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围绕六大环节 做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
2016-12-17张大鹏刘冰
张大鹏++++刘冰
“青年农场主”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典型代表,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的年轻的现代农业从业者。组织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拓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渠道的重要举措,是激发农村青年创造创新活力、吸引农村青年在农村创业兴业的重要手段,将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培训机构承担着培育现代青年农场主的重任,对现代青年农场主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紧紧围绕以下六大环节,积极发挥好培训机构的作用,做好现代青年农场主的培育。
推荐申报。一是筛选推荐。对有一定产业基础,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或相当于高中),年龄在18~45周岁之间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骨干、返乡创业大学生、中高职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和退伍军人等进行摸底调研,摸清他们的具体情况,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实际进行筛选,联合农业企业有的放矢地开展推荐。二是指导申报。按照农业部、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的有关要求,指导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登陆中国新型职业农民网中“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申报系统”,在线填写并提交《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对象申报表》,并协助当地农业部门对申请人基本情况进行核实汇总。
培训指导。一是制定培训计划。在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制定详实具体的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方式等,设置好培训课程,落实好培训对象、培训教师、培训教材、教学环节,认真组织开展培训。二是重点上好“三堂课”,即创业培训课、生产经营课、实践指导课。聘请优秀创业导师、成功创业人士对青年农场主讲授创业培训课,开展创业意识、创业理念、创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创业心理、管理、经营等素质,增强参与市场竞争和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聘请资深专业教师和熟悉产业发展人士讲授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知识和技术培训,激发培育对象创业兴业动力,提升生产经营水平和产业发展能力。同时,要积极上好实践指导课,及时发现他们在创业兴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分类指导,帮助他们确定有发展前景、符合市场需求的创业项目。
创业孵化。一是配好创业导师。组织专家团队,成立创业导师团,结合实际情况,为青年农场主配好创业导师,为他们创业兴业提供指导和帮助。如对具备较好产业基础的培育对象,重点给予扩大产业规模、强化市场开拓、提升产业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指导。二是基地孵化。发挥好创业基地的作用,将青年农场主按自愿原则组成3~5人的创业团队,组织他们进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或农业企业的实体基地进行创业孵化。
认定管理。一是信息采集。及时采集现代青年农场主的相关信息,并录入信息系统,将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对象纳入新型职业农民信息库,进行专门的管理考核。二是管理报送。按照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将现代青年农场主纳入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队伍统一管理,建档立册,按统一要求记录和报送现代青年农场主生产经营、教育培训等相关信息。
政策扶持。一是协调落实。按照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落实好青年农场主享受的扶持政策。二是政策建议。围绕扶持政策加强调研,认真梳理现代青年农场主享受的扶持政策,及时将现代青年农场主成长亟需的创业兴业、生产经营等方面政策,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突破政策瓶颈,推动青年农场主创业兴业。
跟踪服务。一是制定好跟踪服务制度。在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细化跟踪服务制度,明确跟踪服务的内容、方式和具体要求。二是搞好跟踪服务。按照制度,配好跟踪服务导师,建好交流沟通平台,为青年农场主提供创业项目、创业平台、创业融资、创业咨询、创业推介等方面的服务,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三是发挥好云平台作用。做好智慧云平台的推广使用,为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对象提供在线教育培训、在线管理考核、对接农村电子商务、信息推送等跟踪服务,持续为青年农场主提供创业指导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