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016-12-16张群徐玮玮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8期
关键词: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

张群 徐玮玮

摘要:目前我国本科院校面临着从研究型人才培养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发展。我们应参照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主动寻求政府支持,全面融入地方社会经费发展,深入结合行业企业,通过更新办学观念、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及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等一系列改革,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应用型;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005-03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的转型,这在全面提升国民综合素质的同时也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凸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现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变,教育部提出了“分类指导、分层次管理”的改革思路,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的指导方针,希望引导一批新型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这不但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迫切需求,是解决优秀人才结构性紧缺的迫切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部署,加快教育综合改革、建设现代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

一、德国双元制教育实施的背景

放眼世界,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国际高等教育也在不断细化分类。其中,面向生产一线的优秀应用型人才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类人才培养注重通过生产一线的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以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为代表的先进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我国正在摸索转型的新建本科院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最早只针对职业教育,是指通过学校(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在德国通常为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应用技术人才,缩短企业用人与学校育人之间的距离。目前,这种“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在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和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中得到推广。我们要想真正了解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的内涵,并将其用于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在全面深入了解德国教育体系乃至整个国民体系整体构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进行相应的调整,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之路。

作为老牌的工业大国,德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工业和制造业,但随着现代化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德国人口的不断减少,高水平的应用技术人才供给不足,这就决定了在德国,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都不会比其他社会阶层低,所以有大批优秀的学生愿意从事面向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作,从而选择在应用技术型大学就读,接受“双元制”培养。

此外,德国的教育体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一方面,从中学阶段就结合学生的特长和发展意愿分为文理中学、实科中学、普通中学进行细致的分类教育,各类学校根据自己学生的特长和兴趣自主制订目标明确、特色鲜明的培养计划;另一方面,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在法律的约束和行业协会的监管下,构建了一个多方共赢的良性合作机制,从而在基础教育环节就实现了人才的细分以及相应职业技能的实训。

二、德国教育体系的特点

1.打破按照知识体系进行课程设置的传统模式,以学生面向就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结构为依据,以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导向设置教学任务,并通过现场学习和情景学习使教学活动形象化、具体化,还特别强调学习内容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应用,帮助学生通过实践灵活运用专业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实现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从相互冲突向相互融合的转化。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将八个学期的学习任务按照:一个学期校内理论学习为主,一个学期生产一线实践锻炼为主不断交替,最后一个学期综合实训的模式进行安排。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穿插交替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转化,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与专业能力突出的目标,同时也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传承与交融,使应用型高校培养的学生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3.结合应用型人才的就业面向开设职业指导类课程。通过形式多样的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充分发掘自身的优势特长,构建自己的职业发展蓝图,形成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进而通过选修相应课程,提升自己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就业后学校还会通过跟踪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的职业发展状况,并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继续教育途径,通过继续教育进一步提升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获取更加理想的职业岗位。

三、德国教育体系的优越性

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不但解决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具体问题,同时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行业的深度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构建了一个国家、用人单位与学生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1.对于国家来说:(1)通过早期分类培养,可以促使高素质青年更早的进入就业市场,缓解了技术人才紧缺的局面。(2)提早就业可以使技术人才工作年限更长、纳税更多,从而有效增加财政收入。(3)通过企业学徒阶段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与企业的相互了解,有效提升就业率以及雇佣双方的满意度,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增长。(4)企业负担了大量的实践教育费用,有效降低了州政府的人才培养成本,减轻了教育支出的财政压力。

2.对于行业企业来说:(1)通过“双元制”教育体系获得了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的机会,得以在行业协会的管理下结合教育法的规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人才培养。(2)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培养需要的人才,通过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全面了解学生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进而招聘到企业真正需要的优秀人才。

3.对于学生来说:(1)通过在企业的现场学习,能够更早的参加工作,创造价值。(2)在学习阶段就能获得不菲的学徒工资(企业顶岗实训阶段),实现经济独立。(3)通过生产一线的实践锻炼能够真正学到实用的技术和基本的社会常识,提升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了解企业文化和行业规则,就业更有保障,后续的职业发展以及学业发展也会有更加宽广的空间。

四、德国教育体系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借鉴意义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引入“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做法对我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通过对中、德教育体系的分析对比可见,我国的新型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到人才培养的模式、从课程体系到教学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首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环节,学校要明确三条指导思想:(1)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文件精神,努力寻求政策支持。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时间较短,普遍存在基础弱、底子薄等困难。要想实现从新建向新型的转变,提升办学水平,寻求生存空间,就要借助政府营造良好的办学环境,要努力促使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把应用型人才作为一种类型进行分类指导,在教学评估、专业审批、项目评审、职称评定等方面与传统研究型大学区分开来,还要区分职业技术教育、本科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不同层次制定相应的指标要求。(2)融入地方,构建与地方社会经济共生共赢的良好局面。过去,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盲目跟风,没有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没能对地方产业发展形成支撑,导致其失去了地方社会经济共生的土壤,也失去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应用型大学要想在传统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高专的夹缝中寻求生存空间就必须走出自己的“错位发展”之路,要紧密结合地方产业,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持,通过与地方产业联合开展高新实用技术研发、为地方产业培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等形式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实现与地方社会经济的共生共赢。(3)紧密结合行业企业进行人才培养,构建与企业双向共赢的合作机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离不开企业,应用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多集中在企业。目前,国内企业普遍不欢迎实习生,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实习实训流于形式,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学生就业以后无法达到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又进一步降低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型,造成恶性循环。究其原因,一是我国没能够在法律制度上明确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这一社会职责,缺乏奖惩机制;二是学生就业面向不明确,实习后很难留在实习单位工作,企业的付出得不到回报。要改变这一现状,可以借鉴德国高校的做法,紧密结合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进行人才培养,邀请用人单位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的内容和目标,并通过合作教育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来之即用的发展潜力巨大的应用型人才。

通过顶层设计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途径以后,就要大胆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在改革中,首先要完成思想的转变和观念的更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从理念上与传统学术研究型人才区分开来: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是以学科为导向,注重为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打下宽厚的理论基础,强调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养成;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的是知识的转化和实践应用能力的锻炼。为此,我们可以参照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体系,围绕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树立“大教学观”,按照行业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构建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模式。如:应该坚持通识课够用、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课实用的原则,构建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还要广泛邀请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课程大纲的调整,在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赋予培养方案的行业性和时代性。

要强调学生能力的训练和素质的养成。传统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和理论体系的构建,对学生能力培养重视不够,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应该围绕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要求,以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为主线重构教学体系,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并重,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服务。要正确处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彻底改变那种把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把实验课程作为理论课的附属,仅用来验证理论知识的做法,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优化、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学生专业能力养成和综合能力拓展开展实践教学,以更多在生产一线的实习实训取代以往实验室中验证性的实验课程。除此之外,还要努力做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能力培养与素质养成相结合、产学研用相结合。

教学条件的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障。我国高等教育面对的学生都是直接从中学考入大学的,没有社会经验,没有对专业的认知,在高考制度不做重大改革、教育体系不进行重大调整的前提下,就要求我们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学生缺失的这部分内容进行弥补。为此,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学条件建设:首先要加强应用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毋庸置疑,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导者,也是教育的实践者。要使人才培养凸显应用型特征,就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工程意识。在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教授的聘任条件是必须在取得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同样,我国的应用型大学也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一方面聘请一批具有较好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承担部分课程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通过制度的完善,把高学位高职称的教师派到行业企业的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从而打造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还要大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的实践锻炼提供良好的环境。学校要打破实习基地建设中不同专业间的壁垒,从学校的层面统筹安排,把不同专业的学生编成团队分配到同一个实习单位的不同部门进行顶岗实习。这样不但降低了学习活动对实习单位的干扰,便于实习单位安排和指导,还可以将不同专业学生编成一个项目小组,通过合作完成来自生产实际的综合性工程项目的形式,促使不同专业、不同特长的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实现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应用型本科在我国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借鉴别人好的做法,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当然,德国的教育体系有其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也有不符合我国国情的方面,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借鉴和吸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我国的国情加以改革、完善,进而形成适用于我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教育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魏朱宝,刘红.“错位”与“重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7):79-81.

[2]刘育锋.部分国家职教教学内容改革新动向及对我国职教课程改革新启示[J].职教论坛,2008,(1)下:61-64.

[3]Felix Rauner.双元制职业教育——德国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动力[J].职业技术教育,2011,(12):68-71.

[4]黄双华,向长奎.针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精品课程动态建设研究与实践[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28):99-101.

猜你喜欢

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我对德国篮球的理解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