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滩涂湿地及河边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6-12-16娄依会张云生

防护林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林带滩涂平原

娄依会,张云生

(1.台州市椒江区章安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浙江 台州 318000;2. 台州市椒江区林业特产总站,浙江 台州 318000)



浙江省滩涂湿地及河边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娄依会1,张云生2

(1.台州市椒江区章安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浙江 台州 318000;2. 台州市椒江区林业特产总站,浙江 台州 318000)

通过对浙江省滩涂湿地和河边绿化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成功范例,提出植树治水理念,将绿化作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规划湿地绿化;部门协作、推进湿地绿化;多措并举、加强河边绿化等破解平原绿化“落地难”的对策。

绿化;滩涂湿地;存在问题;成功范例;对策

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海岸线长6 486 km,其中一线海塘长1 700 km,是台风、洪涝、干旱等灾害的多发区。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全面实施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的意见》,到2020年,全省平原林木绿化率稳定在20%以上。相当于每1 hm2土地,要种植0.2 hm2林木。浙江省自2011年开始实施“1818”平原绿化行动,至2015年,全省新增平原绿化15.5万hm2,平原林木覆盖率达19.5%,受基本农田保护限制,现全省多数县(市、区)平原区域的绿化潜力已很难挖掘,平原绿化扩大面积遭遇造林“绿地难”。

1 存在问题

1.1八大水系滩涂湿地荒芜

浙江省有钱塘江、瓯江、椒江等八大水系,干流全长2000多km,沿线经连续多年的重开发、轻保护,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大片宜林滩涂湿地荒芜,其景观生态效益低下。

1.2江(海)堤防护林带宽度太窄

全省1 400多km标准江(海)堤的配套防护林带都建在堤坝内侧,一般宽度仅10 m,只起到一般的美化作用,没有实质性的防治水灾和保护堤坝作用。

1.3防护林带宽度没有达到省标准

省政府要求各市(县、区)一线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宽度50 m以上、河口基干林带宽度20 m以上,实际多数县(市、区)由于土地资源极为紧张,林带宽度很难达到要求。

1.4河边绿化普遍较差

浙江省平原绿化规划县级技术规程要求河流两侧宜林地绿化宽度达10 m以上,实际上,河流两侧宜林地不仅绿化宽度达不到标准,而且宜林地绿化率普遍达不到70%(含配置1行以上乔木林带)。

1.5河道整治考核存在缺陷

河边非法建筑拆除后,没有及时绿化,除影响美观外,还可能导致非法设施重新搭建;河边绿化没有与“五水共治”共同推进,主要原因是河道综合整治时,没有对河边绿化作硬性要求。

2 成功范例

2.1椒江滩涂湿地绿化

椒江水系是浙江省第三大河流,干流全长197 km,两岸有丰富的滩涂湿地资源。台州市椒江区近年充分挖掘和拓展绿化空间,在椒江河口滩涂湿地建成以木麻黄(Casuarinaequisetifolia)为主、面积达20多hm2的绿化带。江岸独特的消浪林带,起到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增强堤坝抗击台风、洪潮、海啸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2.2仙居滩涂湿地绿化

仙居县永安溪是椒江水系的源头,为内陆河流,全长141 km。仙居县近年结合绿道建设,已恢复100多hm2以枫杨(Pterocaryastenoptera)、垂柳(Salixbabylonica)为主的滩涂林湿地,初步形成“水清、流畅、岸绿、鱼欢、景美”的自然生态景观。

2.3路桥河边绿化

台州市路桥区将河道绿化作为治水行动的点睛之笔和首选项目,仅2015年实施河道绿化49条,总长62.3 km,项目总投资1.87亿元,远远超过省水利厅下达的2015年河道综合整治任务(5 km)。

3 对策

浙江省的八大水系既是生命之脉,也是肆虐之江、 财富之江。科学保护、合理利用母亲河,再造水上绿色长城,对助推“五水共治”、增加滩涂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水系景观生态价值意义重大,并可有效扩大平原绿化面积,破解平原绿化“扩面”难题。

3.1树立植树治水理念,将绿化作为生态建设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在2015年3月召开的全省平原绿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把植树治水作为加强生态建设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作为‘五水共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抓手”。要彻底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必须充分发挥河道绿化在景观美化、污染治理方面的作用,必须加强绿化效益宣传,树立“种树就是种生态、种风景、种文化、种财富、种民心”和植树治水的理念,将河道两岸绿化作为投资最少但效果最明显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将其列为一件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公益事业,持续和加速推进河道绿化,为子孙后代树立绿色丰碑,留下绿色财富。

3.2因地制宜,规划湿地绿化

省委、省政府应从“两美”浙江、生态浙江的战略高度,将全省八大水系滩涂湿地防护林建设列入母亲河保护利用规划,制订实施方案,强势推进滩涂湿地防护林建设,为平原绿化注入新内容;沿线各市(县、区)应结合地区实际,借鉴推广椒江出海口和仙居内陆溪流滩涂湿地绿化的成功经验,全面开展母亲河水系滩涂湿地防护林营建试验推广,以增加林带宽度和恢复自然生态景观为目的,通过5~10年努力,将其建成富有浙江特色的滩涂湿地防护林体系和景观长廊,为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创造条件。[1]

3.3部门协作,推进湿地绿化

各级规划、水利、海洋渔业、环保、林业等相关部门应及早计划,将水系两岸100~2 000 m范围设为生态廓道,并加强协作、齐抓共管,科学有序推进滩涂湿地防护林建设;按《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规定,禁止和限制各类开发,对在滩涂湿地上挖沙取土(石)、填埋垃圾、挖塘养殖、种植蒲草等破坏生态的行为,依法处理,责令恢复原状;对河口潮强流急、风潮洪涝、灾害不断的地段,要重点保障绿化用地,严禁商业性和工业性的开发;分类提高省财政消浪林带补助力度,尤其是造林成本高、风险大的红树林补助标准应提高到9万元·hm-2以上,其他树种林带也要提高到4.5万元·hm-2以上;加强舆论宣传、政策引导,形成人人关心支持、主动参与绿化“母亲河”的良好氛围。

3.4多措并举,加强河边绿化

一是将河边绿化列为“五水共治”河道综合整治的必备条件,原则上要求河边绿化后,才能通过河道综合整治验收。二是在绿化树种选择上,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城乡美化、农作物采光等要求。对城区河道,可乔灌草结合,并与河边绿道或道路建设相结合;对农村河道,主要选择亲水性强、适应性强、养护成本低的速生乔木树种和珍贵树种;对确实影响农作物采光的河道,可选择树冠较小的落叶树种,如落羽杉 (Taxodiumdistichum),并单行种植,加大株距。三是“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相关建设单位要加强联动,列支部分经费专门用作河边绿化。同时,对以前整治成果进行“回头看”,严防“反弹”,该重新整治清理的,应及时绿化。只有绿化树木“占领”整治地块,才能避免违章设施、垃圾等“卷土重来”。四是逐步建立健全政府导向投入、企业参与投入、社会广泛投入的河道绿化多元投入机制,减轻当地财政负担。动员企业以“XX企业林”等冠名形式投资公益绿化,改善当地环境;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经营主体、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群众等参与河道绿化建设,扩大投资渠道;创新农村造林绿化机制,坚持“谁栽树、谁经营、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大力推广承包制、股份制、合作制,丰富农村造林绿化形式;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经济林果或大规格花木等特色产业,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河道绿化的积极性。五是加快推进河道“增绿提质”。不能将高投入、高养护的城市园林绿化模式照搬到农村河道绿化,农村河道绿化要体现乡村特色,要“记得住乡愁”,尽可能保留河道两侧能体现乡村特色的原有乡土乔灌木,不配置草坪,少配植灌木,进一步优化水系景观布局,更新河道功能,提高河岸生态环境质量,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水景观带。

[1] 张云生.沿海河口感潮带滩涂湿地木麻黄林带营建试验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2(1):20-22

1005-5215(2016)09-0102-02

2016-07-11

娄依会(1974-),男,浙江台州人,工程师,从事营造林和森林保护工作.

张云生(1965-),男,浙江温岭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城乡绿化和森林生态保护工作,Email:ly8224312@163.com

S73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6.09.040

猜你喜欢

林带滩涂平原
那一片平原
霞浦滩涂
江淮平原第一关——古云梯关探秘
平原的草
浪起山走
滩涂评估方法适用性研究
打造珍贵彩色林带 建设浙中生态廊道
海边滩涂软淤地基挡潮闸基础设计
公路绿化带降噪效果初步研究
沿海滩涂围垦施工的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