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三农”融资问题研究

2016-12-16闫玉兵韩平

商业经济 2016年10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三农农户

闫玉兵,韩平

(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基于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三农”融资问题研究

闫玉兵,韩平

(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在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基础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农村金融活动却依旧难以与之匹配。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依旧存在农村金融资源供给与需求矛盾的问题。解决“三农”问题需要走现代农业产业化道路,这必然需要长期大量的资金投入,破解“三农”融资困难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任务。我国需要建立一个政府主导型的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融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状;原因;对策

一、“三农”融资问题的研究现状

我国虽是农业大国,但是农业发展水平较为落后。面对这样的现实国情,国内学者可以说在研究解决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增收的问题上,不仅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也得到了不少的研究成果。在农村金融领域,许多学者都从不同研究视角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林毅夫,李永军(2001),在农村中曾经红极一时的乡镇企业逐渐遇到发展难题,就是出现融资困难,造成这样的问题的原因就是我国的金融体制是大银行主导,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韩俊(2003)也通过自己的研究指出农业银行的对农贷款发生信用风险的概率要高于一般贷款,据统计,涉农贷款不良比率比全部常规贷款不良率高出约八个百分点。周小川(2004)指出,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从广义来看不仅包含国家对涉农资金的配置,还包括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丁志国,徐德财和赵晶(2012)也同样指出,旧有的农村金融组织很大程度上难以完全承担起服务“三农”的重任,必须要因时因地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通过对许多文献的梳理,笔者认为既有的研究多是关注农村金融组织(资金供给端)存在的问题,较少关注农村产业化发展(资金需求端)。建立现代农村产业体系才是解决“三农”应问题的出路,也是推动农村金融改革的目的,也是实现农村金融领域需求端与供给端良性互动的内在需要。

二、“三农”融资现状分析

“三农”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三农”问题中的资金需求可以分为现实需求和政策需求。所谓的现实需求就是农村建设需要资金,农业产业化需要资金,农户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需要资金。依据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是走农业经济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未来农业发展的模式是产业化发展,商业化运作,这需要大量长期的资金来支撑这一模式。所谓的政策需求就是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激发出的资金需求。政府提出扩大内需和“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政策。2008年的金融危机证明,我们需要打开国内潜在的消费市场。要让我们的发展从出口型向内需型模式的转变就需要注重农村消费市场。缩小贫富差距,开发农村消费市场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完成相关目标。另外,扶持农民和农村企业创新创业实现增收是有着多方面效益的方案,其不仅解决农民收入低的问题,还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也还能增加农村吸引资金流入的能力。

另外,当前的城乡二元体系导致农村资金外流,加剧了“三农”资金需求的缺口。当前的城乡分离的市场体系造成农村和城市金融也为二元的结构。城市相对于农村有着更多的商业机会以及完善的金融服务组织,这就使得资金进入城市更具有吸引力。商业资本在风险偏好和获利机会等方面权衡,加剧的“三农”资金的缺口。农村资金流失的原因复杂多样,最主要的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以税收为主)。

三、“三农”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资金需求方的原因

首先,农业自身性质的原因。我国农村的经济是以种植业,养殖业,渔业和林业为主,又有乡镇企业(或农村中小企业)为补充的结构组成。由此,我们将农村的经济主体分为农户(包含农户合作生产的团体)和乡镇企业。农户经济主要是依托家庭组织形式,是分散化,非机械化的小规模生产,这种经济形式具有十分明显的区域性和受自然影响属性。另外农户生产获得的产品也具有不宜保存,难以运输的特征。这些因素就使得农户经济相关的金融活动具有了独特的表现:区域差异性和季节性;缺少抵押担保品;信贷规模小。农村中小企业由于其生产与农业积极密切,所以导致其产生的金融活动也有与农业生产高度相关的金融融资的特点。

其次,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多样化。一般农户是以家庭为组织单位,家庭这种组织即作为生产团体又是一个消费主体,它也就需要用于生产的借款和用于生活的借款,比如农户为更新或购买较贵的生产农具,子女上大学,家中老人遇到重大疾病等情形。农村中小企业作为农村金融贷款主体也是会有不同的金融需求,比如更新重大机器设备、建设厂房等所需的长期贷款;购买季节性的生产原料所需的短期贷款。

最后,农户缺乏相应的借款抵押担保品。现在我国农村居民一没有土地的所有权二没有市场认可的宅基地所有权证明。这两样资产本应该是农民最有价值的资产担保品。因此,我国农户的金融需求就受到极大地抑制。

(二)资金供给方的原因

首先,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不能应对农村金融多元化需求。农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偏向城市金融。其在农村的金融业务一般是接受存款为主而向农户放款的业务十分有限。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助农作用弱化。目前我们在农村建立的农村信用社经过政府改革后更像是商业银行。所以农信社的助农作用大打折扣。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政府专门农业发展设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它通常的贷款对象是符合政府政策目标的企业机构,而且这类贷款多是数额巨大,使用受到较严格的管理限制。民间借贷组织运行欠规范,还不能对正规金融机构有较好的补充作用。这种情形下民间金融就会运作不透明,极容易陷入非法融资的陷阱。。

其次,涉农的资金数量和品种的有限性都制约着“三农”问题的解决。当前农户的家庭收入主要是农产品出售或者来自于进城务工所得,而且这两种收入是彼此替代的。这就需要农户的生产不能发生突发性事情(例如重大疾病),否则农户可能是没有足够的储蓄来解决这样的突发情况。农产品加工企业有时需要较多贷款也得不到。有时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原料购买季节时若资金不足,这也许会引发企业对农户的违约。在农村金融市场上,“三农”融资还存在金融品种难以满足农村中各种融资主体的融资需求的困难。各种金融机构在向农村投放贷款时由于担忧风险偏大往往没有进行金融品种创新的动力。这使得农村金融市场的可供选择的金融品种单一,人为抑制着农村金融需求。

四、解决“三农”融资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强化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金融体系

农业是弱势产业经济部门,因此需要各国政府提供形式各样的政策扶农村金融的发展。我国农村和农业一直以来都是处于让位于城市和工业的发展的地位。这使得农业金融活动并不活跃,甚至抑制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所以我们也应该在农村金融市场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金融体系。政府提供包括法律支持、补贴、税收优惠等在内的全方位支持。政府可以组织相关行政部门牵头建立特别委员会负责筹建本网络体系,还可以推出特别的农业金融扶持政策来吸引各种形式的金融机构。

(二)培育面向“三农”的农村金融组织

首先,政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支持农户之间建立资金自助组织。这样的互助组织就是有限个彼此信任的农户自愿自发组织并只对内部成员贷款的封闭性的民间机构。它有着三方面的优点:即使发生信用风险不会冲击整个社会金融体系;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成的弊端;管理成本小,贷款效率高。

其次,完善相关法规政策扶持小额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是有限个股东出资建立,不接受社会存款。一般而言,这类公司不必须有很高的成立资本门槛,只要求在政府部门登记注册,足额且一次性缴纳公司成立资本。这样中小性的贷款他都可以满足,能很好地服务农村,使得农村中的金融供给产品多层次化。

最后,鼓励社会资本成立各种农村金融服务性公司。农村中各种资金供给主体的健康发展必然需要多种多样的服务性组织机构的配合,由此,农村金融才能走向持续健康发展的体系化道路。

(三)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所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就是依托现代科技,面向市场需求,由单一农产品生产向集农产品生产,资源开发,文化服务,环境保护等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功能的农村经济体系。这种多元化、复合型经营可以最大化利用农村内外的各种资源,形成更高级的市场竞争体,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农村发展,农户增收。只有实现这样的农业发展道路,农业经济才能摆脱效益低下的困境,农民才有可能获得收入增加。我们要大力促进农业产业体系,要注重以下两个方面:

1.优先扶持当地农业中的龙头企业。要解决农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必然要发展工业企业,引进工商业优秀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各地的农业龙头企业通常是有相当的生产规模,一定的资金储备和技术,在融资、用地、税收等方面优先扶持这类企业难度更小,收效更快更好。俗话说,农民增收快,全靠龙头带。农村企业可以和当地居民或村集体达成协议租赁农田创办自己的农产品基地,也可以直接和农户签订供给采购合同。

2.引资增智,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未来的农业应该是向多元化发展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单一的农产品生产极大限制了农民的收入,我们需要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建立现代农业产业结构,我们需要向农业经济系统引资增智。“引资”就是利用农村金融体系把各种资本引入到农业经济,用以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或者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增智”就是提升农民的素质水平以及吸引大学生或农业技术人员选择农村就业创业。政府应鼓励农民利用当前良好的国家扶持政策在农村创业,比如利用小额贷款种植药材,养殖野生动物等。政府也应该引导农村村集体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实现一村有一品,一乡有一业的目标。

[1]崔艳娟,孙刚.金融发展是贫困减缓的原因吗?——来自中国的证据[J].金融研究,2012(11)

[2]丁志国,谭伶俐,赵晶.农村金融对减少贫困的作用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1(11)

[3]童元保.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选择影响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3(6)

[4]司燕翔,王媛,张宏亮.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J].西部金融,2013(5)

[5]孙少岩,许丹丹.浅析日本农村金融体系[J].现代日本经济,2013(3)

[责任编辑:潘洪志]

F630

B

1009-6043(2016)010-0021-02

2016-10-08

闫玉兵(1990-),河南商丘人,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韩平(1969-),湖北红安人,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博士,黑龙江省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学科后备带头人。研究方向: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国家社科: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关联研究(15BJL042);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

课题:黑龙江省以区域空间优化带动产业升级研究(16003)。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三农农户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福建省农村金融减贫的路径研究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