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持人的话

2016-12-16肖清和上海大学历史系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信徒礼仪汉语

肖清和(上海大学 历史系)



域外新刊

主持人的话

肖清和
(上海大学 历史系)

钟鸣旦教授是当今欧洲研究明清基督教史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执牛耳者。本文是其在2012年所举办的上海大学第一届明清天主教研究工作坊上的发言稿,实际上是其同年出版的大著《中国礼仪之争中的“中国声音”:旅行的文本、社区网络与文化间论证》(Chinese Voices in the Rites Controversy:Travelling books,Community networks,Intercultural arguments)的精炼与摘要。钟教授的文章以及著作讨论了三个重要问题:(1)礼仪之争中中国人(包括士大夫信徒以及其他士大夫)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2)礼仪之争中的“中国声音”的新资料展示出了什么样的中国天主教徒群体网络?(3)礼仪之争中的“中国声音”对古代经典进行了什么样的新理解与新诠释?

上述三个问题是研究中国礼仪之争的重要议题。如果加以延伸,我们还可以在其著作中看到更加重要以及更加宏大的议题:礼仪之争的“中国声音”对欧洲思想与文化界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中国人参与礼仪之争是否可被视作中国参与早期全球化的案例?因此,窃以为钟鸣旦教授文章的意义不仅在于揭示研究中国礼仪之争的新材料,而且更重要的是引发的如此具有学术意义的问题意识。

关于中国礼仪之争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栋。早期欧美学者主要关注礼仪之争的欧洲教会或修会层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主要关注汉语文献以及中国信徒对礼仪之争的参与。李天纲教授的《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而随着相关文献尤其是汉语文献的揭露,围绕着“礼仪之争中的中国声音”有不少文章问世,其中包括黄一农教授的《被忽略的声音》以及韩琦教授与吴旻教授合著的《礼仪之争中教徒的不同声音》等。钟鸣旦教授的著作则将礼仪之争中的“中国声音”完整展示出来。首先讨论中国信徒参与礼仪之争的背景及过程,然后讨论这些“中国声音”(汉语文献)是如何被带回欧洲,并如何被翻译成欧洲语言在欧洲流通;再次讨论这些文献所展示的天主教徒群体网络;最后讨论这些汉语文献中所关注的主要议题及其意义。钟教授的著作在附录中将所有这些汉语文献予以彩色影印,以飨读者。

钟鸣旦教授的此篇文章为我们揭示了17、18世纪中欧交往的一个侧面。对于研究明清交流史的学者来说,钟教授所提出的“之间”(in-between)概念值得深思。我们在阅读或理解这些“中国声音”的文献时,不能仅仅把它们视作是中国信徒的独创,也不能视作是按照耶稣会传教士所提供的模板而进行的文字游戏。它们是传教士、信徒以及中国士大夫互动的结果,也是天主教教义、士大夫对经典文本的理解与传教士对经典的诠释三者之间互动的结果。同时我们今天强调礼仪之争中的“中国声音”,但同样不可忽视礼仪之争中的“欧洲声音”。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文本其实就是中西文化交织(interweaving)的产物,而我们的研究同样需要关注中西两个方面。

猜你喜欢

信徒礼仪汉语
学汉语
开悟
阳光的信徒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劝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