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大学生就业导向教育
2016-12-17修洪波
修洪波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大学生就业导向教育
修洪波
[摘要]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新情况,有机遇也充满了挑战,其根本在于要解决“入脑、入心”的问题。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如何合理、科学的发挥以就业为导向的作用,是有效的支撑和载体。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最关心的就业服务体系中,借助全员、全方位的共同推进力,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和感召力。这才是以学生为本、服务育人的具体体现,才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为提高高校教育质量提供强大助力和夯实基础的后劲。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导向作用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要贴近学生,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研究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就业”是社会和学校普遍关注、学生及其家庭普遍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已将其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问题。在工作实践中,应该加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导航作用,将其作为有效的载体和着力点,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就业竞争能力,切实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瓶颈”状况。
一、从需求层次理论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复杂性
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根据人处在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心理变化,探寻个体成长的动机的理论。需求层次理论主要是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也包括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奥尔德佛的“ERG理论”等。 马斯洛从人的需要出发寻找激励个体行为的动机,指出了人的需要包括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等多个方面。 每个人都有这五种需要,但是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各种需要表现出来的强度有所区别。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将个体需要分为“保健”和“激励”两个层次,“保健”部分是指组织政策、人际关系、监督方式、工作环境和工资等因素,这些因素反映个体对环境的一般要求,如果组织、环境、人际关系这些因素不能够满足个体需要,个体会对工作产生抱怨等不满意的情绪,但这些因素的调整,却不能激励个体产生积极的热情。“激励”包括别人的认可、自身的成就感、工作本身、责任和晋升等因素,这些条件的满足,会使个体产生强烈的努力欲望,即使这些因素不满足,个体也能坚持平常心。奥尔德佛的“ERG理论”指出,人有三种主要根本需要: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三种需要可以同时具有激励作用。在此基础上,奥尔德佛提出了挫折退化的观点,观点指出如果较高层次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对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欲望就会加强。
大学生求职的目标是既要解决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又要实现个体的被尊重和自我实现,同时还面临着归属和爱的选择,在人的一生中,很少会出现这种同时面对多种选择的阶段。这也是大学生在求职前和求职期间最迷茫和困惑的阶段。一个工作岗位,能不能让大学生自食其力、工作体面、有发展预期,一方面取决于工作本身能否给求职者带来可预见的收入,另一方面取决于大学生能否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追求。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就在于既要做到引导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学以致用,又要引导大学生的工作导向符合个人发展的要求,符合社会主义国家的价值标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和就业前指导工作,可以有效地梳理大学生心理负担,调整大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动机,为国为家提供合格的人才,这项工作必将贯穿大学生学习的整个阶段。
二、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大学生教育原则和指导思想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表述为“六个结合”[1],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大学生就业教育,在坚持“六结合”原则前提下,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将就业需求与职业指导和自我成才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大学是实现就业的平台,又是自我成才的途径,更是提供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人才库。大学生职业指导广义上讲可涉及个人素质、潜能发挥、道德素养、价值趋向,以及社会环境、就业体制、人力资源、社会规则等方方面面,内容丰富,关键是能否内化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思想源泉。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思想上的同化,外在的动力在“导”,内在的自我发展意识才是“本”。因此,在工作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借助未来“职业”这一社会性问题正确完成现实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理性设计”。
(二)将就业需求与自我实现相结合的原则
个体的各种需求,一定要具备相应的能力,需求层次越高,对个体能力要求就越高。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说到底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要结合学生的个人追求和能力提高开展思想工作,要对工作对象的心理状态予以确切把握,做到“对症下药”,将能力提高和个人追求相结合,引导学生自觉思考问题,增强和提高学生客观认知和评价自我,追求自我实现的勇气、信心和水平,并采取实践检验的方法加以巩固。只有这样,以就业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才会得到加强,并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发挥作用。
(三)坚持人本教育与市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培养的人才最终都要走向社会,都要经受人才市场的选择,因此要科学地把握市场走向,把握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形势,摸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培养的人才要符合社会的需要,与社会发展接轨;另一方面还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切实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做到“理论着天,运用着地”,着眼于大处,服务于小事,让学生在点点滴滴中朝着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这也正是“三贴近”要求的切实体现。
此外,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全面做好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还要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即要强化“科学发展的工作思想”,强化“政治方向的基本要求”,强化“着眼未来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的工作思想就是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就业问题“做文章”,促进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发展,将其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这一目标要通过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得以实现,通过对课内外思想政治教育,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学生骨干的示范作用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的工作进行科学统筹,才能切实解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政治方向的基本要求就是有效解决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矛盾,这一矛盾是关系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根本问题,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标志。以就业为导向是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绝不是让学生“唯我至上”、“唯利是图”,因此加强政治方向的引导,要贯彻于就业服务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着眼未来的客观规律主要是强调现实性和发展性的有机结合,要向前看,端正思想,不能被眼前的逆势和顺势蒙蔽了眼睛。当前一个时期,大学生就业出现了一些困难,学生的就业观也多有偏颇,必须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加以理性引导,促进学生的理想、素质和能力与现实社会环境相承接相协调。还有另外一个倾向,就是部分院校或一些专业就业形势看好,学生心理压力相对减轻,也很容易导致时代紧迫感减弱的现象。这样的学生往往只看到曙光,从而忽略自律和进步,也必须加以纠正,否则即使将来顺利走向社会,也很难经受住社会的考验。
三、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内容和实施途径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涵盖丰富,实现途径上提出了多样化、多元化的要求,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意见》中有明确的阐述。以就业为导向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将这些科学论述具体化,才能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首先,将个人自我实现与社会需求结合。要通过择业观、就业观、发展观教育,促进学生正确树立就业思想。这一阶段教育包括在校就读期间的教育和就业前教育。很多大学生在入学前缺乏明确的发展方向,导致升入大学后产生思想误区,学习兴趣下降,不仅不能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个人发展问题,而且还会出现阶段性的困惑。加强择业观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和锻炼自己将来需要的岗位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2]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在校学习的目标仅限于得“学分”、评优评奖,对人生历程思考简单,目光短且浅,就业意识淡化,从而导致全面发展的动力不足。加强就业观教育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为将来走入职场做准备,切实把在校学习和生活过程作为就业准备的全过程,从而增强全面发展的动机和动力。发展观教育要着重突出人与社会的关系,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提升学生理想信念的科学性,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挖掘潜力,增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其次,将个体需求和社会需求相结合。要按照规划性、市场性、专业性的设计,促进学生合理定位职业意向。[3]目前,尽管很多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是仍然有很多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模糊,存在“营养不良”的现象,甚至出现毕业时“临时抱佛脚”和“就业恐慌”现象,解决这一问题更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功能,提前为学生做好职业设计指导。职业规划要因学生的“特质”而异,工作要做细、做实,帮助学生分析自己适当的发展方向,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兴趣和“潜质”。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市场的影响作用。当代的青年大学生思想积极活跃,信息来源广泛,对人力资源市场有一定了解,因此我们在做工作时,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吸纳正确的信息,取出“杂质”,另一方面还要结合市场发展规律,用事实说话,这样才能更加贴近学生的心理,满足学生的需要,切忌空洞说教、脱离现实,否则会适得其反。另外,还要特别重视专业认知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选专业的知识框架、就业方向、岗位要求等,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切实把学生与就业有关的能力、兴趣、需要,以及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与专业方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的内在微观思考与外在的宏观环境相协调。
再次,将个体需求和个人能力提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实践能力和职业资质,促进其科学地提升就业能力。就业竞争力是当前大学毕业生中比较热门的话题,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术语可概括为综合素质,着重强调人文素养、实践技能和职业资质,是人才买方市场选择标准驱动下,学生职场现实体会的综合反映。因此,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准确把握学生的这一深刻感受,授之以“渔”。[4]一是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注重对学生开展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教育,突出吃苦耐劳精神、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及团队精神的培养,促使其确立以诚实求信、爱岗敬业、政治坚定等方面为核心内容的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二是要加强实践训练环节,特别是《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不满三年的合同,试用期由原来的三个月减少为两个月,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知识理论认知度及实践运用能力认知度的合理结构将予以更大的关注,这一环节未得到加强,必然会导致大学毕业生市场接受程度偏低的状况。三是要指导学生准确地提升职业资质水平,特别是要纠正大学生盲目“考证”的现象。不可否认,“证书”是资质水平的一个标志,但是必须指导学生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待这一具有“猎枪”功能的工具,要结合实际需要有选择地接受系统的职业资质培训,巩固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能,把握既定的职业风向标,才能突出优势,脱颖而出。
上述教育内容的实现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依托于有效的实施平台,创造合适的实现途径。第一,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是传播知识、教育学生的主要形式,应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增强课堂的育人功能。[5]其中,基础理论及专业课程教师在这方面应予以强化,既要承担“教书”的义务,更要担当起人生导师的职责,在“教好书”的同时,更要“育好人”,特别是“两课”教育,更应适应新形势,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学内容除了传统知识启迪人生之外,还要紧紧围绕就业问题启发学生,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刺激学生对专业技能的钻研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目前,大多数高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日常还举办针对性较强的就业指导讲座,存在的问题是师资队伍建设应朝着“专业化、专家型”逐步转变,就业方面的讲座更应该增强适时性和全程化,既要传授技能技巧,更要传授理论观念,丰富和武装学生的头脑,增强课堂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第二,要发挥学生工作的主阵地作用。学生工作干部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和掌握得较为详实,工作具有基层性和基础性,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特别是高校就业工作大多是由这只政工干部队伍具体实施的,对“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规则和要求熟练把握。需要强调的是工作过程中育人功能的全面发挥,必须着力于提高高校学工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管理能力和业务素质,逐步加强和完善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培训机制,使其思维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的需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启明星”和“领航员”。第三,要发挥就业过程的现实性作用。这里所讲的就业过程,既包括从大学一年级开始的就业准备,也包括大学四年级的职场竞聘,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活动中,随时都应现身说教、理性启发,通过各种形式让大学生清楚现实社会在用人方面的标准,激起学生自我教育的本性。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抓好典型宣传,以取得以点带面的效果。每一届毕业生都有优秀的典型,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上拼打几年后取得成功的经历就是在校大学生最鲜活的“教材”,近在咫尺的活生生的例子是最有说服力的,应细心收集、灵活运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四、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机制构建
教育的机制问题在学术界有很多观点,但是有一点是统一的,那就是要以“人”为中心。高校加强大学生职业教育的机制归根到底是实现“以学生为本”,其深刻内涵是实现和完成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基本要求,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帮助学生和培养学生,体现在工作实践中的各个环节,其中以就业为导向,导航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构建合理的就业指导服务机制
全方位地做好就业工作的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必须创建“全程化、信息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体系,提高对在校生就业准备期间的导向作用,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同时,还要为毕业生择业提供热情周到的指导服务,增强其就业的积极性和就业能力。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要解决从上到下的服务理念问题,提高重视程度,要切实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全员全方位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服务的硬件建设,在资金、设备、人力资源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要不断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高质量培训任课教师,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质量和效益;还要动员非专职从事就业的工作人员和广大教师,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即时性的服务工作。总之,大学生就业涉及方方面面,关系学校、社会的发展与和谐,就业服务的机制要健全,就业服务的质量要优化。
(二)完善科学的就业指导服务层次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要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生活过程,做到阶段性和连续性有机结合。[6]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就要把就业指导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引导和帮助学生重点开展专业认知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通过素质测评及自我评价、民主评议等环节,不断修正理想目标,以便为学生在校学习和锻炼提供不竭的动力,为其全面提高竞争力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和初步的实践基础。二、三年级要侧重于观念引导、气质训练、素质提升、心态培养等方面,通过学术活动、文化娱乐、实践环节等多元化途径强化学生认知世界、认知社会、认知自己的能力,特别是要注重创新意识的培树,提高创新能力,结合自身实际提高综合素质。针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要重点做好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开展求职技巧和方法培训,为学生提供真实可靠的就业信息,指导学生有选择地参加各类招聘活动,努力提高大学生就业成功率。总之,学校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就业指导和咨询等服务,让学生每时每刻都受到就业指导教育。
(三)创建系统的就业指导服务载体
就业指导服务的最终实现要通过一定的渠道才能实施和实现,归纳起来,可分为“有形”载体和“无形”载体。“有形”载体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咨询平台、学术报告、文化活动、实践活动、集中教育及个别谈心等方面,学校政工干部、思政教师和辅导员要充分把握载体的内部联系,综合运用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时机成熟时,要大力提倡和推行就业指导服务“导师制”,一名导师负责指导培养几名学生,工作会更加到位,效果会更好。“无形”载体着重强调大学生就业网络建设,建立大学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同时还要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网、学工在线等网络阵地在就业指导服务方面的强大功能,形成网络指导服务体系,把握网络教育的主动权,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优质服务。
与此同时,就业指导服务机制的完善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提升就业导向作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当前个性化、人本化的教育发展趋势和新时期大学生呈现出的新特点,就业指导服务必须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把握方向,提高其有效性和针对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充分做好调研工作,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真实需要,另一方面要健全毕业生信息反馈系统。将学生的现状与社会的需要相比较,发现差距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将学生在校的表现与毕业后适应社会的程度相对照,才能更加系统地分析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修正和加强。其次是要提升就业导向作用的思想性和实践性。就业导向作用的真正意义是要依托于就业服务工作,帮助学生成才立业,有针对性地处理好学习发展、择业生活、社会贡献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其根本在于优化学生的内在思想,促其外在行动的跟进。所有这些除了思想理论教育之外,更要注重组织开展积极的社会实践活动,建设体现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把成人成才成功教育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及课堂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摆脱思想“误区”或“盲区”,切实把育人过程贯穿于办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这也是对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三是要提升就业导向作用的情感性和服务性。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在于贴近学生的心理需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还有广泛的社会舆论环境。我们应该牢牢把握这一优势,做到“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关心人、办实事,以情感人”,切实做到以服务学生为宗旨,将情感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才能有效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就业导向作用的充分发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有效、最强有力的支撑点,应该坚定不移地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就业服务体系之中,紧紧抓住当前学生最关心的就业问题,形成上下全员推进的强大合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和渗透力,这才是以人为本、服务育人的现实体现,必将成为高等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强大的助力和夯实基础的后劲。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EB/OL].(2004-10-15)[2015-10-11]http://wenku.baidu.com/link?url=wY4JlxC3DSYIS OqnpNUyU2nRlMCZg DG8BEr2BCpMmOpH74qsYOTlSl_-i-I180JNZDONmKI JBjeB-tGP_XTYKlGYC6yt 82t2PwSMcBZlYD3.
[2] 王宗荣.大学生择业心理探析[N].光明日报.2007-11-09(12).
[3] 黄巧荣.帮助新生成为职业生涯的好舵手[N].中国教育报.2007-09-19(08).
[4] 刘建新.大学生生涯辅导[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35-40.
[5] 李德才.学校德育值得注意和反思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7(13/14):39-40.
[6] 张博洋 ,高亚南.以就业导向为切入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才智,2012(10):280-281.
【责任编辑李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01(2016)02-0143-05
[收稿日期]2016-01-25
[作者简介]修洪波,北华大学汽车与建筑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吉林1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