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界面设计课程教学中深度融合的教学研究
2016-12-16雷妍
雷妍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可以让教育资源得到优化、有效整合了课程教学并均衡配置,尤其是针对高职学生的界面设计类的课程中,建立了教育信息资源优化与配置的新模式,可以促进教学,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创新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界面设计;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2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主导领域,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终将与教育相融合,从而使得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发生根本的变革。与此同时,界面设计类课程涉及内容包括WEB网页设计、图形界面设计、移动端界面设计等,应率先实现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深入融合,不断地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优化整合方案,进一步推进教学的深化改革,实现最优课堂。始终明确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是学生,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灵活调控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界面设计类课程中应用的意义
界面设计课程的内容主要是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进行的各种图文设计,包括计算机、设计艺术、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等多学科相结合的课程,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该课程中就是将界面设计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与信息的技术,信息的资源以及信息的手段等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平台以及移动终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利用丰富的设备时,教师要将这种兴趣及时引到教学内容上来,效果就会很明显。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新的教学情景的设置,新课的巧妙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信息化设备全面地应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资源以及各个教学环节经过优化整合,相互深化融合,实现界面设计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实现。
二、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界面设计课程进行深度融合
为了达到最佳的课程教学效果,这需要改变授课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使授课教师的角色由传统教学模式的中心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引者。根据内容设置教学情境,化静为动,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将知识点具体化、形象化,进行动态展示,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推动学生去发现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几个方便包括了具体的融合实施方案。
1.教学资源的整合
教学资源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教学课件,它的类型多种多样,界面设计课程的课件应包括电子教案、习题库、素材图片库、视频库、难点重点讲解、参考资料、作业布置与展示等等。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个性化、自主化为学生提供各类的学习平台。现代信息技术的类别多种多样,界面设计教师可以将它们有选择地应用在课程的教学中,例如:可以制作视频、动画类的电子课件或是录制微课,将知识的表达演变成多种媒体形式的表达,增进师生间的互动。利用网络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挖掘学生的最大潜能。
教师可以将自己所有的教学资源传输到网络教学平台中,也可采用网络教学方式,结合丰富的、有代表性的学习资源。引导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挖掘学生的潜能。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引导学生进行社会价值实现以及实际应用。另外,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下载学习软件、网上查找资料,通过电子邮件、微信微博等工具,这样可以师生之间及时沟通、交流彼此间的观点,资源信息达到共享最大化,顺利完成观察,相互比较,进一步分析资料,开展课程多元评价等活动。在对行业企业的调研中,企业最重视的往往不是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是我们的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等职业素质。所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可以发掘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同事培养了高职学生间的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为他们进入社会生活提供了坚实基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中,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信息多样化为特点络技术的探究式学习方法为高职院校专业课的教学方式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和视野。在高职院校中开展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中,能培养高职学生对资源的分辨、识别能力以及采集、存储进一步加工编辑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学生们通过反复观察、不断整理、协同合作、整合建构的过程中进一步探索研究新事物新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新现象,摸索新规律的创新精神。
2.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界面设计类课程属于实践类课程,它的实训比重非常大,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结合课程的特点,依靠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在该课程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界面设计类课程要实现优化课堂资源,应将其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整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在教学中的融合,不但大大丰富了学习资源的内容,而且也同时扩展了学习的多种途径,进而促进了设计类课程教育教学的深入发展。例如,在WEB界面设计项目中,可以将校企合作的企业真实项目作为实训内容,做到真题真做,学生分组合作,进行模拟企业角色扮演,完成项目设计;在手机APP设计中,学生可利用自己的手机作为载体进行个性化的图标和APP界面设计,并最终通过应用软件装入手机应用实现,同时可将自己的设计作品传到网上进行社会价值的实现。这样可以开拓他们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兴趣。及时了解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实践能力。在界面设计课程的教育教学中融入丰富的现代信息技术,授课教师用心设计教学形式及内容,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耳目一新,对学生具有吸引力,优化课堂效果,具有新的突破性。教学内容的设置将难转化为易,将更多的认知、学习途径提供给学生。提高课堂效率,就应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加大教学密度,丰富教学的内容,和行业企业的指导教师一起精心挑选出企业真实项目案例通过整合优化变成优质的教学案例,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锻炼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创新性,开阔他们的视野。利用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打破传统形式的班级授课制度,学生们可以通过资料的检索、社会调查、实验实训、小组讨论等多样化的方式获得新知识新技能。
3.现代信息技术融入界面设计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需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现代信息资源来支持“学”。授课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个重点,才能更好地把握住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才能胜任信息化教学。授课教师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的教学设计上应该注意到以下几点:首先,在教学设计方面应注意选择适合的信息资源。例如各种媒体的资源库、电子教案、商务网站、电子课件、习题库、证书习题库等等。其次,创新设计教学情境。授课教师要熟练运用现代信息工具,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和科研中,用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情境。另外,对我们授课教师有比较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学习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我的综合知识素养。教师要将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技能与教育教学的价值观进行合理融合。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在教学设计中合理融入现代信息技术,不能为了用而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目的一定要达到课堂的最优效果。整个教学融合的过程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这也是对课堂效果的决定因素。每个学生的特点各不相同,他们对于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要求也各不相同,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范围,参考它们的优点、缺点,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用适合的信息技术,最终确定在各教学环节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结合各种因素的考虑,从而确定出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与校外指导教师反复沟通进行教学设计,合理安排教学资源,并使之充分使用。身处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环境中,界面设计课程开展的教学活动方式可以采取多种的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课程教学中深度融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必然趋势,它的应用研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将现在信息技术更深更广的与界面设计类课程融合,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及多种必要的条件,也是继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爱传,朱丽超,朱学东.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研究.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2]李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与研究.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
[3]王晶.信息技术与专科计算机课堂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科技创新导报,2014.
[4]王诺.信息技术与专科计算机课堂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东方教育,201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天津市教委重点调研课题“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课程教学中深度融合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JWDY-20163018)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