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群利益冲突初探

2016-12-16崔俊富陈金伟苗建军

关键词:利益冲突城市群政府

崔俊富,陈金伟,苗建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6)



城市群利益冲突初探

崔俊富,陈金伟,苗建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6)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聚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出现的。当城市的规模和数量逐渐增加时,便形成了城市群。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还有辽中南、武汉城市圈等次级城市群。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但是,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城市之间和城市群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因为争夺生存空间而发生利益冲突,并通过企业、城市政府和市民之间的利益冲突表现出来。这种利益冲突必须引起足够的关注,并善加引导。

城市群;利益;冲突;引导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聚集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出现的。当城市的规模和数量逐渐增加时,对多个城市的研究便进入了学者的视野。城市群概念起源于法国地理学家Gottmann提出的大都市带学说[1],Gottmann的研究引发了研究大型城市区域的热潮。Ginsburg、 McGee等学者分别对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密集区进行了研究。[2][3]我国学者崔功豪、姚士谋等学者针对中国城市群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研究。[4][5]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还有辽中南、武汉城市圈等次级城市群。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但是,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城市之间和城市群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因为争夺生存空间而发生利益冲突,城市群的利益冲突必将影响中国经济的长期平稳增长。[6][7]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有13.6亿人口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特别是区域协调发展,仍然是我国近一段时期内最大的任务[8][9][10]。因此,城市群之间的冲突必须引起足够的关注,并善加引导。

一、城市群利益冲突的原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语出《史记·货殖列传》,太史公司马迁指出,人们没有不追求利益的,“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人们这种追求利益的天性,源于生存的压力,环境的压力。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在其不朽名著《论借助自然选择(即在生存斗争中保存优良族)的方法的物种起源》中对于生物界的竞争做出了精彩论述,他认为,“自然界的生物增长不是线性增长,而是几何倍数增长,其数量这种高速率增加的倾向,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生存斗争。各种生物在它的生命的某一时期,某一季节,或者某一年,它们一定要遭到毁灭,否则按照几何比率增加的原理,它的数目就会很快地变得非常之多,以致没有地方能够容纳。因此,由于产生的个体比可能生存的多,在各种情况下一定要发生生存斗争,或者同种的这一个体同另一个体斗争,或者同异种的个体斗争,或者同物理的生活条件斗争。”[11]当我们将“生物”个体界定为城市或城市群之后,城市和城市群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城市和城市群同样需要生存空间。

(一)城市数量增长模型分析

在这里我们建立两个模型来进一步对城市数量上涨进行分析。研究数量增长的模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指数增长模型,另一种是阻滞增长模型。

1.指数增长模型

假定城市数量C的增长率是固定的,为r,也就是

连续化为

解得

C(t)=C(0)ert

其图形如图1所示。

图1 指数增长模型

2.阻滞增长模型

城市数量在增长的过程中,不可能无限制的增长,特别是资源、空间有限,必然会对城市数量的增长带来一定的限制作用,于是带有一定阻碍的阻滞增长模型更具有合理性,即假定城市数量C的增长率r不是固定的,是递减的

增长率为与r和数量C相关的递减函数,与C的相关性系数为r,连续化为

增长率最终会达到零,假定此时的城市数量达到最大值Cmax,即

r-sCmax=0

所以

反向代入模型得

解得

其图形如图2所示

图2 阻滞增长模型

指数增长模型显示的是达尔文论述的前半段,数量以几何倍数增加,速度非常快,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由于对资源的争夺就会出现阻滞增长模型所显示的情况,一定的阻力使得城市的数量增加减慢,这种阻力就是城市之间的利益冲突,那么我国城市增加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二)我国城市数量增长情况

表1和表2的统计口径不一致,绝对数量不能相比,但是,结合表1和表2,我们仍然可以看出,我国城市数量基本上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以1998年为分界点,表1显示,1952到1998年,特大城市的数量由9个增加到37个,增长了311%,大城市由10个增加到48个,增长了380%,中等城市由23个增加到205个,增长了791%,小城市由115个增加到378个,增长了229%,合计由157个增加到668个,增长了325%。表2显示,1998年到2008年,200万人口以上城市由20个增长到41个,增长了105%,100-200万人口城市由61个增长到81个,增长了33%,50-100万人口城市由77个增长到110个,增长了43%,20-50万人口城市由61个下降到51个,下降了16%,20万人口以下城市保持不变,所有城市综合由223个增长到287个,增长了29%。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中国城市数量增加非常快,处于指数增长阶段,或者是阻滞增长的前半段。

表1 1952-1998 中国城市变化情况(个)[12]

表2 1998-2008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变化情况(个)[13]

但是,正如阻滞增长模型后半段所展示的,中国版图这一生存环境是一定的,城市、城市群作为存在于中国版图的“生物”个体,数量迅速上涨,某一城市、城市群的发展较快必然挤压其他城市、城市群的发展空间,使得不同的城市、城市群必须为生存环境而进行“生存斗争”,其外在形式就是利益冲突。

二、城市群利益冲突的参与者与表现形式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在中国这个巨大的“生态系统”中,城市、城市群作为其中生活的“生物”个体,为了自身的生存必将表现出极大的利益冲突。城市、城市群之间的宏观利益冲突是由企业、城市政府和市民的微观利益冲突组成的。

(一)企业利益冲突

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之一。任何企业都以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标,按照会计核算的原则,企业的利润由收入和成本两块构成。成本决定于生产要素的运用,这必然推动企业追逐人力、物力等生产要素,竭尽全力引进最优秀的人才和更加低价质优的生产资料以提高生产率并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市场决定了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最终走向,企业寻求生存,追求利益最大化必须不断拓展并维护市场,以销售商品和服务。于是,这种基于利润最大化的天性而导致的对生产要素和市场的争夺使得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并构成了城市和城市群利益冲突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城市政府利益冲突

城市政府是城市公权力的代表。城市政府天然担负了促进一方经济发展,保持一方社会和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任。在资源要素有限、发展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背负了巨大责任的政府为了有效履行责任,必然会出现利益冲突。例如,城市政府为了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对企业投资项目的争夺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为了提升城市形象竭尽全力争取文明城市称号,为了改善城市交通大力推动高铁、机场、高速公路建设,甚至出现了“项目争夺战”、“文明城市争夺战”、“高铁争夺战”等新兴名词,“战役”的总指挥一般由城市政府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广泛发动政治、经济、文化力量,“跑部进京”,竭智尽力打赢“战役”。而且,中国的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是委托——代理关系,下级政府的政绩是由上级政府来评价的,评价的结果关系到官员的晋升,于是,同级地方官员之间为了职务晋升必然进一步加剧城市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

(三)市民利益冲突

人口的不断聚集形成城市,市民是城市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市民便成为利益的最终追逐者,而且,市民的经济人属性早就为斯密所发现。亚当·斯密指出,“(个人)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只是盘算他自己的安全,而且由于他管理产业的方式的目的在于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大程度,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只是,亚当·斯密认为,人的这种经济人属性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通过竞争反而促进了全部社会的利益,他指出,“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是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14][15],“看不见的手”最终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之一,这种基础作用被以纳什为代表的博弈论所挑战,该理论证明,在某种条件下,对于n个局中人参与的博弈,每个人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最终无一参与者可以独自行动而增加收益。不过,无论是斯密“看不见的手”,还是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都指出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城市中的市民追求的利益包括更好的教育资源,更好的医疗条件,更好的生活环境,更高的收入等等,当这些资源一定时,必然会表现出极大的竞争,进而导致冲突。

三、城市群利益冲突的深层次思考

当城市、城市群之间因为争夺生存空间而出现利益冲突,并通过企业、城市政府和市民之间的利益冲突表现出来时,这种利益冲突必须引起足够的关注,并善加引导。

(一)城市群利益冲突的两面性

在自然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经过激烈的生存斗争,“自然选择在世界上每日每时都在仔细检查着最微细的变异,把坏的排斥掉,把好的保存下来加以积累;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地方,只要有机会,它就静静地、极其缓慢地进行工作,把各种生物同有机的和无机的生活条件的关系加以改进。”[11]。正是这种竞争的存在,通过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竞争之后得胜者,拥有更像的生命力,而缺乏生命力的被环境所淘汰,或是寻求另一种更合适的生存环境。

城市、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冲突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与生物之间的竞争具有相似性。一方面,城市、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激发了城市的活力,竞争的结果是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城市在发展中取得优先位置,在某些领域、某些行业处于主导地位,而另一些城市必须差异化发展,寻求自身的生存空间,或者直接被淘汰,被处于主导地位的城市吞并,最终结果是留下来的城市更加有活力。另一方面,城市、城市群在竞争、冲突的过程中,有时候存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例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纷纷上马一些见效快的工业项目,造成严重的产业同构,恶性竞争的结果必然是浪费。可以看出,城市、城市群之间的利益冲突具有明显的两面性,从统筹全面的角度,应该引导这种竞争的良性发展。

(二)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亚当·斯密认为,由于“看不见的手”可以使得个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最大化社会利益,因此,政府充当“守夜人”即可,没有政府干预的以自由竞争、自我调节、自我放任为核心的自由主义思想可以推动经济的向前发展。但是,经济发展的过程表明,特别是资本主义一次又一次的大危机让经济学家们认识到市场也存在失灵的问题,仅仅依靠市场并不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主张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为经济危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政策选择。不过,凯恩斯主义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西方国家的滞胀突破了凯恩斯理论的解释范围。供给学派、预期学派、货币学派等新自由主义赢得了一定的市场。

从理论上讲,进入工业社会之后,发达国家的长期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为3%,发展中国家如果有效利用后发优势,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可以达到8-10%。可是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二战之后到现在,全世界180多个发展中经济体中,只有台湾和韩国两个经济体实现了从低收入到中等收入,再到高收入的跨越,只有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十三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变成高收入。绝大多数国家长期徘徊于低收入或中等收入陷阱,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而少数成功的经济体在经济发展和转型中都具有“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也就是妥善处理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中国近期经济的崛起与我们妥善处理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也是紧密相关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我们经历了“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再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转变。[16]

在城市、城市群的发展和利益冲突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同样是最核心的内容。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不同城市之间,不同城市群之间,地方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经常设置许多障碍阻碍要素的自由流动,例如,地方保护主义对市场的分割。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定义了市场与政府的界限。也即是说,人力、物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产品、服务的走向必须由市场决定,政府不能设置障碍阻碍这些要素的自由流动,政府的职责在于构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设施、法律保障、体制机制条件。

(三)中央层面的协调机制

中国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是委托代理关系,中央政府是委托人,地方政府是代理人,中央政府将一方发展委托给地方政府进行管理,同时,根据地方政府的治理情况对地方政府进行考核测评,以此决定地方政府官员的升迁。这种架构一方面促进了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引发了利益冲突,另一方面,也给引导利益冲突提供了空间和可能。中央政府是城市群发展的总“调控者”,与地方政府仅仅“谋一时”、“谋一域”不同,中央政府必须“谋万世”、“谋全局”,这就要求中央政府利用其委托人的身份,以整体的眼光来审视城市群协调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来妥善引导利益冲突,使其向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国家层面已经认识到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开始制定跨区域的城市群发展规划,例如,为了促进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国务院已经先后制定和发布了多个国家战略平面的城市群规划。2014年3月公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5年4月公布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要“建立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以城市群为主要平台,推动跨区域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协调联动。重点探索建立城市群管理协调模式,创新城市群要素市场管理机制,破除行政壁垒和垄断,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建立城市群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完善合作工作推进制度和利益协调机制,引领带动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协调互动发展”“探索城市群合作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培育形成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引领和带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17][18]

[1] GottmannJ.Megalopolis:theUrbanizedNortheasternSeaboardoftheUnitedStates[M].New York: The Twentieth Century Fund,1961.

[2] Ginsburg N.TheextendedMetropolis:SettlementTransitioninAsia:ANewSpatialParadigm,inTheExtendedMetropolis:SettlementtransitioninAsia,editedbyN.Ginsburgetal. [M].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1.

[3] Mcgee T. G., Lin G.C.S., Marton A. M.,Wang Y. L., Wu J. China’s Urban Space: Development Under Market Socialism[M].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4] 崔功豪.中国城镇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5] 姚士谋.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2.

[6] 崔俊富,孙凯涛,高昊,张一弓. 中原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利益冲突实证研究[J].兰州学刊,2010(8).

[7] 张雪松.三大需求要素对我国GDP的贡献[J].宏观经济研究,2003(3).

[8] 崔俊富,崔伟.中国为什么选择低碳增长之路[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9] 崔俊富,苗建军,陈金伟. 减排责任与实现中国经济增长低碳化[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10] 张举刚,周吉光,丁欣. 中国吸引 FDI的区位分析——东部地区吸引 FDI对中、 西部地区的启示[J]. 科技管理研究,2007(4).

[11] (英)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论借助自然选择(即在生存斗争中保存优良族)的方法的物种起源[M].马君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2] 冯俊.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2(3)。

[13] 王小鲁. 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10(10).

[14]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郭大力,王亚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15] 姚开建.论斯密“看不见的手”[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4).

[16] 林毅夫.政府与市场的关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6).

[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EB/OL].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4/content_2644805.htm.

[18]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 http://www.sdpc.gov.cn/zcfb/zcfbtz/201504/t20150416_688229.html.

(责任编辑:李潇雨)

版权许可声明

为适应期刊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趋势,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等与本刊签有合作协议的数字化公司在其网络平台及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传播本刊全文。其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我社上述声明。

Study on Urban Agglomeration Interest Conflict

CUI Jun-fu, CHEN Jin-wei, MIAO Jian-ju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210016,China)

A city is a representative of human civilization. When increasing the size and number of cities, they formed a city group. At present, China has formed Jingjinji, Yangtze River Delta, Pearl River Delta city group, as well as south Liaoning, Wuhan Urban Agglomeration. City Group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growth pole of China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ut in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development process, there are inevitably interest conflicts between the cities and the city groups because of competition for living space. These conflicts are showed by enterprise interest conflicts, city government interest conflicts and citizen interest conflicts. Such conflicts of interest should cause enough attention and desernes appropriate guidance.

urban agglomeration; interest; conflict; guide

2015-12-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安全风险源研究”(项目编号:15XJL0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制度冲突与协调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5CJL03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三角城市群扩容与中部城市群崛起引发的利益冲突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08BJY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发团队的知识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70972073);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大数据背景下机器学习算法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402040C);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江苏援助伊犁项目效率计量与路径优化研究”(项目编号:1402041C)。

崔俊富,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陈金伟,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苗建军,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D619

A

1008-2603(2016)01-0048-06

猜你喜欢

利益冲突城市群政府
关于《关注低强度红光重复照射对近视进展防控的新方法》一文利益冲突的更正
社会关系在分析师调研过程中的作用——基于利益冲突和信息优势的视角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三公”消费领域的利益冲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