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毛虫的发生与防治
2016-12-16李艳玲
李艳玲
(黑龙江省桦川县林业局,黑龙江 佳木斯 154300)
落叶松毛虫的发生与防治
李艳玲
(黑龙江省桦川县林业局,黑龙江 佳木斯 154300)
落叶松毛虫是危害落叶松林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地威胁着落叶松林的安全。文章介绍了桦川县落叶松毛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习性、发生规律以及防治经验,提出了落叶松毛虫的几种防治措施,并通过这些防治措施的实施保障落叶松林的安全和发展。
落叶松毛虫;习性;发生;防治
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superans)是桦川县人工林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为害落叶松,特别是纯林落叶松,取食针叶,严重时针叶全被食光,导致成片落叶松林枯死。对红松、樟子松、云杉等针叶树种为害较轻,不常发生。对于落叶松来说,落叶松毛虫是虫害的主要防治对象,必须及时测报,积极防治,采取多项措施,防早防小。
1 形态特征及生活史
落叶松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松毛虫属。成虫:雄蛾体长25~35 mm,翅展57~72 mm,雌蛾体长28~38 mm,翅展65~85 mm。体色变化较大,灰白至棕褐色。前翅较宽,外缘倾斜度较小,内横线、中线及外横线深褐色,后翅呈淡棕色。雄蛾触角羽状,雌蛾触角栉齿状。卵:椭圆形、淡绿色。幼虫:烟黑色,少数有黄斑,鳞毛银白色,老熟幼虫体长68~72 mm。蛹:黄褐色,茧灰白色。
落叶松毛虫1年1代或2年1代,以3~4龄幼虫在枯枝落叶层下越冬。翌年4月中旬(日平均温度8~10 ℃)开始上树为害,越冬后幼虫食量剧增,危害严重。6月上、中旬老熟幼虫开始在树枝、枝干等处结茧化蛹,6月下旬羽化成虫,盛期在7月上旬。成虫具趋光性,6月下旬开始产卵,卵呈块状,多半产于受害较轻的松林林缘或向阳枝条的小枝上。7月中、下旬出现初孵幼虫,2龄幼虫开始分散取食危害,9月末下树越冬。
2 发生的环境条件及规律
落叶松毛虫的发生与其所处的环境条件有很大关系,只有了解落叶松毛虫生存、生长的环境条件,才能制定正确的防治措施,采用正确的防治方法,从而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保证落叶松林的健康生长。
2.1林分状况对落叶松毛虫发生的影响
落叶松毛虫的发生和为害与林分状况有直接关系。首先,落叶松纯林易遭危害,且受害严重;混交林不易受害,即使受害也较轻。因为落叶松毛虫主要为害落叶松,以落叶松针叶为食料。纯林食料充足,方便取食;混交林食料欠缺,不利于落叶松毛虫取食和生存;其次,落叶松幼中龄林和密度小的林分受害严重,近成熟林和密度大的林分受害轻。因为幼中龄林,林木个体小,正处于生长阶段,抗性弱,嫩叶多,利于落叶松毛虫取食。密度小,林分稀疏,一般郁闭度0.5以下的林分,一旦发生,很快就会把针叶取食消殆尽,造成极大危害;而近成熟林,树体高大,抗性强,不易造成灾害。密度大,林分稠密,一般郁闭度0.7以上的林分,有很强的抵抗力,遭落叶松毛虫侵害的程度较轻;再次,受过落叶松毛虫侵害的林分,发生落叶松毛虫的概率变小。因为受过侵害的林分,食料和落叶松毛虫产卵量都大量减少,不利于落叶松毛虫的取食和繁殖,可造成落叶松毛虫的迁移。
2.2气候变化对落叶松毛虫发生的影响
温度、湿度、降雨量、光和风等环境因子均可对落叶松毛虫的发生产生影响。这些环境因子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落叶松毛虫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一般情况下,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利于落叶松毛虫的生存和生长发育,死亡率也低,但极度高温干燥,不利于落叶松毛虫幼虫的生长发育,能导致幼虫死亡。一般的干旱天气,利于落叶松毛虫的繁殖和生长发育。因为此时针叶含水量低,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且林分内有较长的光照。在落叶松毛虫产卵期下雨,利于虫卵孵化,但长期连阴雨不利于幼虫结茧化蛹和成虫羽化,而利于寄生菌类的滋生繁殖,狂风暴雨甚至可以将刚孵出的幼虫冲刷死亡。充足的光照利于落叶松毛虫的生长发育,缺乏光照则使落叶松毛虫生长发育不良。落叶松毛虫可借风扩散和迁飞,有可能形成危害集中爆发和猖獗的区域。
2.3天敌数量对落叶松毛虫发生的影响
落叶松毛虫的天敌主要有赤眼蜂、黑卵蜂、小茧蜂、黑胸姬蜂、大腿蜂、狭颊寄蝇、家蚕追寄蝇、苏云金杆菌、毛僵菌、灰喜鹊、大山雀、蚂蚁、螳螂、胡蜂等。这些天敌或寄生于落叶松毛虫卵上,或大量捕食落叶松毛虫,能很好地抑制落叶松毛虫的发生,降低落叶松毛虫发生的概率,减轻落叶松毛虫的危害。
3 防治措施
由于落叶松毛虫发生状况不同,所采取的措施亦有所区别。有时只要一种措施就可以,有时则需2种或2种以上的措施综合使用方能见效。
3.1设置固定标准地:定期进行虫情调查,做好预测预报,掌握所有落叶松林分落叶松毛虫发生发育状况,划分出无灾区、成灾区和重灾区。无灾区调查量可以少一些,成灾区和重灾区必须定期调查和复查,不能漏测漏报。
3.2针对落叶松毛虫在落叶松纯林中发生严重的情况,在立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营造落叶松针阔混交林,立地条件差的也要尽量营造针叶混交林,减少落叶松毛虫寄主,破坏落叶松毛虫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降低落叶松毛虫生存、繁殖和为害的机会。新造落叶松幼林和稀疏的落叶松幼中龄林,要适时地进行封山育林和补植适当的阔叶树及相应的针叶树。在进行林分抚育和林地管理时,要适当地保留灌木和保护好地被物,创造有利于天敌栖息和回迁的环境条件,增加天敌种群数量。
3.3在发生不严重、面积较小的情况下,组织人力在落叶松毛虫生长的不同阶段,采用人工的方法在树干、树枝上采摘虫茧、虫卵,捕捉幼虫,诱捕、诱杀成虫。这些方法中,相比较而言,工省效宏的方法是成虫诱杀。在夜间利用黑光灯进行诱杀飞蛾成虫,最好在成虫期不间断地进行。
3.4在越冬幼虫上树和幼虫下树越冬前,在树干上涂毒环、捆扎塑料布带、使用毒笔等方法阻止幼虫上下树。用滑石粉、石膏粉与药液制作毒笔,配方比例为1∶2∶1.8。用2.5%溴氰菊酯乳油或2.5%速灭菊酯乳油,用水稀释成浓度为11.7%的药液,而后按上述比例加入滑石粉和石膏,迅速搅拌。做成长15 cm、直径2 cm的毒笔,自然干燥一天后使用。在树干胸高处上下区域涂划2道毒环,环距3~5 cm,每667 m2施药量为7 g。通过试验,捆扎塑料布带易于职工掌握和使用,有一定的效果,但涂毒环和使用毒笔职工不易掌握,难以正确配比毒料和应用,效果不佳。
3.5当虫害突发、发生面积大、为害又非常严重时,有条件的可采用飞机进行防控。飞机防控时可用每毫升含孢子数1亿~2亿的青虫菌、杀螟杆菌或苏云金杆菌菌液,喷杀4~6龄幼虫。或用每毫升含孢子浓度5亿的松毛虫杆菌,或用每毫升1亿~2亿的白僵菌菌液或菌粉,在24 ℃以上、相对湿度95%以上时喷撒。也可喷洒马拉硫磷等化学药剂。1980—1982年桦川县松毛虫大发生时利用飞机进行超低量喷施杀虫剂进行防控,效果明显。
3.6地面防控时可喷洒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或80%敌敌畏800~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10 000倍液,但需进行准确配比药液,需事前由专业防治员配制。
3.7引进赤眼蜂,进行人工繁殖,扩大赤眼蜂数量。在卵期放蜂,消灭落叶松毛虫虫卵,但必须掌握好时机。
3.8在林内悬挂鸟巢鸟箱,招引落叶松毛虫天敌如大山雀等益鸟,控制落叶松毛虫种群数量。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落叶松毛虫的发生,减少落叶松毛虫的危害。另外,还要对林中的益鸟做好保护工作,保证益鸟种群数量稳定,以达到灭虫的目的。
1005-5215(2016)09-0126-02
2016-05-09
李艳玲(1986-),女,黑龙江桦川人,大学,助理工程师,从事森林经营研究.
S763.7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6.09.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