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钙化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影像学特征的关系
2016-12-17赵丹丹田第娇
陈 娟 刘 玥 赵丹丹 田第娇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放射科,湖北 宜昌 443001)
颅内动脉钙化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影像学特征的关系
陈 娟 刘 玥 赵丹丹 田第娇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放射科,湖北 宜昌 443001)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钙化与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影像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LI并行头部CT血管造影(CTA)的110例患者,依据钙化评分分为无钙化组、轻度钙化组和重度钙化组,分析颅内动脉钙化发生和分布情况以及钙化评分与LI数量的关系。结果 110例LI患者中,无钙化患者19例(17.27%)、轻度钙化64例(58.18%)、重度钙化27例(24.55%)。钙化发生部位:颈内动脉颅内段71例(64.55%)、椎动脉29例(26.36%)、基底动脉5例(4.55%)、大脑中动脉3例(2.73%)、大脑前动脉1例(0.91%)和大脑后动脉1例(0.91%)。三组LI患者糖尿病患病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重度钙化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轻度钙化组和无钙化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脑梗死、冠心病、房颤在不同程度钙化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行MRI检查的57例LI患者中,LI少量组患者22例,LI多量组患者35例。LI多量组钙化评分值高于少量组(P<0.05)。结论 LI患者颅内动脉发生率较高,糖尿病是颅内动脉钙化发病的影响因素,钙化程度与LI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腔隙性脑梗死;影像学特征
腔隙性脑梗死(LI)出现严重认知功能障碍会进一步加重血管性痴呆的发生风险〔1〕。研究表明,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人发生老年血管性痴呆的风险是正常老年人群的10倍〔2〕。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供血动脉硬化及狭窄、严重心律失常等均是LI的独立危险因素〔3〕。本研究拟分析颅内动脉钙化与LI患者影像学特征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本院诊断为LI并行头部CT血管造影(CTA)的11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头部CTA或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且梗死直径≤1.5 cm。排除标准:排除大面积脑梗死、合并脑出血、脑肿瘤以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男61例,女49例;年龄47~83〔平均(65.31±10.27)〕岁。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CTA与MRI检查间隔时间1个月。头部CTA检查采用Philips Ingenuity-128层螺旋CT扫描成像系统,扫描参数:电压120 kV、电流300 mA、重建间隔0.5 mm、层厚0.6 mm、螺距0.8∶1。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以4 ml/s速度自肘静脉注入100 ml非离子型造影剂,以同样速度追加生理盐水40 ml,延迟时间8 s。扫描范围自主动脉弓至颅顶,监测颈动脉。采集数据输入工作站,利用CTA软件进行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存储最佳显示图像。头部MRI成像采用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GE Signa-1.5T-MR),扫描包括常规T1加权像、T2加权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1.3 图像数据评估 主要包括钙化评分、颅内钙化总评分和LI数量分组。依据患者颅内动脉钙化情况将钙化评分:0分(动脉未出现钙化)、1分(钙化直径<血管直径的50%)和2分(钙化直径≥血管直径的50%);将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颈内动脉颅内段评分相加即为总评分。总评分范围0~12分,分为无钙化组(总评分为0分)、轻度钙化组(总评分1~2分)和重度钙化组(总评分≥3分)。依据LI数量将患者分为少量组(梗死灶个数1~4个)和多量组(梗死灶个数在4个以上)。所有患者梗死灶数量和颅内动脉评分均由2名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影像科医师独立进行,并进行比对,有异议则由第三位医师判断。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行t检验,χ2检验。
2 结 果
2.1 颅内动脉钙化发生和分布情况 110例患者中,无钙化患者19例(17.27%)、轻度钙化64例(58.18%)、重度钙化27例(24.55%)。钙化发生部位:颈内动脉颅内段71例(64.55%)、椎动脉29例(26.36%)、基底动脉5例(4.55%)、大脑中动脉3例(2.73%)、大脑前动脉1例(0.91%)和大脑后动脉1例(0.91%)。
2.2 钙化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组LI患者糖尿病患病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重度钙化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轻度钙化组和无钙化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脑梗死、冠心病、房颤在不同程度钙化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不同钙化程度组危险因素分析(n)
2.3 两组患者梗死灶数量及钙化评分比较 110例LI患者中,行MRI检查者57例。其中,少量组22例,多量组35例。性别、高血压、脑梗死、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房颤在不同梗死灶数量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量组钙化评分值高于少量组(P<0.05)。见表2。
表2 不同梗死灶数量组间危险因素及钙化评分比较〔n(%)〕
3 讨 论
颅内血管是人体大脑供血的通路,血流的通畅程度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扫描机器和显示器分辨率的加大,在发病早期即能够发现颅内血管钙化的部位和狭窄程度〔4〕。动脉钙化是一种与衰老伴行的退行性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壁的僵硬度增加、顺应性降低,增加斑块破裂及动脉瘤形成的危险,是心脑血管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5,6〕。动脉粥样硬化可造成患者脑供血不足以及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据报道,47%~90%的LI患者伴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7〕。临床研究发现,LI多发生在脑底动脉环前半部,由大脑前、中动脉支配供血区域。当脑中动脉出现钙化时,患者出现大面积脑梗死〔8〕。动脉血管钙化的形成与机体系统性改变(如年龄增长、糖尿病等)、炎性因子(如CD40、CD154、肿瘤坏死因子α和C反应蛋白)改变以及钙磷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9〕。动脉斑块与LI发生的可能机制:颅内动脉狭窄造成斑块阻塞,进而导致远端灌注压下降,分水区供血量不足,形成低灌注性梗死或边缘带梗死。
本研究结果发现,糖尿病是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0〕。王中群等〔11〕研究发现,血管钙化常发生于糖尿病患者血管壁中膜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壁内膜。糖尿病状态下,机体氧化应激、脂质代谢、骨调节蛋白表达异常、血管分泌紊乱等均促进了血管钙化发生。同时,本研究发现梗死灶数量的增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呈正相关。梗死灶数量被认作是认知功能减退的独立预测因子,梗死灶数量越多,发展为血管性痴呆的风险越高。钙化评分对梗死数量的预测有一定的作用。血管钙化引起血管顺应性降低、管腔狭窄,导致血流量降低以及硬化斑块脱落,增加梗死发生的风险。
1 吴白龙,刘 浩,李家庭,等.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附9例分析)〔J〕.淮海医药,2014;32(2):112-3.
2 Subedi D,Zishan US,Chappell F,etal.Intracranial carotid clacification on cranial computed tomography:visual scoring methods,semiautomated scores,and volume measurements in patients with stroke〔J〕.Stroke,2015;46(9):2504-9.
3 Chiewvit P,Tritrakam SO,Kraumak T.Computed tomography evaluation of intracranial vascular calcification in major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vascular territory)--its distribution and association with vascular risk factors:a retrospective trial〔J〕.J Med Assoc Thai,2015;98(4):414-22.
4 段新辉,王 蓉,徐 超,等.脑梗死患者内脂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关系〔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3):500-2.
5 郑玉飞,朱丽丽,王卓群,等.颈动脉斑块 CT 血管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4;7(11):1018-21.
6 王之平,赵海玲,杨志辉,等.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变血管的CTA检查价值〔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4;23(4):677-85.
7 Yilmaz A,Akpinar E,Topcuoglu MA,etal.Clinical and imaging features associated with intracrani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calcif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J〕.Neuroradiology,2015;57(5):501-6.
8 陈志军.64层螺旋CT颅颈联合CT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的价值研究〔D〕.广州:广东医学院,2012.
9 Chatzikonstantinou A,Ebert AD,Schoenberg SO,etal.Atherosclerosis in intracranial,extracranial,and coronary arteries with aortic plaques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of undetermined etiology〔J〕.Int J Neurosci,2015;125(9):663-70.
10 Bos D,Portegies ML,van der Lugt A,etal.Intracranial 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 and the risk of stroke in whites:the Rotterdam Study〔J〕.JAMA Neurol,2014;71(4):405-11.
11 王中群,刘乃丰.血管钙化的病理分型及临床新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2):176-8.
〔2015-11-19修回〕
(编辑 袁左鸣)
陈 娟(1982-),女,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CT及MRI诊断方面的研究。
R743
A
1005-9202(2016)22-5604-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