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志因素与恶性肿瘤发病的关系
2016-12-16孙海燕陈武进任丽萍华杭菊卢丽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4
孙海燕,陈武进,任丽萍,华杭菊,卢丽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350004)
论情志因素与恶性肿瘤发病的关系
孙海燕,陈武进,任丽萍,华杭菊,卢丽莎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350004)
恶性肿瘤;情志;病因
恶性肿瘤的发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代医学认为恶性肿瘤与以下因素有关:化学因素(砷及砷化物、苯、石棉等)、物理因素(电离辐射、紫外线等)、致瘤病毒(EB病毒、乳头状瘤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及遗传因素。中医无恶性肿瘤病名,根据其症状描述,多见于“癌”“岩”“瘤”“瘿”“癥瘕”“积聚”等疾病,其发病因素多由于正气内虚,感受邪毒,情志怫郁,饮食损伤,素有旧疾等因素,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产生气滞、血瘀、痰凝、湿浊、热毒等病理变化,蕴结于脏腑组织,相互搏结,日久积渐而成的一类恶性疾病[1]。中医学认为情志因素也是恶性肿瘤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现代医学也开始注意恶性肿瘤与心理因素的关系,1988年Baltrusch首先提出C型行为的理论[2],他认为其主要特征是:童年形成的压抑、内心痛苦不向外表达及克制的性格,行为特征为过分合作、社会依从性高;谦虚、缺乏自信、屈服于权势、过分忍耐、压抑自己的情感;压抑愤怒、回避矛盾、调和行为、内心经常有焦虑、抑郁等。采用C型行为量表调查发现:有C型行为的人,其恶性肿瘤发生率比非C型行为的人高3倍以上。国内研究[3]也显示:肿瘤相关性抑郁的发生率为46%。
1情志因素对正气的影响
情志,即人体的精神活动,中医概括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情,在一般状况下,属于生理活动的范围。但如果长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创伤,超出了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正常范围,造成人体内在的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人的正常情志活动是以脏腑气血作为物质基础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因此,情志异常对人体正气的影响一方面可造成脏腑阴阳的严重损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素问》曰“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素问·本病论篇》曰:“人或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即伤肝也。”另一方面可影响气机的正常运行,如 《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灵枢·本神》云:“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类证治载》:“七情内起之郁,始而伤气,继降及血,终乃成劳”。朱丹溪更指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叶天士也强调:“郁者至久,元气未有不伤,克伐屡投,随散而随郁者,比比然也。”以上说明:过度悲、忧、愁、思等不良情志不仅可直接作用于脏腑,造成脏腑功能损伤,正气亏虚,阴阳失调,成为恶性肿瘤的易感因素;更能扰乱气机的正常运行,使气行不循常道,或气逆而上,或气陷而下,或气结于某处,气不行则血瘀,气滞血瘀阻碍津液的运行,津液输布异常则痰浊内生,最终形成气滞、血瘀、痰浊的病理因素,促进恶性肿瘤的发生。现代心理学[4]认为:过于强烈或持久的心理应激(指人的头脑中不切合实际的预期、预感、冲突、人际矛盾等,在满足需要和愿望过程中遭受到的挫折等)可以损害人的社会功能,也可以降低对外界致病因素的抵抗力,造成许多疾病的易患状态。汪晓炜等[5]对140例胃癌组及对照组进行了研究发现:CD4+细胞的多少与抑郁、愤怒、合理化等因子得分值呈负相关(P<0.05或P<0.01),NK细胞含量与愤怒向外、乐观、社会支持等因子得分呈正相关(P<0.05或P<0.01),表明胃癌患者的心理行为特征与C型行为特征密切相关,C型行为因素对胃癌患者的免疫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情志因素对恶性肿瘤的直接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影响情志的因素有很多,如工作环境、居住条件、生活遭遇、学习压力及烟酒不良嗜好都可能造成情绪异常,情志过极。中医历代医家对多种恶性肿瘤的病因认识,十分重视“肝郁”或“忧思”等情志因素。清陈士铎指出“木郁成癥瘕”“肝木喜飞扬,不喜闭滞。肝郁必克脾胃,土受木克,则气不能畅行于脏腑,遇肝部位,必阻滞不放行,日积月累,无形化为有形。”肿块的“从无到有”,其密切相关的病机为“肝郁”。张子和曰“五积六聚,……此皆抑郁不伸而受其邪也,岂待司天克运,然后为郁哉?且积之成也,或因暴怒、喜、悲、思、恐之气”,指出“积”的病因为情志过极。明·陈实功《外科正宗》曰“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达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痰核。”“忧郁”“思虑”伤人脏腑,加之“所愿不达”情志不舒,终致成“痰核”。可见,情志因素是导致癌瘤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以下分别论述几个常见恶性肿瘤与情志的关系。
2.1乳岩乳岩是指乳房部的恶性肿瘤,相当于西医的乳腺癌。其特点是乳房部出现无痛、无热、皮色不变而质地坚硬的肿块,推之不移,表面不光滑,凹凸不平;或乳头溢血,晚期溃烂,凹如泛莲。乳岩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情志失调。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属木,克脾土,情志不畅,所愿不遂,肝失条达,气机不畅,气郁则瘀;肝郁克脾土,运化失职则痰浊内生;肝脾两伤,经络阻塞,痰瘀互结于乳房则发为乳岩。如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若初起内结小核,或如灶棋子,不赤不痛,积之岁月渐大,巉岩崩破,如熟石榴,或同溃深洞,血水滴沥。此属肝脾郁怒,气血亏损,为难疗。”其描述的疾病过程与症状与乳腺癌基本相同,同时指出辨证属“肝脾郁怒”。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乳硬论》指出乳岩的病因是女子“不得于夫,不得于舅姑,忧怒郁闷,朝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积滞,遂成隐核……又名乳岩”。由此可见长期负性生活遭遇,情志忧怒,可直接导致乳岩。后世医家同样认识到乳岩与情志失调的直接关系,如明·李梴《医学入门》:“乳岩,乃郁怒有伤肝脾。”明确指出乳岩的病因为“郁怒”,病机为“郁怒伤肝脾”。薛立斋在《薛氏医按》指出:“乳岩乃七情所伤,肝经血气枯槁之证,宜补气血、解郁结药治之。”另清·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曰“(乳岩)是阴寒结痰,此因哀哭忧愁,患难惊恐所致。”补充说明了过度悲哀同样可以导致乳岩。陈永侠等[6]对23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焦虑、抑郁评定和相关因素的分析,发现乳腺癌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56.09%、49.57%,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综上所言,情志不畅,肝脾郁怒,日积月累,终致乳岩。
2.2噎嗝噎嗝是指吞咽食物哽噎不顺,饮食难下,或纳而复出的疾患。根据其临床表现,与西医中的食管癌、贲门癌等相似。《素问·通评虚实论篇》云:“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明确指出“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气滞甚则“上下不通”,使人饮食不下,二便不通。张介宾在《景岳全书·杂证谟》中对噎膈病因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发挥:“噎膈一证,必以忧愁、思虑、积劳、积郁,或酒色过度损伤而成。”明确表述了多种情志因素与发病的关系。明代邵达《订补明医指掌》指出“(噎嗝)多起于忧郁,忧郁则气结于胸,臆而生痰,久则痰结成块,胶于上焦,……而病已成矣。”指出噎嗝的病因为“忧郁”,并详细阐明噎嗝的发病机制为“忧郁”引起“气结”“痰结”发于上焦,则为噎嗝。现代医学也对此做了相关的研究,王丽梅等[7]采用 C型行为问卷调查208例食管癌患者与210例非食管癌患者的C型行为特征,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食管癌组与非食管癌组患者 C型行为量表中抑郁、愤怒、愤怒向内、理智、社会支持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食管癌患者具有明显的C型行为特征,提示C型行为特征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有关。谢中培等[8]对196例食管癌患者及其同期住院的201例非食管癌患者进行食管癌影响因素及C型行为特征问卷调查发现:食管癌的发生与环境、饮食及C型行为等因素有关。综上医家所言,噎嗝病因多由忧思恼怒而成。忧思则伤脾,脾伤则气结,水湿失运,滋生痰浊;恼怒则伤肝,肝伤则气机郁滞,血液运行不畅,瘀血阻滞食道、胃脘而成噎嗝。可见精神因素对本病的影响甚大。
2.3失荣失荣是发于颈部及耳之前后的岩肿,因其晚期气血亏乏,面容憔悴,形体消瘦,状如树木枝叶发枯而得名,相当于西医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和原发性恶性肿瘤。其病因多由七情内伤,忧思郁怒,肝失条达,气机不舒,气滞血瘀,阻于胆经颈络,结为肿块,发为本病。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曰“失荣者,或因六欲不遂,损伤中气,郁火相凝,隧痰失道,停结而成。”明确说明失荣的病因为“六欲不遂”,指出其发病机制为所欲不遂,情志不畅,损伤中气,郁火痰凝,结于颈部而发病。清·邹岳《外科》曰“(失荣)由忧思哀怒,气郁血逆,与火凝结而成。”同样指出忧思哀怒、情志不舒是失荣的重要病因。
2.4茧唇茧唇是发生于唇部的岩肿,相当于西医的唇癌。金·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曰“茧唇皆由六气、七情相感而成,或忧思太过,忧思过深则心火焦炽……”。指出茧唇的病因为外邪与情志因素相互作用,或忧思太过,思虑过深。思虑太过,则致心火焦炽,心火移热与挟脾之郁结湿浊循经上升,结于唇部致使唇部气血瘀滞,火毒湿浊相互搏结而成茧唇。
2.5其他另有多种恶性肿瘤与情志因素相关。如清·高秉钧《疮科心得集》曰“舌疳者……由心绪烦扰则生火,思虑伤脾则气郁,郁甚而成斯疾,其证最恶。”清·包永泰《图位喉科杓指》曰:“(喉菌)此症属忧郁血热气滞,妇人多患之……”清·高思敬《外科问答》曰“筋瘤……此症得自郁怒伤肝,忧虑伤脾伤肺。”“翻花岩,与乳岩仿佛,由肝郁不舒,木火鴟张而得,甚不易治。”这些论述都说明舌疳、喉菌、筋瘤、翻花岩等各类癌瘤的发生均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情志因素在恶性肿瘤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七情过极、情志不畅可导致多种恶性肿瘤,在部分肿瘤中,情志因素可为主要的发病因素。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467.
[2]岳文浩,何慕陶.现代行为医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65-168.
[3]齐元富,李慧杰,孙海燕.肿瘤相关性抑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肿瘤,2013,22(2):98-101.
[4]马玉芳.论人先论欲治病先治心[J].江苏中医药杂志,2002,23(4):4-6.
[5]汪晓炜,汪萍,关泉林,等.胃癌患者C型行为特征及其与机体免疫指标相关性研究[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8,24(6):615-619.
[6]陈永侠,杨秀木,况静英,等.乳腺癌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4(9):840-842.
[7]王丽梅,丁树,荣石晶,等.食管癌患者C型行为特征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9):1150-1152.
[8]谢中培,周华富,滕有明,等.粤桂沿海地区居民食管癌发病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报,2013,30(5):695-698.
R229
A
1000-338X(2016)02-0037-02
2015-01-15
孙海燕(1985—),女,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