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的思考
2016-12-15邓志刚
邓志刚
【摘要】在小学数学新课教学中,良好的导入有利于引导学生提高注意力,消除对新知识的心理障碍,并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能动性。本文基于实践,对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 数学 导入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250-01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好的导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尽快集中注意力,并调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的设计,按照学生认知特点,按照贴近小学生生活的原则,精心谋划,引领课堂教学高效展开。
一、目标导向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它具有锁定和聚集目标的作用,对顺利开展新课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课导入的设计中,不应一味追求表面效果,其核心是要遵循目标导向,即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导入方式和内容[1]。导入内容的目标导向,不仅聚集于课堂教学要达成的目的,而且有利于为学生思维设定导轨,在短时间内将学生带入浓厚的学习氛围。因此,新课导入的设计应注重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的既有知识与新知识发生关联、碰撞和激发,唤起学生求知欲,促使其开展独立思考。要充分结合小学生年龄特征,以及好奇心强、感性思维为主的特点,注重导入的具体化、物象化、灵活化和生活化等。
无论何种导入方式,都应遵循最基本的原则,即目标导向。如在“有余数的除法”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下方法导入。教师:21个小朋友去游乐场坐海盗船,每次只能坐4个人,这些小朋友需要坐几次?有没有更简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海盗船的视频。这样,通过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进行导入,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并通过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积极解决实际问题,自然而然的导入新知识的教学。
二、关注情感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于重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而对过程有所忽略,尤其是对学生情感思维的积极参与重视不够。在新课改背景下,倡导师生关系的平等与民主,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参与。在这一理念下,教学的过程中不是单向的知识传输的过程,学生不是单纯的受体,而是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主体,师生之间只有建立良好的、平等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思想、情感交流,才能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并进一步挖掘自身潜能。
因此,在新课导入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其思考与学习的主动性。如,在“角的分类”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导入:一家人出门旅行,爸爸开车累了,妈妈开车,爸爸休息。然后通过动画呈现座椅靠背的角度,分别为锐角、直角、和钝角。教师问,大家说,爸爸要休息,椅子靠背呈什么样的角度才最舒服呢?开车的时候要什么角度?哪种角度最不舒服?这样的导入,贴近学生生活,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学生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并积极回答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力导,再进行知识的讲解,有利于学生联系生活和情感实际,牢固掌握知识要点。
三、师生互动
新课导入的设计,其重要的目的是唤起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意识,通过激发兴趣、情感参与等方式催生其参与的主动性,从而完成师与生之间、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提高教学效率[2]。为此,教师可以设计游戏性、参与性的导入,创造师生互动的平台,拓宽学习参与教学的维度和空间。
例如在“对称图形”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前让学生准备剪刀和纸张。在导入时,教师让学生动手剪一些自己喜欢的图形。然后,找一些剪得较好的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再把对称图形单独挑出,让作者自己讲解剪纸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称图形的裁剪。当裁剪完成后,教师提问:“同学们,这种对折之后完全重合的图形有一个独特的名字,你知道叫什么吗?”,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新课。这种导入方式,创造了学生参与互动的开放性、激励性、思考型的空间,在动手与交流中亲自体验到了知识要点,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愉快地进入新课程的学习。
四、因材施教
在设计导入时,要增强针对性,充分结合学生的心理、认知、思维等特点。小学生的注意力凝聚时间短,自制能力较差,思维具有跳跃性,因此导入环节不宜过长,否则不仅不能吸引注意力,反而会分散注意力,影响导入的效果。对低年级的学生,注意调动感官的参与;对中高年级学生,可通过调动逻辑思维的方式导入。总之,要综合分析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特点,使导入具有时效性、启发性、灵活性、生动性等特点。
结语:
在小学数学新课导入中,首先要坚持目标导向,引导学生将思维和情感聚焦到教学目标上;其次,导入内容要关注学生情感,调动学生情感参与;再次,要强化师生互动,使学生通过交流互动增强教学体验,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最后,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目标和学生,灵活采取相应的导入方式。
参考文献:
[1] 李翠英.先声夺人,趣味入境--浅谈小学数学导入教学[J].新课程·上旬,2015,(10):117-117.
[2] 吴惠琴.基于概念导入式小学数学导入课程方式刍议[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44):19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