯,并完成对经典影片的拉片分析。因为对一部经典作品的拉片,比看十部甚至更多影片的效果还要好。
在近四年的教学实践和实践性教学探索中,教学团队成员间达成共识,要在教学中完成对学生三个层次或三重境界的培养:知电影之其然——知电影之所以然——艺术修养、人文素质、审美情趣和综合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四、搭建实践平台,推广课业成果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引入,都是在正确、清晰把握受众的基础上实现的。目前在很多大学课堂常见的一个现象是老师在上面讲课件,学生在下面玩手机,以至有学生戏言“上课可以忘带教材,不能忘带手机;可以忘带本和笔,不能忘带充电器。”的确,网络时代,很多常识无须老师讲解,百度应有尽有;很多新闻没等老师知道,微信已经铺天盖地。这种情况下,一味地管、卡、罚肯定不是上策,最好的办法是利用网络和媒介把学生感兴趣话题的澎湃激情转移到教学实践中来。
因此,在安排经典影视作品分析的同时,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走上讲台,推荐他们喜爱的影视作品,分享他们对影视作品的理解和评价,鼓励他们定期进行影视专题实践。老师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各抒己见,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参与全国性的教学研讨,指导学生在作品的分析和制作上取得长足的进步。同学们的成长十分迅速,同学之间、小组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挖掘了潜力,激发了活力,提升了能力。如09级编导学生的影视作品《舌尖上的广西民族大学》《不良少年》《香火》通过自媒体和社交媒体等形式宣传推广后,短时间内在受众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甚至还出现了被知名网站和知名导演“致敬”“借鉴”的现象。近两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上,除了专业媒体,学生实践团队也被邀请为一些主题论坛和外交活动提供影像技术支持。越来越多的学生从实践中真正体会并掌握了书本上的理论,在实践中提升了影视分析和影视制作的能力。
虽然“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古已有之,但“后喻文化”时代,教师作为知识讲授者、道德传授者和法理诠释者的权威性都正在迅速被消解,学习的碎片化、显性化和开放化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可见,“后喻文化”语境提示的不仅是人类文化传递方式的改变,还是对“教学相长”理念的重新构建,影视作品分析课程实践教学如此,其他也概莫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