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静宁苹果销售难的思考
2016-12-17王田利
王田利
(甘肃省静宁县林业局,甘肃 静宁 743400)
2015年苹果采收期销售已经结束。总体上静宁苹果销售市场呈现出下滑严重、进程缓慢的特点,直径80cm‘红富士’苹果销售价格由国庆节的13.40元/kg降至8.60元/kg。据统计,目前销量30万t左右,不及总产量68万t的一半,这种现象在静宁是首次出现,值得深思。
1 苹果为什么销售难
1.1 经济下行,社会购买力低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苹果生产主要解决了数量不足的问题,不再是短缺,而是安全、健康、营养问题。苹果生产和中国整体经济一样,进入了增长换档期,由过去追求发展速度转变为追求质量和效益。我国总体经济形势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并将持续较长时间。经济增长靠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中央顶层设计,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要发挥出口的支撑作用、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拉动作用。国家的投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工业和房地产三个方面,在苹果产业中主要用于产地初加工,静宁果品贮藏库和果片加工企业的建设就源于国家投资。在出口方面由于我国苹果生产成本快速上升,果品质量提升缓慢,还有国际上苹果生产国的自我保护主义等,我国苹果出口呈现萎缩状态,不论是鲜食苹果还是苹果汁,出口量均呈下降态势。苹果靠国内消费为主的局面没有改变。而国内消费由于受经济下行的影响,国家投资放缓,传统工业转型导致大批农民工、工人失业,社会总体消费能力下降,苹果为生活非必需品,首当其冲受到冲击。
1.2 产能过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苹果有了长足的发展,栽培面积近266.7万hm2,成为世界苹果生产第一大国。在这可喜的成绩背后潜藏着巨大的危机,主要表现为产能过剩。我国苹果的适宜发展规模应在200万hm2左右,所产苹果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多年的发展经验证明,面积在200万hm2以下时我国苹果市场平衡,所产苹果售价高,销得快;而高于200万hm2,就会出现卖难现象。目前有约66.7万hm2的超量,在没有足够数量的外销情况下,如果不及时调整,我国苹果卖难局面难以改变。
1.3 劳动力成本大幅度提高
苹果为劳动密集形产业,长期以来,我国苹果靠廉价劳动力维持。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大批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土地,农村劳动力紧缺,劳动力成本上涨,导致苹果生产成本急剧盘升(目前我国苹果的生产成本已接近3.00元/kg),比较效益下降,价低不想卖,价高又没人买。这是卖难的原因之一。
1.4 品种结构问题
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不合理,中早熟品种过少,晚熟品种过多,导致2015年静宁县国庆节前苹果最高售价达13.40元/kg,而节后价格节节下滑。二是加工品种短缺,鲜食品种过剩。由于我国苹果消费以鲜食为主,决定了鲜食品种成为发展的主流。而加工品种需要含酸量较高,不适合鲜食消费,因而在我国始终没有发展起来。我国果汁加工主要以残次果为主,这就决定了我国果汁质量难以与国际接轨。三是精品果比例小。由于苹果的高效性,导致北方各地大力发展,有相当一部分苹果栽在次适宜区,很难生产出精品果,必然低价销售,进而影响整个苹果市场。
1.5 果农与客商的利益倾斜
消费者,贵也吃果、贱也吃果,没有利益问题,只是吃好吃坏问题,生产者与经销商随着市场变化有利益多少问题。2013年静宁苹果销售形势好,经营静宁苹果的客商大多赚钱了。2014年苹果采收季,到静宁收购苹果的客商大增,由正常年份的1200多家增至1530多家,客商的竞争,静宁果区的收购价格普遍偏高,果农赚钱了;但大部分客商赔钱了,则使2015年收购客商急剧减少,不足900家,静宁苹果滞销已成定局。因而在苹果产业链上,生产者与经销商的利益共享是一个问题,但很难解决,因为市场就是多了贱少了贵,这是供求关系,市场规律。
2 几点建议
2.1 转变观念,生产精品
短缺就是商机,精品就是商机。精品取决于栽培技术,技术的好坏取决于科学性,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在静宁县干旱条件下,覆沙既保水又增大了昼夜温差,促进了果实品质的提高,这样的果,不管市场形势如何变化,都好卖。可见,加强栽培管理,提高管理的科技含量,是生产精品果不可逾越的。静宁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品种优势、技术优势,打好组合拳,生产精品果,应对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势。
2.2 优化结构,适当发展早中熟品种
早中熟品种在我国苹果生产中近似空档,颇有发展空间。静宁应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发展一定量的早中熟品种,调节国内市场供求关系。
2.3 老果园更新,加快产业升级
静宁县有大约1.33万hm2左右的果园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这部分果园树体老化,品种落伍,产能低下,生产效益提升难度较大,应及时改造。同时要加快矮化密植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以适应苹果产业新形势,加快产业升级换代。
2.4 技术配套,管理简约
近年来,我们摸索总结出一套苹果简化省工栽培技术,其要点是,选择片红短枝型品种栽培,推行免耕、覆盖保墒措施,应用“一炮轰”施肥技术,实行人工辅助授粉,改良纺锤形大枝修剪。每年在全县推广1.33万hm2以上,每666.7m2比常规管理可省人工五六个,每个工按100元/日计算,年可节省投资1亿元以上,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