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生死观对我军战斗精神培育的启示
2016-12-15张宝来
张宝来
[摘 要] 早期共产党人的生死观主要表现为,能够辩证地看待生与死、视理想信念为生命、把为人民牺牲奉献作为生命的价值体现。这生死观可以帮助官兵正确地理解生命的意义,为战斗精神培育提供理性认识和动力支撑。
[关键词]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 生死观 战斗精神培育
战斗精神是任何一支军队都必须具有的,是军队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重要保证。拿破仑也如是说:世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纵观军队发展史,古今中外任何军队都特别重视战斗精神培育,战斗精神培育可谓是军队建设的永恒课题。习近平主席在谈到我军战斗精神时说:“战斗精神,毛泽东同志说的最概括、最生动,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并进一步强调指出:“无论什么时候,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千万不能丢。”[1]p228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官兵如何继承发扬以“两不怕”为核心的战斗精神,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持续关注的重要课题。
在2014年8月总政印发的《关于加强战斗精神培育的意见》中指出:“大力强化牺牲奉献精神,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苦乐观、得失观。”生死观,反映的是个体对生命的本质、生存的意义、死亡的价值以及生存与死亡的关系的认知,是人生观的集中表现。生死观的不同势必制约着个体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影响着个体的行为选择,尤其是在需要做出较大付出乃至献出生命时,更是如此。人们在面对死亡时,持有一种怎样的生死观,这不仅影响其生存状态,也制约着个体人格的生成。可见,生死观教育对于战斗精神培育至关重要。我们这支军队之所以具有“两不怕”的战斗精神,是与创建领导这支军队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死观密不可分的。由此而论,研究学习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死观,对战斗精神培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帮助官兵认识生命的本质,为战斗精神培育提供理性认识
关于对生命的本质及其生死关系的认识由来已久。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儒、道两家有着不同的认识:儒家主要从生的角度来看待生命,重视生的价值;道家主张顺其自然,追求生存和心灵的自由。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虽然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但他们又不拘泥于儒家、道家对生死的理解,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下,自觉地运用辩证法思想思考生与死的关系问题。马克思认为,“死亡本身已预先包含在生命里面”。恩格斯后来也在《自然辩证法》里提出了“生就意味着死”的唯物辩证法命题,认为“生命总是和它的必然结果,即始终作为种子存在于生命中的死亡联系起来考虑的”[2]p639。显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生死关系的问题上,都认为生命是生和死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生意味着死,死孕育着生。
受马克思主义辩证生死观的影响,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李大钊指出:“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3]p84不难看出,李大钊视牺牲生命为生命的另一种发展和延续。这也足以说明为什么他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对敌人的各种诱惑严词拒绝,能够从容走上绞刑架、慷慨就义的原因。毛泽东经历过无数生离死别,多次与死神擦肩,他却能够泰然处之、从容面对,因为他能够辩证地看待生死。一次,毛泽东和护士长吴旭君开玩笑说:“我死了,可以开个庆祝会。你就上台去讲话。你就讲,今天我们这个大会是个胜利的大会,毛泽东死了,我们大家来庆祝辩证法的胜利。”[4]p151
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之所以能够不畏强敌、不怕牺牲,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是因为他们具有马克思主义生死观,能够自觉地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生死,保持一种豁达的人生境界。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不同认知影响着情绪情感产生的性质与程度,进而推动或阻止某种行为的发生。现实中,绝大多数官兵对于“不怕苦”是能够做到的,然而,不可否认,对于“不怕死”,有些官兵还是心存顾虑,当面对死亡威胁时,会产生紧张、烦躁、焦虑、恐惧等一些不良情绪。因而,在战斗精神培育中,要加强生死观教育,引导官兵科学地认识生命、辩证地看待生死,从深层次上为战斗精神培育提供理性支撑,也必将会有助于缓解和克服官兵的死亡焦虑。
二、筑牢官兵的理想信念,为战斗精神培育提供根本动力
经受种种考验仍保持乐观革命精神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于共产党人来说,理想信念比生命更重要。1927年,李大钊面对敌人的绞刑,慷慨激昂:“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他坚信“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28年,夏明翰在被国民党新军阀杀害前,写下气壮山河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1921年,周恩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5]p41理想信念作为一种信仰、一种追求,它植根于个体的认知世界,引领着个体的实践方向,为执著前行提供精神动力。
历史和现实证明,我们党在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惜一切为党的事业而奋斗,靠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当前,有的官兵之所以会出现练兵动力不足、谋打仗的心思不够、忧患意识不强,缺乏军人应有的“血性”,原因纵然诸多,但根本原因还是理想信念上出了偏差。因此,为了激发和培育官兵的战斗精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首要任务。要按照习主席的重要指示,把坚定官兵理想信念作为固本培元、凝魂聚气的战略工程,采取有力措施,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官兵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作支撑,就会在各种诱惑面前保持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使命任务面前勇于担当;就会在实现强国强军梦的征程中,自觉听党指挥,发扬“两不怕”的战斗精神,保持旺盛的斗志和练兵热情。
三、强化官兵牺牲奉献意识,战斗精神培育植根于我军性质宗旨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们以行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彰显了人生生存的意义和死亡的价值,总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原则,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毛泽东认为,“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6]p1005并号召中国共产党人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周恩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党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堪称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死观的光辉典范。周恩来认为,应该“像条牛一样努力奋斗,团结一致,为人民服务而死”[7]p241。中国共产党缔造领导的中国人民军队,始终如一地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宗旨。广大官兵无论平时还是战时都是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坚强维护者,他们为捍卫国家利益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尽显人民子弟兵英勇本色。他们乐于奉献、敢于牺牲的动力何在?源于每一位官兵对身处的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的深刻理解和根本遵循,源于在践行这一性质宗旨中,党和人民群众给予的赞扬和信任,这种积极的正向的反馈又会成为强化官兵发扬“两不怕”战斗精神的新的动力。当前,有的官兵吃苦精神不足、奉献意识不强,原因之一,就是对自己军人身份的认同度不高、对军人角色的理解度不深。对此,要加强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教育。
参考文献:
[1]解放军总政治部编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军队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李大钊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林克,徐涛,吴旭君.历史的真实[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5]周恩来书信选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责任编辑/陈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