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与CT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对比
2016-12-17白宏伟
白宏伟
(定边县人民医院,陕西定边 718600)
磁共振成像与CT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对比
白宏伟
(定边县人民医院,陕西定边 718600)
目的:对比磁共振成像与CT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临床可疑有膝关节损伤中的半月板损伤患者60例,均进行CT与MRI诊断,然后进行关节镜下病理分析。结果:半月板损伤在磁共振成像与CT诊断中多表现为半月板内出现椭圆形、球状、放射状裂异常略高信号;关节周围软组织出现不同程度肿胀挫伤,韧带边缘呈波浪状起伏。磁共振成像与CT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敏感性分别为98.0 %和82.3 %,特异性分别为100.0 %和66.7 %,不同诊断方法的效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与CT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都有比较好的影像学特征,不过磁共振成像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磁共振成像;CT;膝关节损伤
膝关节是人体活动最多、负重最大的关节,也是最易发生外伤的部位之一。不同的致伤暴力可以形成不同的外伤;并且膝关节损伤常由较大的暴力引起,患者在查体时可能难以合作,为此对于影像学的诊断依赖性比较强[1]。在膝关节损伤中,半月板损伤较常见,尽早的做出诊断对愈后非常重要。以往由于影像学技术的限制,医生只能依靠X线平片及关节造影进行诊断,但是很难全面显示半月板、韧带、软骨等解剖结构,造成诊断效果较差[2]。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CT与磁共振成像(MRI)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MRI具有高质量、多平面的图像及无创性等特点,能够清楚地显示半月板损伤程度,并通过改变不同序列的组合,提高成像效果。本文具体对比了MRI与CT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临床可疑有膝关节损伤中的半月板损伤患者60例,纳入标准:单侧发病;临床表现为膝关节肿痛、弹响、不稳及功能障碍等;经X线检查显示膝盖骨性肥大、关节边缘形成骨赘等典型病理改变;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骨质疏松、骨折病史;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凝血障碍及拒绝该研究患者。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61.34±4.12)岁;发病位置:右侧32例,左侧28例。
1.2 诊断方法 CT诊断:选择GE公司optima660螺旋CT机,扫描范围为整个膝部,包括平扫与增强扫描,螺距1.375~1.5:1,扫描参数120 kV,200~250 mA,层厚5.0~7.5 mm,层间距5.0~7.5 mm,注射造影剂优维显100 mL(300 mg/mL),造影剂注射速度3.0 mL/s。
MRI诊断:选择GE公司0.2T MRI仪器,应用膝关节表面线圈进行扫描。患者取仰卧位足先进,患侧置于线圈中心,常规扫描参数:TR500 ms,TE13.8 ms,视野180 mm,矩阵256×256。梯度回波PROSET序列的扫描参数:TR取最小值,层间距0 mm,层厚2.0,视野250 mm,采集矩阵256×512。
1.3 观察指标 观察膝关节损伤在MRI与CT中的影像学特征;同时所有患者进行关节镜下的病理确诊,然后判断MRI与CT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像学特征表现 经过诊断,半月板损伤在MRI与CT诊断中多表现为半月板内出现椭圆形、球状、放射状裂异常略高信号;关节周围软组织出现不同程度肿胀挫伤,韧带边缘呈波浪状起伏。
2.2 诊断价值对比 在60例患者中,CT判断为半月板损伤阳性45例,阴性15例;而MRI判断为半月板损伤阳性50例,阴性10例;关节镜下病理确诊为阳性51例,阴性9例。MRI与CT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敏感性分别为98.0 %和82.3 %,特异性分别为100.0 %和66.7 %,不同诊断方法间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于生物结构的特殊性,膝关节在遇到外部暴力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损伤。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膝关节损伤的患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在膝关节损伤中,半月板损伤比较常见。半月板为位于胫骨平台与股骨髁透明软骨之间的半月状纤维软骨薄板,由纤维软骨性组织构成,外侧半月板较小,外侧半月板活动较内侧半月板灵活且幅度大。在损伤的半月板和相应的关节软骨尚未发生变性之前进行修补,能有效改善预后,避免进行半月板切除,因此尽早的做出诊断对愈后非常重要[3]。
X线和CT检查是发现膝关节损伤的常用方法,特别是当前CT的应用比较多,但是CT检查仅能诊断骨折及关节脱位,很难对半月板损伤及软骨骨折等作出准确诊断。关节镜虽然能够直接观察膝关节的内部结构及其损伤情况,但是属于有创性操作,对于患者有一定的创伤。MRI可较好地显示骨骼创伤,在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MRI对软组织的具有不同信号敏感,从而具有较好的分辨率,可判断损伤的严重程度[4]。本研究显示半月板损伤在MRI与CT诊断中多表现为半月板内出现椭圆形、球状、放射状裂异常略高信号;关节周围软组织出现不同程度肿胀挫伤,韧带边缘呈波浪状起伏。
膝关节易受损伤,因此对膝关节损伤性疾病尽早的做出正确的影像诊断十分重要。在MRI诊断中,常规行矢状及冠状面成像的视野都比较开阔,敏感性比较好;只有在损伤处出现较大裂隙并在其中出现积液时,才需采用加权成像[5]。本研究显示MRI在膝关节损伤中的诊断效果要优于CT。不同诊断方法的效果对比差异明显。
总之,MRI与CT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都有比较好的影像学特征,不过MRI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1] 陈义波.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2):91-92.
[2] 廖云,孙仁权,廖国栋.MRI多征象分析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6(10):101-103.
[3] 陈中银.X线、薄层CT及三维重建检查在急性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22):1305-1306.
[4] 王雷.探讨膝关节损伤患者在低场核磁共振的诊断评价[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9):314-315.
[5] 卢德奇.探讨120例急性膝关节损伤的CT与MR对照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4,6(14):948-949.
2016-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