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就是爱的教育
2016-12-15郝亚芳
郝亚芳
【摘要】当一个好的幼儿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爱孩子,就必须善于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把他们当做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对幼儿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爱他们,就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做到与孩子平等对话,理智地顺应孩子的发展,还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情感交流 行动体验 放手去做
【中图分类号】G 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123-01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曾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对于幼儿来说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他们最起码的心理需求,教师的关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面对的是3-6岁的幼儿,他们正处于个性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萌芽时期,是进行良好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期。在幼儿园的生活中,我们应该让幼儿时时感受爱,认识爱,学会爱。因此,教育幼儿,爱是永恒的主题。
一、爱是一种情感交流
教师的爱仿佛给孩子绘画出了斑斓的世界,那张开的双臂给孩子的是温暖,是鼓励、是信心。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怀着炽热的心,去爱他们,去了解他们,去跟他们真心的做朋友,使他们不再和我产生距离,感受师生之间的友好。
记得刚接这个班的时候,孩子们都觉得我很陌生,不愿意接近我,我就带他们溜滑梯,一个孩子胆子小,不敢溜下来,我就抱着他一起溜,孩子们看到我和他们一起玩,都露出了可爱的笑容,争抢着要我抱他们溜滑梯,他们似乎不把我当老师,而是当朋友,或是当妈妈,滑梯上一下子变得好温馨,孩子们不再觉得我陌生,也不再觉得在我面前没有安全感。自那次以后,我跟他们走得越来越近了,我常常用好朋友的身份告诉他们朋友之间应该友好、团结,正确的引导他们在家园共育中学会体谅别人。在每一次的感情交流中萌发了他们对我的依赖和信任。我用真诚的爱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孩子们的骄横、自私和冷漠少了,班上出现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好气象,我们班成了一个学习、生活和成长的乐园。
二、爱是一种行动体验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对每一个孩子播撒爱心,用爱的行动让他们健康成长。当孩子拖着鼻涕走到我面前时,我会亲手用纸巾将他擦拭干净;当孩子离开父母哇哇大哭时,我会像妈妈一样抱起他,给他温暖给他安慰……我用我的行动表达着我的爱意,一个不经意的抚摸,一个鼓励的眼神,使孩子感到老师在意他、喜欢他、信任他、关心他。教师不仅要用行动爱孩子、感染孩子,同时更应用行动影响孩子,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在通过模仿来认识感知世界,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认识世界。教师正是孩子们的榜样,我们的一言一行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孩子。例如早上幼儿来园时我都会站在班门口迎接,主动说“XXX早上好”,当他们离开时我也总会说一声“小朋友再见”;每次在教室里,我要坐时都会轻轻的移动板凳,轻轻的坐下,也要求自己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当小朋友帮我拿东西时,我也总会说声“谢谢!”我自己这样做,我也要求孩子们这样做。长期以往,孩子们逐渐也形成了良好的品行。
三、爱是一种放手去做
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成人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所以,又有这么一句话:能学会“偷懒”的老师才是一位称职的老师。有时候,我们老师就像妈妈一样,爱孩子总想帮她做好任何事。小朋友喝水,拿杯子、倒水,老师会一把手抓;小朋友画画、玩区域,老师帮忙拿彩笔、收玩具……看似老师非常称职,做好每一项工作,把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阻拦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做老师,可以适当的学会“偷懒”,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体验。与其帮助他们做好每件事,不如教给他们做的方法。比如我经常让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一开始孩子总是做不好,但我坚信孩子的能力,相信他们能行,在不知不觉中,孩子的自理能力都提高了。
我曾读过一本书---《窗边的小豆豆》,书中的小豆豆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问题学生,被别的学校退学后幸运的遇到巴学园的小林校长,他用他博大的爱改变了小豆豆的一生。小林校长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蹲下身来与孩子说话,怎样去尊重、信任和爱孩子。虽然巴学园是几十年前出现在日本的学校,但是小林校长那种尊重、爱护学生,民主、平等、人性化的教育思想,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今天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作为一名现代的幼儿教师,我们更应有极大的耐心去关注每一个幼儿,学会尊重、理解 、爱他们,做到与孩子平等对话,理智地顺应孩子的发展,还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