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荔波模式”看动漫节的转型

2016-12-16李保传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荔波动漫转型

李保传

动漫节经过近10多年的蓬勃发展,品牌效应已经形成,由动漫节所构成的节展模式已然成为各地市承办动漫节的方式方法,10多年来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演绎的却是似曾相识的大同小异,“同质化”发展成为了近几年动漫节的集体特征。然而就是这样的动漫节,在很多人眼里,依然认为只有发达地区的城市才可能有能力举办动漫节,而小城镇举办动漫节往往会给人产生“与政绩挂钩”的误解,要不就认为“没有动漫产业而举办动漫节是空洞的,是没有根基的炒作行为”。然而,2016首届荔波国际儿童动漫节的举办却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改变了这个看法,它的举办,也给动漫业界的进一步发展留下一个思考,即随着动漫产业、动漫节展的转型,业界同仁也适时需要对动漫行业发展的观念有所转型,有所思考。

荔波,位于贵州省黔南地区,几年前的这里还是有名的贫困县,但通过当地政府近几年的战略发展和观念调整,凭借这里的喀斯特地貌自然资源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吸引了每年近千万的游客,但这些固定的旅游资源是单纯的,只有留住更多的游客才能留住更多的消费,而文化旅游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为此,荔波人民最终选择了动漫。

关于荔波与动漫的结合还有一个有趣的插曲。据亚太动漫协会秘书长、首届荔波国际动漫节的总策划王六一先生说,当时荔波县政府领导亲自来北京找到他,想要把动漫这一文化形式引进到荔波县城。王六一是贵州人,他知道荔波的地处环境,并提出了自己的担心和疑惑,面对王老师的疑问,荔波县政府领导这样回答:虽然说荔波是个小地方,但这里却走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同志,既然如此,我们应该也有能力举办具有国际影响的动漫节,我们就是想在邓恩铭广场上举办自己的动漫节。也许正是这一番诚意和决心打动了王六一先生,从此也开始了他近一年的策划和筹备。

众所周知,动漫节“同质化”发展严重,但要想在毫无动漫土壤的荔波植入动漫文化的确是一个极有难度的课题,照搬已有的模式肯定是行不通的。既然国内的动漫节都面临转型,那么,在荔波举办的动漫节则完全可另辟蹊径,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其次,组委会充分分析了国内动漫行业的发展现状,认为动漫节单纯为动漫行业和产品做嫁衣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如今的动漫产品必须结合消费,将生产周期转向去库存的消费时期,新筹建的“荔波动漫模式”完全可以将这些已成型的动漫产品与地方旅游结合,也只有这样,才能巧妙的将传统旅游产品进行转型。简单地说,荔波不生产原创动漫,但可以是动漫产品的“搬运工”,这与超市不生产商品却可以售卖各种商品的道理是相同的。在了解了本届动漫节的有关情况之后,笔者感慨戏称,发达地区苦战了10多年的动漫产品和品牌竟然被荔波在一朝一夕中拿去了。

本届动漫节是国内唯一一个以儿童为主题的文旅结合的大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举办时间固定在每年的暑假期间,其目的就是希望世界各地的少年儿童可以在暑假期间相聚在荔波,通过设计策划一系列的活动,营造艺术氛围,开阔儿童视野,以期实现“欢乐儿童、动漫荔波”的动漫节主题。在动漫节举办期间,所有场馆取消门票制,免费向市民和游客开放,

每天晚上的邓恩铭广场上都会聚集着不同肤色和民族的民众,在大屏幕上欣赏着一部部美仑美奂的动画作品,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实现了助推动漫走进生活的创意初衷。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荔波国际儿童动漫节举办之际,住建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到2020年争取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小镇。按照文件规定,“荔波动漫模式”完全符合这一要求和标准。

首先,荔波有着鲜明的产业形态,文化旅游将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其次,荔波有着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它具有地球上同一纬度绝无仅有的喀斯特生态现象,被世界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第三,荔波有着特色彰显的传统文化,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布依族、水族、瑶族、苗族四个民族近距离生活,却各有差别,可极速体验到不同的民族文化。第四,荔波已基本完备便捷完善的服务设施,今天的荔波有自己的机场和高速公路,在建的高铁也即将贯通内外,在建的智慧谷,将使荔波这一黔南城镇与国际近距离接轨,动漫文化与艺术消费将成为这里的主要商业特色。第五,荔波具有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在任的政府领导极为重视地方文化建设和对外来文化的接纳,后续的艺术文化方案将逐步落实并实施,王六一先生也在动漫节举办期间被聘请为当地发展的艺术顾问。荔波国际儿童动漫节的举办使得组委会和美国、俄罗斯、法国、印度、伊朗、西班牙、土耳其、阿塞拜疆、以色列、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台湾地区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动漫协会和机构建立了合作联系。

今天的荔波,已逐渐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关注,这不仅仅有其不可替代的自然文化遗产,还有着更多有待挖掘的人文资源,在探索城镇发展的健康之路,促进经济转型的历史时期,对于艺术家而言有很多的机会可以在这里实现。动漫节走出大城市向小城镇发展的魔咒已经被打破,“荔波模式”成为动漫产业发展的新的空间和新的市场,转型中的动漫节展模式自此也有了一个新的探索和开始。

无文旅不地产、无文旅不城市、无文旅不产业,动漫旅游作为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新契机,这一模式无疑成为荔波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当然,“荔波模式”已经走在了路上,有很多新的尝试和改进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有时也需要做出及时的调整,且不论是为了动漫而“+旅游”,抑或是为了旅游而“+动漫”,荔波模式,都是一种胆识,勇敢地走下去,万一成功了呢?

猜你喜欢

荔波动漫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荔波县委常委会研究部署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荔波国际儿童动漫节
动漫二次元
锋绘动漫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荔波县委离退局传达学习州纪委文件精神
开口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