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国文著《生态公民论》由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

2016-12-16

关键词:非人类范式观念

周国文著作《生态公民论》2016年8月由中国环境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论述在生态危机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人类社会成员都应有生态公民及其道德自觉以成就一种新的环境世界观。在系统关注社会生活的每个成员在何种意义并如何可能成为真正的生态公民的问题进路上,论证生态公民的概念、理论与实践及其匹配的生态和谐社会和环境哲学形态。该书思考生态公民何以能具有环境生活领域的文化自觉。阐释有关弱的非人类中心的环境哲学的内涵观念,这是我们支撑生态公民这个理论范式成立的根本,也是我们构建一个发育的生态和谐社会的精神源泉。该书提出生态公民在超验自然主义的启蒙下,更准确地理解自然、自然物、环境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认识到如康德所言的人类作为有限理性的存在及以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去征服无限性的大自然是不可能的,并以此观念为基准真正形塑一个名实相符的生态公民。本书围绕生态公民关注环境变迁中所蕴含自然之真意的哲学内涵,达到对生态公民义理范畴所指向的环境哲学内涵与外延的把握,也是环境哲学所包含的生态公民之文化自觉所使然。本书提出生态公民只有持续坚持弱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超验自然主义与整体主义的环境伦理,以新的环境世界观所倡导的生态主义的价值观念约束人类无节制的行为,才能真正达到生态公民理念范式中关于人、环境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态和谐社会之美好远景。

该书立足构建生态公民的理论范式,在视域相融、境遇互换的学术立场反思全球所面临的生态危机给世界的环境安全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所带来的新挑战。站在业已存在的公民生态何以为继的问题焦点上,以一种有效阐释的生态公民的理念框架用以应对当前世界正在出现的生态危机,并力图重建由此而来的美好、持续、均衡与愉悦的生态和谐社会。本书以更宽广、更多元、更立体的哲学视野进行生态公民的概念梳理、观点审视、理论重构与价值诠释。该书把生态公民作为人类生活中的道德主体,融入伦理范式的阐释而成就一种生态公民理性认识的超越性。其学术致思不妄图超越自然的所谓整全考虑,而是主张融合公民、社会与自然的生态观念思辨。毕竟本书所提出与论证的生态公民理论的是对人类自身意义的加强,也是对地球自然环境之责任的承诺。

猜你喜欢

非人类范式观念
“非人类纪”的星际艺术及宇宙媒介——答林万山
维生素的新观念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健康观念治疗
论当代不分类属的本体论
An Eco—cri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licts in the Poem “Sn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