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区域文化中心

2016-12-16李克亮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潮剧汕头市汕头

李克亮

近年来,汕头市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全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汕头市图书馆、市博物馆、汕头文化艺术学校易地重建等市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惠民工程进展顺利。汕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文化强市的意见》《关于打造区域文化中心的意见》和《关于贯彻落实<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意见>工作方案》等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文化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

汕头市将着力推进培育现代城市人文精神、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塑造城市良好文化形象、扩大城市对外文化影响、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六大主要任务。打造区域文化中心,不仅有利于提高汕头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汕头的集聚辐射功能,更有利于营造汕头的良好发展氛围,进一步提升汕头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汕头市委、市政府对汕头市文化工作进行了谋篇布局和全面规划,提出了近期及远期工作思路和方法,汕头市文化事业在这个关键时段,全力以赴,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汕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黄煜生,黄煜生局长向我们介绍了汕头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新进展、新思路,同时介绍了汕头市关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打造区域文化中心”的相关情况。

《文化月刊》:近年来,从中央到省、市等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文化发展,出台了很多政策,在财政资金上也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汕头市文化建设的总体情况如何?

黄煜生: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汕头市委、汕头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文化强市的意见(2011—2015 年)》和《中共汕头市委、汕头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区域文化中心的意见》的有关精神,切实加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推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着力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市级公共文化设施日臻完善,新建、改扩建、配套完善了一批基层文化设施,基本形成市、区(县)、街道(镇)、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市69 个镇(街道)文化站建站率100%,达标率100%。全市共建成“农家书屋”612家,覆盖了全市的539 个行政村和部分涉农居委。

二是着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每年都提早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年度任务是6492 场次),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完成1064 个行政村(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的硬件设备配套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市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网络。

三是着力打造文化活动品牌。积极推进“潮剧潮艺三走进”“周五有戏”等常态化文艺活动,举办三届潮汕民俗文化节活动,打造精品文化品牌。精心组织举办全市群众艺术节、群众音乐舞蹈花会、戏剧曲艺花会、少儿艺术花会、群众文艺创作优秀作品展、群星声乐演示活动、潮剧演艺比赛、民间潮乐大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四是着力繁荣文艺精品创作。围绕“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目标,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创作了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艺术精品。在2014 年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上,我市精品剧目《古城风雷》获得艺术节最高奖“优秀剧目一等奖”,《大潮商魂》获“优秀剧目奖”,创下了我市参加省艺术节以来的最好成绩。

五是着力拓展对外文化交流。以潮剧、潮乐、民俗舞蹈等独具特色的潮汕传统文化为内容,与法国、新加坡、泰国、香港等21 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文化交流,并与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交流关系。2012 年以来,我市共实施对外和对台港澳文化交流77 批次,交流人数达2323 人,演出932 场。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增强了海外乡亲的文化认同感,增强了海内外潮人的凝聚力。

六是着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保护取得新突破,文保单位级别提升和数量扩充工作成效显著,文物保护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目前全市共有各级文保单位207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丰硕成果,“南澳Ⅰ号”基本完成文物提取工作,发掘25 个仓位,出水瓷器近3 万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初步建立市、区(县)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是着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合并、改备案)行政审批事项共15 项,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4 项。按照中央、省的要求,积极推进全市国有文艺院团的改革,市歌舞团、市话剧团和市杂技魔术团全部完成转制改企,并组建成汕头市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潮剧院、汕头潮乐团划转为“潮剧研究传承中心”和“潮乐传承保护中心”。

八是着力推动文化产业壮大发展。设立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 比重一直保持在8%左右。

《文化月刊》:潮汕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可以说是潮汕人民的宝贵财富。那么在保护和传承潮汕优秀文化传统方面,你们都做了哪些工作?

黄煜生:近年来,汕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潮汕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宣传工作,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展示汕头良好城市形象,提升了汕头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一是打造城市文化地标。高起点规划建设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建成后将成为潮汕历史文化的展示和交流中心。出台小公园开埠区保护条例,推进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管理和更新、活化,促进城市建设和历史文化的协调发展。

二是加强对潮汕文化的挖掘、整理、宣传和推介。举办了“汕头文化符号”推荐评选活动,评选出最能够代表汕头城市特色、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标志物、特色景观、著名人物、美食特产等项目;摄制《潮汕文化》电视系列专题片,策划出版《文化汕头系列丛书》,内容包括非遗项目、历史胜迹、民居建筑、地方先贤、潮剧潮乐、方言俚曲、工艺美术、饮食风尚等,从不同角度展现潮汕文化的风貌和精髓。

三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高度重视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建立较为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和传承基地体系。成立“潮剧研究传承中心”和“潮乐传承保护中心”,启动潮剧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着力加强文物保护修缮工作,完成对文光塔、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指挥部旧址等一批省、市级文保单位的修缮。

四是拓展对外文化交流。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借助国家级、省级的重要平台以及各种民间文化交流活动,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以潮剧、潮乐、民俗舞蹈等独具特色的潮汕传统文化为内容,与法国、新加坡、泰国、香港等21 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文化月刊》:文化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让群众在参与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更好地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汕头市近年来在“文化惠民”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又取得了什么成效呢?

黄煜生:文化惠民是我们文化部门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近年来我们把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作为文化工作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组织实施了基层文化设施全覆盖、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文化下乡、“潮剧大观园·周五有戏”、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等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切实保障城乡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具体有以下一些措施:一是市博物馆、市非遗馆等市级文化设施全部实行免费开放。二是加快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基层文化站、文化室、农家书屋的建设和升级改造,完善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三是借助重大节日,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三走进”文化惠民演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四是实施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的任务。通过实施这些文化惠民措施,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让群众在参与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更好地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文化月刊》:近些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得到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我想是源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民族精神的传承。汕头在非遗文化项目的保护情况如何。

黄煜生:近年来,我们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为基础,以建立名录体系和传承人体系为重点,以实现整体保护和动态保护为目的,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市政府先后公布四批共4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13 项入选国家级名录、15 项入选省级名录。我市先后评定并公布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4 名,其中6 名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7 人入选省级非遗传承人、51 人入选市级非遗传承人。评定并公布两批汕头市非遗传承基地25 个,其中8 个入选省级非遗基地。有七个项目列入2015 年“广东省文化艺术之乡”名录。

今年,我们将继续组织开展第五批市级非遗项目、第四批市级非遗传承人、第三批市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评选活动,组织推荐申报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工作,加大对濒临失传项目的抢救性保护力度,更好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文化月刊》:在建设“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对外文化交流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请您介绍一下汕头这方面的情况吗?

黄煜生:近年来,汕头文化部门以全力服务“一带一路”工作大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深挖汕头文化艺术资源和特色文化的基础上,积极承接上级指派的文化交流出访任务,精心组织文化交流项目。2015 年我市共实施对外和对港澳台“走出去”文化交流22 批次、交流人数达467 人、演出479 场。其中承接国家文化部、广东省文化厅对外文化交流任务共4 批次,组织演出队伍和优秀文艺工作者分赴美国、法国留尼旺、毛里求斯、德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参加“欢乐春节”“中国与葡语国家文化周”等重大文化活动,受到主办方和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

《文化月刊》:当前,汕头正全力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强化城市管理工作,汕头文化部门在助力创文方面都有哪些举措?

黄煜生: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强化城市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创文领导小组《关于开展“九大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的具体部署,我们高度重视,制定了开展“文化环境提升行动”工作方案,提出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市场管理“四大提升工程”的具体工作任务,大力提升文化环境,提升城市文明形象。举办“让汕头更美丽”—— 汕头市创文主题系列演出活动,组织文化志愿服务队赴各区县进行巡演,为全市创文工作营造良好文化氛围。落实各文化场馆的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树立文明形象,积极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窗口,争当创文的先锋和模范。

猜你喜欢

潮剧汕头市汕头
2021年汕头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精彩落幕
非遗项目
广东汕头成立大数据联合实验室
追逐梦想,我们一路前行
南国奇葩——潮剧
黄征作品
开放扩容:打造大汕头湾区新格局
普通礼堂建声环境的技术改造
关于汕头市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