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走出去”战略角度解读《琅琊榜》的日文翻译

2016-12-17周宇晴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年10期
关键词:走出去文化

周宇晴

摘 要:当前,全球化已席卷全球并渗透到各个方面,为更好地应对全球化对中国文化带来的冲击,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国家提出了文化“走出去”战略。在这之中,翻译作为沟通中外的语言桥梁,可谓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基于文化“走出去”战略,对影视作品“走出去”在这一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并以热播电视剧《琅琊榜》为例,解读了其日文翻译,以期为未来中国优质影视作品“走出去”提供途径,也为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提供启示。

关键词:文化“走出去” 国家软实力 琅琊榜 日文翻译

一、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的影视作品翻译

从政治、经济等指标来看,目前中国的硬实力毋庸置疑,在文化方面,中华文明曾对世界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随着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具有悠久历史积淀的中国文化又引发了世界新一轮的关注,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却依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而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语言障碍,因此翻译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中的关键环节,如何更加有效地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也成为了翻译工作者所面临的难题和所要肩负的重大使命。

(一)文化“走出去”战略与翻译的关系

翻译作为对外传播的媒介,在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条件下,翻译在介绍中国国情、加深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和了解、增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友谊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然而,文化“走出去”不是简单的翻译问题,世界民族语言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需要注意到翻译与文化的跨国界、跨民族、跨语言传播等相关因素的关系。因此,翻译时应采用怎样的翻译策略,如何把握翻译的度,都将是影响文化“走出去”效果的重要因素。

(二)目前国内影视作品的翻译现状

影视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应用型翻译,有着不同于文学和专业领域翻译的鲜明特色,除了要保障译文的流畅性外,还应综合画面声音,注重瞬时性、口语性和通俗性,尽量使译文简洁易懂、地道纯正。

随着我国影视作品质量的提升,国产影视作品走出国门已成为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中,历史题材影视剧对国家传统文化精神的表现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也成为展示国家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如《甄嬛传》、《步步惊心》等都是历史剧“走出国门”的成功案例。但客观而言,历史剧的对外传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翻译不过关,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题材影视剧在“走出去”的征途上仍然任重而道远。中华文化想要越过语言的障碍,通过影视作品走出国门,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优秀的影视作品与高水品的翻译缺一不可。

二、《琅琊榜》的意义与价值

《琅琊榜》是根据海宴的同名网络小说改编而来,讲述了“麒麟才子”梅长苏智斗奸佞、平反冤案、扶持明君、开创盛世的故事,突出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面解读,剧中所传递的价值观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外在表征,完美呈现与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品质与人文情怀。一经播出便引发热议,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吸引了大批粉丝,目前已在北美、韩国、日本、东南亚和非洲等地落地播出,“走出去”的成绩斐然。

三、《琅琊榜》日文翻译解读

作为一部大型历史题材电视剧,《琅琊榜》的台词带有鲜明的历史特点,语言考究、古风古韵,许多历史文化名词、官职头衔贯穿其中,多用诗歌、四字词语等,同时又在日常会话中夹杂文言,无形之中加大了翻译的难度,这就要求翻译者具备较深的中日文功底和较高的文化素养。

(一)翻译策略与翻译技巧的选择

异化与归化是翻译中常用的策略和手段,在影视作品翻译中也同样适用,这两种策略的选择和使用要根据具体的翻译内容来确定。在《琅琊榜》这种历史性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大量使用诗词歌赋及一些特殊的文化词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历史性,要使外国观众理解剧中的内涵,还需要采取变译、补充和阐释等。总之,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尤其是在翻译影视文化作品时,既要真实准确地翻译出源语言文本,即台词,又要将其所表达的情感真实地传达给目标受众。

(二)日文翻译解析

1.剧名

日剧常在主标题后添加副标题,用波浪线连接以点明主题,这是日剧的一大特点。译者在原剧名“琅琊榜(ろうやぼう)”后也加译了副标题“~麒麟の才子、風雲起こす~”,采用了归化的译法,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全剧的主旨,即“麒麟才子,风云再起”,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2.小标题

中日文对照如下:

中文以两组四字词为主,前后内容关联且朗朗上口,而日文标题并没有直译中文标题,甚至有巨大差异。如果译者将中文直译为日语,一方面翻译难度较大,另一方面,直译将会导致标题过长而失去小标题的意义,因此译者按照日剧的表达习惯,基于自己对剧集的理解,采用了归化与意译相结合的手法。

3.人物对话

人物对白是影视作品的主干和核心,因此如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对话及其中所要表达的语气和情感就成了翻译的重中之重。

中:梅长苏:殿下可知,皇上一旦知道你在查祁王旧案定会招来无穷祸事。

靖王:我知道。

梅长苏:殿下可知,就算你查清了来龙去脉,对殿下现在所谋之事也并无丝毫益处。

靖王:我知道。

梅长苏:殿下可知,只要皇上在位一日,就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

靖王:我知道。

日:梅長蘇:いいのですか?このことを陛下が知れば、災いを招きますよ。

靖王:承知の上だ。

梅長蘇:たとえ一部の始終が明らかになっても帝位争いには何の得もない。

靖王:そのとおり。

梅長蘇:陛下が在位する限り、過ちが撤回されることはない。

靖王:覚悟している。

这是剧中的经典桥段,中文使用排比句式,重复三次,加强语气,表明了靖王要彻查赤焰旧案的勇气与决心,但译者在翻译时却使用了三种不同的说法,第一句是郑重语气,第二句是表示同意对方,最后则意为“已有觉悟”,既避免了单调重复,又起到了层层递进的作用。与这一句相似的还有“回不来了,回不来了,原来小殊真的回不来了”,译者译为“戻らない、戻らぬのだ。小殊は…戻ってこぬ。”,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否定表达,凸显了靖王失去林殊的悲痛心情。这两段的翻译均体现了译者对靖王内心情感的精准把握,同时也体现了母语为译入语的译者的优势之所在。

4.古诗词

大量运用古诗词是历史剧的一大特色,在《琅琊榜》中也不例外,而这类文本也是在翻译中需要仔细推敲和思考的重点,为了表达出鲜明的中国特色,采用异化的方法似乎更为妥当。

中:遥映人间冰雪样,暗香幽浮曲临江,遍识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

日:遥か映し出す雪景色、ほのかに漂う梅の香り、英雄の道を知りたくば、まずは江左の梅郎に聞け。

这句诗作为全剧的亮点,前两句为景色描写,衬托出了梅长苏如冰雪、梅花般非凡的人格品质和崇高气节,译者在翻译时采用了直译,并以名词结句,注重诗歌的表现形式,配上剧情画面,同样生动形象地向观众展示了一副凄美的雪中画卷。后两句为叙事描写,点明题眼,“俯首”有“低头”、“顺从”之意,在这句诗中则主要表达对“梅郎”的尊敬之情,因此单纯译为“まずは”还不足以表达出这种情感。

5.经典台词

一部作品的成功之处便体现在它能够留下许多令观众印象深刻的台词。“麒麟才子,得之可得天下”作为引出整部气势恢宏的《琅琊榜》的点睛之句,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因此译者在翻译时使用的是异化,直接采用“麒麟”一词,译为“麒麟の才子を得る者、天下を得る”。

6.误译

中:江山皆没入一眸。

日:その眼に天下は映らず。

“没”作为多音字有几种不同含义,在该句中应读作四声,意为“江山皆入眼中”,而译者似乎是将“沉没”的“没”理解为“没有”的没,因此译入语就变成了“天下未映入眼中”,从而出现误译,这也体现出了由国外译者负责翻译中国古风文化的一个弊端。

四、由《琅琊榜》的日文翻译得到的启发

《琅琊榜》的热播彰显了传统文化的巨大凝聚力,显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层美,它的成功启示我们可以将历史题材影视剧作为桥梁,让更多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打造中国独特而厚重的“软实力”。而翻译好这类作品,将其中蕴含的文化传达给外国观众,则是影视翻译工作者的重任,我们在认识到影视剧对于树立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目前中国缺乏翻译自主权的问题,为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解决目前的困境。

(一)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

中国翻译研究院曾明确提出把“中译外”高端人才培养提到重要位置,着力解决“中译外”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的差距以及高端“中译外”人才短缺等这些影响和制约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关键问题。因此各高校外语专业可尝试开设影视翻译课程,拓展翻译实践渠道,把翻译工作和翻译人才培养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此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水平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许多译者的翻译水平,因此,要提高“中译外”的整体水平和能力,译者们还要提高中文功底,加强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二)设立专门的翻译部门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影视文化作品的外文翻译大多是由国外的公司来承担,如《琅琊榜》就是日本的一家特别针对国产剧的翻译公司Y2CWORK负责的,这种方式能够译出更加纯正地道的译入语,弊端则在于许多外国译者可能无法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导致有些内容不能准确的表达,从而出现漏译、误译等现象,影响国外观众的接受度和评价。因此,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开设专门的翻译部门,整合国内外中译外的力量,做到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形成制度化、体系化的合作机制,提高外译产品质量, 更大地发挥翻译在文化“走出去”中的作用。

五、结语

“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中国的个性标签,但文化弱势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中华文化要走出去,还需要创造出更多《琅琊榜》这类能够传递中国核心价值观的优质影视文化作品,在作品中蕴藏文化,传递精神;另一方面,要以翻译为切入口,提升我国“中译外“的水平。希望中国有更多的译者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投身于文化“走出去”的翻译事业中,同时也希望国家通过相应的政策手段来促进“中译外”的推进和实施,将优秀文化通过翻译展示给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 高延安.“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J].商业文化月刊, 2016(11):51-57.

[2] 李艺.略论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培养路径[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6):113-114.

[3] 明明.影视翻译与中国文化“走出去”“走进去”战略初探[J].长城,2014(10):181-182.

[4] 王建华.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的影视作品翻译工作思考[J].校园英语旬刊, 2016(9).

[5] 邑生.《琅琊榜》引领中国电视剧“走出去"[J].中外文化交流,2016(1):77-78.

[6] 于梦思.从“同化异化”视角看电视剧的日文字幕翻译[D].燕山大学, 2014.

[7] 张翼.从翻译的角度看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J].考试周刊, 2014(61):21-22.

[8] 赵芸,袁莉,夏仲翼,等.著名翻译家倾谈“文化走出去”[J].上海采风, 2010(3):16-29.

[9] 周明伟.建设国际化翻译人才队伍,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J].中国翻译, 2014(05):5-6.

[10] 周玉忠,杨春泉.从翻译视角看宁夏文化“走出去”战略[J].宁夏社会科学, 2014(02):143-147.

[11] 张律,胡东平.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对翻译实业的伦理诉求[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8(5):61-65.

猜你喜欢

走出去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