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水品文化,践行上善教育
2016-12-15钟世贵
钟世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280-02
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小学是广州市番禺区一所全日制公立小学、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创办于1991年。多年来,我校从发展实际出发,承继珠江之灿烂文明,蕴蓄珠江流域之淳朴善风,形成了以“上善若水”为核心理念的独具特色的“水品文化,上善教育”理念体系。我校践行的上善教育,旨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让全体师生追求美好德行,追求卓越品质,培养向善向上、全面发展且有特长的现代公民。
一、上善若水,内涵发展
我校以水为载体,确立“上善若水”作为学校办学的核心理念。
“上善若水”是老子对水的品质的高度概括,指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上,最。“善”取义于教育,包含善良、美好、善于、擅长等含义,指一切美好的事物和善良的行为。
上善若水,追求的是如水一样的美好品质。上善若水,要求学校教育追求如水之上善,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要求教师形成如水的师德师能,博学善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用真诚的爱善待每个学生,尊重、关爱、相信、发展每个学生;要求学生崇善好学,善于修德、善于求知、善于健体、善于尚美、善于合作、善于实践,思维像水那样深沉,交友像水那样相亲,言语像水那样真诚,办事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像水那样待机而动。
确立“上善若水”核心理念,不仅契合我校地域文化特征及学校特点,更引领我们全体师生弘扬“上善精神”,追求“上善境界”,创建“上善之校”。
二、清丽优雅,上善校园
校园文化需要载体,文化氛围需要营造。我校的建筑、校园的规划,正努力地体现出学校特定的“水品”文化氛围,它像“无声的语言”影响着学生及其审美感受,让全校师生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英国诗人布莱克曾经说过:“一粒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花里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收藏。”我们努力让孩子们在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水品”文化的内涵,让每一个进入洛溪新城小学的人都能感受到“水品”文化的浓浓的气息。
例如我校文化墙,展示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哪吒闹海等以水明志的成语故事、民间传说等壁画;“水精灵”成长文化墙,张贴学生笑脸,图文并茂;各办公室、专用场室、楼道、走廊、教学大楼等进行“水品文化、上善教育”特色文化氛围的建设,标语、图画、书法艺术等相结合,在所有图文作品都烙上名家篆刻的“上善若水”印章或校徽。又如老子与“上善若水”图、“水精灵”卡通形象标识、水帘墙等,让“水品”文化浸润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孩子目之所及都是关于“水品”的教科书,都是关于水的精神食粮,师生在“水品”文化氛围中愉快地生活,快乐地成长。洛溪城小学的校园穿上一件漂亮的“水品”衣裳,孩子们在这件温暖的衣裳中追求甜蜜的人生之梦。
三、德业双馨,上善教师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我校将塑造教师师德与师能、打造一支优秀教师队伍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通过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校本研究、校本评价等措施,加大师资建设力度,加大教师的培养力度,形成一支至爱、博识,德才兼备,既有人格魅力,又有学识魅力的教师队伍。
水之道,师之道,学校以水为精神载体,引导教师仁爱为人,以爱育人,努力铸造师魂。爱的教育,爱的文化已成为我校教师队伍的主旋律。学校提出的“上善”师德提倡老师们用水一样博大的胸怀去爱工作爱孩子;用沸水般百度的热情和执着,面对工作和生活的种种压力;用坚冰一样的冷静和坚强,面对困难和挫折;如水一样稀释、淡化所有的怨恨和不满,直面质疑和不解。水一样的洛小教师总是用最优雅的方式展现自己的风采和魅力。如山泉般甜美的微笑成了老师们最美的语言。“上善若水”理念使老师们认识到,教育就是对孩子天性的细心呵护、情感的绵绵渗透、兴趣的随机诱导、智慧的巧妙启迪。只要给予学生以坦诚、尊重、宽容、平等、耐心等,让爱渗透于教育,就会使学生扬起自信与希望的风帆。
重视培养教师技能,提倡终身学习。“上善教师”,除了要有崇高的师德,还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渊博的学识。我校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的历练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精心打造简约高效的“上善课堂”。学校重视教育科研,在教育的研究中增长教师的智慧,积聚发展的内力。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四学三会”活动。“四学”即:学习当代教育的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三会”指:会写高质量的教学研究论文,会熟练操作多媒体教学,会上高水平的公开示范课。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每学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技能大赛,举行课堂研讨活动,从“说、授、评、思”各个方面锤炼老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育人为本,上善德育
洛溪新城小学“上善德育”包含着对每一孩子都可以具有水之品性的期许:力图让每一个孩子都具有向善的道德品质、向上的精神追求、丰实的智慧生活,都拥有经营幸福人生的能力。它从“向善”和“向上”两个角度确立了学校的育人目标:向善,让人拥有如水的善念、如水的德行、如水的胸怀——心地善良,有仁爱心、正义心、责任心;向上,让人能够如水般自强、如水般坚韧、如水般灵动——志存高远、追求活力,有执行力、意志力、创造力。在“上善教育”的框架下,我校把水品文化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校成为一方甘泉滋养每一个人成为我校每一位教师的愿景,做一个向善和向上的如水好儿童成为每一个孩子的追求。
实施“水精灵在成长”活动。我们紧扣德育特色,实施“水精灵在成长”活动,把“上善水精灵”评选和少先队争做“水精灵”相结合,激励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善水精灵”就是崇善好学、积极向上、不断追求的孩子。根据学校德育目标,我们制定出八类“水精灵”的评比标准,如坚韧水精灵、爱心水精灵、诚信水精灵、环保水精灵等等。让学生对照细则,不断努力,不断向上,让自己更出色。在评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超越,达到“上善”的目标。
开展特色班级文化竞赛。在“水品”校园文化框架的指导下,学校开展富有“水品”特色的班级文化的设计与营造竞赛,体现班级团队意识和外在表现形式。班级文化的元素有个性班牌、班级口号(或宣言)、个性班规、氛围营造等。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让“上善”的品性深入孩子心灵,在孩子幼小的心田里,播下向善、向上的种子,引导他们修身养性,秉承水之德与志,养浩然之气,成独特人才。
五、三环动感,上善课堂
基于人的认知过程是与己、与人、与世界的相遇与对话,最后与他们建立新关系的过程,从而完成了一次自身的重塑。我校对“三环动感”课堂做了深入研究与探索,并逐步形成我校的课堂特色。“相遇、对话、重构”是 我校“三环动感”课堂的基本教学环节。
相遇,是学习的第一步。学习是与物相遇、与他人相遇、与自己相遇的旅程。相遇是真正学习的前提,是产生好奇心与探究冲动的过程。学生依据研学案,在自学中与原有生活储备、与新的知识、与教材、与自己相遇。“三环”动感课堂信赖学生,鼓励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在自我体验中发现与探究。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作适当引导。
对话,是学习的第二步。学习是通过与物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展开的从已知世界向未知世界探索的旅程。对话是深度学习的关键。通过对话,交流、展示“相遇”中自学的成果,进行知识的整合、内化、迁移和运用,对感悟进行锤炼提升。“三环”动感课堂通过自我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等,进行灵动的交流、展示、评价,在课堂中融入生活,强调生活内容和方式,关注生命状态和质量,让课堂更和谐、平等、活力。
重构,是学习的第三步。与物对话获得重构与创造的可能;与他人对话利于达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的可能;与自己对话能通过重构自我,形成新的比较、判断、决策的思维过程,最终形成对客观世界的新认识。“三环”动感课堂通过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与拓展,并进一步总结和反思,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升华和重构。
“三环”动感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方式为基础,以问题驱动、学生主动、教师导动、多元互动等为教学策略,让课堂充满节奏感,充满动感。“三环”动感课堂以灵动为核心,教师灵活地教,学生灵活地学;教师教得灵气洒脱,学生学得轻灵自在。
六、多元发展,上善课程
在“上善若水”理念引领下,洛溪新城小学不断完善与开发校本课程,走国家课程校本化的个性发展之路,让课程成为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载体。我校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加强对水品、阅读、科学、体育、艺术等五大领域的研究,形成丰富的特色校本课程——上善课程。
例如“水品”方面的课程:我校汇聚教师智慧,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了不同年级学生学习的三个不同层次的“水品文化”主题——自然之水、生命之水、文化之水。我们深入研究,把内容分解到不同的年级中去,让孩子们循序渐进,有步骤,有计划地学习、认识水品,不断地养正她们的的品性。
又如阅读方面的课程:根据本校实际,我们设置国学经典诵读、绘本阅读等特色课程,将国学经典化作点滴温润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国学教育与校园传统文明教育紧密结合。我们采用《千字文》、《弟子规》、《论语》等彩绘本为教材,每周1课时,以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品味艺术文化为基本活动内容,以个人诵读、班级诵读、全校诵读的三级诵读为主要形式。
如今,我校科技类校本课程有科学实验、机器人、观鸟、植物识别、七巧板、魔方、纸飞机等十多个类别;艺术类校本课程有绘画、书法、舞蹈、葫芦丝、合唱等类别;体育类校本课程有技巧(蹦床)、篮球、足球、田径、定向越野、艺术体操、跳绳、乒乓球等等。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抓好了普及与选修工作,每学期精心组织社团活动、校本课程展示活动(如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积极为师生搭建展示舞台,充分发挥个性特长。
洛溪新城小学上善校本课程如清泉般,点点滴滴滋润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田,为孩子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七、春华秋实,硕果累累
多年来,洛溪新城小学的不懈努力赢得了荣誉和好评。学校教育教学成绩优异,连年被评为番禺区北片先进学校,学校先后被评为区综合实践活动示范校、广州市学校民主管理工作三星级单位、区依法治校示范校、广州市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区践行“上品教化”区域教育理念示范校等,学校多次荣获区小学办学绩效一、二等奖。
展望未来,洛溪新城小学将继续深化“上善教育”,走优质、特色、品牌之路,努力培养向善向上、全面发展且有特长的优秀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