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湖山境域到建筑建成
——浅析西湖传统建筑文化特色
2016-12-17何晓静
何晓静
(浙江树人大学 艺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5)
从湖山境域到建筑建成
——浅析西湖传统建筑文化特色
何晓静
(浙江树人大学 艺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5)
文化的形成有其深厚的环境土壤和根基。历经上千年变化的西湖,是与其相关的所有文化产生的土壤,其所留存的依然可见的西湖建筑环境就是建筑文化的最好体现。文章以西湖的湖山境域为切入点,梳理西湖建筑的演变历程、建筑结构样式等,分析西湖的建筑文化特色。
湖山境域;传统建筑;文化生成
一种建筑在一个地方出现并长久存在,最终演变成一种固定的或变化甚微的建筑文化现象,并不是偶然的。建筑最初的形成是人们在解决生存问题时对场所作出的最直接的反应,建筑形制和样式的形成依赖于它得以产生的场所。换句话说,场所本已具有该建筑文化产生的所有条件,然后建筑得以出现并长期存在,最终演化成为一个不可见特性的场所属性的外化。西湖这个场所正是西湖建筑文化产生的最直接因素。本文从西湖的湖山境域切入,通过对西湖建筑历史演变、建筑结构样式的梳理,分析西湖传统建筑文化的特色。
一、西湖境域下的建筑文化生成
我国地域广博,极易形成由于地理特征不同而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陈从周(2002)认为:“南方建筑为棚,多敞口;北方建筑为窝,多封闭。前者原出巢居,后者来自穴处。”*陈从周:《说园》,山东画报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杭州常年湿润多雨,需要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的建筑,故而西湖的建筑沿承了南方巢居的特性,精致小巧、轻盈通透,而良好的通透性又有利于室内外景物的渗透与融合,便于借景。同时,西湖传统建筑的屋顶以下部分的结构,以木制的条窗、落地窗代替砖墙和石墙,通透的视线让整个建筑呈现出轻盈的状态。屋顶的翼角水戗部分向上翘起,使屋顶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感觉。原本这是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应对方式,进而外化为一种地方风格,逐渐影响这一地区的建筑审美。在装饰特色上,西湖传统建筑较为素雅,虽曾为一国都城,但文人淡泊、文雅的气质始终使西湖保留着原有的简单质朴,少了复杂、花哨的形态,色彩上淡雅、平和,即使有雕刻的木构件也未用彩画加以突出。这种处理手法使得建筑能够与西湖清丽的山水环境相融合,同时又使建筑之间达到和谐、统一。
西湖的湖山环境虽是天然形成,但也常被人当作一个大型的园林来看待。园林通常被认为是中国文人对山水环境的理想化投射,所以说西湖即西湖园林也不为过,西湖的建筑也便可认为是在一个园林语境中的建筑处理(见图1)。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与园林是不可分离的,建筑组成了园林,同时园林又影响着建筑,建筑与山石、水体、植物并称为造园四大要素。周维权(1999)认为,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力求与山、水、花木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中,“在园林总体上使建筑美与自然美融糅起来,达到一种人工与自然高度谐调的境界——天人谐和的境界。”*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在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乃至风景区的景点中,建筑一直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只要经由人手营造,园林不论是以山水为重的自然园还是以栽花叠石为重的人工园林,虽以赏景为名,建筑却是景观的重点,抑或是观景的重点,它的营造也是总体或局部造景的构图中心。
图1 郭庄六角攒尖顶亭
二、西湖传统建筑文化的演变
西湖现存的传统建筑样式基本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修复或者是根据史料记载重建的历史建筑。这些建筑包括亭、榭、楼、阁、廊、台和桥等多种形式,最集中分布在西湖十景的景区范围内。西湖的传统建筑文化发展虽然具有地域固有的特点,但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当时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地方行政区域的划分、帝王的喜好和文人的推动等,都是西湖传统建筑文化产生、变化和形成特定样式的原因。自《水经注》有记载以来的几千年,西湖的发展几经沉浮,建筑也在历代呈现出相应的表现样式偏好,但总体格调一直保持着。本文仅从四个较典型的时期来概述西湖传统建筑文化的演变历程。
1.唐至五代,西湖地区开始发展。田汝成(1980)在《西湖游览志余》中说:“西湖巨丽,唐初未闻也。”*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四)》,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76页。唐以前的典籍史料中并无关于西湖的具体记载,从《史记》《水经注》等材料中能获得的相关记载也只有“金牛湖”“下湖”“武林水”等只言片语。因当时杭州为钱塘江潮水侵蚀之地,仅有靠近灵隐山麓一带具有较为平整的陆地为秦时钱唐县治所在地,且从未获得过中央政府的重视,在其发展过程中,佛、道的开拓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相传东晋时有印度僧人慧理来到杭州,看中了西湖西北部的山林地区,在北高峰与飞来峰之间建立灵隐寺,所以寺观建筑是西湖最早的、典型的建筑文化类型;后来的许迈、葛洪等方士也在西湖沿线地带如武林山、韬光寺和宝石山修炼,传播宗教文化,西湖因宗教而渐为世人所熟知。*乐史:《太平军寰序记(卷九十三)》,出自《西湖文献集成·第一册》,杭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页。
2.南宋时,杭州成为一国帝都,西湖建筑步入第一个高潮期。此时最早出现了“西湖十景”,《西湖游览志》有详细描述:“至绍兴建都,生齿日富,湖山表里,点饰浸繁。”这时从整个杭州城市的格局来看湖山间的建筑分布,已是层层叠置,“离宫别墅,梵宇仙居,舞榭歌楼,彤碧辉列,丰媚极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一)》,出自(清)丁丙《武林掌故丛编(第二十集)》,钱塘丁氏嘉惠堂刊,第5页。从中可知,西湖边的建筑类型以皇宫别院为主,同时僧寺庙宇、仕宦人家的山池园圃也遍布西湖周边,富丽豪侈,装点湖山,南宋西湖传统建筑文化发展渐至成熟。
3.元末开始持续混战,至清朝初年,西湖的景物几无所存。《西湖新志》云:“湖复失修,淤泥菰葑,充塞弥漫。”*胡祥翰:《西湖新志(卷一)》,出自《西湖文献集成·第十册》,杭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白堤、苏堤及六桥等名胜都倾覆无存,游赏活动也停滞许久,直至康、乾两帝南巡才使西湖建筑再度发展。地方官员大兴土木建造离宫别院,在历史名胜的基础上,对西湖进行重新整修和治理。帝王的游赏喜好对民间的影响极大,而且康熙、乾隆对江南以及西湖的偏好,颇有诗书留存,上行下效,西湖十景也相应建起了御碑亭、御书楼,并根据古籍典故对已有风景进行修复扩建。据记载,康、乾两朝,浙江总督李卫于雍正二年、五年、七年、九年,陆续兴修水利、疏浚西湖,大力修缮名胜古迹,并增修西湖十八景,使西湖的建筑文化往更奢华和精致的方向发展。而乾隆后期所拓展的杭州二十四景,使杭州原有的建筑文化向“泛西湖化”发展。
4.民国时期,西湖建筑文化增加了西方的样式和营造方法。由于受西方传入的新的城市理念和新建城市公园概念的影响,西湖建筑尤其是公园建造风格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如钱王祠、保俶塔等在原有历史遗址基础上进行维修整治,西湖边整体环境得到很大提升,社会名流和商界人士开始把修建庄园别墅的目光投向西湖周边,主要集中在北山路、苏堤以南地区。这些别墅及园林结合当时流行的审美趣味,出现亦中亦西的造型,这也是现在西湖边大量保存下来可见的建筑模式,构成西湖传统建筑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西湖的几个转折性发展历程,是现今能获得的关于西湖传统建筑文化的直接来源,不论从实际可见的场所还是从文本可以获取的资料信息,都呈现了当时的建筑文化风貌。
三、西湖传统建筑的构造
(一)建筑主体结构
西湖传统建筑多采用抬梁式结构,屋顶部分使用挑檐檩(见图2)。多雨的西湖,建筑屋檐对于实用的功能性需求远远大于造型的需求,因此通常屋檐挑出较大,为使檐部不至于翻覆,在檐檩外加一根挑檐檩以托住檐椽,挑檐檩架在挑枋或撑拱上。此外,有些建筑还会在挑枋下再施加牛腿,以确保稳定。牛腿造型较之北方建筑简洁。在翼角部位,挑檐檩上还会施加枕头,以便托起翼角椽。
图2 曲院风荷竹素园建筑挑檐
图3 平湖秋月御书楼屋顶样式
图4 平湖秋月御书楼屋脊样式
西湖气候温和、风力较小,屋顶的构造也有异于北方建筑。厅堂、楼阁普遍采用歇山顶,如平湖秋月的御书楼(见图3),有卷棚歇山式,也有四角歇山造的亭,如花港观鱼御碑亭。屋脊是建筑与天空接触的边界,南方的阴雨天,西湖的朦胧氛围,使这里的屋脊清丽淡雅、静默温和,与天空接合。屋脊的正脊由脊底、脊身和脊帽组成,脊帽和脊底通常用筒瓦筑成。脊身的做法较为多样,有的全部用筒瓦拼接,或镂空图案拼接;有的是筒瓦和陡板交错使用(见图4),陡板通常为白色或灰色,也有彩绘形式,所有形式都以中轴对称为前提。垂脊部分延续正脊的做法,望砖或望板上铺一层浅灰背或不用灰背,直接铺瓦,仅在屋脊和檐口处用灰泥。底瓦及盖瓦均用板瓦,采用蝴蝶瓦样式铺设。在檐部盖瓦以花瓦收头,底瓦以滴子结束。
(二)建筑装饰构造
西湖传统建筑外檐装修有各种样式的窗户、挂落、坐凳和栏杆等。由于建筑整体轻盈通透,常在建筑厅堂明间设以长窗,也有全部开间采用长窗。一间通常设六扇长窗,每扇长窗上下有槛,左右设抱框,四周的构件构成长窗的外框,窗芯花纹式样皆有丰富多样的纹样,旧时用纸糊窗,现在都夹以玻璃防风(见图5)。裙板部位面积较大,常做雕饰,图案包括器物、文字等。窗户的样式还包括半窗(见图6)、横风窗(见图7)等,除了采光通风的实际效用外,都成了西湖传统建筑的装饰样式。
图5 西湖建筑中的窗户样式(玻璃防风)
图6 西湖建筑中的窗户样式(半窗)
图7 西湖建筑中的窗户样式(横风窗)
在建筑的山墙、后檐墙上会有砖框花窗(见图8),或称景窗。窗四周为砖细窗框,窗芯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木制的线性图案(如小瀛洲轩),另一种是砖雕的风景图案(如平湖秋月御书楼、先贤祠)。挂落是位于廊柱间上部的一种装饰性构造,一般是在枋子或连机下部,可分为外框和内芯两个部分,有时外框仅有半个边框,其中的纹饰也多样,在西湖地区常见卍字纹和藤蔓纹。栏杆位于廊柱间的下部,有围护及装饰的双重作用,也有做成半米高的矮栏杆用作休息之用。有些栏杆外加置美人靠,兼具休息和赏景功能。而栏杆装饰性的芯子部分,同上面的挂落通常相对应,有卍字和回纹等多种样式。
图8 西湖建筑中的窗户样式(砖框花窗)
(三)建筑空间组织
西湖传统建筑文化秉承中国传统建筑“道法自然”的理念,在崇尚自然、追寻自然法则观念的影响下,西湖传统的建筑空间更多体现的是使其与自然和谐而不是凌驾其上。为了让人们在建筑中更好地体会自然,西湖传统园林建筑把亭阁置于山间,把楼台筑于溪畔,形成一种“危楼跨水,高阁依云”的营造模式,成为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对待自然的方式。
西湖建筑在空间组织上与西湖的地形水势密切联系,建筑主体结合大小庭院或天井,使其在高度上与自然景观和观赏视角呈现错落的变化,空间的不定性与整体上的完整性结合在一起。借景、对景、风景和隔景是园林空间中常出现的营造手法,这些手法在看似不经意中呈现出意想不到的空间层次感。营造这些“景”所需要的元素可以是自然要素,如登高所需之山崖、投射之用的水面以及可以充满趣味性的石峰、植物;有作为传统建筑构建要素的围墙、长廊和照壁等;也有作为园林构成要素的亭、桥、碑等。可见之物皆可以巧妙用于构景,可以说西湖的建筑是在园林中,也可以说园林在建筑中,建筑依托西湖的山水环境,无需多做营造,只需借景手法,自然之景就能为人所得。除借景以外,西湖的建筑更多的是不设置围合边界,直接采用开敞式布局,这样更能使园林空间和自然山水无缝隙衔接。同时园林也会刻意仿造自然山水形态,使自身也成为自然山水的构成部分。吴自牧在《梦粱录》里记载:宋高宗极爱西湖湖山之胜,因此在皇家花园内“凿池,引水注入”,使其取西湖水之意象,“叠石为山,以像飞来峰”。园林的构景仿造自然之景,园内的建筑更是建立在与景协调的基础上。如“山外青山楼外楼”作为耳熟能详的诗句流传至今,就表明了当时西湖多层次的山外青山配以小体量分散的建筑的构成特色。建筑顺应山体本身的趋势层叠布局,互不遮挡,此特色已然成为约定俗成的传统,历代沿袭。
2011年,西湖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作为一种文化景观已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同。西湖建筑文化作为构成西湖文化景观不可或缺的部分,虽已有许多学者进行多方研究,但使其围绕在西湖千年的湖山境域中进行深入探索,始终会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现存的西湖传统建筑多为20世纪50年代后修复,虽然总体上沿袭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制,但细节的变化过程还所知甚微。历史是连续又丰富的,现在所见的只是一种面貌呈现,要真正对西湖传统建筑文化进行研究,需要运用整体而关联的视角去认识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回归建造行为本身,不仅要立足现在所能看到的场景,还需要从所见之外的存在境域中去寻找、整理、还原和展现一段整体而延续的建筑场景。
①吴自牧:《梦粱录(卷八)》,出自《西湖文献集成·第二册》,杭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页。
(责任编辑 金菊爱)
From the Territory of Lakes and Mountains to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est Lak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HE Xiaojing
(ArtsSchoolofZhejiangShuren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 310015,China)
The formation of culture has its deep environmental soil and foundation. West Lake itself is the producing soil of all associated culture. After thousands of years and many generations, the remains of West Lake’s visible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is the best reflection of its architectural culture. Taking the territory of lakes and mountains of the West Lake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of West Lake’s architecture and architectural styles, and analyzes its architectural culture.
territory of lakes and mountains;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culture generation
2016-03-30
何晓静,女,浙江温州人,讲师,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
10.3969/j.issn.1671-2714.2016.06.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