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成败归因分析

2016-12-17乔月平石学云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龄归因学历

乔月平,石学云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成败归因分析

乔月平,石学云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通过对陕西、河北两省146名特殊教育教师的问卷调查,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成败的归因特征,认为:其一,特殊教育教师的总体教学成败归因中稳定归因得分最高,外部归因得分最低。教学成功时,内部归因得分最高,外部归因得分最低;教学失败时,稳定归因得分最高,内部归因得分最低。其二,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成败归因在性别、学历、学生类型与是否在编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教学失败时,内部归因在不同教龄的特殊教育教师中存在显著差异。

特教教师;教学成败;归因

教师教学归因属于归因理论在教师教学领域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教师在完成了教学任务之后,对教学结果的成败原因、原因关系和后果以及后续教学行为选择倾向的分析或回答[1],对改善教学工作至关重要。首先,教师教学归因存在客观性,凡是教师进行教学必有成败,成败都是有原因的;其次,教师的教学归因具有指导性,积极或恰当的教学归因有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再次,教师的教学归因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动机,教学效率的提高依赖于教师的客观公正的归因;最后,教师的教学归因属于教师的一种教学反应,体现了教师的职业心理。因此,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归因十分重要。以往关于教师教学归因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普通教育教师,发现教师将教学结果的成功与失败首先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努力和身体心境,其次归因于外部因素如学生教材、运气与他人帮助[2]。对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成败的归因研究还很少,特殊教育教师的教学归因不仅对教师改进后续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影响,还直接对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起作用。所以,本研究对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成败归因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为改进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提供有效建议。

一、研究方法

(一)被试

对陕西、河北两省146名特殊教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教师30人(20.5%),女教师116人(79.5%)。教龄是1年以下的有22人(15.1%),教龄为1-5年的有18人(12.3%),教龄为6-10年的有24人(16.4%),教龄为11-15年的有20人(13.7%),教龄为16-20年的有30人(20.5%),教龄为21年以上的有32人(21.9%)。学历为专科以下的教师有50人(34.2%),学历是本科的有92人(63%),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有4人(2.7%)。学生类型为听力障碍的有50人(34.2%),视力障碍的有10人(6.8%),智力障碍的有86人(58.9%)。在编教师118人(80.8%),非在编教师24人(19.2%)。

(二)研究工具

教师教学成败归因量表。该量表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编制而成的,共60题,以5点计分方式进行评分,从1“很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量表将教学活动的结果界定为教学成功与教学失败两种。教师根据教学结果分别对6个原因即内部归因、外部归因、稳定归因、不稳定归因、可控归因、不可控归因,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表示该原因越符合教师的归因倾向[3]。量表的α系数为0.87。

(三)研究程序

问卷采用群体抽样。回收问卷后,以目测形式剔除无效问卷,使用统计软件SPSS22.0对数据进行录入与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成败归因倾向

为了解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成败归因的基本状况,首先进行描述统计(见表1)。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成败总体归因得分最高的是稳定归因,得分最低的是外部归因。教学成功时,内部归因得分最高,外部归因得分最低;教学失败时,稳定归因得分最高,内部归因最低。

表1 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成败归因得分(M±SD)

(二)不同性别、教龄、学历的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成败归因的差异

进一步探讨特殊教育教学成败归因的特征,以性别、教龄、学历为分组变量对特殊教育教学成败归因进行方差分析(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教龄、学历的特殊教育教学成败归因的方差分析(F)

从表2中看出,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成败归因在性别与学历的主效应与交互作用上,及性别、学历、教龄三者的交互作用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教学失败时,特殊教育教师将教学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在不同教龄中存在显著差异。对不同教龄的特殊教育教师的教学失败内部归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后发现,教龄11-15年的特殊教育教师与教龄21年以上的特殊教育教师差异显著(p〈0.05)。

(三)不同学生类型与是否岗位在编的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成败归因的方差分析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成败归因的特点,以学生类型、是否岗位在编为变量组,对特殊教育教师教学归因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表4所示。

表3 不同学生类型与是否岗位在编的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成功归因的方差分析(F)

表4 不同学生类型与是否岗位在编的特殊教育教师教学失败归因的方差分析(F)

从表3和表4可知,特殊教育教师的教学成败归因在学生类型与是否岗位在编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无论是主效应还是交互作用。

三、讨论

(一)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成败归因的取向

特殊教育教师对教学结果的反思首先认为是自己的能力问题,最后认为是外部因素。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有关。在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中,面对失败首先要从自身内部找不足和缺陷,不能一味地要求外部,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批评才能走向进步。特殊教育教师的这种归因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作为教师,更应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对待自己的失败,不应抱怨学生的能力差和教学内容难,而是承认自身努力不够,对自我进行反省,吸取教训之后才能完善教学。

在教学成功的情景下,特殊教育教师对教学结果进行归因得分最高的是内部归因,最低的是外部归因。在教学失败的情况下,教师对教学结果归因得分最高的是稳定归因,得分最低的是内部归因。这一归因取向与已有研究既有相似性又具有差异性,L.Freedmen发现个体经常对自己的成功做内在归因,如高能、努力;而对失败做外在归因,如运气不好或者工作难度大[4]。在教师教学归因方面,约翰逊等人指出:教师愿意对好成绩负责任,而把坏的成绩归因于学生,也就是将教学成功归因为内部因素,将教学失败归因为外在因素[5]。特殊教育教师对教学失败归因时,稳定归因得分最高,稳定归因不仅包括学生能力差和教学内容难,还包括能力不足。特殊教育教师将教学失败归因为能力不足的状况在两种特殊教育教师身上比较常见,一种是由普通学校刚转入特教学校的特殊教育教师,另一种是刚毕业的新任特殊教育教师。由于特殊儿童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刚进入特殊教育领域的教师可能面对特殊儿童时感到手足无措,尤其当结果与期望不符时,教师难免会对自己的教学能力产生质疑。

值得关注的是,对教学结果的归因不当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如果个体把自己的成功结果归因于能力,将会感到自信与自豪,增强争取成功的期望,再次努力;如果个体把自己的失败结果归因于能力低下,将会感到沮丧与羞愧,减少甚至没有成功的期望,不会再作努力;但是如果个体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不够努力,虽然会暂时感到惭愧和内疚,但依然会产生对成功的期望,继续发奋努力[6]。根据这个观点,特殊教育教师将教学成功归因于高能力与高努力,有利于教师提高自信心,获得对教学的热情;将教学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不利于教师形成职业认同,对其心理会造成消极影响,应将教学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才能为下一次的成功不懈努力。

(二)不同教龄的特殊教育教师教学失败归因的差异

特殊教育教师在教学失败时,特殊教育教师将教学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在不同教龄中存在显著差异。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11-15年教龄的特殊教育教师与21年以上教龄的特殊教育教师存在显著差异。11-15年教龄的特殊教育教师认为教学失败的主要是因为外在归因,而拥有21年以上教龄的特殊教育教师认为教学失败主要源于内部归因。教龄是衡量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教师发展的几个阶段[7],在对教学失败进行归因时,11-15年教龄特殊教育教师在屡战屡败、反反复复的教学经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职业倦怠,更会将教学失败认为是学生或教材、缺少他人帮助或运气不好等外界原因。而21年以上教龄的特殊教育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对教学失败可以做到坦然面对,能做到主动先从自我内部寻求差距。因此,对于11-15年教龄的特殊教育教师要强化努力意识,而不是一味地责备他人。

(三)不同性别、学历、学生类型与是否岗位在编的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成败归因的差异

首先,不同性别与学历的特殊教育教师在教学成败归因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与普通教育教师相比,特殊教育教师虽然没有巨大的升学压力。但是社会、学生家长对特殊教育教师充满着期望,不仅是学习方面,更多的是关于生活能力和社会交往方面的期许,而特殊教育教师也在不断努力。这种压力很容易使不同性别与学历的特殊教育教师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做出一致性归因,因而教学成败归因不存在性别与学历差异。其次,特殊教育教师的教学成败归因在不同的学生类型中无显著差异。无论是面对何种障碍类型的学生,特殊教育教师都要与普通教育教师付出的精力更多。学生的特殊性无形中为教学增加了困难,因此,不同学生类型的特殊教育教师在教学成败归因上的差异不显著。最后,特殊教育教师的教学成败在是否岗位在编上没有显著差异。特殊教育教师的岗位是否在编是由教育部门或其他外部评价标准决定的,因而对教师的教学成败归因没有显著影响。

四、建议

恰当的教学成败归因对特殊教育教师有效性教学与可持续性教学具有深远意义,特殊教育教师要学会对教学结果进行归因。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热爱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学习归因理论。特殊教育教师面对的是一群特殊教育群体,教学难度也会相应提升。对职业的热情可使特殊教育教师正确面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克服外在困难。而特殊教育学校则应组织教师学习正确的归因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全面及时地归因,防止遗漏。特殊教育教学是一种双向心智活动,既包括教师的教也包括学生的学,因此对教学效果的归因应全面考虑。另外,影响教学活动的因素非常复杂,具体的教学内容及教法很容易被遗忘,因此要及时归因。

第三,要以发展的态度看归因。归因不仅要强调分析教学结果的成败,更要注重发展过程中的细小变化,点点滴滴都可能体现着学生的进步。因此,要对自己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进步趋势进行归因,重视可能对以后教学成功产生影响的潜在因素。

第四,矫正归因偏差,对错误归因进行再归因。教学归因偏差会为教师和学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特殊教育教师应该认真谨慎对待每一次教学归因,要对所有归因重新审视,并对比其他教师的归因方式,反思各种归因的利弊,进行正确归因。

[1]谷生华.教师教学归因刍论[J].上海:上海教育科研,1999(1):40-43.

[2]韩仁生,徐念芳.高中教师教学成败归因的研究[J].教育科学,2010(8):85-89.

[3]谷生华,申继亮,辛涛.中学教师教学归因的初步探究[J].上海教育研究,1999(12):22-25.

[4]J.L弗里曼,等.社会心理学[M].高地,等,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520-523.

[5]孙卫.学校环境、教学归因对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影响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6]R.M.Rosenbaum.A dimensional analysis of the perceived causes of success and failure.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Los Angeles:California university,1972.

[7]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40-341.

(责编:明茂修责校:明茂修)

Research on Teaching Attribution to Success or Failure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QIAO Yue-ping,SHI Xue-yun
(College of Education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Shaanxi710062,China)

146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Shaanxi province and Hebei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survey,aiming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s of teaching attribution to success and failure among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The study found that: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attribute success or failure to stable factors firstly and attribute to external factors lastly in general.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attribute success to internal factors firstly and attribute to external factors lastly.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attribute failure to stable factors firstly and attribute to internal factors lastly;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attribution to success or failure exis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education backgrounds,student styles and post establishment.Teaching age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attribution failure to internal factors.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Success or Failure of Teaching;Attribution

G764

A

2096-0239(2016)05-0075-05

2016-03-11

乔月平(1991-),女,河北沧州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特殊教育。

石学云(1973-),男,山东烟台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心理学。

猜你喜欢

教龄归因学历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湖南省孤独症康复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激励教师终身从教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中学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研究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马秀珍:建议提高教龄津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