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华公交:创智慧出行新格局

2016-12-17熊燕舞楚峰

运输经理世界 2016年9期
关键词:金华号线站台

文/本刊记者 熊燕舞 楚峰

金华公交:创智慧出行新格局

文/本刊记者 熊燕舞 楚峰

从2013年开始,金华市借助“治堵”这股“东风”,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以“规划、理念、科技、服务”促发展,坚持运用智慧科技创新方式方法,初步实现了更便利、更低碳、更智能的新型公交体系。

要乘坐的公交车到哪站了?手机查一查便可知道;乘坐公交忘带钱怎么办?手机微信扫一扫便可进站;公交车上手机下单购物,下车便能取货……当智慧科技融进公交运营,百姓出行变得越来越便利,金华公交的改革举措屡获好评。

“这几年,公交公司和政府管理部门合力做了很多工作,通过‘治堵’契机大力发展公交,特别是BRT开通、智慧科技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公交的地位和品质,让老百姓行得方便。如今,金华公交已经深入人心,受到百姓欢迎。”金华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局长沈建平向《运输经理世界》介绍。

“一城一交”模式的金华,在公交体制和机制上实现一体化管理,城市、城乡公交都是公车公营,由一家公交企业统管。如此一来,金华公交在整合交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等方面体现出巨大的优势,公交分担率从“十二五”初的9.3%提升到目前的18.7%,建设BRT、创新运营模式、发展智慧公交……一个接一个的亮点和特色,使金华公交更富张力和吸力,开创了智慧出行的新格局。

纯电动BRT引领公交发展“新速度”

2015年2月,贯穿金华城区南北的BRT1号线开通运行,这是金华首条BRT,更是全国首条快充式纯电动公交车BRT线路。2015年12月,贯穿金华城区东西大动脉的BRT2号线投入运营。BRT2号线与1号线呈十字相交布局,大大方便了金华市民东西南北的城市交通往来。

今年9月30日,BRT3、4号线开通运营,东连义乌国际商贸城客运枢纽站,西接金西客运枢纽,构筑起了一条东西跨度百余公里的城际快速通道。至此,金华实现了“一纵一横两延伸”的快速公交建设。

据介绍,金华吸取了国内外快速公交建设经验,提出以“较低的建设成本简称全国一流的BRT工程”的目标,市长亲自挂帅,各部门密切配合,BRT1号线仅用三个月完工,创造了金华市区重点项目建设的“新速度”。

相较常规燃油公交车辆,纯电动公交在能耗、减排、成本方面表现出了明显优势。据测算,金华BRT1号线平均时速达到25公里/小时以上,准点率95%以上,平均时速比常规公交提高了10公里/小时;全线运行用时仅35分钟,比私家车缩短5分钟,比常规公交车缩短25分钟以上。

“金华快速公交实行全程两元一票制,与常规公交进行无缝对接,不出站台同向可以进行免费换乘,最多可免费换乘2次。”金华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徐敏介绍。

“BRT开通运行以来实现了零投诉!”徐敏自豪地说道,“安全、准点、快速、便捷,这些优势吸引了大量市民来乘坐BRT出行,BRT1号线每天的客流量在2万人次以上,最高峰超过3万人次,BRT2号线每天客流量在1.8万人次左右。”

“BRT开通后承担了4次万人级以上活动的疏散工作,能在半小时内将一万多人全部转移。”每场大型赛事都如同一场战役,金华BRT的工作人员通过周密的运营安排、成熟的车辆调度,实现了客流稳蓄稳放。

值得一提的是,在BRT站台里设置有自助售货机,不仅可以销售商品,还可以进行自助充值服务。乘客只需将IC卡放在自助售货机的公交卡充值感应区,电子屏上立即显示充值和余额查询两大菜单。点击充值后,打开手机微信、支付宝,扫一扫支付二维码便可完成充值。绝大多数乘客开始告别网点充值,利用候车、下车的碎片化时间就能轻松搞定。

在BRT的运行线路上,金华公交还做了很多有特色、有品质的服务。比如,在BRT站台设立了爱心书屋可供乘客在候车时借取;在早晚高峰期有服务人员进行站立式的迎宾服务,根据规定进行人工语音播报;在客流大的站点设立爱心雨伞;在所有的BRT车辆上设置急救箱;在节假日的客流高峰期有文明劝导员在站台里进行乘车秩序维护,等等。

金华BRT

“互联网+”打造智慧出行“新利器”

如今,“互联网+公交”新模式逐渐替代传统的公交营运服务模式。金华公交也积极推进“互联网+公交”,应对时代呼声。

“BRT开通运营后,我们正式推出了‘金华行’微信公共服务平台。”徐敏介绍,“平台以公交车动态运行轨迹查询为主打功能,打造出查公交、查汽车、查自行车、查货车、查违章、查天气、查快递等全方位立体交通查询平台,还设有IC卡查询、充值及空中开卡服务、定制旅游、公交电商等功能。目前已经聚集了50多万的粉丝量。我们即将推出手机版APP,各种功能将更完善,并对微信平台进行转化,升级后的‘金华行’还增加了手机刷卡乘车功能。”

“金华行”弥补了传统公交上的一些弊端,让老百姓的出行更便捷、快速。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就发现很多人拿着手机查询自己要乘坐的公交车是否快要到站。

“我们还在微信平台进行公交文化推广,平台上发出的文章最高点击量达到5万多。”徐敏说,“为配合杭州G20会议,我们开展平安交通活动,其中就有很多志愿者参与,有的志愿者将自己跟车发生的事和感悟发到‘金华行’微信平台上,用正能量感染着更多人参与进来。”

“我们不定期在‘金华行’开展各种交通宣传有奖活动,比如平台刚推出时发放2.5万张BRT电子车票,市民可以免费领取,既宣传推广了平台,又能引导市民乘坐BRT,还能增加公交公司与乘客之间的互动。”

不断升级的“金华行”,深入结合互联网思维,注重客户体验,将公交服务延伸至市民出行的每一个可能的末端,实现金华市民出行与公交服务紧密相连的O2O闭环,通过一条龙的服务,最大限度地优化乘客的出行体验。

同时,金华建成了公交智能指挥调度中心。该中心投资500余万元,集乘客服务中心、运营管控中心、应急指挥中心、数据信息中心四大功能于一体,是浙江省继杭州之后第二批建成并使用的指挥调度中心。

“以前,车辆排班、监督奖惩等都是靠人工和传统管理经验来运行,有了智能指挥调度中心之后,借助互联网实施智能化管理,更科学、更合理,也让我们公交集团迎来一个质的飞跃。”徐敏说。

在公交IC卡推广上,金华也屡有斩获。金华市公交集团结合公共自行车的投放,将公交卡的服务范围拓展至公共系行车服务;利用公车改革契机,与金华银行合作推出了“龙通卡”,尝试一卡多用、全国通用的路子,2014年10月,公交卡升级为CPU卡,已经实现了与全国50余个地市互联互通。

BRT站台成为文明宣传阵地

流动商业街亮出一道风景线

在BRT和“金华行”给市民提供绿色高效、快捷方便出行的基础上,金华公交创新商业模式,将货品“搬进”公交车进行售卖,把公交车辆打造为一条条流动的商业街。

2015年11月23日,金华公交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了从公共交通想商贸流通跨界经营的一揽子计划:把BRT拓展成流动商业街,车厢就是商城,上车手机下单,下车站台取货。

徐敏介绍,真正实现“车内下单、站台取货”的“流动商业街”模式是在2016年1月11日开幕的“网上年货节”。为了方便乘客置办年货,金华公交召集了当地数十家企业参与“流动商业街”研讨,同时和物流配送公司、展会设计公司、物业部门、BRT公司及消费者等各个环节的代表召开了协商会,对线上线下的各个运营环节进行了沟通和协商。

经过讨论,BRT1号线和2号线的各个站台在年货节期间全部变成了“品牌专区”,每个站台成为独立的品牌展区—金华火腿馆、佛手馆、酥饼馆等等—用于产品展示和顾客提货,每个站台还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馆。为了吸引人气,活动期间,金华公交还在公众号上推出了“限量秒杀”活动,后台监测数据显示,高峰时同一时间点击量超过4万人次。

上图:智能调度中心

下图:金华公交在站台上设立的自动售货机

“我们对入驻的商户实行免费展示,入驻主题站台的商家全部经过精挑细选,要求是金华本地的特色企业和知名品牌。”徐敏就此介绍他们的先行经验,“首先是培育阶段,为了扩大影响力,对入驻商家免费提供服务。通过站台的文化艺术展览及互动活动,吸引客流回归公交,反哺BRT主营业务;选择本地品牌,主要是考虑到让顾客买得放心,还可以随时调换,塑造平台口碑。随着市场的逐步打开,慢慢再考虑如何完善商家的入驻和费用的收取事宜。”

但BRT站台作为公共资源,并不能够常年作为品牌展示的展位,所以“年货节”之后,线下站台内的品牌展位全部撤销,并入线上商城进行销售,乘客的购买需求依然可以通过“线上下单,线下提货”的方式实现,只是提货点从公交车站挪移到了门店。

为了保持用户黏性,金华公交在每个BRT站台里重新配备了一台自动售货机,销售饮料、酸奶、饼干等休闲食品和饮料,乘客可以通过刷公交卡、微信/支付宝等方式支付购买。

而在线上部分,在原有“金华优品”端口的基础上,金华公交与合作方共同开发了“小步商城”入口,将外地的优质产品也纳入售卖范围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用户下单之后直接通过快递送货到家,更加方便快捷。

通过移动互联的方式打发碎片时间,同时对商家产品予以展示推销,“流动商业街”实现了两者的无缝对接,这无疑是一项传统公交行业大胆转型创新的新举措。

猜你喜欢

金华号线站台
岁朝清供
寿鹤延年
新型有机玻璃在站台门的应用及有限元分析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红气球请客
蜘蛛王要“吃”蓝脸兔
另类的公交站台
相遇
站台上,送走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