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资溪游击根据地的历史地位
2016-12-15帅建忠
帅建忠
[提 要] 资溪游击区涉及资溪、金溪、南城、贵溪和福建省光泽5个县,其存续时间跨越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3个时期,是抚州市11个县(区)游击区中存续时间最长、活动范围面积最广的县级游击区,在南方游击战争史中具有独特历史地位。
[关键词] 资溪游击根据地 历史地位
一、资溪游击根据地建立概述
资溪位于江西省东部,处于赣闽两省交界且境内群山迤逦纵横,东邻福建省光泽县,南交江西省黎川县,西毗南城县,西北接金溪县,东北界贵溪市。在第二次革命战争后期,资溪归属中央苏区,及至中央苏区陷落主力红军长征后,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其又成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主要根据地之一的重要因素。
1933年9月,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作为中央苏区东北大门的黎川和资溪首当其冲。9月28日,黎川县城失守,资溪形势更加危急。11月,国民党十九路军发动了“福建事变”,蒋介石为镇压这次事变,急忙从北线抽调大批兵力经资溪、光泽、邵武直下福建。12月5日下午,国民党七十九师攻占资溪县嵩市区。10日,国民党军四师、七十九师经资溪县的溪南岭、港口、白果树围击县城,并将全县各区、乡干部和游击队分割成南北两部分。12月14日,县城失守;月底,资溪苏区全部失陷。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资溪各区、乡干部游击队迅速转至深山中打游击,继续坚持斗争。
资溪游击区主要分布在金(溪)资(溪)光(泽)贵(溪)交界地区,该地处于武夷山脉腹地,山高林密,交通阻塞,人烟稀少,是国民党统治的薄弱地区,这一地区的游击区归属中共闽北分区委领导。
“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国民党调集了新编第十一师、十二师、五十六师、七十六师、独立四十五旅、河南总队和福建、江西两省保安团等约10万人,南自崇安、建阳,北从上饶、铅山,东经广丰、浦城,西由邵武、光泽,从四面‘围剿’我闽北苏区……从此,闽并苏区的红军和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入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1]1934年10月,闽北分区委决定分区委、军分区随独立团行动;各县成立游击司令部,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和县委书记分别兼游击司令和政治指导员,区政府和区委机关随县游击队行动,以此组织根据地的广大军民同国民党军开展游击战争。
资溪游击队活动范围开始主要分布在东北境内的马头山与贵溪的冷水、耳口、塘湾和福建省的光泽、邵武、崇安(今武夷山市)等地,不久就发展到本县西北境内高田、嵩市。抗战时期,扩大到饶桥、高阜两区;解放战争时期,除县城中心区外,全境内四周均为游击区。游击区先后在中共资(溪)光(泽)贵(溪)中心县委和中共金(溪)资(溪)贵(溪)中心县委和以黄道为首的中共闽北分区的正确领导下,利用这里的有利地形和苏区的群众基础,对国民党开展游击战争,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把革命红旗打到第二次国共合作,联合抗日,直至解放战争的胜利。
二、资溪游击根据地的历史地位
资溪游击根据地在南方游击战争史中具有独特地位。该游击区涉及资溪、金溪、南城、贵溪和福建省光泽5个县,尤其是其存续时间跨越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3个时期,是抚州市11个县(区)游击区中存续时间最长、活动范围面积最广的县级游击区,从这里走出一位开国中将(原济南军区政委陈仁洪)和二位开国少将(原上海警备区政委刘文学、原江西省军区副司令谢锐)。 1.保存和发展了中共组织,形成坚不可摧的领导核心。在三年游击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资溪游击区始终保存并发展了中共党组织。
1935年8月,闽北分区委安排吴先喜、刘文学等人率领独立师四团和邵光独立团400余人,挺进资溪、光泽、贵溪三县交界的武夷山地区,开辟游击根据地。他们先打到光泽柴家,成立中共柴家区委。后又向资溪的昌坪和贵溪的冷水坑一带发展,10月成立中共资(溪)光(泽)贵(溪)中心区委成立,刘文学任区委书记。下辖资溪的昌坪、光泽的柴家和贵溪的陈坊、冷水坑,中心区委机关先设昌坪,后转移到贵溪南部的闽坑。
1936年8月,新的闽赣省委决定将原闽北分区委调整为闽北分区委和闽中、闽东及抚东3个特区委,吴先喜任抚东特区区委书记。随即撤销中共资光贵中心区委,成立中共资(溪)光(泽)贵(溪)中心县委,吴先喜兼任中心县委书记,归抚东特区委管辖。资光贵中心县委下辖中共柴家区委、中共昌坪区委、中共冷水坑区委、中共金南区委。中共资光贵中心县委成立后,决定在金溪县东南部黄通方向发展游击区,不久中共金(溪)资(溪)贵(溪)特区委成立,隶属资光贵中心县委,特区委机关驻在资溪县东北边境的上源村附近。
抗日战争期间,资溪境内及周边地区建立了多个中共组织,并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1937年11月,资光贵中心县委改为中共金(溪)资(溪)贵(溪)中心县委(自柴家战役以后,光泽范围内的游击根据地已丢失,划归闽北管辖,归中共福建省委领导),中心县委下辖中共贵溪县委、中共资溪县委和中共金南中心区委。中心县委对外称“新四军三支队五团驻金资贵留守处”,驻资溪县东北边境的横坑、下张、翁家等地。初隶属闽赣省委,1938年2月,隶属闽浙赣特委。6月,改隶赣东北特委。9月,由于国民党不断袭击金资贵地区,中心县委转移到闽北,县委停止活动。1940年8月,又重新建立,机关驻资溪县西北的嵩市,隶属抚东特委,下辖五里山区委。
1947年元月,中央决定将中共福建省委改为中共闽浙赣边区党委(6月起称省委),曾镜冰任边区党委书记。改各特委为地委,共设闽北、闽东北、闽浙边、闽赣边、闽中5个地委,资溪县委归闽北地委管辖,一直工作到新中国成立。
2.在斗争中积极慎重发展中共党员,为开展武装革命发挥中坚骨干作用。资溪苏区失陷和红军主力长征后,大批党员、干部和无辜群众被残酷杀害,有的党员被迫远走他乡,党组织被严重破坏,党员人数锐减。重新建立党员组织和发展党员,是游击根据地生存和壮大前提。
在游击斗争中,有许多老革命加入了党的组织,游击区内基本上都建立了党的支部,先后发展了党员200多名。仅刘文学在昌坪、柴家一带就发展了党员100多人。资溪境内的昌坪、马斜、丰上、横坑、五里山、上源、下源、窑下及饶桥附近与高阜附近等村建立了八九个党支部。在组织发展中,中心县委严格规定:发展党员一定要面向工农,面向贫雇农。党员的要求与标准是按照中共中央苏区党章规定的,要有3名正式党员介绍,雇农入党没有候补期,贫农入党候补期三个月,中农入党候补期六个月,不吸收富农入党。在形式上采取个别发展,以3人组成一个支部,支部与支部不发生联系,只与区委联系,并有专人负责联系工作。党组织还严格要求党员遵守党纪,按期缴纳党费,严禁贪污浪费,保持党的高度纯洁性和战斗力。加强党的领导,特别是3人支部堡垒作用的发挥,是游击活动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抗战期间,中共金(溪)资(溪)贵(溪)中心县委扩大会议以后,资溪县委设了三个区委,区委下面仍有八九个支部。1938年春,资溪县的党组织党员发展到60多人,增强了党的力量。除在嵩市秘密发展党员外,还通过嵩市小学的党员李玉麟到偏远的上山(乌石区)发展党员,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1940年9月,五里山区委成立,杨凤来任区委书记,隶属中共资溪县委;昌坪恢复党支部,积极在贫农群众中发展新党员。
正是有了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和中坚力量作用,资溪游击根据地在艰苦斗争中才得以不断发展和壮大。
3.在艰苦斗争环境中,始终依靠群众,保持与群众血肉相连的关系。首先,执行“白皮红心”的政策。游击队教育群众,当国民党军队或保安团来了,表面上顺从,甚至有意让一些群众当保甲长,以应付他们,但实际上还继续为红军游击队办事;第二,采取灵活的政策,切实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如在对敌斗争政策上,改原“打土豪,分田地”为“打土豪筹款”,将打土豪筹来的款、物和粮食中的很大一部分分给群众。组织群众到地主、豪绅的山上去砍树和竹子,运出去卖钱以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群众被反动派抓去,游击队就花钱通过当地绅士,买通那些地方上的头目,把人放回来。同时发动群众,抵制国民党当局抓兵派捐,保护了群众的实际利益。
中心县委由于执行了正确的群众路线和政策,所以群众对党对游击队极为关心和爱护,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来掩护游击队。国民党当局妄图采取移民并村、保甲连坐等办法来隔断群众和游击队的联系。群众千方百计设法支援游击队,如利用下地劳动之机把粮食夹带出来,把食盐用竹筒装好,放在约定的地点好让游击队来取;他们穿着鞋子出去,把鞋子留下给游击队,自己光着脚回家。在山里做香菇的“香菇客”,大都是劳苦的群众,他们也热心地为游击队探听消息、代买粮食和日用品,让游击队在他们的菇棚里过夜和休息。许多群众冒着生命危险掩护游击队。1937年秋的一天,金资贵特区谢忠厚等20余人转移到资溪上源村的一个山沟里休息,由于连日的游击活动,大家都很疲劳,一躺下就睡着了。突然,国民党军包围了上源村,处境十分危险。有位房屋靠着山的老乡从窗口爬出来,跑到村后去为游击队报信,不料在路上被毒蛇咬伤,他忍着剧痛赶到游击队驻地通知他们安全转移。又一次,鲍永泉带领游击队在翁家山后露宿,保安团突然包围了村子,把一位姓王的老乡抓去,逼他说出游击队的踪迹,团丁施用灌辣椒水、坐老虎凳等酷刑,他宁死不开口。这位老乡被抬回来时,已是遍体鳞伤、不省人事了。
提到游击战争时的艰苦和当地老百姓对红军的拥戴支持时,鲍永泉同志这样深情地对我们党史工作者说道:“没有那里的老百姓舍身保护红军,靠红军自己,我们又是异乡人,要坚持到抗日下山是不可能的……榨树横坑翁先贵有一个姑娘叫翁梅儿,才十七八岁,每天挑我们二三十个人的饭,爬竹山,过小河,走很多路,还要注意敌探跟,为红军送饭,……当时小小资溪县,穷山沟的老百姓生活很苦,为红军保留了一支力量,贡献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希望你们在写本县党史时务必不要忘掉这些!”[2]
4.在抗日救亡运动中不断扩大统一战线,积极为支援前方抗战输送兵源。1937年11月,中共金(溪)资(溪)贵(溪)中心县委成立,对外称“新四军三支队五团驻金资贵留守处”。随着中共抚东特委的建立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共金(溪)资(溪)贵(溪)中心县委与国民党资溪县政府和谈,签订了联合抗日协议。同时,中心县委采取各种会议、个别交谈等形式,向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广泛进行宣传,讲明八路军、新四军是由红军改编的,是真正的抗日军队,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是为了抗日,而不是合并。同时揭露国民党所采取的反人民的片面的抗战路线,指出这条路线只会把国家导致灭亡;宣传中国共产党采取的人民的全面的抗战路线。1937年冬,在昌坪地区一次就为新四军输送了80名战士。还在昌坪举行了欢送大会。会上,昌坪群众还把许多礼物送给参军的战士。这次大会使群众得到很大教育,不久又有100多名青壮年报名参加新四军。
1938年6月,中共福建省委派邱祖明以新四军残废军人的身份到嵩市开展抗日救亡活动。9月,国民党反动派发起了“搜查”和严格封锁的毒辣手段,以破坏共产党在金、资、贵地区的革命活动。中心县委转移到闽北。12月,中共福建省委又指派章康从福建崇安来贵南地区进行革命活动,他经常深入资溪的昌坪、白沙坑、马头山、斗垣等地,秘密发展党员,宣传抗日主张。1940年8月,中共福建省委根据金资贵地区抗日救亡工作发展的需要,决定成立中共抚东特委,下辖中共资溪县委和中共贵溪县委,章康为特委书记。
1942年4月,中共抚东特委和中共资溪县委遭到严重破坏后,国民党于1943年3月又发动了第三次反共高潮。8月,中共福建省委派左丰美、夏润珍、汪林兴等率一支70多人的游击队来到资(溪)光(泽)贵(溪)3县交界一带,创建了以“郎港大山”为据点的抗日游击区。
1944年3月,奉中共福建省委之命,夏润珍等率领部分游击队员回福建省委机关,留下王忠华带领部分队员继续在昌坪一带坚持革命斗争。国民党军对抗日游击区进行严密的封锁和凶残的“围剿”,资溪游击区的革命活动一直坚持到抗日战争胜利。
1948年7月,饶桥一带正闹饥荒,而国民党资溪当局又逼着要粮,在游击队的组织发动下,下张、湖石、王家、马头山、杨梅潭等村200多名贫苦农民涌进县城,向国民党县长提出要政府发放粮食,帮助群众度过饥荒。国民党资溪县长徐日泰在群众的压力下,被迫发放了50担稻谷给群众。1949年元月,曾镜冰等率领纵队机关及一支队、教导队等100余人从福建南平出发,翻越武夷山,于2月到达资溪县的白沙坑和贵溪县的冷水坑,派出工作组分头深入资溪、贵溪各地区发动群众,做好迎接解放大军的准备工作。4月初,杨兰珍率领游击队围攻饶桥乡公所,并写信敦促乡长王贤宗说明其中利害,敦促他弃暗投明。5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十一师南下支队五中队从鹰潭经饶桥进军资溪,下午,解放资溪县城。10月,全县解放。
参考文献:
[1]福建游击战争史[M].福建省军区游击战史编写组,1981.
[2]张波.给资溪县委党史办的一封回信[Z].中共资溪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1982.
责任编辑/陈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