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转型与大学生就业研究综述

2016-12-16汪军

商业经济 2016年10期
关键词:产业转型大学生就业研究综述

汪军

[摘 要] 教育转型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前提条件,产业转型对解决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矛盾和促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当前国内学者关于产业转型、教育转型与大学生就业之间内在联系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阐明了产业转型、教育转型与大学生就业之间不协调发展的根源及解决思路。

[关键词] 产业转型;教育转型;大学生就业;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Research Review of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College Graduate Employment

WANG Jun

Abstract: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is the precondition for graduat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college graduate employment.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plays activerole in solving deep-seated contradictions in the current college graduate employment and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Based on systematically combing the research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scholars about the internal relation among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college graduate employment, we know the root cause and solution of their uncoordinated development.

Key words: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college Graduate employment, research review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产业分工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实现我国产业由国际产业链低端向高端转变的必然趋势,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将使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矛盾愈加突出,教育转型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

一、产业转型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的研究

产业转型是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微观方面来说,是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从宏观方面来说,是指产业的梯度转移和产业布局。因此,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梯度转移一方面有助于拉动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另一方面也会加剧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矛盾。同时,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质量和专业结构与产业的匹配程度也会对产业的转型发展起到促进或阻滞作用。

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蒋志峰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我国制造业规模虽然庞大,但因为处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对大学生就业的吸纳能力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处于价值链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吸纳大学生就业至关重要,但从产业结构看,我国第三产业发育明显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大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需求。[1]马廷奇学者也认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导致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远远滞后于毕业人数的增长,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2]耿献辉,刘志民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第三产业在2007年总共吸纳了83.13%的高校毕业生,而同期第三产业的总产出只占国民经济总产出的23.49%,对国民经济总产出贡献高达55.19%的制造业却只吸纳了9.78%的高校毕业就业人员。[3]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矛盾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徐顽强、郑彩莲和王辉等学者分别对湖北省、浙江省和辽宁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数据进行证实分析,发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错位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4-6]方行明,韩晓娜学者通过对不同产业的就业贡献率、就业弹性和就业结构偏离度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影响程度最大,吸纳就业的能力最强。[7]而段敏芳等通过对我国1978-2008年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回归分析显示,产业结构升级与促进就业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联,产业结构升级可以增加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更多的就业机会。[8]

二、教育转型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的研究

教育体系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辜胜阻等学者的调查研究表明,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本质是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长期不匹配,劳动力供给与市场需求结构错位的矛盾。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的内在矛盾表现在:重数量扩张、轻质量教育;重理论灌输、轻能力培养;重规模发展、轻特色建设;专业设置的滞后性和盲目性导致高校学科专业严重趋同。[9]

教育结构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刘颖,兰亚明学者认为,结构性矛盾是制约就业“质”“量”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一是教育整体结构上,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不同层次的教育办学比例失调,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得不到重视和满足;二是学科专业结构上,大量存在专业设置错位与滞后、过度重复建设及缺少特色、毕业生总体专业结构失衡等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的现象。[10]

就业观念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和《2015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显示,我国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半年后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泛长三角洲区域(27.9%)、泛渤海湾区域(22.1%)、泛珠江三角洲区域(18.9%);2014届专科毕业生就业半年后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泛长三角洲区域(21.6%)、泛渤海湾区域(22.8%)、泛珠江三角洲区域(20.2%)。[11-12]由此可见,多数大学毕业生宁愿做“北、上、广”中的“漂”一族,也不甘扎根西部和农村的就业观念也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就业能力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黄敬宝、王静、侯慧君等多位学者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现状及问题的实证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比例仍较低。由于缺乏创业意识,或者缺乏创业能力,或者觉得缺乏创业环境,很多大学生只是把创业作为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能不去创业就不去创业。同时,很多高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创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局限于开设就业教育、就业指导类课程,侧重于参加各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创业大赛;而对学生自我创业意识和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以及对投资项目论证、资金筹措、产品技术、质量管理、市场开发、人际关系、商业法规和政府相关政策等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13-15]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应对策略

辜胜阻等学者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推进产业由低端走向中端和高端,扩大产业对中高层次劳动力的需求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通过教育改革和调整,培养产业所需要的、多层次的、不同规格的人才,满足企业转型升级的不同需求,着眼于提供与产业结构对劳动力需要相一致的人力资源。[9]张抗私等学者认为,缓解就业结构与产业转型不匹配的问题,应提升高等教育质量,鼓励民办教育,优化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16]

王庆华学者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政府层面应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梯度转移,推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高校层面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大学生个人层面应注重自身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转变就业观念。[17]马廷奇、马云泽等学者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应统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高等教育改革之间的动态平衡发展,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以高等教育改革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到政府的政策引导、高校的自主办学、学生的能力提升为一体的协同机制。[2、18]

李彬学者认为,高校要建立适应产业结构转换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结构的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或灵活的专业设置来降低毕业生就业的风险,实施积极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19]

[参 考 文 献]

[1]蒋志峰.经济转型期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思考[J].中国劳动,2011(12):26-28

[2]马廷奇.产业结构转型、专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的促进[J].中国高等教育,2013(15-16):56-59

[3]耿献辉,刘志民.产业关联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效应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1(4):45-50

[4]徐顽强,易桂杨.湖北省产业结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5(2):65-69

[5]郑彩莲.大学生就业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联度研究与对策分析——以浙江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181-185

[6]王辉,张璐.辽宁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对大学生就业的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09(12):115-117

[7]方行明,韩晓娜.劳动力供求形势转折之下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J].人口学刊,2013(2):60-70

[8]段敏芳,等.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的影响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14):133-135

[9]辜胜阻,等.就业结构性矛盾下的教育改革与调整[J].教育研究,2013(5):12-19

[10]刘颖,兰亚明.大学生就业“量”与“质”的关系问题探讨[J].中国青年研究,2013(12):94-97,101

[11]麦可思研究院.2015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40

[12]麦可思研究院.2015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36

[13]黄敬宝.我国大学生创业状况调查分析——以北京市12所高校为样本[J].经济纵横,2010(6):68-71

[14]王静.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基于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调查[J].人口与经济,2011(1):27-32,45

[15]侯慧君,林光彩.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19):20-22

[16]张抗私,等.就业结构缘何滞后于产业转型:人力资本视角的微观解释[J].当代经济科学,2014(6):11-19

[17]王庆华.基于“刘易斯拐点”的“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2(5):198-201

[18]马云泽,吴昊坤.产业结构调整、高等教育改革与大学生就业[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16-119

[19]李彬.中国产业结构转换与大学生就业关联性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9(2):34-43

[责任编辑:王凤娟]

猜你喜欢

产业转型大学生就业研究综述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小学课桌椅设计研究综述
铜川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