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通往习作殿堂的桥梁
2016-12-16白锦婕
白锦婕
如何让学生赢在习作的起跑线上?我认为要想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在起步阶段正确地把握住作文教学,而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是这个学段的一个重要任务。如果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兴趣走在作文之路上,这将是我们语文老师最大的成功!
一、丰富积累
对小学生而言,生活中可以谈论、描述的内容比比皆是。但不容置疑,不少学生口欲言而语穷尽,手欲书而字未现。究其原因,恐怕跟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注意引导学生“多读书,勤积累”有关系。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教师应让学生在需要说、写时,不至于“泥人张开嘴——无言可出”或“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因此,储备好丰富的“粮食”,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是让他们登入写作殿堂的先决条件。
1.课内积累
由于学生学习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上,因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课内积累。即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诵读、多理解、多感悟,并精心设计习题,让学生通过训练及时巩固和消化课文中的知识。
2.课外积累
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由此可以看出,课外积累有多么的重要。因此,我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重视抓好对他们课外阅读的指导。我精心指导学生选择读物,即根据学生的阅读层次、兴趣爱好,推荐一些少儿报刊,让有条件的学生自愿订阅;或结合课文推荐读物,如学了《用目光倾听》后,我推荐学生阅读《金波儿童诗集》。
二、佳作引领
目前,许多商家推销自己的产品,不惜重金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手机等舆论阵地为产品包装,他们为了什么?他们为的是自己公司的形象能深入人心,为了自己的产品能家喻户晓,更重要的是为了能有人来买他们的东西,提高公司效益。在当今这个经济浪潮中,谁善于运用广告这一有力武器,谁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写作文也一样,教师有必要向学生“推销、兜售”作品,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让学生知道作文这个“瓜”又香又甜。
1.佳作欣赏
给写作做广告就是让学生在佳作欣赏中体会出作文是一种高雅的活动,是和高尚的人谈话,是思想火花的碰撞。在这个时候,我们不仅应该给学生读文学性较强的小说、散文、诗歌,还应该更多地给学生念他们身边同学的好作文,并强调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生活在他们中间的某某同学。
2.试探“下水”
有了写作的兴趣,学生都急于尝试,急于大显身手,我们应抓住这个契机,立刻让学生“下水”。但是,“看花容易绣花难”,为了让学生适应“水”中环境,教师在布置作文题目时要动动脑筋,一开始可先为学生布置离他们生活比较近、趣味性强的题目,切忌出难题为难学生,以免涉“水”未深的学生被“赶上岸”。在批改习作的时候,我总会寻找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得到鼓励,他们写作的积极性自然是水涨船高。
三、生活采风
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是生活的反映。为了让学生作文时有事可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我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进行生活采风活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如指导学生写秋景的文章时,我带领学生走出校园,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学生在美妙的秋景中漫步畅游,他们仰望蓝天下自由飞翔的小鸟;扫视辽阔大地上金黄色的稻穗、爆裂的豆角;倾听潺潺水流轻柔的流淌声,以及收割机的轰鸣声;再俯视脚下那飘落的、静静沉睡的片片黄叶,饶有兴致地拾起玩弄细赏,品味秋天的景、秋天的物……于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秋景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激荡,他们的作文自然都是有感而发!
总之,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当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学生能够主动地用手中的笔描绘自己的欢乐和喜悦、倾诉自己的秘密时,学生已经踏上了通往习作殿堂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