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风采录绿竹优良种源中试与利用技术示范建设成效显著
2016-12-16文/郑蓉
文/郑 蓉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风采录绿竹优良种源中试与利用技术示范建设成效显著
文/郑 蓉
由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承担的2010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跨区域重点推广)项目“绿竹优良种源中试与利用技术示范”围绕建设生态福建的发展战略,以先进成熟的绿竹科技成果为依托,坚持“增产、优质、经济、环保”的科学经营理念,通过建基地、带示范、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引导和带动林区竹农发展绿竹种植,培育地方特色产业,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项目实施期间,在尤溪、福安和南靖等县(市)共建立示范基地1572亩,举办培训班15期,培训各类技术人员1100人次,同时在项目的带动下,各地对绿竹栽培热情高涨,绿竹面积迅速扩大,项目技术向周边地区辐射推广绿竹丰产林4350亩,二年新增产值达1164.75万元,项目综合效益显著。项目建设成效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营建高标准绿竹优良种源示范基地:项目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推广为主线,以提高竹林产量、提升竹笋品质为目的,按规模化、标准化建设绿竹示范基地,为推动优质高效的绿竹生产经营技术能够在较大面积辐射推广提供了示范样板。项目营造的1572亩绿竹优良种源示范林,造林第三年即投产,年产竹笋723万吨、竹材78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达473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2、加快传播绿竹现代管理新技术:在绿竹示范基地建设中,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现场指导、发放栽培手册等方式,让农民在实践中真切地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尽快掌握了绿竹现代培育实用技术。在绿竹生产重要环节,针对不同层次人员先后举办培训班15期,培训技术人员与竹农1100人次,编制操作性强、通俗易懂的《绿竹优良种源丰产栽培技术》培训手册以及科学规范的《绿竹优良种源高效栽培与利用技术规范》,培养造就新一代农民,促进项目基地建设健康稳步发展。
3、培养绿竹种植科技示范户:项目在资金、技术方面重点扶持绿竹种植科技示范户10户,发挥了科技示范户在竹农中科学示范、典型引路的作用,并采取多种措施激励示范户积极参与绿竹新技术的推广工作。例如项目合作单位尤溪县益民绿竹专业合作社社员叶辉雷利用抛荒农田种植绿竹60亩,2012年已采挖绿竹笋1.8万公斤,可采伐竹材20吨,全年总收入将达到10万元,示范带动作用显著。又如福安市科技推广中心采用评选全市优秀林业科技示范户、选送优秀科技示范户到外地参观考察、根据推广新技术的成效、业绩、工作难度,年终给予资金奖励等激励措施,推动效果良好。
4、协助建立绿竹专业合作组织:在项目示范基地所在的县、市林业局竹业站以及林业科技推广中心的积极引导下,各地成立有绿竹专业合作社或绿竹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例如项目合作单位尤溪县益民绿竹专业合作社、福安市宏宇绿竹专业合作社以服务为宗旨,协调会员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加强了与职能部门、外界同行之间的生产、加工、贸易的合作与交流,维护会员的正当权益,发挥出专业合作社在项目推广中的主体作用。
4、扶持示范林基础设施建设:水分对绿竹生长影响很大,项目大力支持山地绿竹园灌溉设施建设,推广山地喷(滴)灌技术,有效提高绿竹笋品质与产量。例如2011年福安市城阳乡建立的山地绿竹节水灌溉技术示范区1000亩,成为当地标准高、增效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示范片,优化和提升了福安市绿竹产业。
5、开拓绿竹笋市场销路:项目将绿竹优良种源示范基地建设与绿竹笋生产紧密结合,积极探索院企共建模式,鼓励企业以订单方式与基地竹农建立巩固的产业化协作关系,公司与竹农、生产基地的连接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实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形式,项目组给予企业持续的技术支持,帮助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品牌宣传。项目合作单位福安市宏宇食品有限公司建立15000多亩绿竹丰产示范基地,建立标准化绿竹笋加工厂房3000多平方米,引进笋制品保鲜加工先进设备,引进笋制品加工生产设备,项目组与公司共同研发绿竹笋的保鲜加工技术与系列产品。宏宇公司以“福安绿竹笋”地理标志为契机,开发生产的“竹生”牌系列产品通过国家QS食品安全认证,打造了福安绿竹(笋)品牌,现年产竹笋2600吨,年产值4000万元,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福州、温州、广州等地,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实现企业带动农户推动绿竹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因此,绿竹优良种源项目的示范推广对加快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解决“三农”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鲍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