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式物理课堂教学及其实施策略①
2016-12-16郑克东
郑克东 杨 卉
(江苏省如东县教师发展中心,江苏 南通 226404)
·教学研究·
主题式物理课堂教学及其实施策略①
郑克东 杨 卉
(江苏省如东县教师发展中心,江苏 南通 226404)
主题式教学是指课堂教学围绕一个最重要的主题,在情境、活动、对话中接触并学习物理知识.该形式立足于学生发展,将教材、生活、思维有机联系,有助于学生形成物理认知.本文主要阐述主题式物理课堂教学的特点和教学策略,并通过具体实例加以说明.
初中物理;主题式课堂教学;策略
1 问题的提出
审视当下的物理课堂,不难发现:虽然有时我们创设了较好的情境,但课堂热闹有余而学生的思维深度不足,尽管我们也有字斟句酌的学案,但过于严谨而生动不够.因此,当学生面对一个全新的知识时,总显得手足无措,更多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考好,在课堂上灌输更多的知识,介绍更多的方法,让学生目不暇接,思维混乱.
比如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运动的相对性”一课,知识点只有两个:一是世界是运动的,另一个是运动的相对性.仅看教材内容,似乎也没有过多可以作为探究的载体,作为一章的最后一节,有综上所述的意味.所以,这节课的教学容易出现两种倾向:一是整堂课花样繁多,闹哄哄,缺少思维的深度;二是一一告知,运动的相对性、参照物等名词被灌进学生的脑袋,并且为了教学“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常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观察两个物体原来的位置,闭眼后再观察,无法凸显“过程”二字.
笔者经常叩问自己:“理想课堂是什么样的?”多年的思考,心中理想的物理课堂渐渐清晰,它应该是有理性、有思想的,即让学生在生动的知识情境中,思维、能力等都有所获、有所得.主题式物理教学不失为课堂教学的一种理想追求.
2 主题式物理教学的界定
倡导主题式物理教学,让课堂教学围绕一个最重要的主题,铺设知识情境,渲染思维氛围,改变练习梯度,有助于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理清思路、建构知识.
主题式物理教学是一种教学主张或理念,不是教学模式,没有固定的流程,但有显著的特点:整节课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课堂的主要环节都围绕该主题展开,在主题渐次展开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主题式物理教学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深析知识点间的逻辑,以物理知识为背景,以活动为载体,挖掘物理教学素材(课本内容、拓展资料等)、设计出指向学生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等)的教学方案.它不同于知识的简单归类,也不同于单元复习时的一一罗列.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课标中提出的五个理念之一,“物含妙理总堪寻”是物理人的共识.所以,主题式物理教学强调理论知识与真实情境、现实生活的联系,关注抽象性知识与形象世界的密切联系,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
2.1 从呈现方式上,主题式物理教学通常以活动的形式出现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的基本研究方式就是实践,活动是实践最好的载体.因为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动手操作、用眼观察、用耳聆听的活动,有着强烈的兴趣.
作为主题载体的活动,要有趣味性、导向性、递进性、拓展性以及实用性.活动中不是开门见山地揭示主题,而是主题随着教学实施逐渐丰富,在“细无声的春雨”中,使学生悄然接受.例如,“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一节就可以从活动“固态、液态、气态在形状和体积上有什么特征”开始,在“如何区分物体处于何态”中展开,压缩物体看体积是否变化,看形状是否固定;把它装在不透明的容器中,摇晃听声音;摸一摸,感受温度的不同;测一测温度.
2.2 从教学内容上看,主题不完全等于知识的重点或难点
一般来说,课堂重点是知识理解的关键点,难点是学生理解有困难的知识,但主题不一定是重、难点知识.例如,虽然家庭电路组成与安全用电的知识,是一节中的重难点知识,但笔者却设计在“比较家庭电路与基本电路”“比较短路与超负荷运行”“比较单线触电与双线触电”“比较开关接火线与接零线”中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较”成了一节课的主题.
2.3 在教学目标上,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主题式教学的目的,是希望学生从中感受物理知识的美,体会“物含妙理总堪寻”的意境,着眼于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的培养.如在“直线运动”教学中,以数据处理为主题,可用表格表达,可以是如表1的时刻表形式,亦可是如表2的时间段形式.也可以用图像表达,不管用哪种方式,最终的落脚点是数据处理与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
表1
表2
3 主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3.1 从多而杂的内容中选择主题,让课堂简约起来
初中物理中有不少章节,一节课所要教学的内容多、碎、杂,看起来似乎没有联系,教学时,常让学生有一种臃肿的感觉.但如果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可以立刻把所有的知识串成链,课堂立刻简约起来.对于这样的内容,选择的主题通常是一个生活情境,以此为线索,成为课“眼”.如复习“机械能”时,设置苹果从树上落下的情境,分析其下落、撞地、水平滚动直至最后静止下来的过程,不仅可以分析动能、势能、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还可以复习能量守恒的内容.
3.2 在内容少的章节教学中开展主题活动,让课堂丰富起来
像“运动的相对性”“人耳听不见的声音”等章节,内容少、涉及方法少,如果采用讲授方式,只需半节课就可完成.当我们选择一个主题活动,整合资源,就可以扩充外延,深化内涵.内容少的章节教学选择的主题以活动为主,可以是一个活动逐层递推,也可以是多个活动的殊途同归.如“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可以钢直尺为主,先制造出可听声,再不断加大伸出桌外的长度拨动,发出次声波,再类推如果不断缩短长度拨动,也可以发出超声波,然后进行拓展教学,引出人耳听不见的声音的特点和应用.
3.3 对缄默知识选择主题对话,让课堂教学显性化
波兰尼说过: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如我们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缄默知识.
由于物理知识比较抽象,使得物理教学本身也有隐性的特征,如果不能将其显性化,就会出现“老师讲的时候听得懂,我做的时候想不到”的现象.比如“电压”的概念较为抽象,在初中阶段没有明确的定义,常用类比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中可用3个问题组织主题对话,将电压的作用显性化:电路的各部分相当于水路中的什么?水路中抽水机的作用是什么?水压有什么作用?类似的还有电阻、电流、内能的概念教学等.
4 主题式教学的实践——以“运动的相对性”为例
4.1 世界是运动的
通过课前与学生的交流,引出“生命在于运动”,然后观看视频:天体的运动、地球上物体的运动、微观分子的运动,感受到“世界是运动的”,引入课题“运动的相对性”.
4.2 运动和静止
主题活动一:将红绿两个棋子吸在黑板上(如图1),移动其中一个(如图2).
问题1:判断哪个棋子运动了?说说你的依据.
主题活动二:将红绿两个棋子吸在黑板上(如图3),学生闭眼,移动后呈现(如图4),学生睁眼观察.
问题2:说说哪个棋子运动了?你的依据是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出判断运动与否的方法:首先要选择一个标准物体,这个标准物体就是参照物.然后观察判断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再要求学生给运动和静止下定义,得出: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不变,叫做静止.
主题活动三:将一个棋子吸在黑板上,并在棋子旁边做一标记,一半学生睁眼观察,一半学生闭眼,教师操作棋子绕一圈回到原位置.
问题3:请睁眼和闭眼的学生各一名,说说这个棋子运动了没有.睁眼的学生说,棋子运动了,闭眼的学生说,棋子没有运动,教师再次演示.
小结:运动是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的过程,强调“过程”.
应用:请你举例说说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4.3 运动的相对性
主题活动四:三个棋子吸在黑板上(如图5),两个以相同的速度向同一个方向运动,第三个在原处(如图6).
问题4:第三个棋子相对于第一个有没有运动?相对于第二棋子呢?第二个棋子相对于第一个棋子呢?第二个棋子相对于第三个棋子呢?
小结:对于同一个物体,由于参照物选择不同,我们可以说它是运动的,也可以说它是静止的,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做运动的相对性.
问题5:刚才第二、第三个棋子相对于黑板呢?
小结:参照物选择不同,其运动情况有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问题6:说“树木是静止的”“汽车开了”“人跑了”,没有把参照物说出来,但是大家都听得懂,不混淆.那是为什么呢?
小结: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一般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通常选择以地面为参照物.
4.4 运动的相对性的运用
主题活动五:找找参照物
听歌曲: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青山两岸走,是以 为参照物.以 为参照物,青山是静止的.
解读: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弛,云朵向西行,是以 为参照物.月亮向东行,是以 为参照物.
主题活动六:想想办法
(1) 如何给运动中的杯子倒水?
(2) 要把乘客从失速客车上转移,怎么办(放映《生死时速》的片断)?
小结:相对静止的条件就是要让两个物体同向、同速地运动.
主题活动七:说说道理
(1) 说说图7、8中运用运动相对性的道理.
小结:运动的相对性不仅是指相对运动,还有相对静止.
(2) 结合图9,说说运动相对性的危害.
图9
小结:我们要充分而合理地运用运动的相对性,尽可能地避免运动相对性的危害.
4.5 课堂总结
(1) 谈谈自己的收获.
(2) 根据图10的情景说说两列火车的运动情况及你的判断理由.
图10
吴加澍老师指出:“物理教学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促进学生实现三个转化:一是把人类社会积累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知识,使他们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成为一个客观的人;二是把前人从事智力活动的思想方法转化为学生认识能力,使他们明白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成为一个理性的人;三是把蕴含在知识中的观念、态度等转化为学生的行为准则,使他们懂得怎样使世界更美好,成为一个创造的人.”所以主题式物理教学要求围绕学生、教材、教师三个因素,以实验为基础,以过程为主线,以思维为目标,构建能够合理统一知识结构、认知结构与教学结构的主题,可以是话题、可以是活动、也可以是情境,教师全身心、心无旁骛地投入其中,关注学生的发展.
[1] 窦桂梅.朝向伟大的事物[J].人民教育,2010,(5).
[2] 郑克东.直线运动的教学设计[J].物理教学探讨,2012,(9).
[3] 吴加澍.对物理教学的哲学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5,(7).
①本文为南通市教研重点课题“基于学习进阶理念的初中物理主题式教学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