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疲劳相关指标的实验研究
2016-12-17铁钰厉雪艳
铁钰++厉雪艳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2-000-01
摘 要 基于对运动性疲劳理论知识的了解,本文以运动性疲劳的相关指标为切入点进行相关实验研究,对运动前后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运动前后 相关指标
在运动性疲劳理论的实践应用中,各种评定人体运动性疲劳的主客观指标被用于帮助运动员和教练员判断和掌握运动的量、强度和时间,这为运动中合理分配体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疲劳的发生以及加快疲劳的恢复起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滨州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运动前后运动性疲劳相关指标的对比与研究,使之能够正确的认识和诊断运动性疲劳。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被试者
本研究选取滨州学院体育系2013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90名作为被试。对其实施一定时间强度的运动量,并针对不同人对于不同运动量产生的不同的疲劳程度的反应,展开实验研究。
2.测试指标与测试方法
(1)反应时:受试者取坐姿,连续测定受试者五次红灯信号反应时。
(2)皮肤空间阈值的测定:受试者仰卧,单臂侧平举,闭眼。测试人员持触觉计或两脚规,拉开一定距离,将其两端以同样的力轻触受试者前臂皮肤,先从感觉不到两点的距离开始,逐渐加大两脚规距离,直至受试者感受到两点的最小距离即为皮肤空间阈。
(3)闪光融合频率的测定:令受试者坐在闪光融合频率计前面,测定仪的高度要与受试者的面部保持在同一水平面,接触测定仪的窥视窗口,眼睛注视闪光屏。检测者控制测定仪上的数字显示器调节旋钮,使闪光频率次数逐渐从慢到快,直至受试者感到连续的闪光变成连续光感时为止。引起连续光感时的断续闪光的最小频率,即为闪光融合频率,可以从测定仪上的数字显示器上读书,记录其频率(次·S),测三次,取平均值。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资源,阅览相关论文及相关图书,对研究课题进行相关查阅及了解。
2.实验法。针对运动性疲劳的相关指标,对大一90名同学进行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3.数理统计法。通过对实验前与实验后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分析运功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判断是否出现疲劳或疲劳程度的大小。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运动前后红灯反应时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通过表1,标准差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运动前后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基本相同。还可以看到在运动一段时间后,总体的红灯反应时延长,表明持续一定时间的运动造成了机体产生疲劳。其中27%的机体红灯反应时缩短,表明在运动过程中,机体产生了兴奋。
(二)运动前后闪光融合频率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运动疲劳时,闪光融合阈值降低,当阈值为1.0-3.9Hz时为轻度疲劳,4.0-7.9Hz为中度疲劳,8.0Hz以上为深度疲劳。通过表2,运动前离散程度大于运动后的离散程度。同时可以看到在运动一段时间后,总体的闪光融合频率增大1.5Hz,可判定机体产生了兴奋。另外有53%的机体闪光融合频率增大,20%的机体没有变化,27%的机体闪光融合频率减少,即在运动过程中产生了疲劳。
(三)运动前后皮肤空间阈值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机体疲劳时,皮肤空间阈值增大,与安静值(未疲劳)比较,比值大于1.5而小于2.0为重度疲劳。通过表3,标准差表示的整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运动后的离散程度明显大于运动前的离散程度。另外可以看到在运动一段时间后,有57%机体的皮肤空间阈值增大,有43%机体的皮肤空间阈值减小或没有变化。
三、结论与建议
实验结果显示,经过一定时间的持续运动,机体有疲劳产生,并能够通过数据被我们明确的看到,同时也在运动过程中产生兴奋的同学,从而使运动后比运动前反应更迅速,成绩更好。
参考文献:
[1] 邓树勋,王健,乔德才.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林崚,王华叶.运动性心理疲劳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