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喜欢这个直白的商业社会

2016-12-17姚小恬

中外文摘 2016年23期
关键词:堂姐租车人情

姚小恬

能用钱解决的事情不要欠人情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小城镇家庭的女孩去邻近的城市读大学,一个堂姐提出,另一个叔叔家有大车,妹妹行李多,不如借了车让堂姐夫开车送你们去吧。

小城镇还保留着旧式的人情往来,你帮我一把,我回馈些其他,人们笃信亲戚要常走动才更亲近。于是,一个商务车,堂姐夫载着女孩、堂姐和家人,出发了。堂姐的叔叔在城市的酒店设好宴席,为女孩庆祝大学入学。

傍晚下起暴雨,宴席已等候多时。越焦急越出事,车在高架上四车追尾,这辆车是最后一辆,负全责。处理完所有的事情到酒店,设宴者、同时也是车主的叔叔,脸色已非常难看。谁心里都不好受。叔叔说不要赔了,走保险,但显然他是有损失的,来年的保费也必涨无疑。对堂姐来说,是她出面向叔叔借的车,出了事,自然也尴尬。对女孩和家人来说,不论责任在谁,因为自己给别人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而且并不很近的亲戚间出这种事,再如何弥补,都难免更生疏一些。

而如果这件事在最初选择的是租车,职业司机会负责将你安全送到,你只需要付钱。即使有事故,租车公司会有一套完善的体系和流程去处理,你不必因此承受心理上的负担。

这些年的城市生活教给我的一个生存法则就是:每个人都很忙累,不给别人添乱是一种美德。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千万不要欠人情。因为钱付得起,而人情有可能还不起。

商业带来信任

人情之不靠谱还有另一个事例:

某一次做深度保洁,与保洁师傅闲聊,他们说,他们做4小时保洁,得到的400元钱,要分给公司一半。保洁师傅临走时给了我们一个名片,说,这是我老乡,他自己干,下次直接给他打电话,能便宜点,因为他不用上交公司。

于是第二次我们就打了那个名片上的电话。对方表示,要400,一分都不能少。我们同意了。到了约定的时间,我们等了一个半小时他们才到,进门就要涨价,说新房开荒400元,你这旧房子得600,而且不包括擦家具……于是我们请他走了。

贵不贵是另一码事,不按约定的时间、不按约定的价格、不提供约定的服务……“没有契约精神”这点让我们很愤怒。

我于是更加信任标准化的商业服务。在网上下单,担保交易,有互相评价机制,有企业设计好的流程和约束机制来规避人性的弱点,一切清楚明白。

商业带来温情

十几年前我考研的时候,一本(《西方文艺理论》的教材我整整啃了三遍才完全弄明白。因为我的本科院校不开这门课,而现在,如果需要请教别人,我宁愿选择一对一付费的经验咨询。

你不会感觉到茫然无助,鼠标点几下就能筛选到你想找的领域的人。你甚至可以结合他的自我介绍和评价,去选择更适合你需求的专家。花一顿饭一件衣服的钱,便能买到别人多年甚至几十年的积累和思考……真是没有比这更划算的事情了!

因为商业,我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对别人的依赖和求助,我不必为什么目的而去接近人,因而能更无挂碍地和朋友做种种放松的纯粹的无功利的交往,感受更多的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抚慰。

社会高度分工和高度专业化,你可以买到几乎所有的服务。比如上门洗衣,比如半成品的生鲜配送,比如约车,比如付费咨询……这个高度成熟的商业社会,由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我付出可接受的价格就能买到许多人多年的积累和智慧。而我省下的时间,用来精进我的业务水平、提高我的综合能力……从而有机会在事业上获得更大的发展,这才是良性的循环。

不要怨念这个社会处处都讲钱,任何商业服务背后都有一大批人在进行高度专业的分工,企业为此付出大量的成本。付费才是良性的运转之道,亏本维持的事情一定不会长久。因为商业,我们可以腾出精力去学习、自省、放松、积蓄力量。因为商业,我们最大限度上减少了对别人的依赖和求助,能更独立并自由地进行人际交往。

我喜欢这个冷酷直白又温情的商业社会。

猜你喜欢

堂姐租车人情
永远不要透支人情
被护送的“甜瓜”
“消气”红包
绣花姑娘
抢占消费者心智
不要透支人情
租车背后的“学问”
网络“卖”豪车为骗钱 租车玩倒卖被判刑
让阳光住进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